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巷”龙蟠里的百年风雨路

素有“诗巷”之称的龙蟠里,位于南京城西,因诸葛孔明“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的赞叹而得名。许是盛名使然,后来的诸多文人墨客也多钟情于此,继而龙蟠里便有了金陵文脉之源的头衔。

它西依清凉山,东傍乌龙潭、北起广州路,南至虎踞路,短短500米不到的小巷两侧密布着魏源故居、惜阴书院、教忠祠、四松庵等古迹,试想当年,定是风韵雅致之极。如今古迹虽多已不存,其金陵文脉之源的地位却并未随流年消散。

惜阴书院的前世今生

清道光年间,龙蟠里是两江总督陶澍的私家花园——盋山园。陶澍被誉为“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任职期间,致力改革,效果显著,道光帝赞其“干国良臣”“实心任事”。

“诗巷”龙蟠里的百年风雨路

1838年,陶澍希望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也为纪念其远祖晋代大司马陶侃,决定在园中设立惜阴书院(现龙蟠里9号)。其名出自《东晋·陶侃传》的“大禹圣人,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并借以勉励学子珍惜光阴。

书院师资极为雄厚,特聘当时颇具威望的名儒薛时雨为院长,聚徒讲学,一时间学子甚多,很快与文昌、虹桥等书院齐名,成为清末金陵八大书院之一。1874年,21岁的张骞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惜阴书院,并在此读书三年。他后来成为了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书院虽学子众多,但好景不长,伴随着洋务运动高潮的到来,全国西化的大潮势不可挡。不久,朝廷下旨各省裁撤书院,开设新式学堂,延续近千年的传统书院制度最终被近代学堂所取代,惜阴书院也被废除。

到1907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因早年出国考察过,他深感金陵这座人文名城居然没有“人类益智、增进文明”的图书馆,随即向光绪帝奏议,呈请建立图书馆。奏折得到了光绪帝的批准。随后,他相中了龙蟠里这块人文荟萃、依山傍水的宝地,于1908年,在惜阴书院原址上修建藏书楼。

“诗巷”龙蟠里的百年风雨路

藏书楼前后两进共44间,收藏宋元明清历代秘籍珍本。书馆高屋飞檐,雕花窗棂,基石台阶,青砖小瓦,颇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藏书楼建成后,端方将其命名为“江南图书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一代宗师缪荃孙首任馆长。

图书馆还斥重金购得当时著名藏书楼“八千卷楼”藏书八千余种(60万卷书)和武昌“月槎木樨香馆”藏书4557种,并于1910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1912年,鲁迅和许寿裳还常到江南图书馆借阅善本抄录,其中抄自《沈下贤别集》的三篇作品后来收进了《唐宋传奇集》。

1927年,著名史学家、教育家柳诒徽掌管江南图书馆,他自身学术造诣很高,也爱才惜才。在任期间,悉心保护文化遗产,创订《住馆读书章程》,为外地好读书人提供食宿方便,成就了一大批读书自学人才,如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山东大学教授郑鹤声,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等。1928年,柳馆长为纪念江南图书馆创办者陶侃和缪艺风珍惜光阴的苦读精神,将图书馆命名为“陶风楼”,国民政府政要谭廷闿亲自题写匾额。

江南图书馆历经变革,一度和江苏通志局合并,更名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等,抗战时也曾惜毁。鉴于图书馆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特殊地位,自1962年重建后,定名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就一直沿用此名。南京图书馆新馆落成后,古籍全部迁出,这里现在成为了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文联的办公地。

小卷阿的繁华与落寞

昔日,陶风楼的斜对面便是魏源故居——小卷阿(现龙蟠里20号、22号)。“卷阿”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卷者,曲也;阿者,大也。”“卷”与“阿”二者合一,点明了南京“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地势。

1832年,魏源相中地处南京城西清凉山下乌龙潭边,史称“诗巷”的龙蟠里东侧,购地造屋。因紧邻乌龙潭,故名“湖干草堂”。后修建为别墅兼作讲学处,取名“小卷阿”,并亲自题写门额。小卷阿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原为两路三进,有房9间,另有门房、厢房5间,建筑面积582平方米。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在邵阳还有一个规模远远大于小卷阿的故居,但此处却是其晚年著书立说之所,意义重大。

龙蟠里的东侧就是小仓山,是袁枚的随园所在处,西北侧是虎踞关,龚贤居住居于此,西面是清凉山,建有扫叶楼,真可谓文化底蕴深厚。小卷阿的东侧就是乌龙潭,湖光山色,环境幽静。魏源居住在此,常常漫步潭边,与友人潭中泛舟,品茗赏月,吟诗作对,悠闲而自在。居住期间,魏源留下了《五龙潭小泛》等诸多诗篇。

同时,小卷阿也是魏源博览典籍,著书立说之所。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闭门著书,写出了《圣武记》,此书初步展现了他忧国忧民、关怀社会的思想。

“诗巷”龙蟠里的百年风雨路

晚年的魏源受好友林则徐的重托,青灯作伴,思接千载,在此研究世界各国兴衰。随后潜心著书,终成名垂千古的《海国图志》,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更是成为洋务运动的思想武器。魏源和其作品早已名闻海内外,然而这所名作诞生地却没能如其主人那样誉满天下、长存于此。

魏源去世后,小卷阿一直为其后人居住。解放后,魏氏后人致信政府,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处老宅予以重视。然而事与愿违,老宅非但没有受到保护,就连当年魏源亲笔书于门楣上的“小卷阿”三字也被“革命小将”敲掉,佛堂里的神像(太平天国失败后,魏源后人曾收留洪秀全妃子熊氏居于此,后熊氏在此出家,辟小卷阿一半为庵堂。)也全部被毁,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其余老房陆续遭损毁。

如今,小卷阿只剩下一进一间,孤零零立于湖畔,院门紧锁,园内杂草丛生。几年前尚存活的唯一一株魏源亲手栽种的百年老梅也不知所踪,只留下斑驳的木门和落满尘垢的,刻有“魏源故居”四个字的石碑。

没有神像与牌位的祠堂

与魏源故居“小卷阿”一样,方苞的“教忠祠”也是城西龙蟠里又一珍贵“古董”。

提起方苞,最先联想到的便是“桐城派创始人”的头衔和传世名篇《狱中杂记》。方苞原籍安徽桐城人,1700年,33岁的方苞进士及第,后官至礼部侍郎。方苞以诗文闻名天下,有大家之风,曾受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一案而牵连入狱,赦免后即寓居金陵。

1742年,75岁的方苞因病辞官,携家人南下金陵,最初居于城南的铜坊苑,后因喜爱城西清凉山、五龙潭一带的山光水色和幽静环境,于是在龙蟠里构筑雅舍,居于乌龙潭畔,并在此读书著述兼教授学生。

数年后,方苞又在雅舍旁建起了一座占地数亩的方氏教忠祠(现龙蟠里14号),因祭祀其五世祖以身殉职,故名“教忠”。不过,教忠祠却不像传统祠堂那样,设有诸多牌位和神像,与其说是祠堂,倒更像是一个书院。据其后人讲述,方苞当年建此祠堂,本意是为来金陵赶考的族人提供歇脚之处。所以祠堂类似书院格局,不仅有供休息的清静厢房,也有谈经论道的场所。

教忠祠原为四进十二间,占地6亩。解放后仅存三进九间,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祠堂两侧20余间房舍供贫寒好学的方氏宗亲子弟居住,方苞常常亲自为他们授课,讲习经史古文,教子弟们忠于皇上,铭记“浩荡皇恩”。史载,乾隆对方苞的做法深为赞赏,相传方氏祠堂门匾上的“方氏教忠祠”五个字即是皇帝御笔所赐。

方苞去世后,教忠祠一直为方氏后人所居。但令人惋惜的是,以景泰蓝为底的“方氏教忠祠”金字门匾已在1966年“破四旧”时被第四中学的红卫兵砸毁。其后数年,教忠祠因多年失修已破旧不堪。

虽然,在1984年,教忠祠被列为南京市鼓楼区文物保护单位。但1992年,“教忠祠”的原址上已建起了“开元新居”居民小区,存活300余年的教忠祠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拆毁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