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翠鳥"特種部隊(Sayeret Shaldag,番號5101部隊)是以色列空軍最優秀的特種部隊之一,其作戰能力不遜於以色列總參謀部“野小子”特種部隊和海軍第十三突擊隊。該部隊是最後一個被以色列公眾所知曉的特種部隊,經常被以色列國防軍派往中東各地執行機密任務。翠鳥”特種部隊成立於1974年,但直到1994年才在一本招募特種部隊隊員的小冊子中正式公佈了部隊名稱和概況。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974年,以色列接受贖罪日戰爭的教訓而組建了“翠鳥”特種部隊。當時,以色列主要的特種部隊“野小子”因準備不足及缺乏組織而沒有被充分運用,只能像一支高能力的步兵部隊一樣進行作戰,而不是執行原來設想的情報收集行動。戰爭結束後,當時的“野小子”指揮官對部隊進行了一場組織變革,其成果之一就是組建了一支小型的預備役特種部隊,不久後命名為“翠鳥”特種部隊。新的部隊專門負責空地協同作戰,而且把重點放在運用激光為激光制導炸彈和導彈指示地面目標。由於僅僅在戰爭時期才需要出動,因此“翠鳥“只是一支預備役部隊,人員由“野小子”的前隊員組成。當時,“翠鳥”在人員與裝備上都依賴於“野小子”,並與“野小子”一起駐紮在錫爾金空軍基地。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977年,由於以色列空軍購買了大量的激光制導武器,同時長期對黎巴嫩南部進行空中打擊,因此“翠鳥”特種部隊由預備役單位提升為正規部隊。1981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的大規模入侵即將開始前,“翠鳥”特種部隊被劃歸以色列空軍指揮,擴大了規模並部署到帕爾馬欣空軍基地。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翠鳥”特種部隊進行了重要改組。事實上,自從“野小子”專注於情報收集之後,“翠鳥”特種部隊就成為了以色列國防軍主要的空運攻擊部隊。時至今日,雖然“翠鳥”不再是“野小子”旗下的預備役部隊,但兩者的關係仍然密切。他們共享相同的篩選訓練,“野小子”的軍官也時常被轉調到“翠鳥”任職。此外,“翠鳥”還獲得了新的反恐怖和人質營救能力,而變成了一支反恐怖作戰單位。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981年7月6日,“翠鳥”特種部隊為空襲伊拉克核反應堆而進行的“奧西拉克”(Osirak)行動提供協助。在攻擊之前,一支“翠鳥”小隊乘坐一架CH-53直升機深入伊拉克境內等候8架以色列空軍F-16臨空戰鬥機到達。當F-16臨空抵達之後,“翠鳥”小隊幫助飛行員瞄準反應堆並且進行轟炸效果評估工作。之後,由F-16投下的炸彈摧毀了核反應堆。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動“進行期間,由“翠鳥”特種部隊協助,以色列空軍在幾小時內就摧毀了黎巴嫩大部分的防空武器陣地與防空導彈基地。1982年6月10日,一支“翠鳥”分隊參與了一次聲名狼藉的行動,在戰鬥中以色列國防軍副總參謀長亞當將軍被游擊隊擊斃。他是在黎巴嫩前線陣亡的以國防軍軍官軍銜最高者,而且是1982年至今在行動中陣亡的最高軍銜的軍官。

以色列特種部隊的後起之秀,脫胎於“野小子”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1984年進行的“摩西行動”和1991年進行的“所羅門行動"中,以色列空軍將埃塞俄比亞的猶太人帶回了以色列。行動期間,“翠鳥”小隊乘C-130運輸機抵達埃塞俄比亞為飛機起降地帶提供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