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苦VS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VS生活的苦

/01


一個人只要真正領略了平常苦難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麼的浮誇,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是多麼的做作。


不要對我說:苦難淨化靈魂,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


浪漫主義在痛苦中發現了美感,於是為了美感而尋找痛苦,誇大痛苦,甚至偽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種語言,真的痛苦卻沒有語言。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於痛苦,我只願有一種智慧足以使我不毀於痛苦。


我無意頌揚苦難。如果允許選擇,我寧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創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難的確是人生的必含內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確提供了一種機會。人性的某些特質,惟有藉此機會才能得到考驗和提高。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價值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由於它來之不易,就決不會輕易喪失。而且我相信,當他帶著這筆財富繼續生活時,他的創造和體驗都會有一種更加深刻的底蘊。


——"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著走。"


——周國平《直面苦難》


學習的苦VS生活的苦

/02


生活的苦和罪往往就是自己吃,自己受,對外界沒什麼影響。生活的苦,人們在痛苦的同時,會感覺這個苦是真的"有意義",比如『我是在磨練自己的心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儘管最後往往是心志沒有見怎麼磨練,大任也始終沒有降下來,但是自己吃的苦依然能夠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從而獲得某些滿足感。


吃學習的苦就不同了,因為學習是有客觀的評判標準的,做為學生,那就是考試分數,進了職場,那就是業績。考卷不會因為一個人每天都在熬夜看書而主動降低難度,客戶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很努力就哭著鬧著找他簽約。一旦有了一個外在的評判標準,人們就有了新的顧慮。


如果自己始終不努力,還可以安慰自己說只要自己一振作,就什麼都好了,可以輕鬆的達到標準;而如果自己努力過了還是如此,那豈不是連這個藉口都沒有了?這無疑是對自信的毀滅性打擊。無論身份地位高低,人其實都是有自尊需求的,不同的只是滿足的方法。在心理經濟學裡面,這種行為叫做"拒絕信息更新",因為信息更新會帶來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證明這個人變好了,一種是證明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如果一個人足夠的風險規避,並且自己的自信已經處在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狀態(哪怕這個狀態是虛假的),他也會有意識的拒絕讓自己接觸到新的信息更新,以維持目前的狀態。


並且,如果自己的努力後來被證明是沒有效果的,自己會感覺到"損失"或者說"白努力了",17年的經濟諾獎塞勒提出的"損失規避",也可以部分回答這個問題。生活的苦因為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每一份苦都不是白吃的,都可以很容易的被賦予更加深刻的意義,從而不會有損失;而學習和工作則會有產生挫敗感的風險,那麼如果一個人是損失規避的,他就很可能避免在學習和生活中過多的投入從而預先防止這種挫敗感。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舒適區的問題。生活雖然苦,但是是自己的舒適區,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苦,以及這種苦給自己帶來的很多"意義",但是學習的苦是未知的,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所面臨的未知。每天扛著麻袋走十公里路是很苦,但是這種苦今天如此,明天依舊如此,我今天就可以預見到一個月,一年之後的生活;每天都要學習也很苦,但是這會讓自己陷入到巨大的未知中來。


這一點,甚至於和人的教育程度無關。其中不乏名校的碩士和博士每天都在"被勸退"和"堅持"之間徘徊。如果自己有信仰,那麼其實並不存在徘徊的問題,而徘徊了,說明自己在權衡——堅持下去,得到了的大概率是穩定的但是不那麼吸引人的生活;但是勸退之後要重新學習,就要面臨巨大的未知和挑戰。於是很多人就選擇了穩定的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捲入進學習和未知的前途中。


人生的函數,就是一個一個的局部最優點組成的;當人們處在一個小極值的時候,會發現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是負反饋。唯有真的猛士,敢於進行極點之間的跳躍走上巔峰。


學習的苦VS生活的苦

/03


吃讀書的苦,可以離夢想更進一步


張藝謀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學生。在此之前,他下鄉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又調進咸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後的首次招生,張藝謀經過一番曲折的爭取,被破格收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他回憶自己的高考時說:"我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我聽說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後的首次招生,趁著去瀋陽出差的機會,我帶著一包煮熟的雞蛋,從自己拍攝的一大堆攝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跑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進了電影學院,我發現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


在當時的環境下,當一個工人相當於是"鐵飯碗",人人都羨慕,不愁吃不愁穿,他完全不需要吃這個苦,白天上班,晚上看書,可這是張藝謀想要的生活嗎?


不是。


張藝謀喜歡攝影,他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攝影夢,想要實現這個夢想,當工人是永遠無法實現攝影夢的。而這個時候,上天給了一個機會,高考。


即便前方的路會艱難,但也要試一試,這是離夢想最近的一條路。如果張藝謀當時不讀書,不參加高考,而是當個工人,也許今天他會成為某個工廠的管理者,但在中國電影事業上,也少了一個好導演。


如果把夢想看作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那高考是實現夢想的一個媒介。很多人覺得為了高考,前面要吃太多的苦,大小考試測驗,每天要5點起床,上早自習,上補習班,值得嗎?


值得。


因為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高考是實現夢想的一個敲門磚,如果沒有這個磚頭,所謂的人脈,視野都不會存在,就不要說實現夢想,改變世界這樣的想法了,你甚至連自由選擇工作、伴侶的資格都沒有。


年少讀書時,我們覺得上學真苦,可真進入到社會,發現讀書的苦是這輩子最輕的苦,因為那個時候,除了學習,其他什麼苦都不用吃。而進入到社會,職場上的苦,家庭的苦都湧上來,不吃也得吃,躲不掉。


學習的苦VS生活的苦

/04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演講中提到:"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光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人這一生,會面臨很多的選擇,苦都要吃,但我們可以選擇吃學習的苦還是選擇生活的苦。


做什麼樣的選擇,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的選擇權在自己手上。父母是後盾,老師是柺杖,朋友是參照物,而你是主人公。


10年,20年之後,你30歲,40歲甚至白髮蒼蒼的時候,回過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做的每個選擇,你至少不會說:"我就是沒吃讀書的苦,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