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們發獎狀的標準是什麼?是依靠學習,還是綜合評定的結果?

教育界的小仙女


我是小老師的閒言碎語,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給學生髮獎狀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獎項不同,標準也就不同了,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如果是單項獎勵,那麼獎勵的標準就比較單一了。

學校每年分給各班級的獎勵名額都是根據人數比例分配到各班級的,這就制約了獎勵的人數。為了獎勵某一方面比較突出的學生,學科教師就設立了很多單項獎。

比如各學科的學習進步獎,都是按照學習成績進步的大小來進行獎勵的。再比如文明禮儀之星,則是按照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表現來進行獎勵的。還有很多單項獎勵都是按照學生單項的表現為標準來發獎狀的。



二、如果是綜合性的獎勵,一般都是按照綜合評定的結果進行獎勵的。

每年春節之前,很多學校都要評選三好學生,三好學生都是按照綜合評定進行發獎的。

在評選過程中以成績為主要參考指標,如果成績差的學生則初選確定人員的時候直接就被排除了,所以學習成績好是第一位的。

成績好還不行,還要看學生的平時表現,行為習慣等方面。總得來說,能評上三好學生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的學生。



三、大人眼裡的獎狀無所謂,孩子眼裡的獎狀則是寶貝。

小小的一種獎狀,在大人的眼裡可能感覺到無所謂,很多家長也不以為然。自己的孩子得到獎狀高興,得不到獎狀也覺得無所謂。

但在孩子的眼裡,獎狀則變得無比珍視。他們覺得得到了獎狀就得到了一種認可,就變得非常自信,就可以在沒有得到的同伴面前炫耀了。他們覺得獎狀是自己的驕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得不到獎狀總覺得沒有成就感,比別的孩子差。他們總是把獎狀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並且還有點沾沾自喜的味道。他們看到獎狀總是樂呵呵的,得不到則會哭個不停。

因此,教師在具體評選的過程中要慎之又慎,不能抱有偏見,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呵護孩子的珍視之情。

小小獎狀,方寸之間,彰顯得是孩子的成功,是孩子的榮耀,是最大的精神鼓勵,是孩子向善的精神動力。多給孩子們發張小獎狀吧,他們燦爛的笑不就是給教師最好的獎勵嗎?


小老師的閒言碎語


主要就看學習成績,再看成績進步情況,還看學習態度。

小學的時候,給學生髮獎狀是非常重要的。那時候小孩子已經有自尊和虛榮心了。放寒假的時候,能領一張獎狀回家,自己會特別高興,然後家人也會特別高興,會額外獎勵很多的玩具和零花錢。


1.我拿獎狀的經歷。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從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沒有拿到過獎狀。那時候學習成績也不是特別上進。那時候的小學班主任也跟我不對付,或者是跟家裡人不對付,從來沒有給我發過獎狀。

每到過年的時候,就特別的痛苦,因為回家的時候,家裡的親戚朋友都會問有沒有拿到獎狀,學習成績怎麼樣?雖然我們那是特別傳統的農村,但是特別看重學校教育。其實尊師重教的傳統,在山東的很多農村都特別的興盛。

終於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實在是不承認自己是不優秀的,那一年我特別的努力,我記得他背課文的時候我是聲音最大的,然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估計老師都看在眼裡了,期末成績考得也挺不錯的。最後給了我一個獎狀。


2.獎狀帶來的榮耀。

在放寒假回家的時候,正好遠方的一些混的比較好的親戚,要回老家。我的一個親戚看到我回家了,問我拿到獎狀了沒有,我說拿到了,他直接高興的從車上跳下來,跑到我前邊拿著我的獎狀看。高興的不得了,破格給了我50塊錢的壓歲錢。

到家後我爸還說了,我在村頭等著你。如果拿不到獎狀,咱們就繞小路回家,因為現在親戚太多了,碰到了不好交代。我當時想想挺好笑的。



總結:後來我回憶了一下,我那時候拿獎狀的標準,不光是我期末成績考的不錯,還有就是老師看到了我的努力,給我一個特別的獎勵。

因為很快晚上初中了,有些老師比較看好我!也正是關鍵節點上的一些獎狀的激勵,我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最後當了大學老師。現在我教育學生也是以鼓勵為主,儘量覆蓋面大一點。


牽牛花牽牛郎


你好我是憶往昔戴眼鏡的妹子

我就經常給咱班寶寶發獎狀和買好吃的

三科獎,單科獎,各種獎勵

還有班幹或者其他寶寶辦事效率高

我也給發獎

課下腰痠背痛,幫忙按摩者,發獎勵[呲牙][呲牙]

個個都積極搶著幫我按摩,發作業,跑腿,做事

工作雖然很累,但是每天都能見到咱班寶寶可幸福了

不管是進步大小,

經常給獎勵,男生女生都非常喜歡我

當然佈置作業的時候,他們是又愛又恨[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最重要的是一點恨意不過一分鐘,成功被我逗笑[淚奔][淚奔]

他們超級聽我話

有我在,他們就是快樂的

有他們在,我就是幸福的



憶往昔是戴眼鏡的妹子


誰給老師上炮大誰得


出門就樂一一


給學生髮獎狀是為了激勵學生熱愛生話活,熱愛學校,熱愛學習。許多學校有時以綜合素質為標準,有時以學業成績為標準,有時兩者兼顧,當然重升學、成績的中學更偏向學業成績。

綠刺柏是一名小學老師,我所在的學校處在城鄉分限點上,在學校就讀的孩子主要來自農村或農村移民搬遷片,學生小學畢業後大多免試進入公辦初中,少部分家庭條件好的會上民辦中學。

我校每個學期都會為學生頒發兩次獎狀。期中考試獎和大型活動獎

期中考試獎

期中考試獎以學生的成績和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為標準。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無論學校還是班級都不公開公佈,發獎時以班級為單位。一種為成績優秀獎,分為金、銀、銅三級,金獎一到兩名,銀、銅獎兩到三名;另一種為學習綜合表現獎,分為課堂積極表現獎、作業優秀獎、誦讀優秀獎,學習上進獎。每次期中考試後,同學們都在期盼自己能得到一張金黃的獎狀。

每次發獎狀時,全校師生以班為單位列隊在操場集合,教學副校長先進行熱情的演講,回顧半個學期以來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優秀事蹟,各個班學習努力的學生都要點明做口頭表揚,接下來進行發獎,當有同學被點到名字,就興奮地往主席臺邊衝,各個得到獎狀的同學排得整整齊齊,把獎狀舉在胸前,個個學生臉上洋溢著收穫、幸福的笑。獎狀頒完後,由各年級獲得代表發言,有的談學習方法,有的談父母教育,有的談獲獎體會,雖然只有1分鐘的發言,可句句表達出了學生們的自豪感。

大型活動獎

大型活動獎以鼓勵學生髮展綜合能力、培養興趣為標準。如:每年元旦來臨之際,我們學校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慶祝話動:書法比賽、演講比賽、跳繩比賽、拔和比賽……通過這些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提供機會使學生展現自己特長,還可激發學生迎新年的熱情。每到活動開辦時,學生們既忙碌又開心,各顯神通地展示自己的才藝,來為班級爭光。元旦獎狀分為個人單項獎和集體獎,個人單項獎除了頒發獎狀外,還會獎勵學生筆記本、鋼筆之類的學習用品,但學生們看重的還是那張金黃的獎狀。

不管發獎狀的標準是學習成績還是綜合能力,宗旨在肯定學生在學校努力與付出,使學生體驗到努力與付出的成就感,從而產生持續的向上動力,綠刺柏覺得發獎狀時要注意兩點。

一、不應在獎狀裡在搭上金錢。

許多學校和老師常用金錢來激勵學生,總認為學生會因喜歡金錢而更願好好表現,有時學校在發獎狀時再附上100上下的錢作為物質獎勵。這樣,學生就把學習與才能的表現當作換取金錢的手段,表現好的學生因想得到金錢而喪失了內在的動力,表現一般的學生只能忘錢興嘆了。

二、發獎狀不在強化強弱高低的競爭。

學校在發獎時,總是習慣性地進行排名,分別好壞,這樣做無意間就使學生產生了和別人競爭比較的想法,表現好的同學沒有相爭的對手,表現差的學生跟不上步伐。發獎狀是為了調動多數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己超越自己,喚醒學生努力的動力,給予每個學生希望。

綠刺柏總結: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標準,發獎狀在於促進學生髮展,在於肯定學生努力的過程,在於給予學生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