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提到偉大的藝術家,我們總會立刻想起達芬奇、畢加索、拉斐爾、梵高、倫勃朗、蒙德里安……這些在藝術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藝術家。可除卻這些傑出的男藝術家們,我們能想到哪些“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呢?
在曾經社會制度與教育之下,往往使很多女藝術家的才華無法得到充分的培養與發揮。過去的架構之中,男性對藝術領域具有更大的話語權。但不可否認,世界上是不缺少優秀的女性和女性藝術家的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珍妮·薩維爾的《支撐》(Propped)以953.725萬英鎊成交
近年來女性藝術家作品的價格一再攀升,英國藝術家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的《支撐》(作品成交紀錄953.725萬英鎊)與當年世最貴男性藝術家的作品——大衛·霍克尼的《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成交紀錄9031.25萬美元相比,前者只是後者價格的十分之一左右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白色花朵NO.1》 奧基弗


而在2014年11月20日,紐約蘇富比拍賣的“美國藝術”秋拍專場中,女藝術家奧基弗的曼陀羅系列中的《白色花朵NO.1》以4,440萬美元的全場最高價成交,刷新了奧基弗作品的拍賣記錄,並同時刷新了有史以來女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
女性藝術家欣賞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凱綏·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


原名凱綏·勖密特(Kaethe Schmidt),是20世紀德國最重要、最著名的畫家、表現主義版畫家和雕塑家,歐洲早期女權主義畫家。14歲時開始學習繪畫,1898年開始在柏林女子藝術學院任教。她被譽為民主主義的宣傳家、悲觀困苦的畫手、宗教藝術家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她是魯迅先生最為推崇的女性藝術家,她的許多經典作品曾多次在《譯文》雜誌中被選用為插畫。她作品中獨特的視角和風格,深深的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審美。國內很多著名藝術家如曾梵志、黃銳等,作品都很大程度上受到她的影響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弗洛倫·史提海莫 (Florine Stettheimer)
美國前衛畫家和詩人。色彩在她的畫布上像灌木叢一樣生長,傳遞著爵士時代輕浮的紐約生活萬象
她出生於德國富裕的猶太家庭,優渥的家庭環境和開明的母親,讓她有充足的條件不遵守當時的大眾品味,堅持著自己明確的“不合時宜”的藝術眼光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她創作了一系列超越其歷史時間和地點的作品。用高調的色彩將人物肖像、聚會以及曼哈頓的城市景觀融合在一起
畫作生動活潑,像日記一樣,講述了她的一生
史提海莫具有顛覆性的裸體自畫像Nude Self-Portrait,便是她“不合時宜”的重要標誌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A Model (Nude Self-Portrait), ca. 1915
作為藝術史上最早的裸體自畫像之一,一個上流社會的中年未婚女性裸露自己的身體在當時是絕對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可恥的。畢竟在那個年代,女士著裝的裸露程度僅限於略高於腳踝,就連泳衣都要過膝


畫中的她姿態略有些詼諧。傳統人體畫中,模特多是看向別處,以便男性觀眾毫無忌憚地端詳。相比之下,施泰特海默在畫中直視觀眾,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這眼神甚至有點挑釁
在這裡,女性的身體不再是被窺視的對象,而是被描繪成一種特殊的女性體驗,傳遞著她毫不妥協的態度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史提海莫並不經常參加傳統的畫廊或博物館展覽。相反,她喜歡為每一幅新畫開生日派對,和二戰時期流行的“沙龍”類似,算是很前衛的名媛作風了

史提海莫的作品值得我們反覆觀看,如果去了解其中的故事,就會更有趣。她探索了許多諸如性別、種族、宗教等話題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瑪麗索·埃斯科巴 (Marisol Escobar)
法國雕塑家。在上世紀的紐約, 瑪麗索是藝術界的繆斯,是當時最時髦、最嬉皮的存在。曾出演過沃霍爾的兩部電影:《 13個最美麗的女孩》和《親吻》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但她不僅僅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在沃霍爾還徘徊在主流邊緣的時候,她就與沃霍爾成為了好朋友
他們一起探索友誼的同時,也在探索著新型藝術表現形式
當世界談論起她時,總是把她置於美貌、私人生活、或是所謂的藝術革命的討論中,卻總是忽略她作為藝術家的天賦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瑪麗索的Self-Portrait Looking at The Last Supper,以達·芬奇著名的《最後的晚餐》為原型。在這個巨大的30英尺長的雕塑中,她忠實地將原畫中幻覺化的視角轉換為三維形式
由於雕塑的姿態既沒有完全變圓也沒有始終保持平面化,在觀看過程中我們的感知力得以在二維和三維之間不斷變化
一個代表瑪麗索本人的木雕正坐在對面凝視著這“餐桌”,彷彿在警醒大家:藝術是關於看待、評估和重塑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這樣一個天賦異稟的女性藝術家,與沃霍爾並稱為波普藝術創始人,卻並不像沃霍爾一樣名聲大噪
“在60年代,這些人並沒有受到我的威脅,他們認為我既可愛又怪異,但他們並沒有那麼認真地對待我的藝術”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Women and Dog,1964

她也試著反抗這種不平等的對待,上圖中她的作品Women and Dog, 三名婦人、一位小女孩和一條狗
她在描繪女人的形態時,刻意地模仿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高跟鞋、過膝裙、妝容精緻。讓自己的形象出現在作品中,把自己的照片貼在了中間婦人的臉上。這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嘲諷,也可以看作是對社會偏見的反抗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也許是出於對當時藝術市場的抗議,也許是憑著法國人不羈的靈魂,在瑪麗索職業生涯的高峰期,她選擇離開了紐約。她環遊世界,亞洲,大溪地,加勒比海,南美,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她不是以女權主義的激進,而是以沉默和更自由的選擇來對待不公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即使沒有人認出我,我也可以繼續工作”她確實做到了。瑪麗索的光芒再也不會被掩蓋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弗裡達·卡羅 (Frida Kahlo)
弗裡達·卡羅是以用色大膽和詭異自畫像而著稱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也是墨西哥最受歡迎的現代女畫家
弗裡達·卡羅,本名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的幼年時期經歷非常殘酷,6歲時由於得了小兒麻痺,致使右腿萎縮。18歲時遭遇車禍,對身體產生了永久的創傷,康復階段由於行動不便,她放棄正在進行的醫學學習,開始嘗試繪畫。作品源泉是她的天才和熱情,也是醫療過程中的個人痛苦和鬥爭的編年史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弗裡達熱愛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間藝術、傳統服飾,以及重視誠信和家庭的價值觀,時而幻想、時而奔放,強烈而寫實,明亮且多彩
弗裡達的生命中還包含與畫家裡維拉的動盪婚姻,及共和黨的政治傾向。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品越來越多地展示了她與慢性疾病和精神痛苦的鬥爭
弗裡達用充滿情緒和熱情,絕望與痛苦的畫作分享她感受到的一切,這些想法和感受在畫布上展露無遺,彷彿全世界都能窺探到她的思想和狀態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草間彌生
作為日本最偉大的藝術家,草間彌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成就了日本藝壇至今無人超越的高度,引領前衛藝術近半個世紀
草間彌生自幼患有神經性視聽障礙,被大量幻覺困擾,眼中的世界彷彿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甚至夢境中的空間,都佈滿了密集的圓點
疾病也成為了草間彌生的藝術之靈,她嘗試以圓點來描繪這個世界,最終成為她最具標誌性的繪畫符號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草間彌生是戰後日本最出色的國際藝術家之一,也是紐約前衛藝術的一員,藝術對她而言不僅是創作,更是治療自我的一種方式
草間彌生的創作手法有繪畫、軟雕塑、行動與裝置藝術等,歸類到多種藝術派別,包含了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作品呈現了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內容
1966年,作品《無限的愛》(Love Forever)用圓燈泡和大面鏡的無限反射,造成相當視覺迷幻的作品,具有無窮的震撼力,是草間彌生的成名作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無限的愛》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是前南斯拉夫的行為藝術家,人體藝術家。她被稱為當代行為藝術之母
阿布拉莫維奇曾說:“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力量,而我一樣都不喜歡,因為它們都暗示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控制”

她從小受到的壓抑式教育,使她想要擺脫壓抑的社會、家庭環境,釋放自我,尋找心靈自由馳騁的那一片空間。這成為了阿布拉莫維奇走向行為藝術之路的潛在動力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潛能》,1980年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40年來的藝術實踐與當代行為藝術的發展史息息相關。她的作品以探索三大方面為主: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關係、肉體的極限、思維的可能性


她讓觀眾參與藝術行為而不是觀察的表演方式以及專注於“面對痛苦,血液,和肉體的極限”的課題的行為,開拓了一種對於身份認知的新方式

自由的光芒:女性藝術家的力量

▲ 《明亮/黑暗》,1977年
在性別差異強勢縮小的時代,“女性藝術家”所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她們用自己獨立的價值,挑戰幾乎曾是性別一邊倒的藝術市場,也只有女性視角的真正展開,這個市場才能更加完整


*文中素材、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藝術者編輯整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