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覺得山西人和安徽中南部人說話很相似呢?

皖江風采111


明洪武年間開始的山西人口大遷移是影響我國曆史進程的大事件。由於常年戰亂,再加上災荒不斷,導致中原各地的人口大減,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作為表裡山河的山西,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卻是另一番景象,人口稠密,糧食豐產,但可開墾的土地不多,長此下去也不能維持。

在這種情況下,朱明王朝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持續移民,逐步將稠密的山西人口遷往了全國各地。據山西洪洞歷史記載,第一批山西移民就是遷往安徽鳳陽縣,這也看出朱明皇帝時刻想著自己的家鄉。山西移民把山西話帶到了全國,或多或少影響著各地的方言。

古代的晉語是官話,流傳範圍廣,深刻影響著中原各地的方言,安徽話與山西話在一些方面接近,說的過去,不奇怪。

古代的山西在全國的戰略位置首屈一指,經濟文化發達,不過早成為歷史了。


茗茶泉水


不僅是口音像,山西洪洞縣有一座霍山,安徽也有一座霍山,山西洪洞縣邊上有一個霍州市,安徽也有一個霍山縣。山西長治市原來的稱呼是“潞安府”,安徽霍山那一帶也有一個“六安府”。過去寫作:陸安府。現在叫做六安市。僅僅是巧合嗎?當然不是。恐怕不僅僅是朱元璋移民的結果,和歷代“衣冠南渡”有很大的關係了。衣冠南渡的那些人,他們從山西的中南部來到了安徽中南部,艱苦備嚐,安頓下來。思念家鄉,江山北望,故鄉已經被金國佔領,不禁潸然淚下。於是,他們就把自己住的地方用家鄉的名字來命名,所以,就有了和家鄉一樣的“霍山、陸安府”。哈哈,可惜沒有第二個洪洞縣。


晉人老峰


山西運城和安康漢濱區口音幾乎一模一樣,這個不知道什麼原因,兩地距離可不近呀


老呂生活雜談


莊輪流坐,原來中國是山西的,現在山西是外星球的


用戶6339310830880


語言和風俗習慣還有姓氏關聯,是移民,民族融合的化石,可以找到中華民族各地域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長風6906618081


晉南臨猗有個陸喜營村,這個村裡的錢姓祖籍就是安徽鳳陽府的,據說錢姓的祖先“錢聚”曾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為大明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此後被朝庭封為世襲淮遠將軍,落放到晉南的臨猗及臨汾一帶,他們的後輩人丁興旺,晉淮的口音相似或許與此相關。


錢玄同


我是安徽宿州埇橋區人五百年前祖先從山西搬來的聽老輩人講的


幸福人曹氏


臨汾市襄汾縣有個湖李村,河南漯河也有個湖李村,巧的是安徽也有個湖李村,是不是與移民有關,從大槐樹下走出去的。


用戶52954034862


那麼原平人有許多鳳地人,為什麼聽不出鳳陽縣人和原平人說話有什麼相同,反而和五臺繁峙定襄相似。


穿了馬甲的春


不光是安徽中南部,因為500年前洪洞大槐樹下明朝大遷移,把山西幾十萬人遷往全國好幾省,其中就有安徽,山西話特別是大槐樹一帶晉南話,安徽人基本也能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