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為何不一次性的把疑似病例檢查完呢?早日清零?

草廬心語


題主假設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卻跟現實有所脫節。

接下來我列舉幾個點來作為論證依據,用以回答題主的疑惑。

先明白,到底什麼是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指生命體徵,比如體溫,外表症狀等與某個疾病非常相似。

疑似病例是根據某傳染病的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和流行病學史進行診斷,而沒有進行實驗室檢查,也就是醫學上常用的臨床診斷病例。如果被觀察後確診,則轉為正式病例。

簡單說,就是隻要是有發燒感冒症狀的,並未經過核酸檢驗,這些都算疑似。

醫療物資緊缺

疫情期間,武漢的醫療物資一直處於極度緊缺狀態,常住居民四百萬,流動人口五百萬,疫情爆發,所有相關醫療物資都消耗殆盡。

雖然各地一直都有捐贈,但是這往往運送到醫生手上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是分批次的,這麼多的疑似病例,部分醫療物資,仍是奇缺。

人員緊缺

分佈範圍廣,疑似人員多,專業醫生少,每個醫生都已經在超負荷運轉。

確認病例,不僅需要試劑盒檢測,還需要拍攝ct那些,這些都必須是專業人員負責。

其他

原因點還有很多,例如:

交通原因:如武漢封城,交通極其不便利,很多人難以出門。


人為原因:部分發熱人員,不配合,不治療,就呆在家裡不出去。

病情原因:有人還在潛伏期,並無明顯表現,等到後面或許才會爆發,在此期間,不知道又會感染多少人。

除此之外,困難點肯定還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小葉子有話說

關注我,更多精彩回覆,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