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現在為什麼會這麼火?

集雅齋


近些年來,書法熱確實開始興起,“書法進萬家”“書法進課堂”活動的開展,以及各類書法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書法越來越火。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書法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已滲透至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日常工作、生活都會用到漢字,雖然說書法與寫字有很大差別,但其本質都是書寫漢字,寫一手好字,是一種實用技能,也是中國人血液中的一種基本“基因”。

2、書法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包含文學、繪畫、哲學等多種文化和藝術,流傳千古的經典名帖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薰陶。自小的耳濡目染,讓我們對書法發自內心的喜愛。


3、近年來,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的實施,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提到一個重要地位,一系列重要舉措的施行,給了書法事業大繁榮大發展的千古機遇。

4、現代傳播手段和研究技術的運用,讓以往只有少數人才瞭解的書法資料,得以快速、便捷、清晰地傳播,給人們學習書法、研究書法帶來了便利。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在的書法作品良莠不齊,書法欣賞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新聞媒體,要提高從業人員書法欣賞能力,正確地倡導優秀的書法藝術,以免誤導大眾。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書法現在為什麼這麼火?

我的看法可能與你正相反,我覺得書法遠遠不夠火,

或者根本談不上火,目前的書法進展情況只能說很

一般,比起社會上每人對手機的痴迷,書法離火熱的程度

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文字對國人來說是每人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書法是文字

的延伸,這種延伸流傳了幾千年,一代一代有序繁衍,

書法如同中國人的遺傳基因已經融化在血脈中,說中國話,

會寫書法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最起碼的標識,所以,

我認為即便是每個中國人天天都寫書法也屬於正常情況,

就像現在每個人都持有手機一樣,而且在我看來,每個

中國人天天寫書法比每個中國人天天玩手機更合乎情理,更

健康娛情。

書法不會像其他的新事物突然在某一瞬間行情火熱,被人

瘋狂追逐吹捧,凡是這種瞬間爆發的事物,大多數也會在

短期內迅速消失,東邊火了西邊火了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天兩頭的發生,可這些虛火有多少能保留下來的呢?

現在的社會瞬息萬變,新生事物天天湧出,各種高科技產品

令人眼花繚亂,即便如此,這些瞬間火爆的事物在書法

面前都是短命鬼,大家回頭看一下歷史都應該明白此道理。

沒有比目前人手一部手機的事更火的吧?但即便是這樣

大火的行情我預計不會再有幾年的光景的持續,我這話你

你可能不信,但你會看到的,咱們可以慢慢觀察。

只要中國人不改說其他國家的語言,我們的文字就會流傳

下去,我們的書法就會流傳下去,火與不火與社會對文化

的重視有關,與全民整體素質的提升程度有關,只是我對

目前書法的狀況給以倆字的評價是“不火”。

附圖照片:明代書法家聶大年【煩求貼】臨摹作品

選自楊半撰書【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明代篇)



素里布衣楊半


🔥嗎?不見得!

1,學書法的都是小孩的多,基本是家長逼著學的,最後轉化成興趣的寥寥無幾(跟報班學的比較的話),

2,年輕人,中年人都在為生活,為錢途而奔波,沒有興趣學,靜下心來學來寫不如多想想怎麼掙錢怎麼升遷

3,老年人學是因為有空閒時間了,修身養性而已。至於字的好壞,在於刷存在感而已!

4,真正喜歡,熱愛書法的人又不屑於追逐名利和只靜心筆墨間和古人神交。

5,所謂的書法家又不專心寫字,博眼球,出奇巧,醜書漫天飛,銅臭味十足,

至於桂臨塞上?自娛自樂而已!




桂臨塞上


其它領域我不清楚,我來說一下我瞭解的中小學。 中小學這兩年書法確實明顯被重視。直觀可以看到的有兩方面:

1、學校重視書寫訓練。

很多次去學校觀摩聽課,看到小學生的作業展示,真的是暗自佩服,現在很多小學一年級入學教育開始後,都把硬筆書法作為重要的基本功抓,老師帶著學生間架結構加運筆學下來,不僅對認字有幫助,關鍵寫的漂亮,學生自信心也是高漲。

2、自上而下開始倡導教育系統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學生由於課業為主,繁瑣文牘類難以大面積推廣。書法易於上手,知行合一,文學性和藝術性兼備,很適合推廣啊。而且學校提倡推廣的項目,在有價值的同時,花費不要太大也很重要,不給學生家庭帶來額外的負擔。(中小學現在社團很多,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真是比我們當年豐富了不知多少,琴棋書畫真是都有各種社團。)

這種倡導不僅是呼籲,還有對應機構進行扶持和指導,比如比賽獎勵,給學校評估驗收掛牌“書法教育示範學校”等等。

漢字的悠久歷史和特色也能激勵和凝聚民族自信心,學校開展這類活動有豐富的素材。國家寶藏第一期,故宮博物館的國寶石鼓就很振奮人心,所以當宣傳和推廣逐漸增多,更多人因為了解而漸生興趣,就形成了這樣的良性循壞。連我自己,最近都湧起了強烈的打算練毛筆字的衝動。


微微光


書法為什麼這麼火?這是一個偽命題。書法火了嗎?並非書法真的火了,而且書法被很多不懂書法的人玩了,於是就似乎火了。

書法是什麼?書法只是寫字,廣義上包括鋼筆和毛筆乃至篆刻的刀以及烙鐵等,能夠在紙張或者其他載體留下印記,用於記載和欣賞,就是書法。但是,書法與寫字,有根本區別,那就是書法不僅是寫字,更講求在美學規律下的寫字,取法有源,書寫有度,觀之悅目,思之賞心。

而如今,書法是賺錢、揚名、裝神弄鬼、裝逼的工具。不再是古人書法純粹的愛好與慎獨之舉,放眼當今書法家協會,真正寫的好的往往偏居一隅,寫得半瓶水的爬上了主席的位置,這就是書法被“火”的原因之一。

好的書法,一定要有好的文章來支撐,單純靠臨摹或者抄寫他人精美詩句,是不能等同前輩書法家的。


入雲堂楊樹華


只要能賺錢就會火,如果沒有利益驅動,誰會靜下心來學?



朱建國472


有意思的消磨時間


靜夜長歌


我道是我們幾個退休的人玩玩。


散澹人


我倒沒感覺到火。在一個朋友的群裡,有成員八十多名。原本是以書法和讀書搭建的。開始階段,還有十多名活躍成員,每天上傳作品,相互交流。沒堅持多久,大概也就三,四個月吧,潛水是大家的共同選擇。一幅作品發出去,連個泡都沒人冒。最後連群主都不知道是誰了。這樣名存實亡的群,前後進出過一、二十個。原因很簡單,眼界窄,談資少。互相之間除了恭維的連自己都覺得再也不能重複的客套話。基本就沒有再多說的。




說實話,愛好書法的人,不及打麻將的百分之一。跳廣場舞的人都比它多。它只是一個小眾群體。不能與音樂,體育健身等大眾文體活動比。最多隻能與瑜珈練習的人數比。


子衿書法


這是個偽命題。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漫長社會里,古人平時的寫字就是用毛筆。每個朝代都湧現了不少的書法大家,一些著名的書法大家到現在還讓今人高山仰止,無法超越。原因是因為有雄厚的群眾基礎。

到了近現代,鋼筆的出現,硬筆書法應運而生,一段時期習練鋼筆字成為潮流。全國各地書法比賽蔚然成風,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書寫水平,也產生了不少硬筆書法名家。由於鋼筆攜帶使用方便,鋼筆逐漸取代了毛筆,毛筆書法也就漸漸衰落了。

現在是手機電腦時代,電子替代了紙張,人們用鋼筆也逐漸減少了,用毛筆寫字的更是麟毛鳳角。

雖然我國仍有不少的書法愛好者,但由於時代的變化,書法逐漸失去了群眾基礎,習練書法的人自然就少了。所以書法在當今中國並不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