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豆瓣9.1分、票房3.6億的電影《何以為家》,開場就展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場景。

12歲的小男孩贊恩,在法庭上起訴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生了他。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他究竟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做出這樣驚人的舉動?

原來,贊恩的父母沒有能力養育孩子,但仍然不停地生孩子。

七個孩子擠在地板上睡覺(還有一個哥哥在監獄),父母跟他們的日常互動就是打罵。

在他們眼裡,女孩是商品,養大了就可以嫁出去換彩禮;男孩是勞動力,可以打工掙錢、照顧更小的孩子。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只管生,不管養。

雖然這是發生在黎巴嫩貧民窟裡的故事,但又何嘗不是無數和平國度的家庭的縮影。

如果無法好好教養孩子,那就寧願不生。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不亂生,是對生命的尊重

曹雲金、唐菀在2017年8月31日登記,18年4月產女,可以說是奉子成婚。

但他們兩人的感情並不好。

在二人參與錄製的綜藝《我家那小子》裡,一次聊到家裡誰管錢,唐菀說各管各的,曹雲金補了一句“花大錢都是我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唐菀聽完就炸毛,大聲說“因為你是孩子的爸爸!”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合體錄綜藝沒有秀恩愛,反倒是摩擦不斷,顯然是感情基礎不夠好。

果不其然,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一年多,兩人就離婚了。

孩子不過才一歲多,就已經失去了完整的家庭。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結婚只是兩個人的事,但生子牽扯了另一個生命。

如果感情不穩定,或者兩人還需要磨合,那寧願晚點再生。

再如成龍和吳綺莉的婚外戀情。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吳綺莉卻為了要名分,一意孤行,生下了孩子,吳卓林。

已有家室的成龍拒絕與她們相認,公開表示“我只是犯了天下所有男人會犯的錯”。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而這個“錯誤”的結晶——吳卓林,卻從出生起,就被戴上“私生女”的帽子,承受著媒體的關注、輿論的壓力。

沒有在正常的家庭成長,受到周圍人的冷眼諷刺,甚至遭受校園暴力,她變成了叛逆的孩子。

“自殺”住院、“報警”抓母到休學離開香港,以及宣佈“出櫃”…… 圍繞她的消息都有點“離經叛道”。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吳綺莉把孩子當做拯救感情的救命稻草,卻也讓無辜的孩子承受上一輩人恩怨情仇的惡果。

這實在太不公平。

孩子從來不是挽救感情的工具,只有在完整有愛的家庭,他們才能心智健康地長大。

不亂生孩子,是對生命的尊重。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沒有經濟基礎,就晚點再生

《奇葩說》曾經有個辯題“沒錢要不要生孩子”,蔡康永的發言打動了很多人。

“我們感受到金錢的巨大壓迫卻羞於承認,生孩子,父母不需要為愛做準備,因為愛本來就在那裡。父母唯一能做的準備就是金錢。”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養育孩子需要經濟基礎和時間精力,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成本。

2019年12月,上海社會科學院發佈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上海養育一個孩子到初中畢業的家庭總投入接近84萬,其中教育投入超過51萬元。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西虹市首富》裡有個情節特別經典。

沈騰夫婦原本準備將繼承的遺產裸捐出去,簽字的一剎那,肚子裡的孩子踢了一腳。

於是,二人決定給孩子留一點。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兩人從白天到深夜,寫出了幾十米長的養娃賬單。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喜劇電影固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卻也著實反映了真實高成本的養娃心酸。

錢還只是一方面,更別說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

如果夫妻一人上班,一人全職帶孩子,那需要工作掙錢的那一方有足夠多的收入才能支撐養家。

如果夫妻倆都是工作的上班族,每天忙一天回來,再輔導孩子學習,是一個很大的體力和精神的挑戰。

更別說現在年輕人廣泛的996工作狀態了。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曾經有一位網友說,“我只是北五環外一條渺小的沙丁魚,拼盡全力才夠得上北京生活的基本線,實在沒法再負擔一條小魚。”

或許有人說,窮養也能養孩子,何必在養育成本上攀比。

武大教授陳銘曾說過一段話,

“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

如果一個孩子童年當中,最缺的是錢的話,他的人生之路會把物質財富的累積,作為他所有價值排序中最重要的那個部分。”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不在沒錢的時候生孩子,是不要給孩子設限,不讓孩子一生都活成了金錢的努力,彌補童年未曾實現的願望。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人生的價值不止養孩子

楊麗萍有過兩段婚姻都沒有生孩子。

有人說她是舞痴,為了跳舞放棄了生孩子。

對此,楊麗萍說:

“我並不是一個犧牲者。我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我會自己建造家園,自己種田。我從小就想當母親,現在,我會當一朵花的母親、一隻小鳥的母親,在我的眼裡,花花草草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會感覺欠缺,也沒有遺憾。”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大的仁慈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

有些是為了享受,有些是為了體驗。

而我是生命的旁觀者,

我來到世上,

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

河水怎麼流,

白雲怎麼飄,

甘露怎麼凝結!”

是啊,當前是個多元的社會。

有人結婚,有人單身,有人忙著生二胎,有人多年丁克。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只要自己能承擔相應的結果。

選擇不隨便生孩子,是對生命尊重,是對自己負責,是知道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只有養孩子。

願你堅持自己,活得漂亮。

——————

作者簡介:我是@茅屋小草 ,一個溫暖的理想主義者。我手寫我心,我心如明月,寫字從不迎合,做人永不合汙。歡迎評論、轉發、關注。感恩與你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