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企業都沒有雙休日?

愛國之愛家


簡單來說,企業想降低成本,勞動力供給充足,所以企業可以用更苛刻的條件找到願意接受這種條件的人。

而對於勞動者來說,生活所迫啊!

1.勞動力供求關係影響。

如果勞動力缺乏,供不應求,就變成了勞動者談條件的時候,那麼勞動者肯定希望能雙休。簡言之,誰手中握著資源,誰就更有話語權。

而往往企業領導的資源更多,等到勞動力價格上漲,大家都堅持不雙休不上班,那時候恐怕才能實現真正雙休。

像歐洲小國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人口銳減,不得不接受彈性工時一樣,將來國內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短缺後,企業要麼需要實現自動化,要麼需要接受更高要求的勞動者。

這是受供求關係影響的。

2.社會發展階段不同。

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勞動力的工作狀態也不同。奴隸制社會,奴隸的生活慘不忍睹,被剝削壓迫嚴重。

農業社會,農民勞動自由了,但人身還不夠自由,而且受剝削也很嚴重。有的時候自己吃的都不夠,還要交租。

工業化讓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社會分工更細化,人們的勞動時間在不同制度下也不同。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勞動力的需求旺盛,而人才短缺,有個辦法來解決這種問題,就是延長勞動時間。而國家為了經濟發展,人們也能夠接受這種勞動時間安排,那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出現了題主說的現象。

很多人也想雙休,但雙休的崗位競爭壓力大,有的人能擠進去,有的就落選。那麼,這些落選的人,就得接受低一個層級的待遇,這也就形成了職業分層。

話說回來,如果雙休的企業單位,因為雙休而承擔了更高的成本,最終經營不善倒閉也有可能。國企改制,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一點。高福利的背後,企業不堪成本拖累,社會沒發展到大家都能享受著高福利,還能盈利的模式,那麼一定的倒退也是可能的。

3.企業發展階段不同。

小企業剛起步,或者大企業急需擴張,採取收縮成本的戰略,延長工作時間能產出更多,而加班費沒有按要求支付也不在少數。

為什麼沒人去告企業違法?因為這樣的企業太多啦。你不接受,工作也不好找。

如果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面臨更大的考驗時,可能會雙休。因為這是很吸引人的地方,但在人才供給足夠時,企業還是會選擇效益最大化。

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有條件的雙休,沒條件的,趕訂單的忙不過來無法雙休,還有的企業大小周雙休。

就好像一個村裡的不同農戶,有的勤奮多勞多得,有的懶點,多休兩天,產量不同。為了搶佔市場先機,初創企業,成長型企業會更拼一些。

總之,雙休與否與勞動力供給,企業社會發展階段都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於企業來說,成本效益優先考慮,對於個人來說,能賺更多錢或許是優先考慮的。

國人都勤奮,也都累啊!


職場小葵


據我自己經歷,公有制單位和大城市公有制和私人企業都有雙休日,還有節假日,國家勞動法規定的制度,都能得到保障。而中小城市私人企業和私企老闆,就沒有雙休日,而且還要加班加點,沒有受勞動法保障。2012年,我曾經去浙江生活探親一段時間,那邊小商品發達,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自己開加工廠,做生意,有的家裡開好幾個加工廠,我曾經被招進一家襪子加工廠,確實沒有雙休日,而且每天都要加班,強制性的,不加班不行,從早晨七點開始,幹流水線,中午吃飯不到一小時,都是跑著去買飯,吃完馬上回來幹活,去廁所從來都是一路小跑捨不得走路去怕浪費時間。每天晚上應該五點半下班,吃完飯必須回來加班感到九點下班,真的挺辛苦挺熬人的,加工廠是私人老闆,一切都是他說了算,反正他花錢僱你幹活,你屬於被僱傭的關係,幹活掙錢,就這麼簡單,至於說為什麼沒有雙休日,那是因為老闆趕任務,老闆要按照合同準時交貨,時間就是金錢,而人是賺錢的機器,老闆怎麼可能讓機器停止旋轉呢?你休息了,老闆去跟誰要產品數量?不過,元旦好像可以放假一天,春節可以放假七天。其它日子都沒有休息。這也很正常,因為都是按計件工資,多幹多得,有些農村出來的人能吃苦,就想多掙錢回家蓋房子,她們就愛多幹活,多掙計件工資,還有人自覺提前半小時進車間幹活呢!反正在那個小商品發達地方,每個人睜開眼睛就是幹活掙錢,掙錢開工廠,開店,然後再投資做大做強,每個人埋頭苦幹,只有北上廣深這類大都市,比較正規,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勞動法和勞動保護條例執行的,甲方乙方互相遵守勞動法,事先都簽訂勞動合同,有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義務。所以公有制單位有雙休日還有節假日,甚至還有年假,產假,等等好的假期。所以好多人都愛找到大城市,找大公司,去工作。可以不用加班加點,可以有雙休日,什麼福利都有。


魂牽夢縈那片海


如果說有雙休日,工資待遇和現在一樣,我立馬跳槽。本人一民90後IT農民工,自從18年阿里的996工作制開始盛行,我已經很久沒有享受過雙休的待遇了。至於為什麼要在現在的這家公司幹下去,只有一個原因,錢給的夠足。同是互聯網小廠(本人能力不行,沒法去大廠),996給你月薪1W,965給你月薪7K,當你沒有什麼穩定的副業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996,因為錢多。


靈渺七絕


從法律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

也就是每週休一天是合法的。

企業為講效率,降成本,固然可以選擇休一天。



若蓮說法


我的理解是1、一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需要黑白的生產產品,甚至不讓員工休班,計件拿工資,達到員工無怨言的執行。2、一部分企業為了發展不下滑,領導為保住自己末尾淘汰,甚至嚴格要求員工不休雙休而達到堅持上班,達到業績的效果。3、一些企業長期要求員工不休雙休,表面看是敬業精神可嘉,領導管理體制到位,業績突出,其實違背了國家對人體健康的要求,損害是巨大的,也是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


泰山飛鷹


如果從企業主的身上找原因,這顯然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大家都明白:多上一天班,相當於用同等工資多剝削一份剩餘價值,尤其對於那些效益不好的企業來說,這是關係生存的法則。

那麼,為什麼這些單休的員工不反抗呢?我想,首先是他們沒有反抗的資本,由於自身沒有過硬的技能或知識儲備,反抗的結果不能為自己爭取到什麼,反而會丟掉飯碗,所以只能忍了!

從法律的角度上看,我國《勞動法》規定: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應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1天……所以說,單休也並不違法,利益至上,企業主為什麼要給你雙休的福利呢


功勳侯爵


我想很少一部人應該是熱愛自己的工作,樂在其中自然不覺得辛苦,
大部分人工作賺錢可能是一家人謀生主要來源,收入合理自然有人願意做。至於休息時間只要身體承受得了,也就不在乎了。

現在市場經濟工作就業比較靈活,接受不了單休肯定可以找到適合的雙休的工作,但是收入也是支配我們的選擇關鍵因素啊。

還有就是大多數單位裡代表工人的工會組織不完善,或者根本就沒有。單個個體太渺小,扭轉不了普遍的現象。現在社會上私營企業普遍都是單休,惡性競爭。這也造成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若是國家規定都統一雙休,或者調休實現雙休,效果會好很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94efc0b1ef447e5924d2744b37d94ea\

微笑樂民


企業沒有雙休日,也許是個體企業,或者是私人老闆,大綜體企業就是沒有雙休日,無論是私人還是大綜體企業必須具備有二條件標準的底線,①,職工工資保證安時發放到位,②,落實到位之後,加班費到位,③,員工必須保證五金落實到位,4,建全建立的制度落實好,這幾條件值得擁有的措施。


1理念起航


結合自己10多年的職場生涯、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如下視屏說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7ea0add064241669ff45a8ba34de0ae\

闖蕩江湖之苗哥


一、為什麼很多企業沒有雙休日,是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像工廠和服務行業的企業一般都是沒有雙休的,特別是服務行業是沒有節假日的。
二、員工為什麼能忍受沒有節假日的企業,主要有三個原因:
1、很熱愛這個行業,覺得很有發展前景。
2、老闆工資給到位了,出去不一定可以拿到現在的工資。
3、沒有勇氣換新的行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72e4aefaa8b43269d2263a11420d8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