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感覺人間失格寫的很莫名其妙?

不談戀愛好多年


兩天的時間讀完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其實這本書幾年前就買了,一直放在預讀書架上,記得是跟東野奎吾的《白夜行》、《解憂雜貨店》還有《島上書店》(還未讀)等等吧,一起在噹噹上購買的。我買書的理由也很隨便,首先一定是某段時間喜好某一類的書或喜歡買書陳列的推薦詞之類的,再次就是適逢搞特價,特別是噹噹經常會有買200減100這樣的誘惑,以至於我經常會把前者心儀的一類書放在購物車中,等待後者優惠的時期,然後就欣喜若狂地一箱一箱地書堆積在了書架上或櫃子裡,當然很多都是未拆封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特殊時期,疫情當前,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一兩個月,當刷劇已經刷到提不起興趣來時,書或許是最好的一種精神慰籍,我大方地為婷的爺爺提供了“廣泛”地閱讀條件,但是就像中大獎一樣,竟然發現還有書中很多空白頁的小說,小說本就是看的故事情節,書中N的多頁空白,真是給讀者留下了難以割捨的鬱悶,當然也讓我著實為噹噹汗顏,順便也很慶幸為了防止自己這種“堆書”的癖好,半年前卸載APP的遠見。無論怎樣,至少在讀完家中的“存書”之前無論如何是不會大P量購書了。 至於《人間失格》這本書,怎麼說呢,讀完後稍許有些失望,可能因為都是日本作家,我總會跟東野奎吾做個比較,先前讀的《白夜行》和《解憂雜貨店》都是我喜歡的,寫作風格上讓我耳目一新,對於作者的人物關係的複雜和情節邏輯的嚴密,讓我讀後有種清晰的脈絡,而且也有很燒腦的推理和歸納,真的讓人直呼過癮,只是《白夜行》讀完後讓人有一種很悲涼地悽慘之情,對於女主很難有貼切地評價,對於人性的思考也讓我有些混亂,絕對我不再想讀第二遍了,因為她的悲涼。相比較《解憂雜貨店》更具積極地正能量,雖然故事在別人看來都是些小人物地瑣事,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都是需要做出人生決斷地勇氣,只是雜貨店給了每一個人這份勇氣,與人交,其實並不是幫別人出謀劃策,而是給予他人是否正確地那份肯定以及決定之後需要面對的那份擔當而已。

話題再回到《人間失格》,從名字上來看一定是要寫人性的那種邪惡,就像現在疫情面前,人性的百態一樣,電視、報紙和官方媒體當然都是宣傳的人類的真、善和美,我也真心地希望果真是這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而很多自媒體就會充斥著雜亂和紛爭,讓理性的人都會變的猶豫、懷疑、狂 躁和不安,當謠言與真實並存時,人類卻很奇怪地容易相信謠言,謠言一條就會讓大眾趨之若鶩,而真實卻需要經歷漫長才會讓人相信,相信之後就會被打入冷宮,不再提及。書讀完後,發現不能單單說是寫的人性地惡,更讓我感覺寫的是一個人的惡,似乎書中的主人公最終都是作者自身的故事,書中提及的幾段故事,雖然主人公的名字都不一樣,但是所發生的事情如果重新排列順序,仿似就是一個人的人生串聯,如果不看人物的名字,真的分不清作者寫的是故事還是自己的傳記,也分不清虛構和真實,總之,讓人感覺思緒很亂,讀後就會覺得無論多正直、幽默的人真實的背後都是一個虛偽甚至骯髒的人性,善良的背後都是無限的詛咒與惡意,美好的世界下處處都是可怕的陷阱,做人真是太難了!

好吧,無論怎樣,像我這樣總感覺自己追求灑脫人生,淡漠名利才是人生幸福真諦的人來說,看這樣的書會擾亂我的思緒,動搖自我內心的那份真誠,容易讓我性格分裂,畢竟本身我也相信人心中都有一份善與惡,而對人對事上總是會有善與惡的鬥爭,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我倒是希望自己善的一面更多更多,惡只留給惡的人,畢竟人善被人欺,總不能真的把所有的“虧”都當作“福”,做人底限還是要有的。


偶然回眸


人間失格,大抵可以翻譯為喪失為人資格。

寫這本書的太宰治,最終投水身亡。

書中的葉藏,在生活的道路上一路向下,終至深淵。他的掙扎無恥而徒勞。神不曾眷顧他,他的命運,被徹底放逐於黑暗的永夜。

理解這本書,首先要聯繫作者的生平。太宰治年輕時因為理想參加共產主義運動,因發現妻子在與他交往前已然失貞,大受打擊,於是自首。又因治療盲腸炎藥物上癮,入院治療期間被東京大學開除學籍。之後生活陷入混亂,直至被親友誘入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對人正常思維與情感的摧殘,可參照《飛越瘋人院》等電影。

太宰治的人生,從青年時代即往下墜,理想破滅,感情失衡,生活破敗,身神俱損,千瘡百孔。

所以葉藏是太宰治的投射。他藉由對葉藏的厭惡,表達了對自己失敗人生的否定。同時,作為失敗者,這本書也是他對命運絕望的追問:一個人乾乾淨淨落到世上,為什麼會在汙穢的世界中步步踏錯,無力自拔?

理解這本書,還要對人生逆境與軟弱人性有一定的體會。人定勝天、拒絕脆弱是暢銷的理念,因為非此不足以攫取掠奪。但人為肉身,生老病死無一能御,命運開個玩笑,或許就灰飛煙滅。況且人有萬種際遇,千兆性格,有人一路順遂信心滿滿,也有人時遭無常一蹶不振。《人間失格》是屬於軟弱者的碑銘。

文學反映的是人類的生存與靈魂,非關成功失敗。

回到書本身,序言太宰治對葉藏照片的評價即是他對自己人生的嘲諷,第二手札中葉藏對自身罪孽的陳述,則不僅僅是懺悔,也是太宰治作為作家,對人性之軟弱、靈魂之易墮、社會之惡的剖析。


看見點點光


格指框架和規則,所謂的失格就是突破了大家制定的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拘束太多,人就沒了活力和創造。


魏爾鍋


讀書分階段的,這個分階段是指個人的生活閱歷累積,到了一定的階段才會對某些書有所興趣或者看得懂某些書了,當然這純粹是指個人的體驗和領悟。例如,有的人大概經歷過人生的起伏坎坷,受過不少的挫折,那麼他對某些嚴肅類文學如餘華的《活著》就會很有感受力。好的書能夠在你不同的人生階段帶給你不同的人生感悟,可以研讀一生。

也許現在的你對於《人間失格》這本書,書中所講的頹喪、失意等情緒和內容,是現階段的你不太喜歡的或者不太能理解,也許等你經歷過更多的生活後偶然回頭再翻這本書會覺得啟迪和感悟頗深。

總之,如果現在看著這本書覺得莫名其妙不能理解可以先放一邊,等你能看“懂”之後再看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