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9真的能和華為mate 20系列抗衡嗎?

Oo87609121


目前看來還是不能,雖然米9剛上市配置也很高,但是個人感覺還是有點差價,當然小米9其實已經做的很好了,不過總感覺還是差點意思,畢竟華為在國產機器中的地位確實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



小米9呢,剛發佈沒幾天,也還沒正式開售,但是很多朋友估計也見到真機並且有所體驗或者有所瞭解,配置很高,價格也很良心,高通855三星高端屏Sony攝像頭,這三個配件就可見已經下足了配料,而且最低配的一款2999元也堪稱經典價。


mate20也上市不久,做為華為下半年的旗艦,也非常了得,當然20和pro的配料完全不同,屏幕和攝像頭差了不少,還有一些其它功能,比如無線充電屏下指紋識別,都給了pro,但是小米卻是標配無線充電,看來無線充電是大有普及的意思。

小米的價格堪稱經典,華為mate20低配也已經3999起了,兩者的低配價差了很多,就看朋友們的個人喜好了。

不過目前稍感疑惑的是小米的價格和定位,漲價很困難而且艱難,就看以後如何發展了。

品牌的定位和比較來看,小米處境不妙。


科技NFC


就目前來看小米9在配置和設計,包括硬件規格以及定價方面確實是比較誘人,和mate20系列的標準版,相比來說確實有著部分優勢。



不過如果對比mate20Pro系列的話,那麼小米酒可能就不經打了,除了可能在處理器方面能夠比麒麟980有著小幅度的領先。其他方面可能就不如mate20pro系列了,並mate20Pro是華為的年度商務旗艦產品,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根本上不了檯面。

而相比mate20標準版來說,小米9還是有著優勢的,首先我們知道小米9採用了屏下指紋識別,這一點上比mate20標準版還是要好不少,美團裡面標準版由於屏幕材質的原因,選擇了後置指紋識別技術,我個人覺得這個後置指紋識別開孔,在2019年不應該存在,甚至在2018年下半年都不應該存在。



除此之外處理器有一點點的優勢同時,在拍照方面,雖然內塔20標準版也是徠卡三攝,但主攝降為了1200萬像素的主攝像頭,並不是p20Pro的那顆索尼imx600,那麼與小米9身上的索尼imx586相比來說顯然是要差了一些。

小米9此次也是補齊了其他玩法,包括微距像頭以及廣角加長焦,拍照的玩法更多,拍照的效果可能也會更好,加上imx586這顆不錯的傳感器,我個人覺得在拍照方面,雖然有著徠卡加持,但mate20標準版很難乾的過小米9。



其次在充電規格方面,華為mate20標準版也是沒有太大的優勢,比如在快充方面只採用了22.5瓦的普通標準版快充,而小米酒此次升級到了27瓦的有線快充以及20瓦的無線快充,當然mate20在電池方面還是要好於小米9的,畢竟40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肯定是比3300毫安時,要來的更實在。

除此之外小米就此次也是搭載了屏下指紋識別,小米官方介紹此次的識別速度已經可以和傳統的電容指紋識別相媲美,這一點上陶琳Pro也是差了一些,畢竟採用後置指紋識別,我個人覺得是非常醜。



最後的亮點其實是由於小米9的價格確實比較親美,2999元的價格能夠買到一部非常均衡的旗艦手機,我個人覺得很多消費者可能是非常有興趣購買,相比來說mate20系列由於定位高端商務旗艦,所以售價也紛紛是突破4000元到5000元檔位,個人覺得這會影響一大部分的銷量,尤其是在配置方面並沒有那麼驚人的情況下。


互聯網的放大鏡


小米9肯定不能和華為mate20pro和華為mate20x抗衡,首先華為mate20x主打遊戲機配置,大屏大容量石墨烯液冷系統,拍照也和華為mate20pro配置相同,世界第一!華為mate20pro黑科技就比較多了,2k 曲面屏幕,3D結構光,IP68防塵防水,4200mAh電池+40W快充+15W無線快充+反向無線充電,黑科技十足!妥妥的高端機配置!

說白了,購買華為mate和購買小米9的用戶就不是一類人,購買華為mate系列基本不會考慮性價比,但是華為mate標配版就很坑了,基本沒有任何黑科技,主打麒麟980和IMX600,攝像頭都是縮水版本,只有1600萬像素!小米9從硬件上絕對吊打華為mate20!如果想要購買華為mate20不如去購買榮耀V20更划來一點!



QX科技


本人小9,實話實說小米不行,電不行,待機8小時。打點小牌二回吃雞4小時完事還是全狀態。酷狗音樂開大後聲音沙啞。跑分沒用的,實用才是真。最好選華為。自己有廠有研發才是更道理。組合小9還是差點。用一年二年還行,天天帶充電器一起,帶充電寶一起。


A奔泰淨水機淋浴房定製


這手機不錯,綠屏。



害人先生


當然,畢竟林斌都發微博說可以吊打的嘛,而且買小米還是智商高的象徵,不買小米就是交智商稅


wjt2004


你們這是貶低小米,小米比華為更好…!!


手機用戶59516519332


千年老三都做不穩


鄭世雄1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就算是品牌附加值再多,也不至於差太多價錢。市場價格還是在圍繞著價值在上下浮動。所以嘛...對於一些表面上佔據大優勢的低價產品面前,還是要保持相當理智。


嘻嘻二區


一個是攢手機的,一個是研發手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