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的人算老嗎?是不是可以什麼都不做,等著兒女養老?

一葉知秋9


人到60就是花甲之年,在過去60歲就是長壽的人了。現代人的壽命長了,60歲也算老人了,不管怎麼說,還不是什麼都不去做的年齡;只等著兒女來養老,也未免不負責,異想天開了。

按理說,60歲的人該是老人了。

年齡是個硬槓槓。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女55歲,男60歲,這雖說針對企業職工的。都是人,同樣也適用農民;身體狀況明擺著。臉上佈滿皺紋,頭髮花白且很稀疏,步履開始蹣跚,記憶力減退,走起路來氣喘吁吁等等,這還是顯露在外表的,其實身體早已每況日下了;稱呼變了。那些退休人員,只要有個“退”字,就是“老了”的標誌;是農民的,村裡大人小孩見了,都叫“老漢”了。60歲的人不服老還真不行,生命已經“倒計時”了。

60歲的人什麼都不做,還真不行。

生命在於運動。人只要有活動的能力就不能停下來。從生命運動的規律來說,不活動,血液會流通不暢,筋骨、關節僵硬,身體新陳代謝能力降低,容易得病,尤其是心血管等老年性疾病“不請自到”,心梗、腦塞不期而遇。

生活艱難。對於農民來說,60歲還是不能停歇的年齡,或許還有年邁的父母要贍養,為兒子結婚,買樓建房還欠下一屁股的債務需要還,自己的養老還等著用錢,用錢的地方多得很。

有家也不一定你能呆住。60歲就想啥也不幹,即使你有退休金,你也攢了些錢,若偏偏遇上了不講理的兒媳,怎麼看你都不順眼,三天兩頭總找茬。遲早會把你“掃地出門”的。

專等兒女養老,這話說得早了點。

兒女負擔也不輕。現在就業難,打工更難。就是上個大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還得去找千方百計去找活。物價上漲開銷大,還有房貸、車貸,孩子上學的花費也不少。兒女們負擔很重,過得很不輕鬆。如果再有60歲的父(母)靜吃靜坐,家庭開支會更大些,他們會不堪負重的。

養老面臨現實問題。“養老防老”的傳統養老方式現在越來越被顛覆,“輪飯養老”也出現在老人的面前,“哪裡是我的家”的感慨是老人的心聲;還有棒打“鴛鴦”的,老夫老妻被活活拆開,更別提被遺棄的老人了。60歲就想“養老”,那以後的一二十年怎麼過?

容易引發家庭矛盾。60的你常呆在家裡,會出現“家長式”的管理模式。由於你是閒人,有的是時間為家人挑毛病,孩子們花錢大手大腳、睡了懶覺,打罵了孫子,零零總總的家庭瑣事,一樣樣都逃不過你的眼睛,想說想管,他們不聽,常叨叨,他們就煩。家庭充滿了不和諧的因素,主要問題還是你太閒了。

60歲,有多少農村人還出門在外,在建築工地、碼頭、裝卸市場等地方出力流汗:有多少人早出晚歸,揮汗撒淚務作莊稼。即使退休的企事業單職工,有技術特長的尋求“返聘”,有的當保安,幹保潔,做環衛工;就是在農村,還真的很少有60歲的人“倚老賣老”,閒下來靠兒女養老的。奇蒔的想法,就是為好吃懶做找由頭,其實,這才是最不負責的父(母),誰攤上誰倒黴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