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被李世民殺害,徐世績拼命求情,秦瓊和程咬金為何無動於衷?

紫衫龍王張耀武


雖然同屬瓦崗寨,後又都投奔王世充,但秦瓊、程咬金跟單雄信無論是地位還是派系都不一樣,並且單雄信人品差為人不齒。而徐世勣和單雄信是老鄉,同屬最早投奔瓦崗寨的元老,情義非凡,因此要求情。詳細說明一下。

(單雄信)

首先必須強調,真實歷史中的幾人關係絕非小說中的賈家樓結義,情同兄弟。而單雄信也絕非那個義薄雲天的單二哥。

一、單雄信、徐世勣是最早投奔瓦崗寨的翟讓嫡系。

(徐世勣)

隋大業末年,東郡韋城法曹翟讓因為犯罪逃獄,前往瓦崗寨落草,曹州人單雄信和徐世績最早投奔翟讓,共舉大事。是瓦崗軍最初的元老,正是依靠單雄信的勇武和徐世勣的謀略,翟讓打下了滎陽、梁郡二郡,瓦崗勢力達到萬餘人。後來才有了李密投奔瓦崗。論資歷,這二人最老,地位最高。

二、秦瓊、程咬金屬於李密的親信。

(李密)

李密出身顯赫,四世三公,跟隨楊玄感起兵反楊廣失敗後投奔瓦崗。李密有謀略,懂用兵,屢立奇功,讓瓦崗寨不斷髮展壯大。翟讓自愧不如,逐步將瓦崗大權交於李密。秦瓊於大業十三年跟隨裴仁基歸順瓦崗寨;程咬金原本在鄉野組織武裝力量後歸附瓦崗寨。二人都被李密看中,李密招募百裡挑一的勇士組建了一支八千人的內軍,是精銳中的精銳,歸四驃騎管理,秦瓊、程咬金都是四驃騎之一,所以是李密親信中的親信,與屬於翟讓嫡系的單雄信、徐世勣不同。

三、李密殺翟讓後單雄信表現可恥。

(翟讓)

隨著瓦崗軍不斷壯大,內部問題也隱隱出現。部分將領對李密心懷不滿,意欲重新擁護翟讓復位。李密為消除隱患,邀請翟讓赴宴,單雄信、徐世勣也隨行。席間,李密突然發難殺翟讓並砍傷徐世勣,而單雄信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他直接下跪向李密表示臣服。李密的謀士房彥藻勸李密說單雄信“輕於去就”,如果重用難免今後再反叛。李密看在用人之際,也看中單雄信的勇武,沒有聽房彥藻的建議,仍然留下了單雄信。

四、單雄信在最關鍵的時刻陣前倒戈。

(王世充)

唐武德二年九月,李密與王世充決戰,駐軍偃師,命單雄信駐紮偃師北,結果王世充擊敗李密,果如房彥藻所料,單雄信放棄抵抗主動投降,而秦瓊、程咬金是被俘後歸降。此戰後,李密、王伯當率殘部投奔李淵,徐世勣在聽說李密投降李淵後,保持忠誠,以李密名義向李淵獻上自己駐守的州縣,不居功。李淵為此深感徐世勣忠義,賜姓李,相比之下,單雄信的主動投降是最不光彩的。

五、秦瓊、程咬金不齒王世充為人,全義改投李唐。


雖然被擒不得已歸順王世充,但是因王世充兇惡奸詐,篡權害民。秦瓊、程咬金不齒王世充為人,久有改換門庭的心思。於武德二年王世充在九曲與李世民交戰之時,率領幾十名部下脫陣而出,二人下馬拜別王世充,不帶大隊人馬投李唐而去。雖然改換門庭,但全了忠義,要比單雄信重義許多。

六、單雄信一心跟隨王世充,幾乎殺傷李世民。


單雄信卻不一樣,從此鐵了心跟王世充一條道走到黑。不僅如此,更是在武德三年李世民攻打洛陽時舉槍直刺李世民,幸為尉遲恭所救。所以,有次一事,李世民更不會放過單雄信。

綜上,秦瓊、程咬金與單雄信階級、派系全都不同,更是不齒單雄信為人,而單雄信槍刺李世民的行為更讓他必死無疑。徐世勣之所以求情,也就是全當年同鄉,同投瓦崗的情誼。


伊耆角木


單雄信與徐世表勣是莫逆之交,誓同生死。李淵下令殺單雄信的時候,徐世勣冒死求情,甚至不惜辭去官職,只為保單雄信一命。但是李淵的心意已決,無奈眾人為單雄信刑場送行。臨刑前徐世勣將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為單雄信下酒,以表示自己不能同單雄信共死的歉意。於是單雄信大罵徐世勣虛情假意,就著程咬金的送行酒將肉吞下去,隨後慷慨就義。

其實,正史與演義中多少有些出入。

《隋唐演義》中,三人都是賈柳樓結拜的兄弟,不求同生,但願共死,大哥魏徵、二哥秦瓊、三哥徐懋功(徐世勣)、老四程咬金、五爺單雄信等等。後來,眾英雄全部上了瓦崗寨投奔翟讓,加入瓦崗軍。不久,由於程咬金探地穴得到寶物,翟讓主動讓位於程咬金,於是程咬金坐上了“大德天子”的位置。後來因參與楊玄感叛亂而走頭無路的李密也上了瓦崗寨,介於其出色的領導才能,眾人推舉李密為瓦崗首領,尊其為“魏公”。



正史中,真正的交情好的只有徐世勣與單雄信,他們二人也是最早投奔的翟讓。而秦瓊最初在大將來護兒及張須陀麾下效力,張須陀英勇善戰,在鎮壓農民軍起義中有不俗的表現,所到之處,農民軍基本望風而逃。但是後來在與李密領導的瓦崗軍交戰時,李密不但沒有被張須陀嚇跑,並且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將張須陀引誘至滎陽城東北的大海寺內斬殺。隨後秦瓊又在裴仁基的率領下繼續與瓦崗軍作戰,最終兵敗,二人都投靠了李密。程咬金則是自己率領一小支武裝力量投靠的李密。


不過,儘管徐世勣、單雄信、秦瓊與程咬金在投奔瓦崗軍的時間有所不同,但是都受到了李密的重用,四人同為八千精銳內軍的首領。後來李密率眾又攻佔了隋朝的糧倉洛口倉(新洛倉),各路義軍紛紛來投,不出幾天手下就聚集了二十多萬人馬。於是李密開始極度膨脹,認為一統天下非自己莫屬,飄飄然而不知所以然。不久,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帶著10萬驍果軍返回關中,王世充忽悠李密阻擊宇文化及。李密不可一世,低估了禁衛軍的戰鬥力,雖然拼死了宇文化及,但自己的力量被嚴重消弱,最終被王世充趁機吃掉。


瓦崗軍滅亡後,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等人又投奔了王世充,徐世勣一步到位投靠李唐。王世充對單雄信等人非常器重,但是他本人心胸狹隘、志大才疏,終究算不上一位英主。於是,在後來李世民征討王世充兩軍陣前,秦瓊與程咬金趁機投奔李唐,單雄信因為仇恨李淵繼續留在王世充陣營。最終,王世充兵敗投降李世民,單雄信做了俘虜。單雄信寧死不降,李淵授命李世民處決單雄信。

那麼,李世民殺單雄信的時候,為什麼徐世勣拼命為求情,而秦瓊與程咬金無動於衷呢?

應該不是,畢竟幾個人曾經是出生入死的好戰友,好兄弟,這點情義還是有的,所以秦瓊與程咬金也不可能無動於衷,無奈初換門庭,沒立下什麼功勞,以至於人微言輕,起不到作用罷了。而徐世勣就不同了,他投靠李唐的時間要早於秦瓊、程咬金,並且已經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征戰沙場,建立了不少功勳,在李世民面前說話自然顯得有分量。所以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多一些,一是出於特殊情義,二是出於在李唐陣營中的地位。恰好這兩點,猶其是第二點,是秦瓊和程咬金無法比擬的。


而在對單雄信行刑的時候,李世民故意支走了秦瓊,致使單雄信沒有見秦瓊最後一面,滿心遺憾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隋唐演義》裡,秦瓊的母親祝壽,江湖上的朋友都來賈家樓祝賀,一共是四十六人磕頭成了兄弟。秦瓊,程咬金,單雄信,徐懋公等人都在,後來一起起兵瓦崗寨反隋朝。可歌可泣的兄弟情,英雄淚。


歷史中秦瓊程咬金與單雄信的關係根本不是評書裡說的那樣的美好。秦瓊本來是隋朝的將領,後來隨裴仁基投靠了瓦崗軍。程咬金家裡有錢散盡家資投了瓦崗軍。秦瓊與程咬金很受李密的重用,成了護衛軍統領,他們與羅士信等是官員派。而單雄信是綠林出身,與徐茂公翟讓等是一派的綠林派。

後來,瓦崗軍兩派出現內鬥,而單雄信反叛翟讓,使李密殺了翟讓,並打傷了徐茂公。又人勸李密殺了單雄信,李密覺得他是人才沒有動手。而單雄信的行為使他在瓦崗軍兩派中都很鄙視。


李密與王世充開戰於邙山時,李密大敗,單雄信沒有出兵救援,秦瓊,程咬金投了王世充,單雄信也投了王世充。徐懋公直接投了大唐了。

秦瓊程咬金等投了王世充後,王世充開始很重要他們,不久,王世充殺了裴仁基。這使程咬金和秦瓊等人感覺王世充狡詐無比。於是,在與李世民對陣時,兩人直接投靠李世民去了。王世充知道兩人的威名,也不敢追趕。而單雄信一直死心保的王世充。

王世充被打敗後,李世民要殺單雄信,只有徐懋公念及以往的交情,求情於李世民,但是單雄信並不領情,李世民將其斬首。

歷史中,秦瓊,程咬金等人與單雄信的關係根本沒有那麼好,不像評書裡說的,單雄信是綠林總瓢把子,秦瓊賣馬時,怎麼幫助他,程咬金劫皇槓,單雄信怎麼發動綠林好漢幫助的。這些都是評書裡演繹的,人們理想中的,美好的人際關係,兄弟情深。在事實當中是不存在的。


而且,單雄信背叛翟讓,又反叛李密的行為,秦瓊程咬金等人也看不上。單雄信也不是評書裡書說的那樣“義氣”第一的人。

所以,秦瓊程咬金在單雄信被殺時,沒有去求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路遙lgy


單雄信被李世民問斬,徐世績拼命求情,為何秦瓊等人卻無動於衷?

原因如下:

第一:徐世績和單雄信是老鄉,都是山東菏澤人,有老鄉情誼。

第二:徐世績跟隨單雄信上的瓦崗寨投翟讓,單雄信是徐世績的引路人,單對徐有恩。

第三:秦瓊、羅士信等人是裴仁基的人,他們跟隨裴仁基上瓦崗投李密,所以秦瓊、羅士信等人和單雄信是沒有太深感情的,看到單雄信即將被秦王處死,也無所謂。

第四: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後,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被俘而投降了王世充,而單雄信是主動獻城投降了王世充,秦瓊等人從骨子裡瞧不起單雄信。

第五: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覺得王世充並非明主,而離開王世充,投了李唐,而單雄信卻繼續為王世充效力。這就造成政治立場的不同,所以秦瓊等人是不會為單雄信求情的。

因此,單雄信被李世民問斬,徐世績拼命求情,秦瓊等人無動於衷。





見賢超齊


小說和影視劇裡單雄信的形象比歷史高大很多,也很講兄弟情義,卻因為家仇不得不誓死與唐為敵,這種情況下秦瓊等人作為昔日兄弟不為單雄信做點什麼是說不過去的。

但歷史上,單雄信和徐世勣都是翟讓的老隊友,秦瓊是官軍出身後來隨上司裴仁基加入瓦崗寨的。偃師一戰李密戰敗後,秦瓊是被俘,加入王世充集團有不得已的成分,而單雄信擁兵觀望在先,主動帶兵投靠在後。後來秦瓊在王世充還活躍的時候就主動投唐了,單雄信卻一條道走到黑了,已經各為其主。小說中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深,在史書上是找不到的。

所以最後只有曾經和單雄信誓同生死的徐世勣基於曾經的交情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官爵為單雄信求情,並在求情失敗後割下大腿肉成全兄弟之義並照顧單雄信的妻兒,而在其他人眼中,單雄信只是“王世充同惡段達等五十餘人”中的一個NPC,沒有打撈的價值和理由。


代牧益州閻文平


單雄信與李績誓同兄弟,他二人別是李密的左右武侯大將軍。他們是一個集團。而秦瓊與程咬金任李密帳每驃騎統領的是李密親軍。他們是一個集團一個小圈子。當程咬金秦瓊在商量脫離王世充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找單雄信來商量就很說明問題,他們之間不存在什麼感情,沒有感情求什麼情?單雄信是翟讓的人,秦瓊是李密的人。就是李密叛逃秦瓊都不動聲色,何況沒有關係的單雄信。有什麼理由去幫單雄信去求情?


江山壹統


單雄信是被唐高祖李淵所殺,不是李世民。單李兩家之仇,是解不開的死節,不論任何人求情,李淵也不可能放過單雄信。

徐世績為單雄信求情,甘願放棄一切功勞和官職,以換取單雄信一命,李淵都沒有準許。至於秦瓊等人,沒有求情。不過是秦瓊等人是剛剛投降唐朝不久的將領,只是李世民手下部將,不是朝延上的正式官員,和李淵根本上就說不話。

在李世民圍捕單雄信戰鬥過程中,秦瓊作為李世民手下一等一的大將,稱病不出,就是為單雄信逃出生天留下最大的希望。單雄信作為當世猛將,在萬軍之中曾經殺到李世民面前。若不是看在徐世績的面子上,殺死李世民也是有可能的。

秦瓊冒著被李世民責罰和猜忌之心,稱病沒有參加對單雄的圍捕,就是為單雄信殺出從圍,逃出生天留下最大的希望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