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本文首發於【社長本色】VX公號(ID:wxgs-sz),歡迎搜索關注!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寧願要二婚,也不要沒談過戀愛的。”

社長曾聽人這麼說過,但是去了一趟蓮花山相親角才真切感受到,原來二婚市場真的挺吃香的。


一位油膩的中年男子拿著手機跟釣魚似的,上來就問:


“你多大?找對象有什麼要求?”

社長反問:“你有什麼要求?”

他說:“我沒什麼要求,這上面掛的資料要求都太高了,不切實際,我就沒掛上去。”

我禮貌地微笑了一下,緊接著,他發出了天問:


“你未婚還是離異?”

社長看著他的臉,思考了三秒,決定回答:“離異。”

接下來的對話精彩了。

他問“有孩子嗎?”

我說“沒有。”

“哦,好。我們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他真的一秒都沒思考,搞得社長有點措手不及。

“我離異誒!!你不介意嗎?”社長問。

“不介意啊。”

“可是我介意,不好意思,我先走了。”

說完這句話社長趕緊跑了。


又要過年了,這個年註定不太好過。

是的,自從過了25歲,我不再是我,而是一個大齡剩女。


以前爸媽打電話來還會先象徵性聊聊天氣和一日三餐,這兩年打電話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提醒我不小了,周圍同齡人都做爺爺奶奶了。

以前讓我學會打扮,是為了陽光活力。

現在讓我打扮,是為了不那麼顯年紀大。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我就是大家口中的第一批90後,四捨五入邁進了3字頭人生。

社長想起幾年前,大概也是這會兒,有一個「她最後去了相親角」的視頻特別火。


“她”是幾個大齡單身女孩,糙話裡的“剩女”。


她的父母也發愁,也哭,也整天張羅著給她相親。


到最後,她只好去了上海人民公園的相親角。

朋友圈裡好多人轉發,說“看哭了”。


其中有當時我工作上的前輩,特能幹特自信一女孩,也剛到30歲,我怎麼都不信她會有這種煩惱。

直到今天,我處在了和她,和視頻裡的“她們”同樣的境地。

頓時理解了她們身上那種壓力,它不單來自周圍,還來自我們自身。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口口聲聲的“為你好”,伴隨的卻總是“你年紀不小了”、“別太挑了,現實點,差不多就行了”之類的指責和攻擊。

心底本就存在的那一點對年齡的焦慮被無限放大,他們的眼淚又讓人懷疑:


我是不是真的錯了?

於是,在2020年的第三天,社長去了一趟蓮花山相親角。

去感受了一下現實到底有多殘酷。


相親角的徵婚資料

赤裸裸的 “招商啟示”


走進蓮花山相親角,和走進菜市場沒啥區別。

周圍擠滿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

而我,就是那塊被翻來覆去討價還價的鹹魚。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腳還沒站穩,一個自稱90後的boy過來要加微信。


強行討債的那種感覺,賴著不走,然而加了之後也沒聊其他的。

更奇葩的來了,他讓我站著別走,說要讓另一個老鄉也來加我微信。

這種騷操作社長確實承受不來,只能拔腿就跑。

相親角里大部分是家長,還有一些60後、70後大叔在為自己尋找有緣人。

兩邊牆上掛著2000多份徵婚資料,收入、工作,有沒有房子車子,全部濃縮在一張A4紙上。

就像一份招商啟示,為了把自己賣出去不惜用盡華麗之詞。


從徵婚年齡來看,跨度極大。


有70多歲的老頭老奶奶,也有95年的小姑娘,但主要集中在75-90之間。

是的,去了現場社長才發現,深圳還有很多70後、85年前未婚中年人士。

80後在相親角都被劃為中老年專區了,90年代的社長看著瑟瑟發抖。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從徵婚資料來看,確實都蠻優質,掛出資料的基本都是在深圳定居的。

有房無貸是標配。


爸媽都在深圳,所以有時間來幫孩子找對象。

資料裡的學歷條件也都很不錯,大多本科以上,名校、博士、海歸佔比頗高。

社長一個區區碼字民工,瞬間感覺連單身都沒資格。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社長還看到一些有趣的描述。

比如有位男性說自己“家常菜水平逐步提高”、“雖然是70年代生人但顯年輕”


也有男性提出另一半“不能胖”、“必須是漂亮女生”、“無紋身為佳”


女性則多要求對方“溫柔體貼,會心疼人”

還有些富有時代特色,一看就是爸媽撰寫的描述:“書香門第”、“小家碧玉”、“玉樹臨風”等。

有人在自我介紹裡直接寫上:


“李美女,XX年出生。”

“張博士,長相英俊。”

事實上,大部分所謂的擇偶要求都非常泛泛,很難通過簡單的資料判斷。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比如大部分女士對於理想男士的要求中,都包含“人品好”、“有上進心”

有趣的是,大部分男性對於女性則沒有這一明確的要求。


他們更願意尋找“勤勞本分”、“工作穩定”、“長相清秀文靜”、“溫柔賢淑善解人意”的女士。

“陽光穩重正派男孩”和“膚白清純氣質女孩”就更讓社長摸不著頭腦了,簡直是上一輩人對於“好人”形象的刻板印象。

至於很多人在擇偶要求中寫的“無不良嗜好”,“不良”的標準其實也很難界定。

抽菸算不算?

搓麻將算不算?

男孩子拼高達買AJ算不算?

女孩子收藏盲盒買漢服、玩cosplay算不算?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一位大叔和我聊起來,他在這裡為女兒掛了兩年資料。


女兒倒也不急,自己急也沒用。


“有接到過電話,也有約出來碰過面的,但都不了了之。”

在蓮花山相親角,沒有過父母那一關的人,是不可能接觸到本人的。

讓社長沒想到的是,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不是工資,而是學歷、工作和戶口

後來想想也是,基本知道了這三個信息,就能大概猜到工資和上升空間了。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相親角里有這麼多門道,叔叔阿姨們有一萬種辦法知道你的底細。

所以,在相親角,如果有阿姨問你:


“你爸媽不在深圳嗎?”

隨口一句話,就是在探你的家底了。


在相親角,那些我們覺得聊天內容過於物質、過於赤裸的父母間的溝通,都是爸媽在幫不好意思的孩子,先把對方家底摸清。


25歲說隨緣是假的

35歲說隨緣是真的


30是個坎,也是女性在相親市場裡最大的軟肋。

在相親角,社長算是真切感受到了。


遇到一個很投機的阿姨來自江西,聊到最後她表示很可惜,自己家也是一個女兒,馬上30歲了。

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阿姨,你覺得30歲大嗎?”


“我覺得我女兒30就很大了,我就告訴她離開2字頭就很難了,不能太挑了,她就是不聽,非說一個人過得很好。”

“你理解她這個想法嗎?”



“我理解,但我堅決不接受。


人生不就是這樣,你現在不將就,生了孩子還不是要將就,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呀。


我們以前哪裡會談戀愛,剛認識就結婚,連牽手都沒有,現在的年輕人,就是眼光太高了。


不結婚,你連離婚對象都沒有!

“那你女兒知道您在蓮花山幫她找對象嗎?”


“知道呀,她還說我自找麻煩,隨便我呀。”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正說著,旁邊又走過來一位阿姨,開口就問我哪一年的。


我說快30了,她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甚至有點尷尬。


馬上把我推給另一位阿姨:

“那她合適,她兒子86年的。”

我問她:

“阿姨,您是覺得30太大了嗎?”


她很委婉地回我:

“不是,就是我兒子是92年的,想找比自己小的。”

而那位86年男子的媽媽,給社長展示了一下剛被他兒子pass掉的清華高材生,只因對方是89年生的。

社長只能說:我不配。

是的,29歲和30歲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在相親角,很多男性總以為自己是劉強東,想找一個年輕清純的奶茶妹妹。


並且很直白地寫在自己的徵友資料裡,甚至70後也只想找90後。

比如下面這位,在深圳有樓房的人,徵婚資料都顯得那麼樸實無華。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大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女生一般會在二十七八歲的時候開始著急並且去相親。


到了30出頭的時候就開始被相親對象挑剔,而到了35歲才是最尷尬的年紀。

她們既處於自己事業的黃金時期,又處於相親年齡的底層末流。

一些83、84年的女性普遍事業有成,又相對獨立成熟,不乏年入百萬又經驗豐富的佼佼者。

但是這群優質女性往往更加挑剔,不願意降低標準去將就對方,所以也很難找到對象。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仔細想想,這種心理其實很好揣測啊!

老孃要啥有啥,這麼多年的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為什麼現在要將就和妥協。


高收入女性

往往主動給自己“降薪”


為了最大限度吸引女性,男性往往要這樣炫耀自己的財力,有房有車。

在相親角,謙虛低調是最不受待見的品質。

而相反的是,高收入女性往往被逼著隱藏自己的財力。



年薪100萬的女白領會主動給自己“降薪”,突出溫柔賢淑的品質。

她們的理由是,太有錢了,會給男性壓力,把自己說成賢妻良母型更受歡迎。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社長在相親角聽到幾個家長在交流對方的子女。

一位母親的兒子在國外唸書,她表示自己兒子以後的妻子“最好不要在國外待過”。


因為女孩子“在國外見得多了,心就野了,管不住了”

而在他們的口中,對於自己這個優秀得一塌糊塗的孩子結婚後什麼時候生孩子,自己要怎麼帶,上什麼學校都已經安排得明明白白。

還有,一定不要30歲以上的,因為不是最佳生育年齡。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有一部分男青年會明確要求女方有車有房有深戶。


尤其是戶口,如果沒有,再漂亮也不見。

或許是大城市生活壓力太大了,大家都想找一個能幫得上自己的人,都想走捷徑,無論男女。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男生在年輕沒房的時候無人問津,而女生會在相同年紀享受年齡紅利。

等到年紀大了,雙方的地位會倒過來。

長相普通的女性和沒錢的男性自始至終都得不到任何紅利。

而他們才是我們中的大多數。

寧可要二婚

也不要沒談過戀愛的女生


在相親角,有的資料上明確寫著,不要沒談過戀愛的。

如果女生年過30還沒有戀愛經驗,男生的第一反應不是“女生單純我好喜歡”,而是“她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幾年前,人們還是更想要初戀的。


現在跟沒有戀愛經驗的女生在一起,只會讓人感覺很累。


而相親市場上的大部分年輕人,普遍沒有耐心。

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另一個人成長,而只是想省勁,直接找一個成熟的對象,讓對方引領自己成長。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在相親市場,養成系是不存在的。

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想一勞永逸,直接找到完美的另一半。

90後在工作上都很拼命,談個戀愛卻想偷懶。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當然反過來說也沒毛病。


在戀愛上偷懶了,所以只能拼命工作。


沒有合適的年齡

只有合適的伴侶


父母常說的一句話是,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

可到底幾歲是合適年齡?

什麼事才算合適的事?


在我媽看來,30歲絕不是合適年齡,但可能是一個deadline。

她在那個年代算“晚婚”,這份有關年齡的危機感,她懵懵懂懂從自己的母親那裡接過來,掙扎幾十年,又轉手塞給了自己的女兒。

我充分理解他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這麼傳承下來的。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同事說,以前她媽也老催婚。


後來她媽媽過來深圳和她住了幾個月之後,再也不說那些咄咄逼人的話了。


反而還會心疼她工作辛苦,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另一個朋友說,她爸從來不催婚,嘴上說著沒關係。


直到有一次喝醉了,當著親戚的面大聲呵斥她:


“快30了還不找對象,讓我丟人,在家抬不起頭。”

那一刻她才知道,父母並不是真的無所謂,也不是真的理解她了,只是在默默等待一次說出口的時機。

也是那一刻她才知道,不管自己在外面多麼優秀,只要一天沒結婚,對父母來說就是不孝。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父母深信,一定要結婚,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


只有結婚生子,這一生才算完整。

很多人就是這樣在麻木中按部就班,被年齡推著走,隨大流過一生。

而那些想掙脫束縛的人,反而被當做另類和恥辱。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社長覺得,所謂“合適的年齡”,可以是每一個年紀每一個階段,因為每一個年齡都是實現價值的最佳時刻。



想結婚的人結婚,想單身的人單身,想離婚的人離婚。



不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這才是一個良性的社會吧。

“深圳有樓房,找個談得來的90後”:相親角的人就是這麼野


當我們終於有權利選擇不讓年齡成為限制,而是自己去定義時間和命運。

那麼也許有一天,我們就真的能夠改寫一個時代。

願那一天不再遙遠。

最後,不管結婚還是單身,都祝你活出精彩人生。


你被父母催婚了嗎?
你相過親嗎?

你覺得什麼年齡結婚是合適的年齡?

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歡迎移步到【社長本色】VX公號(ID:wxgs-sz)評論留言,公號精彩留言有獎!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