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將逝,冬將至


秋將逝,冬將至

繁露成霜 | 萬物冬藏

▼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年,北京時間10月24日1時20分將正式迎來霜降。霜降開始,天氣漸寒,秋將逝,冬將至。

秋將逝,冬將至

上一個節氣寒露後,太陽在黃道上再運行15度,到達黃經210度時便是霜降,通常在每年公曆10月23到24日。這時天氣漸漸變冷,晝夜溫差變化大。有俗語曰“霜降殺百草”,意思是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作物、草木開始泛黃、落葉,進入了“千樹掃作一番黃”的晚秋。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越來越頻繁。

秋將逝,冬將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實際上,“霜”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接近地層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的,溫度越低,空氣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降霜”通常出現在秋季至春季這個時間段裡。

秋將逝,冬將至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這類動物從霜降開始要為過冬儲備食物,人們看到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解釋為就像是以獸祭天而報本。大部分植物都會在這時枯黃掉落,而蟄蟲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就像修行人的沉思或入定。

秋將逝,冬將至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的霜降時節各有特點,“霜降始霜”只是指黃河流域的節氣,霜期一般有兩三個月。在緯度偏南的中國南方地區,霜降期間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淮河、漢水以南、青藏高原東坡以東的廣大地區,霜期不到兩個月。北緯25度以南和四川盆地的全年霜日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兩廣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雙版納、海南和臺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

秋將逝,冬將至

在農事上,不同地方也各有不同。中國北方地區在秋收掃尾,農諺說,“霜降見霜,米穀滿倉”。在南方,則是“三秋”大忙季節:晚稻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河北有寒露霜降收割大豆的農事傳統,山東則是要趕緊收割地瓜、花生。

秋將逝,冬將至


秋將逝,冬將至

順應節氣而生產生活,自然少不了按時節養生。民間有諺曰“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意思是霜降是天氣潛降的最後高峰期,正是我們補充能量,借天勢將能量潛藏於體內的最好契機。此時地面上的熱量已紛紛降到地面以下的土裡,西北方居住窯洞的人,窯洞內明顯感覺溫熱,東南方也能感覺到屋內熱氣更大。這時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是要防秋燥,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可多食些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食物,如梨子、蘋果、石榴、荸薺、葡萄、蘿蔔、香蕉、銀耳等。霜降時節多泡腳,能起到補腎、預防感冒、改善呼吸系統的作用。

秋將逝,冬將至

霜降的習俗,主要也是和秋季有關,比如登高遠眺和掃墓祭祖,據《清通禮》中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在我國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賞菊花也是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有一些地區有很特別的風俗,比如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人們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芋頭,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來寄託闢兇迎祥的願望。

秋將逝,冬將至

節氣總讓我們感受到時間,進入霜降,繁露成霜,萬物冬藏,讓我們開始迎接冬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