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最珍貴的球迷,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不在低谷時轉身離去。球隊的名字同樣如此,今天你覺得這個企業帶來了無數冠軍,但只有它抽身離去時,你才明白隊名中哪幾個字最重要。

根據《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提出,中國聯賽球隊隊名中性化要求在2022年完成,全稱中的地域名應為俱樂部所屬地的名稱或所在城市名稱,俱樂部名應為中文,不得超過4個漢字,且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因此,“恆大”、“富力”、“蘇寧”等名稱都必須更改。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恆大在官網上盛讚自己的隊徽沒有企業元素,中性化。


為什麼需要中性名,其實看看每支球隊的變遷就懂了。中性名的珍貴,不在於球隊的巔峰期,而在於企業撤資、球隊無依無靠的時候。

廣州隊成立於1954年6月,是中國第一支地市級專業足球隊。1984年,廣州白雲山製藥廠與廣州市體委簽約,每年贊助20萬聯辦廣州足球隊,這是全國企業承辦優秀運動隊的先河,球隊就更名為“廣州白雲隊”。

1993年1月,廣州太陽神集團簽約廣州體委,成為中國首家股份制職業足球俱樂部,因此1993年全國聯賽,廣州隊已經以“廣州太陽神”的名義參加,並按照這個名字參加了1994-2000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1994年廣州太陽神隊球員彭偉國。圖片來源於《戰神:廣州太陽神足球傳奇》


2001年初,太陽神退出,廣州隊一度面臨無人接手的窘境,最終吉利集團接手,球隊更名為“廣州吉利”。該賽季球隊未能成功升級,又因為聯賽假球等醜聞,吉利退出,廣州隊又歷經香雪製藥、日之泉、廣州醫藥、恆大等控股,球隊名字也幾經更迭。

這也是為什麼廣州隊的球迷在助威的時候會齊聲吶喊“廣州隊”,而不是名字的其他部分,因為只有經歷過這麼多年廣州隊興衰的球迷才知道,隊名中一直沒變的是哪幾個字。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廣州隊隊徽演變。圖片來源: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官網


在俱樂部成立的最初階段,球迷文化尚未形成,球隊在一個地區的影響力也尚未建立,名字幾經更迭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日本聯賽與甲A成立時間相近,在成立之初就要求足球俱樂部“法人化”,獨立於母公司,其實當時J聯賽的前身JSL全部28支球隊,共24隊屬於企業球隊,球員職業化,意味著放棄大企業的員工身份和企業福利,依靠足球自食其力。

因此不少企業代表提出異議,認為“為時尚早”。日本聯賽之父川淵三郎發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講:

“那些說‘為時尚早’的人,即使再過一百年還是會說‘為時尚早’;那些說‘沒有先例’的人,就算再過兩百年也仍然會說‘沒有先例’。”

他認為,說為時尚早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幹勁罷了,說沒有先例,則是沒有想法,“工作這項事情,不能為之則是一份挑戰,能夠為之久應盡力而為……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不為了足球的職業化竭盡全力再努力一回呢?!”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讀賣主席堅持要將“讀賣”二字寫入隊名,不惜與川淵反目。為緩和對立,川淵採取了“俱樂部成立五年之內去除贊助企業名稱”的折中方案,最終,“讀賣日本足球俱樂部”在J聯賽成立一年之後,即1994年更名為川崎綠茵。三菱浦和則在1996年2月更名為“浦和紅鑽”。

相比之下,豐田則主動做出積極表率,“隊名中絕不會有‘豐田’二字出現”,球隊最終取名為“名古屋鯨八”,“鯨”來源於名古屋市象徵虎鯨,“八”則來自名古屋市徽。

也不必擔心去除企業化後,沒有企業願意投資。甲府風林位於日本甲府市,人口19萬人,1999年球隊轉入職業加盟J2聯賽時,沒錢,沒球星,遇到了生存危機,“沒錢,就找不到好球員,贏不了球。贏不了球,就吸引不來球迷,拉不來贊助。”

各項賽事25連敗,連續三個賽季墊底,被稱為J2聯賽的包袱,甲府是怎麼度過這個危機的?“窮盡一切努力為當地做貢獻,球員上午訓練,下午參加當地的社區、企業宣傳,或去小學指導足球訓練。漸漸地,當地人開始來球場看球,他們慢慢把球員當成了自己的朋友。”隨著球隊人氣上升,當地小企業、商店開始贊助,“我們就這樣被甲府全體市民支撐了起來。”

甲府上賽季從J1降級,本賽季以J2球隊身份一路殺入天皇杯八強,最終被亞冠冠軍鹿島淘汰出局,但也創造了隊史天皇杯最好成績。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只有瞭解甲府風林的歷史,才能理解這傢俱樂部的2019年球迷招募海報。


日本球隊的隊名一直為許多中國球迷推崇,從隊名便可略知其所在區域的歷史。

比如甲府風林,甲府是地名,甲府市位於日本山梨縣,戰國時代亂世中最強的武田家就位於當時的甲斐國,今天的山梨縣。名將武田信玄酷愛《孫子兵法》,因此取了“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四個尾字作為軍旗,即“風林火山”,甲府風林這個名字,就因此而來。

群馬草津溫泉,則因為群馬縣的草津溫泉就是日本三大藥泉;仙台七夕,因為七夕節在仙台有近400年曆史,每年都會舉行七夕祭。

橫濱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城市,海事船運是城市的特色,因此濃縮出橫濱水手的隊名;神戶同樣如此,但隊名用“勝利(Victory)”和“船(Vessel)”兩個英文單詞濃縮成Vissel的組合詞,意為“勝利出海,揚帆起航”。


當年,廣州恆大差點被命名為“廣州響尾蛇”

▲圖片來源於虎撲用戶@yangqi9324


相比之下,中國球隊的命名,一方面偷懶以企業名字冠之,即使試圖有過中性化的嘗試,也是潦草用事。

1994年末,中國足協下屬的福特寶足球發展公司曾為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的24支球隊制定形象方案,每支隊伍的通用名均以吉祥物來命名,更名方案為:


大連雄鷹隊(萬達隊)

廣州響尾蛇隊(太陽神隊)

上海銀狐隊(申花隊)

瀋陽東北虎隊(遠東隊)

濟南雄獅隊(泰山隊)

成都公牛隊(全興隊)

廣州華南虎隊(宏遠隊)

北京金鹿隊(國安隊)

八一黑豹隊(解放軍隊)

延吉獵犬隊(三星隊)

青島海牛隊(海牛隊)

天津麒麟隊(天津一隊)

南京揚子鱷隊(邁特隊)

廣州天火奧林匹克隊(廣州二隊)

佛山鱷魚隊(佛山隊)

武漢九頭鳥隊(武鋼一隊)等。


這些隊名和所屬的城市、地區有特別直接的關聯嗎?恐怕沒有。聽到麒麟,很難聯想到天津;響尾蛇和廣州又有什麼瓜葛?

其實,能想出“恆大”、“蘇寧”這種寓意深遠的名字的企業,難道還會想不出一個不俗的球隊名稱?只不過看他們願不願意為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