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奔赴醫院一線採訪,疫情報道有速度溫度有視頻更有深度

疫情報道:有速度更有溫度 有視頻更有深度

遇上疫情爆發,作為一名時政文字記者,“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不僅是崗位上的要求,更是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因此,初二中午,我便帶著小孩與提前準備回醫院上班的老婆迅速從潮汕回到佛山。四個小時後,我便投入了工作,我聯繫到碧桂園旗下的國華中學學生自發募捐的線索,迅速採訪,並於當天晚上併成稿第一時間提交,自己的狀態從“過年模式”中切換“工作模式”。

在這次疫情中,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是全市指定的特定醫院。因此,守住這裡便是我的第一重任之一。但是,從初三開始,無論全國還是佛山,數據都在往上走,可以說心急如焚。終於到了1月31日,等來了第一例治癒出院消息。這注定是硬仗,更是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在這場報道中,新媒體是第一戰場,隨後才是報紙的內容。按照新媒體搶先搶新和報紙搶深度的錯誤思想,我做足準備,第一時間跟新媒體的陳曦和陳曉莉提前溝通,並預設了一些採訪的話題。因為戰場在佛山,如果沒有自己深入一線,靠衛生部門提供的一點僅有的素材,根本無法達到新媒體落地的要求。特別是佛山第一例患者出院,這是現階段最大的喜訊,更是振奮人心的先鋒號,因此,視頻在新媒體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讓患者把心裡話徹底說出來。我反覆與新媒體溝通了多次,最後才把主題預定好,希望在採訪中把他對政府和醫護人員的感情自然表達出來。第二個,個人的防疫措施做足。我不僅戴上口罩,在去的路上還自我加壓,在口罩外圍再加一層,從心理上感覺“雙保險”。

採訪的時間是當天下午兩點。雖然只是在門診大堂外圍。但由於第一次去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又要與醫院這邊提前瞭解患者的一些基本情況,而且這些信息都屬於保密狀態,即跟以往採訪不一樣的是,要保護好患者的隱私。這裡面還是需要做足準備,很多媒體就沒有處理好,但我們都一一避開了。因此,我提前一個小時到現場,從患者出來的線路和採訪的位置都熟悉了。直到患者出來時,前後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我們深入交流中,最後患者對著我的手機喊出了“佛山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武漢必勝”的心聲。直到我把這段視頻傳到陳曉莉和陳曦手機上時,他們聽到了他們最想要的料,加快製作成為抖音和轉化成為微信視頻。我也在這個空餘的時間,爭分奪秒採寫,把一線新鮮的信息第一時間傳到新媒體。由於第一例患者,很多信息要反覆核准,特別要做好患者信息的保護,這一點我們非常穩健,相反,很多同行都出現了不足,雖然時間比我們快,但要麼信息不準確,要麼沒有對患者的圖片進行隱私處理,這在指令上都有明確要求。報紙上的深度報道也得到較好的反響,報紙上的版面也足夠大,真是振奮人心,受到市委宣傳部的好評。

四度奔赴醫院一線採訪,疫情報道有速度溫度有視頻更有深度


首戰告捷之後,過不久,市第一人民醫院傳來重症出院的消息。首例重症出院,更是好消息。因此,我申請攝影部支援,我繼續負責好文字和視頻。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信心更足。安迪在來的路上還遇到車壞了,幸虧交通順暢,我提前到市一人民醫院,把最好的C位先幫他佔好,等他一到就論給他。這次不僅市裡媒體,省裡也來了一堆媒體,加上重症患者需要採訪更深入,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專業醫療知識。同樣,短短十分鐘的時間,我們有好的採訪拍攝位置,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把患者妻子和患者的心聲都採訪到,並且拍攝了高質量的視頻。在製作推送時,陳曉莉給我發了一句“完美配合”,可以說更加鼓勵我拍攝視頻。緊接著,馬上傳來市第四人民醫院下午又有兩例出院,其中一例是順德,即順德首位患者出院。順德區衛生部門高度重視,安迪剛剛回到順德後又折回繼續下午第二次“會師”。

剛剛忙完首例重症患者出院的新媒體文字和視頻,馬上投入到下午的順德首例出院採訪。場地在佛山,如果不提前介入準備有意識的引導,對方可能只會喊出“佛山加油”,有可能不會說出“順德加油”。我再次跟陳曦和陳曉莉商量,得出一個結果,無論如何一定要呈現“順德加油”的視頻。這放在平時估計很容易做到,但事先了解到,患者不是很願意接受採訪,因為比較年輕。醫院的反饋讓我很傷感。我也跟新媒體事先說了,這要看實際情況,不敢百分之百保證,但一定全力以赴爭取拍攝到。在現場的採訪真的如預想中那樣,患者是來順德旅遊不幸遇上,而且還有他的另外兩位家人患上,至今還在醫院。他對順德很感激,但不願意透露更多的細節。在我的繼續“糾纏”中,慢慢地,對方跟我慢慢有了話題共鳴,直到最後對著我的手機喊出“順德加油”。當我確定足料時,聽見旁邊的順德同行說他們沒有錄到“順德加油”,內心自然洋洋得意暗暗自喜。後來陳曦看到視頻後對我說“越來越專業,非常好”。這一天的採訪非常辛苦,市裡要求報紙上突出首例重症,下午兩例出院稍微輕一點。剛好,我與順德的同事及時互動起來,採訪到的其他內容推後處理。後來都順利被學習強國採納。當天晚上核對完所有的稿件時,已經深夜十二點。

再後來,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一次性出院10人,其中7人是順德。由於掌握信息臨時,攝影記者沒有辦法趕到。我只能獨當一面。有了前三次的經驗,這次的採訪面臨著這麼多人,如何區分重點,如何拍到好的視頻,真的是挑戰,加上順德前所未有的重視。自己只能拼出來,在現場使出渾身解數,順利滿足了新媒體和後方報紙的需要,在版面形成了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得到較好的反響。

這只是這段時間採訪的一些縮影。我很驕傲,看到在一線中,珠江商報記者的身影總是一道風景線。無論是後方值班的編輯領導還是新媒體小編,還有跟我“出生入死”深入醫療最前沿的攝影記者,大家都把責任二字放首位,幹字當頭,從不計較,協同作戰,真正把記者二字化成一篇篇有溫度有現場有正能量的稿件,可以說,這次報道不僅有速度更有溫度,不僅有視頻更有深度,踐行“媒體鐵軍”的初心。我只是其中奔赴前線記錄者和參與者之一。在等待春暖花開時節,讓我們一起用愛的讚歌溫暖世界,溫暖未來。因為報社所有人的愛,媒體人的行動更有力量。

媒體人與醫護人員一樣,都是可敬的逆行者!

抗疫前線,媒體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馬當先。

我堅信,我們和醫護人員一樣,都是冬天暖心的種子,必將把春天的希望播灑人間。

中國必勝,武漢加油!春天就在前方,黎明就在前方!(珠江商報記者王曉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