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石家莊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位於東經11308′~114058′和北緯37042′~38021′之間。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煤炭基地接壤,東、南、北三面為華北平原,東北部與華北油田毗鄰。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77.9米。西部群山環繞,丘陵起伏,東部地勢平坦。氣候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春秋短,冬夏長。年平均氣溫13.60C,年平均降水492毫米,年平均日照1909小時左右,無霜期187天。

20世紀初,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匯。同進,鐵路工廠和站段也先後建立起來,使石家莊成為交通要地交逐漸變為城市。民國14年(1925年),始稱石家莊,不久改稱石門市(即石家莊與休門等村合併,取石家莊和休門首尾各一字)。民國28年(1939年)10月正式建立石門市。民國29年(1940年)以石門為起點的石德鐵路建成,交通地位更加重要。民國36年(1947年)11月12日,石門市解放,是全國解放最早的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改石門市為石家莊市,當時,全市人口19萬,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2000萬元左右。1968年,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來石家莊。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是一座綜合性的中心城市。1990年,全市總面積325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72平方公里;總人口292萬,其中市區人口139萬,城區人口102.2萬;轄長安、橋東、橋西、新華、郊區、礦區六個區和井陘、獲鹿、正定、欒城四個縣;有漢、回、蒙、藏、朝鮮等40個民族。

工業以輕紡、醫藥、電子、機械、化工、建材為主,門類比較齊全,是全省最大的工業基地。1990年全市有工業企業2.36萬個,其中鄉以上工業企業1321個,職工42.1萬人;固定資產原值101.4億元,淨值74億元。1988年稱為華北地區第一個工業總產值超過百億元的省轄城市。199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19.4億元,比上半年增長4.3%。工業產品獲國家金銀質獎牌的51種,獲省、部以上優質產品稱號的500多種;優質產品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4%。全民獨立核算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2.43萬元。紡織工業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基地之一。全市有紡織企業112個,紡織職工9.2萬人,紗錠72萬枚,布機2萬臺,紗錠和布機數分別約佔全省總數的1/4和1/3。1990年紡織工業總產值21億元,約佔全市鄉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3%;棉紗產量8.6萬噸,棉布產量5.1億米,印染布產量2.4億米,分別佔全省總產量的26%、40%和50%,位居全國前列。有棉紡一、二、三、四、五、六、七廠、第一印染廠、第二印染廠、紡織經編廠等大、中型紡織、印染、經編企業。醫藥工業是全國生產抗生素和化學原料藥的重要基地之一,全國12大類原料藥石家莊市能生產7大類40多種,抗菌素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1/6。華北製藥廠是全國最大的製藥聯合企業,有"東亞第一藥廠"之稱。第一製藥廠是全國26個重點製藥企業之一。電子工業是全省重要的基地,年產值6.49億元,實現利稅1214萬元。能夠生產電視機、通訊設備、儀器儀表、電子元器件等產品。有國家重點電子研究所第13所和54所,是全國半導體和通訊研究中心,能夠研製生產集成電路和衛星通訊設備。石家莊電視機廠是國家定點生產電視機的企業之一。年產325萬隻黑白顯像管的玻殼廠已經投入試生產。國家重點工程上安電廠正在本市建設,該工程總投資45億元,發電總能力250萬千瓦,計劃1997年全部竣工,第一期工程兩臺35萬千瓦機組已併網發電。輕工業能夠生產食品、捲菸、造紙、服裝、五金、日用化工、日用百貨等產品。化學工業具有基本化工原料、有機化工、石油化工、日用化工以及化肥、橡膠等生產能力。石家莊煉油廠年加工原油能力350萬噸,1990年年加工量130多萬噸;石家莊化肥廠年產合成氨14萬噸。機械工業能夠生產民用飛機、內燃機車、載重汽車、拖拉機、礦山機械等1000多種產品,有石家莊水泵廠、內燃機配件總廠等骨幹企業。本市西部山區有豐富的建材資源,初步探明石炭巖儲藏量10.5億噸、大理石1.1億立方米。能生產水泥、水泥製品、磚、石灰等建築材料。年產水泥162萬噸,平板玻璃6.4萬重量箱,衛生陶瓷22.6萬件。

農業經濟比較發達,農副產品供應充足,是全省的糧菜高產地區之一。1990年全市有鄉村人口159.8萬人,其中鄉村勞動力80.4萬人;耕地總面積196萬畝,其中水澆地168.96萬畝,人均耕地1.2畝,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第17位。1990年農村社會總產值56.89億元。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37萬千瓦,人均1.63千瓦,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於前列,全市農村現有載重汽車4062輛,大中型拖拉機1749臺,小型拖拉機2.79萬臺。主要農產品人均產量在省會城市處於上游水平。1990年,糧食總產89萬噸,再創市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夏糧生產曾受到國務院的表彰。棉花總產4109噸,油料總產1.93萬噸,蔬菜總產99萬噸,每年可提供商品菜在50萬噸以上。肉類總產5.8萬噸,鮮蛋總產3.1萬噸,鮮奶總產2.3萬噸。全市鄉鎮企業已發展到5.07萬個,其中鄉辦784個,村辦3720個;1990年實現總產值47.1億元,實現利潤和上繳稅金分別達到4.15億元,實現利潤和上繳稅金分別達到4.15億元和1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83%,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

商業貿易比較繁榮。1990年,全市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網點3.43萬個,從業人員14.13萬個,平均每萬人擁有"三業"網點118個,"三業"人員484個,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處於中上水平。全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37億元,佔全省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10。中山路、解放路、長安路是市區主要商業帶,有人民商場、解放路百貨商場、長安路商場、建華百貨大樓等大型國營商場。全市有大中型百貨商場和工業品、農副產品、物資貿易中心50多座,集貿市場87個。市曾多次舉辦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商品交易會、定貨會、展銷會。

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不斷髮展。石家莊市是國務院批准的甲類開放城市,1981年以來,先後與日本長野市、加拿大薩斯卡通市、美國得梅因市、意大利巴馬市結為友好城市,並以這些城市作為對外開放的基地和窗口,與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友好往來和經濟貿易關係。1990年,全市外貿商品收購總值達13.7億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居前列。全市外貿出口生產企業200多家,出口產品有紡織、服裝、輕工、醫藥、機械、電子等15大類306個品種,遠銷世界112個國家和地區,一些產品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1979年以來,通過"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加工、補償貿易)"和合資、合作、國際租賃等多種形式,全市利用外資項目114項,吸收利用外資1.54億美元;累計簽約"三資(合資、合作、獨資)"企業已發展到43家,其中已建成開業的有燕華電品、中美新星國際電腦、明石染廠、華石機械、燕山出租汽車等18家。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1990年,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150元,居民年生活費收入為14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4元。市零售物價指數為101.3%。全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54.26億元,比年初淨增14.63億元,增長36.9%。其中城鎮居民存款餘額增長40%,鄉村居民存款餘額增長28.9%。

內外交通比較便利。石家莊素有"南北通衢、燕晉咽喉"之稱。鐵路是全國重要的樞紐之一,京廣、石太、石德鐵路交匯於此。石家莊火車站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客貨中轉站,全國三大編組站之一。火車站新客站於1987年投入使用,年客運發送量近800萬人次。石太鐵路是全國第一條複線電氣化鐵路,是晉煤外運的三大通道之一;石德鐵路也已改建成複線。公路運輸四通八達,170多條長途汽車線路通往省內大部分地區和京、津、晉、魯、豫等地。全市有10條公路幹線向外輻射,正在興建的京深(北京至深圳)汽車專用公路將從市區東部通過,石家莊至定州段已投入使用。民航事業開始起步,石家莊機場於1984年開始營運,已開闢了通往北京、上海、廣州、呼和浩物和秦皇島的5條航線。目前,正在新建河北省民航石家莊正定機場,完工後,航線、班次都將大大增加,成為全省一個重要的民用航空港。石家莊郵政樞紐大樓是全國四大郵件處理中心之一,其中有全國郵政系統第一個由微機控制的郵袋分揀機械化車間,同12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國際直封郵件關係,同168個國家和地區、國內174個城市建立了互辦特快郵遞業務員。新近落成的電信大樓是北京以南地區電訊網絡的一個重要樞紐;光纖通訊等現代化技術已開始使用,可與國外166個國家和地區、國內700多個市、縣進行通訊聯繫;市內程控電話裝機總容量3.8萬門,可與國內80多個城市直接通話。

城市建設發展比較快。石家莊市是按照國務院1995年批准的第一期和1983年批准的第二期城市總體規劃建設起來的。在規劃的指導下,經過4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東北工業區、孫村工業區、中華大街工業區和中山路、解放路、長安路為主橫貫市區東西的商業帶。城市佈局較為合理,區域功能比較明確。市區主要道路東西為路,南北為街,呈網格狀分佈,15座較大型立交橋把市區道路聯為整體,交通比較方便。1990年,城市道路總長度468公里,公交營運線路38條,公交車輛386部,萬人擁有公交車輛2.8部。全市出租汽車有654部。通過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城區房屋建築總面積已達3000萬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為8.3平方米。全市供水管道總長度818公里、年供水總量3.25億噸。城區園林綠地面積899公頃,綠化覆蓋率達27.2%。

科技實力比較雄厚。1990年,全市共有國家、省、市級科研和科技開發服務機構458個,其中中央部屬機構6個,省屬機構74個,市屬機構11個;科技人員近3萬人,其中市屬及以下科技人員8000多個。全市民辦科研機構發展到129個,從業人員1200多人;取得科研成果138項。

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較快。1990年全市有大專院校17所,在校學生2.7萬人,任職教師4653人,師生比例為1:5.7;主要有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學院、河北醫學院等。中等專業學校42所,在校學生2.3萬人。另外,還有技工學校31所和農業、職業中學各27所,在校生1.8萬人;普通中學221所,在校生11.99萬人;小學1059所,在校生28.3萬人。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初中普及率達90%以上。全市共有衛生機構934個,床位1.31萬張;其中醫院183個,床位1.25萬張,較大的醫院有省醫院,省醫學院附屬二、三、四院,省結核病院,市一、三院,市中醫院等。從事衛生技術的人員2.1萬名,其中醫生1.1萬名。全市有各級專業文藝團體14個,專業文藝工作者近2000人,其中市屬專業劇團4個。各類影劇院41座,座位近5萬張。有省博物館1座;圖書館7座,藏書總計236萬冊;市博物館和市新圖書館拔地而起。還有各級群藝館、文化館13個,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名勝古蹟眾多,旅遊事業興旺。石家莊市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蹟,每天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井陘縣內的蒼巖山,相傳為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出家修行之所,自古享有盛名。在正定縣城內,有距今1400多年曆史的隆興寺,大銅菩薩像和彩色觀音像,堪為我國古代鑄造、雕塑藝術中的瑰寶;又新仿建了寧榮街、榮國府、西遊記宮和封神演義宮等,市內的華北烈士陵園,安葬著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和印度友人柯棣華、愛德華大夫的陵墓等。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國際莊介紹(轉自政府網絕對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