原油下跌是美國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嗎?原油能跌到25美元嗎?

波波叉


這次還真不是。本次油價大跌幅度之深,震驚世界,但大背景卻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普遍對全球經濟未來走勢的不佳預期。就是說國際油價近來已在持續下跌之中,雪上加霜的是恰在此時,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就限產問題(目的正是要提升不斷下滑的國際油價)談崩了,石油大國沙特一怒之下,反手放水主動大幅降低,導致需求本就脆弱的國際油價市場暴跌崩盤。

所以說,本次國際油價暴跌,帳確實算不到美國頭上。而正相反,沙特和俄羅斯談崩以致放任油價大跌,或許還有打擊美國異軍突起的頁岩油(氣)開採的考慮。畢竟,美國頁岩油的大規模開採,不僅使美國從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地位而搖身一變為石油輸出大國,並藉著美國的霸權通過貿易戰強壓強佔國際石油需求國市場,已危及觸碰到現有石油輸出國的根本利益。

因此,這次油價大跌,反倒是不排除是歐佩克與俄羅斯之間表面碰撞其實聯手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要把尚處於發展中的美國頁岩油產業,扼殺於搖籃之中。




就是那條河


這次油價的暴跌,是歐佩克與俄羅斯等9個非歐佩克成員國,對於石油限產談判失敗的結果,其原因是俄羅斯等國不同意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提出的每天減產150萬桶的要求。在這之前,歐佩克內部針對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認為嚴重影響了對世界石油的需求。特別是中日韓等世界用油大戶,為了應對新冠疫情的蔓延擴散,採取措施減少了車輛人員的流動,影響了生產活動和對石油的需求,對於世界石油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


沙特等歐佩克國家為了不使國際油價下跌,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協商進行石油減產。但是俄羅斯等國為了爭奪石油市場份額,拒絕了歐佩克石油限產的要求。為此,歐佩克成員國認為,自己也沒有必要限制石油產量,從而引發了一場世界石油價格暴跌。據報道,因為受到歐佩克與俄羅斯等國的石油限產談判破裂影響,3月6日,美國原油期貨市場價格暴跌,主力合約報41.28元/桶,跌幅4.62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價格一路狂跌,主力合約報45.27美元/桶,跌幅達9.43%,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近幾年裡,因為世界經濟上行乏力,石油市場一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如果不是美國對伊朗(包括委內瑞拉)進行經濟制裁,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世界石油必然處於低位。油價在本來就不振的石油市場,2019年1月世界油價徘徊在50美元/桶左右,在還是俄羅斯與沙特當時聯合進行了限產,才將油價哄抬上來的。

全年的石油價格上漲,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助推了世界油價,2019年世界油價一直呈緩慢上漲態勢,至去年12月31日油價為61.21美元/桶。對於2020年的世界油價前景預估,因為各國經濟都是一副不景氣樣子,又因為美國針對全球的貿易戰,非常的不樂觀。歐佩克與俄羅斯等國談判,想利用限制石油生產維持世界油價的相對高位。而俄羅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經受不起石油減產造成的損失,致使雙方談判失敗。



不過,在3月6日油價暴跌之後,所有產油國都是輸家。為了共同的利益,沙特與俄羅斯將會再次就油價進行磋商,互相會讓步進行新一輪的石油減產,重新將石油價格拉上去。從歷史上來看,美國確實以殺人不見血的手段,多次針對俄羅斯(包括以前的蘇聯)操縱石油價格為武器,打擊對方的經濟。俄羅斯和伊朗的經濟,還有委內瑞拉基本上都依賴石油出口收入,打擊了世界油價,就是重創俄羅斯等的經濟。

就目前的世界石油價格來看,油價不可能跌至25美元/桶的區間,這是因為操縱世界油價下跌,是一把雙刃劍。油價過低也傷害到石油出口國的利益,在現在的形勢下沙特不會配合美國,聯合操縱石油油價下跌。何況如今的美國,已經成為淨石油出口國的情況下,而且,美國出口的頁岩油成本接近50美元/桶。


亦新湖


原油銷發愁,價格跌破頭!

幾大產家爭出庫,美國陰謀無證據!

美國陰謀論是無法證實的,美國是目前世界上三大石油出口國之一,俄羅斯丶沙特丶美國在全球石油市場上,三雄爭霸。這三個國家都可以達到日產千萬桶以上,美國的頁岩油生產成本價最高,基本上在每桶40美元左右,從經濟理論上來說,美國的石油外銷價格達不到每桶40美元以上,銷得越多,虧本越大;如果虧本不外銷,美國可能很快失去歐洲原油市場份額和亞洲原油市場份額。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最怕的是生意虧本。特朗普又沒瘋,為什麼要將自己的油價壓得比成本生產價還低向外傾銷呢?

因此,無論用什麼理由來解釋“美國陰謀論",都是站不住腳的!

沙特震怒推高產,就為搶奪油市場!

3月6日,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召開歐佩克+非歐佩克部長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原油減產不被俄羅斯接受,每日減產150萬桶的動議,未能達成一致協議。

隨後,沙特發動史無前例的石油戰爭,為的就是擠佔俄羅斯的歐洲石油市場。沙特作出的這一決定,隨之使全球原油市場產生巨大的波動,震盪劇烈。

3月8日,沙特股市開盤價下跌7.15%,科威特股市盤中跌破10%,全球首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股市開盤即以跌破發行價作為賭注,全天下跌8.18%,一天市值蒸發超過萬億人民幣!

3月9日,全球原油市場驚現大地震,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跳水,開盤跌破25%,隨後再跌到31.%,報價32.14美元/桶;WTl原油期貨驚現連鎖反應跌幅迅速落棰在27%:30.07美元/桶。

①調低不同等級的原油定價;

②產量不減(或增加產量);

③折價優惠銷售,優惠價格20年來最低;

④搶佔歐丶亞原油供應市場。

全球原油市場會跌到25美元/桶嗎?預計:不會!

沙特很牛掰,但是沙特主要是靠原油吃飯的,原油價格跌到每桶25美元,沙特也已無利可投,美國和俄羅斯都將受到巨大的損失,必然出臺干預措施,阻止沙特蠻幹。

原油價格為什麼產生空前震盪?

主要是世界經濟市場受到冠狀病毒的困擾,特別是經濟大國東方大國對世界的經濟貢獻起到決定性的作用。202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生產由於受到冠狀病毒的侵襲,中國丶日本丶韓國等亞洲國家原油剛需量減少,要知道世界的原油銷售量,亞洲的市場決定全球經濟走向。


老狼48440790


先回顧美國從能源上打壓俄羅斯,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衣缽,逐步增加了石油的開產和出口,對石油出口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2014年時,俄預算平衡的油價,已高至每桶114美元,又面臨油價下跌,經濟遭受重創的高風險,為美國打擊俄羅斯經濟提供了契機。

頁岩革命以來,美國石油產量逐年提升,國內石油需求量卻逐年下降,因此石油出口量逐年提高;在2015年時,取代沙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至此,美國擁有了平抑全球油價的能力,過剩的油氣產量流向國際市場,歐洲與經濟快速崛起的亞太地區,是美國最為青睞的市場。

在國際石油市場,美國推出系列計謀,促使油價暴跌,在另一個戰場上,則挑起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誘引俄羅斯進入圈套,以制裁俄羅斯為藉口,聚攏歐盟等外部力量,對俄羅斯經濟進行圍剿。

同時美國向國際石油市場,釋放出了大量的戰略儲備油,讓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成員國不減產,伊拉克和利比亞恢復開採,導致國際油價大跌。

全球石油價格,從115美元高位崩盤,一度下跌至50美元以下,其主要原因系美國頁岩油氣產量,出現了快速增長。

美國頁岩油,不僅重創了俄羅斯經濟,其在未來有可能徹底主宰國際石油市場價格,亦有可能重創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經濟,此國在油價每桶70-80美元時,所進行的石油戰略儲備是禍還是福,其實,現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畢竟美國頁岩油資源量,佔全球總量70%以上,其中可採儲量為700-1500億噸,是美國常規石油可採儲量的26倍,是沙特阿拉伯常規石油可採儲量的兩倍。3月9日,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遭遇核彈級利空,沙特再次參與價格戰,引發全球石油市場的暴跌風暴,布倫特油價一度大跌逾31%,WTI原油則跌超27%。

其中,洲際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31.02美元/桶,創海灣戰爭以來最大的日內跌幅。

自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各地旱災、水災、蟲災、火災、雪災等災難不斷,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

截止本文即將推送時,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1個,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例,某國千萬人口的大都市都說封就封,全國民眾節日期間都窩家抗疫情。

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對大宗商品的採購直線下降,連帶影響了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跌跌不休;同時美國股市都在連續下跌,早就跌去了去年一年的漲幅。

中國的實體經濟,以及美國的虛擬經濟,是全球兩大風向標,這兩大引領全球發展的國家,2020年開始,兩國經濟都遭遇了重創,擴大了全球各界對經濟不景氣的預期,石油價格暴跌當在情理之中。本次石油價格暴跌,本文作者判斷似乎不是美國的陰謀,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每桶最起碼要42美元(網絡上也有50美元一桶的說法),如果石油價格跌到25美元一桶,即便財大氣粗的美國石油財閥,恐怕都要喝西北風了。

因此,絕對不符合資本家追逐利潤的貪婪本性,因此,關於全球原油價格暴跌,陰謀論似乎並不能成立;其實,美國的石油財團都在擔心跌跌不休的石油價格,影響其石油開採的收益了,弄不好就要倒背錢筒了,高開採成本玩不過沙特等歐佩克成員國了。


國平軍史




請不要低估俄羅斯和伊朗過苦日子的忍耐力,因為他們都曾遭遇過不到十美元的黑色週期。但沙特阿聯酋等一直穿著鞋子,喜歡錦食玉衣的中東富豪們,卻難以忍受長期的經濟低迷。

再者,美國英國的石油出口商們,就可以忍受25美元的超低價格嗎?什麼叫損人不利己?去問問沙特王儲薩勒曼,或者小布什去。

我們說,OPEC不能達成限產協議,並不是俄羅斯一家的問題,也不是沙特一家退讓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問題。由於沒有限額限制,有關國家或許會超產爛產,妄想獲得超額利益,但能否找到真正的大買家,才是最終兌現的大問題。


當美國想在石油問題上打壞主意時,請問徵求過亞洲大國的意見了嗎?世界經濟已連成一體,美國一家霍亂全球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新文化街男孩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主要原因是投資者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目前原油消費大國紛紛陷入需求嚴重下降的狀態,很明顯油價下跌已經成為必然!



與打擊俄羅斯等產油國內有一點關係,但效果的確打擊了產油國,歐佩克曾經幾乎削減原油產能,但對於需求嚴重下降僅僅限產還是不可能解決原油產出大於需求的問題。



新冠在全球的蔓延,是導致原油需求國購買原油的需求嚴重下降,更為重要的,新冠疫情已經重創各個經濟體,未來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近幾天,德、法、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和美國英國有相繼爆發嚴重的疫情的趨勢,各國都在開始限制人員流動,民眾因為恐慌也趨於呆在家裡,顯然消化原油主要產品的私家車用油量將呈斷崖式下跌。



從目前主要經濟體的疫情來看,至少會影響半年左右的行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也是極為明顯的,全球經濟或者會因為疫情損失超過兩成以上!


涇水書生


連日來,國際油價跌跌不休——歐佩克+會議未達成減產協議,美油跌破30美元關口。根據世界油價史的漲幅規律:油價跌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漲上來,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跌下,所以不必大驚小怪!美國鞏固世界霸權地位主要靠什麼?當然是美元加石油了,石油當然是美國運用的有力武器。從表面上看,這一輪的油價暴跌好似與美國無關,但從深層次歷史地去分析,還是與美國有很大關係!



自從美國頁岩油爆發後,就殺死了世界油價的波動性,其成本就是世界油價的軸心。有網友分析認為,此番國油價大跌的主因有二:一是是新冠狀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急速升級,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是歐佩克與俄羅斯原油減產協議談判破裂,沙特便帶頭增加石油產量,對油價下迭造成了衝擊力(推手)。

原油價格能否降到25美元以下,這主要看俄羅斯和美國的反應。如果俄羅斯等9個非歐佩克國家與沙特較上勁,繼續加大產油生產和供應量,沙特下個月原油產量將達到1000萬桶,沙特已經私下的知會相關國家:油價還要降!全球油量供大於求時,油價下跌是很正常的。那誰吃虧最大呢?表面上看吃虧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因為受此衝擊,美國頁岩油也會水落船跌。但是頁岩油的開採成本非常低,而沙特本來就是大富豪,俄羅斯和伊朗等國能耗得住嗎?這種惡性競爭最終吃虧最大的可能還是俄羅斯等國。當然受益的是廣大需求國(買家)。從這個角度講,沙特的舉動,可能背後疑似美國陰謀的影子。

不過,伊朗的處境會更加艱難,疫情+封鎖+油價暴迭,可能會雪上加霜。究竟誰能耗得過誰?誰是最後的贏家?千萬不要小看了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抗壓能力。那沙特為什麼要如此發飆呢?這當然與最近國內王室的政治形勢有關。眾所周知,沙特最近政治上很微妙,為了解壓或轉移國內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以降低油價引起波動而轉移壓力。



透過表象看實質。其實,凡事都有內在規律可尋,萬變不離其宗。世界原油價格的大起大落,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市場供求問題,這與世界的政治格局(局勢)是有很大關係的。最近幾年世界局勢又重新開始了動盪——2015年美聯儲加息,開啟了世界局勢動盪的序幕;2016年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好在平安度過;2017年敘利亞內戰全面升級,攪動中東格局,大國之間在背後生死博弈,地緣政治越來越緊張;2018年美國大統領向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戰,多元化的經濟格局開始走向獨裁;2019年隨著伊核協議的破產,美伊(朗)差點開戰,北約內部、美國和歐洲傳統盟國之間開始撕裂,狗咬狗一嘴毛;2020年冠狀肺炎疫情在許多國家爆發,對世界經濟形成嚴重的衝擊。以上事實這一次佐證了:導致油價下跌最深層次的歷史原因,罪魁禍首還是美國!


書中有毒


我並不認為此次原油下跌是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

原油最近持續下跌,WTI原油3月6日大跌9%以上,3月9日大跌超過30%,最低跌至27.35美元。

此次油價大跌,恐怕是超過市場預期的,也是超過美國預期的。

美國是油價淨出口國,油價大低,將對美國的石油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美國如果借擊打擊別國,自己會是最慘的。而且美國的石油主要是頁岩油,成本遠高於沙特的開採成本,油價太低,對整個美國的頁岩油產業鏈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如果油價持續下跌,美國的頁岩油就會持續虧損,這將會讓美國失去全球石油的定價權,美國的影響力將進一步下降。對沙特來說,開採成本低,漲就多賺點,跌就少賺點,而俄羅斯還有天然氣,並且俄羅斯的石油和伊朗的開採成本也是低於美國的。

過低的油價,將使美國頁岩油對美國經濟拉動力盡失,並讓美國在國際油價中話語權降低,而現在美國還受到疫情的潛在影響,四處樹敵,在我看來目前最心急的應該是美國本身。


財經宋建文


原油價格下跌和美國並沒有關係,美國希望的是原油價格上漲,現在美國已經是一個能源出口國,因為美國現在大量的開採頁岩氣石油,導致美國國內的石油儲量已經非常豐富,但是液燃氣石油的開採成本比較高,因此美國希望原油價格能夠上漲。

最近沙特等國希望能夠限制原油生產,這很明顯是和美國的思路一致,那就是在封鎖伊朗的同時提高原油價格,不過現在封鎖了伊朗,似乎作用不是很大,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委內瑞拉和俄羅斯都是石油出口大國,因此封鎖了伊朗一個國家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歐佩克組織最近召開會議,沙特等能源生產國就希望能夠縮減原油產量,這樣才能提高原油的價格,但是卻遭到了俄羅斯的拒絕。

縮減原油產量對俄羅斯的經濟自然是不利的,俄羅斯每年都會出產大量的石油,俄羅斯的經濟現在非常的差,所以再讓俄羅斯去縮減原油出口量是不太可能的,現在俄羅斯方面急著擴大產能,同時和歐洲進行天然氣合作,目的就是向民眾保證能夠發展經濟。

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沙特等國的做法讓人不恥,因為石油中有很多的含量能夠生產化學紡織品,當然這包括口罩中的材料,如果沙特等國限制了石油出口那麼口罩和防護服的價格將會快速上漲,這對歐洲以及伊朗還有韓國,還有我國的防疫情況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斷然拒絕。至於石油價格的問題則取決於市場規律,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有出現大範圍的震盪,只是原油價格在不斷的下跌但是這個下跌仍然是有空間的。


四十五度歷史


原油下跌是美國打擊俄羅斯和伊朗的陰謀嗎?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美國現在是石油第一生產和銷售大國,每天出口原油在1210萬桶左右,美油的價格保持在60美元/桶左右比較符合美國的實際。如果美油跌破40美元/桶,美油為頁岩油,美國的油企就快要關門了。2014年,美國發動頁岩油革命,大幅增加石油,搶奪石油市場,俄羅斯與沙特為了對抗美,雙雙加入增產行列,導致產量大增,價格下跌,一度到了20美元/桶。美國許多小油企紛紛倒閉,大點的靠借債才活過來。只到俄羅斯與沙特減產後,價格回升,美油才有了立足之地。現在,可以明白了吧?美國不讓委內瑞拉好好生產石油,不讓伊朗出口石油為的是什麼?


這一次的石油價格下跌,完全是新冠肺炎疫情惹的禍,用油最多,進口最多的東方大國的疫情,直接影響了石油價格的下行。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與俄羅斯談判,希望削減石油生產每天150萬桶,但俄羅斯不同意。於是,沙特第二天就宣佈了向亞洲提供的石油降價4到6美元/桶,向美洲供應的石油降價7美元/桶。並決定從下個月開始,日產原油1000萬桶/日。3月6日沙特宣佈此消息後,美國期貨原油下跌9·43%,報41·5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油期貨下跌8·86%,報45·56美元,創2015年以來最大跌幅。


有國際機構認為,由於疫情的不斷擴散,至今已有80多家,且都是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受到了幹憂,比如東亞三國,歐盟等,經濟肯定會受到影響。用油量少,如果石油生產依舊,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不可避免。而且,根據疫情形勢來看,完全平息仍看不到頭,石油的價格跌到20美元/桶是可能的。沙特與俄羅斯談判後,因達不成減產協議,決定增加產量,打價格戰,不管目的是什麼?結果一定是讓那些成本高的油企關門。俄羅斯的石油成本是17美元/桶,沙特的石油成本是7美元/桶,美國頁岩油成本在40美元以上,看來,美國的油企又有不少要倒閉了。


美國的油企一倒,世界油產量下降,價格自然回升,沙特可能打的是這張牌。或許,沙特未償不是為了報阿美油田被襲的一箭之仇?當時,阿美油田遭導彈,無人機襲擊,產量減了一半。奇怪的是至今弄不清是誰幹的,反正美國的“愛國者”防禦系統沒反應。對我們來說,油價下跌是好事,石油價格每跌10元,我們的企業和居民就會節省1000億元的開支,有可能汽油價格重新回到5元時代。對我們的工業,物流業都是利好,也有利於我國的石油儲備。但,油價下跌,可能引起美國再度加強對中東石油的控制,爭奪世界石油的鬥爭再度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