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豬腹瀉死亡怎麼用藥?

用戶883720371457


斷奶仔豬出現腹瀉,幾乎每個豬場都會遇到,治療不及時,常會出現死亡現象,常會給豬場造成嚴重損失;如何控制斷奶仔豬腹瀉,減少死亡,提高成活率,是每個養豬人都會思考的問題。

先來分析一下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

第一,溫度的變化。

仔豬和母豬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如果遇到溫度變化,冷的時候回爬到母豬身上取暖,而斷奶以後失去了這個天然的熱源,只能靠自身來調節,可是,這時候的自身調節功能還沒有完善,不能適應育肥欄的溫度,便會發生腹瀉。

第二,消化功能不完善造成腹瀉。

仔豬斷奶以後,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善,採食從母乳轉變成全價飼料,腸胃一時不能適應,另外仔豬又有哄搶飼料的習慣,吃多了,消化不良,也會發生腹瀉;這種原因,是斷奶仔豬腹瀉的主要原因。

第三,感染了大腸桿菌等致病菌,造成腹瀉。

仔豬斷奶以後,從母乳中吸收的抗病因子減少,自身又沒有產生抗體,這時候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會乘虛而入,造成仔豬腹瀉;感染途徑為。吃了被糞便汙染的飼料,拱吃豬欄裡的殘留物等,都會感染致病菌。

知道了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就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治療。

第一種方法,豬欄內墊草。

實踐證明,在仔豬欄裡墊上大量的墊草就可以有效地減少斷奶仔豬的腹瀉問題,如墊上麥秸等;這是因為,仔豬休息時會趴在墊草上,避免了腹部和地面直接接觸,導致受涼。從而避免引起腹瀉。

第二,餵食的時候,採取多次投料的方式喂料。

每次讓豬吃八成飽,避免吃得過飽,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同時每天在豬舍裡撒些酵母片讓仔豬自由採食,一來有助於仔豬的消化,二來可以增強仔豬腸胃的蠕動,提高仔豬的食慾。

現在治療斷奶仔豬腹瀉的技術很成熟,一旦發生腹瀉,給豬投放抗生素之類的藥物基本都可以治癒;如長效土黴素,卡那黴素等都很有效。投藥的時候,飼料和飲水裡同時投藥,效果比單純的投藥效果要好。

另外特別要注意一點,如果仔豬已經長時間腹瀉,這時候,給仔豬補水,是減少死亡率有效方法;具體做法是,用500毫升的葡萄糖注射液直接灌服,或者腹腔注射;或者給生豬灌服紅糖水效果也不錯。

治療斷奶仔豬腹瀉的方法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方法卻是如何預防仔豬腹瀉,這才是每個養豬人最考慮的問題。如果斷奶仔豬,不發生腹瀉還怎麼需要治療。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斷奶豬腹瀉死亡怎麼用藥?

  • 斷奶仔豬腹瀉在豬場是比較普遍的,仔豬腹瀉一般發生斷奶後的3-10天,一般在斷奶後5-7天為腹瀉的高峰期,斷奶仔豬腹瀉輕則影響生長髮育,造成生長速度緩慢,形成僵豬,重則導致斷奶仔豬死亡。

  • 由於養豬追求繁殖性能,增加母豬年產胎次和年產仔數量,因此,很多豬場都壓縮母豬哺乳期,讓仔豬儘早斷奶。再加上一些飼養管理、疾病等一些原因導致斷奶仔豬發生腹瀉,這十分讓養豬朋友感到“頭疼”。

造成斷奶仔豬腹瀉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斷奶應激性腹瀉。

  • 由於仔豬有吃奶水到吃飼料的營養性應激,產房到保育舍的環境性應激,再加上仔豬離開母豬庇護心理性應激。其中以營養性應激對斷奶仔豬影響最大。

  • 由於斷奶仔豬免疫力低,胃腸道機能不健全,如果飼料發生改變,由容易消化的母乳到飼料,再加上溫度、環境的改變,這些因素非常容易導致仔豬發生腹瀉拉稀。

第二、飼料營養、飼餵方式導致的腹瀉。

  • 由於飼料中可能含有難以消化的蛋白、含有抗營養因子、飼料營養不均衡合理,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仔豬發生腹瀉拉稀。

  • 由於仔豬沒有儘早教槽,仔豬吃開口料非常晚,導致仔豬由於飢餓大量採食飼料,仔豬消化機能完善,造成仔豬消化不良,進而出現腹瀉拉稀。

第三、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導致腹瀉。

  • 保育舍陰暗潮溼,豬溫度過低,溼度過大,通風不差,圈舍衛生條件差,糞尿沒有及時清理等環境因素也會導致斷奶仔豬發腹瀉拉稀。


第四、病原微生物導致腹瀉。

  •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偽狂犬、豬瘟、豬流行性腹瀉、冠狀病毒、球蟲等疾病會導致斷奶仔豬發生腹瀉。

  • 其中最為常見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其實球蟲性腹瀉是容易被忽視的。


斷奶豬腹瀉應該怎樣預防?斷奶豬腹瀉死亡怎麼用藥?

第一、控制溫度溼度,逐步斷奶,儘早教槽,減少斷奶應激。

  • 根據豬場生產特點確定仔豬斷奶日齡,尤其是農村散養戶建議28天到35天斷奶,飼養管理水平差、疾病多發的豬場不建議過早斷奶。

  • 仔豬在5-7日齡儘早誘料教槽,讓仔豬儘早適應教槽飼料。選用優質飼料,使用易與消化的飼料。

  • 保育舍要乾淨衛生,溫度要和產房溫度一致,圈舍溫度要保持在大約為22℃左右。

第二、斷奶前後使用藥物保健,科學疫苗免疫。

  • 母豬產期免疫豬流行性腹瀉疫苗、仔豬大腸桿菌疫苗,讓仔豬可以從母豬奶水獲得抗體,減少仔豬腹瀉拉稀的幾率。仔豬免疫偽狂犬、豬瘟等疫苗。

  • 仔豬斷奶前用益生菌、微生態製劑調劑仔豬腸道,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金黴素、土黴素、磺胺間甲氧嘧啶、白頭翁散等藥物保健。

第三、抗菌消炎,防止脫水,減少死亡。

  • 斷奶仔豬發生死亡多是因為脫水而死亡,可以用於葡萄糖生理鹽水腹腔注射,也可以使用葡萄糖生理鹽水讓仔豬自由飲水,減少仔豬脫水死亡。

  • 如果是細菌性腹瀉,個體發病的話,可以肌肉注射恩諾沙星、頭孢噻呋、慶大黴素、痢菌淨等抗生素治療。球蟲性腹瀉使用磺胺類藥治療。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分離細菌,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

  • 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中藥如白頭翁散、苦參止痢散、四黃止痢散等一些中藥,在配合阿莫西林、新黴素、硫酸粘桿菌素等抗生素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豬易知》將為養豬朋友分佈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背景:斷奶仔豬腹瀉每個豬場都會存在,根據症狀輕重,有的需要治療,有的不需要治療。豬場斷奶腹瀉比較嚴重的,多數是豬場斷奶應激大、環境控制差、仔豬誘食不到位等飼養管理因素,由生理性腹瀉引起後期感染病毒、細菌引發的病理性腹瀉。

關鍵詞:仔豬;腹瀉;斷奶;應激;抗生素;中藥

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探究

現在大多數豬場把仔豬腹瀉歸類到治療上,仔豬腹瀉不尋找腹瀉原因,直接投抗生素治療。腹瀉尤其是斷奶仔豬腹瀉,與豬場的管理操作關聯度最大。大家沒有考慮一個問題嗎?仔豬不斷奶不腹瀉,為什麼一段奶就腹瀉呢?仔豬腹瀉和斷奶這個生產環節是直接相關的。

一、斷奶日齡過早,仔豬脾胃功能發育不全

仔豬斷奶過早,脾胃先天發育不足。目前豬場常採用的21到28日齡仔豬斷奶,南方稍早,北方稍晚,此時仔豬機體尚未發育完全,脾胃先天羸弱,胃虛弱則消化不良,脾虛弱則水谷運化不足,中氣下陷,清濁不分而成腹瀉。

☆防控措施

1、延期斷奶,母走子留:母豬斷奶後下產床,進入空懷舍,開始下一步。仔豬繼續留在產床上,直到適應開口料,胃腸道發育差不多,再轉入保育。一個是日齡更大一些,適應性更強,第二是適應飼料了。

2、補充酸化劑:早期斷奶的小豬胃酸分泌不足,可以在飼料中額外補充酸化劑,補充胃酸,促進消化。

二、斷奶應激大、環境控制差

1、保育舍寒涼溼傷脾,脾不運化水谷,引起腹瀉

目前很多豬場保育舍硬件設施偏差,仔豬從硬件設施良好的產房轉入硬件設施變差的保育舍。首先,斷奶仔豬離開母豬後會思念母親,《靈樞》裡面所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心屬火,脾屬土,心火生脾土,心為母,脾為子。如此一來,按照五行中母病及子關係,就會引起脾氣異常,脾不運化,仔豬臨床表現就是厭食、消瘦。其次,大多數保育舍與產房環境差異較大,尤其是溫度難以滿足仔豬生長要求,如果沒有保育床,仔豬直接躺臥在寒冷的水泥地面上,寒氣傷脾,脾臟功能受損而水谷運化不足,容易導致腹瀉。


2、混群后爭搶打鬥怒氣傷肝,影響膽汁分泌

豬是群居性動物,仔豬斷奶後離開了母豬進入了新的保育舍,豬場會把仔豬按照大小重新分群,那麼在產房已經適應了豬群順序的仔豬,在重新分群群居過程中還會互相打鬥,排列豬群順序,在打鬥的過程中能夠,仔豬會生氣,怒氣傷肝,導致肝氣鬱結,肝氣乘脾,脾不運化,胃腸道中水分過多就會變現為腹瀉。

3、過食傷胃,脾胃不和,引起腹瀉

仔豬斷奶後,由母乳過度到固體飼料,攝入的營養物質發生很大的變化,由之前易於消化的奶水變為不易消化的乾硬的固體飼料,由前期的不愛採食到後期的由於飢餓大量進食,採食過多導致宿食停滯,或食後大量飲水,運動不足,致胃納太過,導致脾胃受損,水谷運化不足,水溼停滯,水谷並下而致腹瀉。

☆防控措施:

1、緩解斷奶應激:斷奶後仔豬使用抗應激藥物,如維生素C、黃芪多糖、黃酮類提取物、牛磺酸等。

2、控制保育環境:保育舍溫度提升到20度以上,夠賣保育床,儘量不要讓仔豬受涼、受潮,受寒,使用電熱板,讓仔豬由一個溫暖的過渡環境。

3、合理分群,做好三點定位:剛斷奶仔豬的“吃喝睡”三點定位至關重要,仔豬在舒適的環境中,能夠守規矩,合理採食,如果在髒亂的環境中,會造成仔豬生理性腹瀉。

4、飼餵少食多喂:仔豬消化器官沒有發育完全,一次性喂太多容易引起傷食性腹瀉,可以輔助粥料飼餵,利於仔豬消化吸收。

三、感染疾病

斷奶仔豬階段容易感染的腹瀉類疾病有:大腸桿菌引起的黃白痢,豬瘟引起的便秘與腹瀉交替,沙門氏菌引起的副傷寒,圓環引起的仔豬多系統消耗綜合症引起消瘦、腹瀉,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偽狂犬引起的保育豬頑固性腹瀉。

☆防控措施:

1、完善疫苗:斷奶前後的腹瀉,疫苗要從母豬抓起,要注意豬瘟、圓環、偽狂犬、腹瀉二聯苗的免疫。仔豬階段要注意豬瘟首免以及偽狂犬滴鼻。

2、斷奶保健預防:使用四黃止痢顆粒或者苦參止痢顆粒配合益生菌給仔豬預防保健。

3、治療:使用苦參止痢顆粒+硫酸新黴素拌料,或者四黃止痢顆粒+硫酸粘桿菌素/環丙沙星.

綜上所述,斷奶仔豬腹瀉發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仔豬斷奶問題,要合理緩解應激,做好誘食,控制保育環境,提前預防,治療考慮到病毒和細菌混感,建議大家採用中西結合的方式。


豬業前沿


 近年的冬春季節,養豬業時常遭受病毒性腹瀉的侵襲,發病豬場越來越多,有的產房仔豬死亡率達90%。有個600頭母豬的豬場,兩個月不到就損失了2000多頭仔豬。發病期長短均有,從起初的急性感染,幾天到1周結束,轉為慢性發生,有的能持續幾個月以上;甚至有的豬場好了一段時間,過一段又發病。

2/3

筆者親自處理了一個場,全程情況詳細記錄,以供同行參考借鑑。總體情況今年2月,正是豬病毒性腹瀉流行期。一個300頭存欄的母豬場,起初是定位欄(配種懷孕舍),四五頭母豬出現不吃食,一兩天後嘔吐,繼而水樣腹瀉。因範圍小,起初對發病豬注射用藥,幾天即控制住。然而,沒發病的也陸陸續續發生,最高時一天有28頭不吃,十幾頭拉稀。採用全群投藥,藥量加大一倍。

3/3

針對病情嚴重的豬建議腸毒金針粉針與水針配合使用,每套用於200斤體重 ,並配合鞣酸蛋白口服,大豬每頭口服3-5克,仔豬每頭口服2-3克。

針對脫水嚴重的豬,建議注射腸毒金針,每支200斤體重,同時注射多抗免肽+頭孢,一天一次、連用2---3天

針對後期嚴重低溫脫水的豬,建議後海穴注射1毫升樟腦注射液,同時豬建議腸毒金針粉針與水針配合使用,每套用於200斤體重。並配合鞣酸蛋白口服,大豬每頭口服3-5克,仔豬每頭口服2-3克。

用藥3天后,母豬都沒再出現拉稀現象。穩定3天后,變沒有再發生腹瀉現象。

注意事項

出現病情時一定要及時隔離。(大小豬隔離)

治好之後堅持用藥一天並觀察至少三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