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微習慣》

今天分享一本最近讀到的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微習慣》,和大家分享一波讀書心得。

好書分享:《微習慣》

什麼是微習慣呢?微習慣就是讓大腦覺得微小到不可思議的小習慣。比如你想堅持健身,目標定為每天只一個俯臥撐,你想練習寫作,那麼每天只寫50個字。你想養成讀書的習慣,那每天就讀一頁書。什麼?就這?

好書分享:《微習慣》


沒錯,就這!是不是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呢。我們往往想把自己的任務當做習慣來培養,事實上並不可取。而微習慣的建立是讓大腦沒來得及反抗這種不適應的習慣就已經完成了習慣。當你做了一個俯臥撐,就會覺得這也太簡單了吧,那再做一幾個吧,這樣你可能會不知不覺就超出了你的預定目標,甚至做一些其他項目不知不覺就會鍛鍊起來。

不要小看這種微習慣,它不在於完成的量,而重點在於堅持。當你把堅持本身當做一個習慣的時候,就會感受到這種狀態帶來的最優體驗,帶你進入自己的心流狀態。

養成微習慣的八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一個微習慣,制定每天的計劃。這是微習慣的開始。

第二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就是說,想一想你要培養的這個微習慣給你帶來什麼好處,或者說你為什麼要堅持這件事。比如每天寫字,我為什麼要寫字,比如鍛鍊身體,我為什麼鍛鍊身體,把這些好處想明白。

第三步,把微習慣納入到日程當中。有一個明確的習慣開始的起點,會讓你更容易堅持下去。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微習慣達成以後用獎勵來提升自己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是記錄和追蹤完成的情況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就是說,你一旦開始以後,如果有可能就儘可能超額完成,不僅僅是做一個俯臥撐。

第七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關鍵在於,我們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堅持目標上,而不是對目標的任務量抱有較高的期待。時間堅持的頻次比單次的數量更重要。

第八步,就是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也就是說,習慣沒有最終養成之前,不要急著停止微習慣訓練計劃。

怎麼樣才算一個微小的習慣。要把習慣縮小,小到不可思議為止,只有小到不可思議,才會讓大腦認為它真的毫無威脅。千萬不要把平常的任務當做習慣來培養,因為人的自身的精力和動力是劇烈波動的。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設置替代性獎勵機制。什麼意思呢?微習慣的執行中可能不會讓你大腦產生愉悅,因為做一口氣做100個俯臥撐你會覺得自己是英雄,但是做一個的時候大腦還來不及反映你就結束了,這個時候要尋找替代獎勵機制來鼓勵大腦產生愉悅感,比如看個卓別林的電影,聽段相聲脫口秀之類的。讓大腦產生愉悅才會減小堅持的摩擦係數。

所以這本書可以燒掉了,記住八個字就可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重點不在量,而是堅持。

好書分享:《微習慣》

毛主席說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太老生常談了,但是天天向上的力量絕對是驚人的。假如每年365天每天進步1%和每天偷懶1%,結果是天壤之別的。

好書分享:《微習慣》

所以微習慣的這種綠燈思維可以為天天向上的力量保駕護航,扶搖而上。

相關閱讀

  •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 《深度工作》
  • 《清單革命》
好書分享:《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