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後,實體零售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模式去適應新市場?

新商圈的探索者


作為一個電商人,一個多個領域創業者,線上線下都有項目,對這個問題算是有很大發言權。希望我的親身經歷作答,讓更多人有所啟發。

很多人以為電商衝擊了實體店,甚至取代實體店;還有人說,實體店的未來是o2o,是社交電商、是小視頻等等……

說這類話的朋友,我敢肯定他不是個積極的、勤思考、社交面窄的老闆。因為他看不到趨勢,不尊重現實、不願接受並思考如何改變。

實體店的“咎由自取”來自兩點:消費模式太老套,像過去地主收租一樣,習慣了、也只接受這種簡單的佔有“資源優勢”的交易形式。其次,不符合社會發展步伐;就像地主被批鬥時,除了真正害怕,仍覺得自己沒錯。

這兩根主線的思想,真會害死人。

所以,更多中小實體的老闆,還沉醉在“地主”角色靠著“天然優勢”守著僅有的眼前三分地,苦苦支撐。一旦大的災難來了,又紛紛懵逼了。比如,這次疫情。

當然了,疫情下,無論線上線下都有影響,而積極的人,只會思考如何減輕、共生、盤活。

實體店的未來,離不開互聯網,將實現線上線下。更多時候,實體可能只是形象展示、親身體驗方向的功能。但o2o可以實現嗎?其實o2o是個失敗品,它只是一種超前的概念,很模糊的一種思想,雖然對,但又沒有更好的契機可以融合。

以前是這樣,現在不是了,因為有更多的形式輔助;如小程序,附近都可以看到,問題來了,小程序畢竟沒有讓公眾普及,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程序是什麼,更別談通過這東西發展商戶、消費。所以,我說o2o還有些路子需要摸索,或者需要時間,暫時還模糊。

而小視頻、內容、直播、綜合電商平臺,可以變成實體店的延伸方向;實體店反而變成一個“亮肌肉”的倉庫,已經不再重要。當然,你還側重在方圓500米的顧客,那就當我放屁。

所以,新零售是什麼?這也是個大的概念,誰都沒有說清楚,也說不清楚,因為還沒人真正能實現、概括完整這個概念。

但從模式來琢磨,它應該是突破傳統線上線下零售,以某種新載體新模式支撐的營銷模式。社交電商的社群也好、內容電商、小視頻等等都好,這只是方式,並不是縱深。

我實體店已作為線下吸粉的體驗店,顧客留存公眾號或微信,然後裂變、篩選、留存、拉新、變現,不論在哪個平臺,都一樣;反觀,平臺用戶又以同城為主,引入實體體驗消費。網上,是大市場;通過篩選,同城,是硬市場能力。

通過這種裂變,同城實體開花,目前我已在省內開了50多家實體,生意不錯,就是這個思路。


花和尚


由於親戚和朋友有很多人在做實體零售,加上自己有十幾年的渠道管理經驗以及幾年的電商創業經歷,對於這個問題就比較有感觸!

實體零售原本客源就是附近人員或者路過的顧客,因此對於很多店鋪來說,生意還是比較穩定,那些受電商影響大的零售,基本上已經退出了,剩下的都一些影響不是特別大的。

但最近幾年,由於美團和餓了嗎的高速發展,一些心態開放的零售老闆已經有一大半的生意來源這些平臺,而那些生意一直比較穩定利潤可觀的零售店,他們因為對利潤和勞動付出的考慮,不想發展線上生意。但是,經過這次疫情,讓所有實體店看到線上的生意,再不擁抱O2O平臺,以後再想加入也沒有機會。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零售實體店,一定是線下+O2O的模式,並且生意的重心要在產品和服務!用專業話講就是,把產品和服務做好,然後把線上線下的渠道做優,你的實體店能實現一個公司的價值!


犀利大叔


面對這次疫情,我想很多行業從業者,包括國家,都會深刻反思。我也是一名實體經營者,我認為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線下線上一定要充分整合。雖然是線下實體,但是一定要開通線上銷售的渠道。

2、增加客戶粘性,恢復營業了,也不影響生意。



努力做好每一個夢


這次病毒疫情對傳統實體零售產生巨大的衝擊,客流量減少,業績下滑,但是租金和人工費用還是需要支出,造成實體零售現下巨大的壓力。但是往往伴隨著挑戰的還有機遇,面對這次疫情我們也不用太過悲觀,換個角度想想這也是很多零售實體的升級轉型的契機。在病毒疫情前以及一些惡劣環境下,實體零售的優勢是離本地消費者更近,可以實現門店業務在線化,開展無接觸本地即時配送優勢。在很多實體零售沒有生意的時候,一部分的實體零售已經在o2o業務上進行了佈局轉型,進行線上下單,線下即時配送。人們雖然不可以出門不方便出門,但是需求還在,消費還在,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業態會繼續快速發展,如果能在疫情過後完成門店業務在線化這一步,加速融合重組,將走向真正的模式升級!


你是路人幾


能具體一點嗎,從業態來講實體也是很多層面的,個人認為這次的疫情是大部分行業的拐點,傳統生產製造型企業重新佈局線上業務,深耕互聯網+,這個需要有一定的電子商務和貿易的基礎,工廠下游的行業則開始嘗試新零售即線上線下業務,利用新媒體的視頻、直播、微信社群、網格等方式進行互動宣傳鏈接產品和人之間的供需關係,任何一種業態找好切入點,做到區域內或者競品當中的前列都是成功的變革!


跬步前行者


這次疫情對很多行業的衝擊是巨大的,而且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實體零售有一個改變是必須的,團和送。

所謂團,是指找下的團購,進入小區的業主群或者找小區的代理人,進行團購。

所謂送,即送貨上門,團購形成後,送貨上門。

這兩種方式應該被很多實體零售商採納,改變思想,領英供給側改革,從消費者層面出發,生意就好做了。

修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