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誠實的孩子,因為誠實的品格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尹建莉老師說:

“只要沒有誘因,孩子就沒必要拿說謊來為難自己,孩子天生不會說謊。”孩子天生是不會說謊的,那孩子說謊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 源自父母

說謊的父母,是教不出誠實的孩子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怎麼教,孩子就會怎麼呈現。父母如果當著孩子的面,謊話連篇,又怎麼讓孩子誠實呢?墨子曾有名言,“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也。”用這句話來體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再形象不過了。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2、 心裡有壓力

說謊無非是想推卸“責任”,怕遭受來自心理或生理上的懲罰。說謊可以疏導這種壓力。這個跟成年人說謊的原因是一樣的,當我們上班遲到時,工作沒有做好時,總會找一個看起來很合理的謊言,這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件事情它應該的結果是怎麼樣的,我們只是在給自己找一個解壓的渠道。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說謊,培養出誠實的品質呢?

1、 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允許孩子犯錯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嚴格了,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優秀,所以就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我曾見過一個家長,在孩子四五歲時,給孩子報了各種班,英語、數學、舞蹈等,但是有一段時間,只要這個家長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時,孩子就藉口肚子疼、上廁所。讓這位家長頭疼不已,後來不得不停掉了數學課。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直到孩子六歲時,無意中說起這件事,孩子說他當時是怕數學,才撒謊的。原來,這位家長認為數學非常重要,對其要求甚為嚴格,不允許同一道題錯兩次,錯了就對孩子大聲呵斥。這位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幸虧之後孩子上學期間碰到一位好數學老師,才挽救了孩子的數學危機。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2、 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實話實說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有難度。成年人的世界,充斥著謊言,充斥著人情世故。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力的給孩子營造一個實話實說的環境,如果有些話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當著孩子的面就不要說。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身教的影響大於言傳。另外,當家長錯了的時候,要敢於向孩子認錯,不要為了家長的面子、權威,就採用說謊的方式來搪塞孩子,孩子是很聰明的,久而久之,也會採用同樣的方式搪塞家長。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3、 不要一味體罰,找出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

當發現孩子說謊的時候,家長不要大發雷霆,認為孩子道德敗壞,對其進行打罵體罰。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將“堵”改為了“疏”。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打罵體罰只是治“堵”,治標不治本,一味堵,總會有決堤的一天。

我們要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針對原因進行合理的疏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上文中提到孩子“學數學說謊”的例子,這位家長值得表揚的地方在於沒對孩子進行體罰,但是如果當時能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及時進行疏導,孩子的數學課是不是就沒必要停止,孩子的數學啟蒙是不是也就早了一年左右。所以,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孩子總說謊,大多是父母“逼”出來的,現在糾正還不晚

佳佳給大家推薦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主要針對2-5歲的寶寶,引導孩子的好行為和好性格!

另一套《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