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雞腿,是給老人還是給孩子,還是剁碎了一家人一起吃?

朵朵baobao


大家好,我是大V走天下,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只有一個雞腿,到底給老人還是孩子,其實根本不是難題。

孝,其為人之本也。我肯定會選擇給老人。但是,最後雞腿肯定不是老人吃了。

因為,就算我們選擇了把最好吃的給老人,最後老人肯定會把最好吃的留給孩子們。

中國的長輩不像國外的長輩那麼果斷,那麼幹脆,更不會直接開口說“我愛你”三個字。但是長輩對孩子的愛,全世界都是一樣的無私。

作為子女,父母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同時,也給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帶來了一生的愛。

小時候,父母是一座山,既擋住我們,不讓我們走錯路,又是我們背後最堅實的依靠。長大後,父母是水,我們說什麼,他們就跟著是什麼。我們長大了,父母變老了。

走遍千山萬水,看過潮起潮落。經歷風吹雨打,嚐盡酸甜味澀。

問世間什麼樣的愛是永恆不變的?那無疑是父愛和母愛,這份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然而,我們的到來,也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負擔,父母卻把這份負擔當成幸福,用心愛我們,用生命愛我們,我們哭,他們傷心,我們笑,他們高興,我們健康快樂,他們會露出無比幸福的微笑。

無論日月如何輪迴,無論事態如何變遷,唯有父母對我們的和我們的下一代的愛最真最純!

所以,愛我們的長輩,不會吃掉最後一個雞腿…





大V走天下


給誰吃?這個問題應該沒有什麼好糾結的,給老人啊!從小我們讀書就說尊老愛幼,老人永遠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小的,不過這種情況就算給老人,他們也不捨得吃,還是會給小孩,還不如剁碎了一起吃,大家也沒有必要推來推去的。


過年回老家老媽殺了一隻雞,就2個腿,要給小孩吃,他們根本不捨得自己吃,你夾給他們,他們夾給小孩,我姑娘小不明白,給了就啃,我兒子8歲了,什麼事都懂,他說:奶奶每天干活辛苦了,給奶奶吃。就是這樣一句話,老太太掉眼淚了,說我這個當兒子的都沒有說過,後面那是如此幾番推來推去,還是誰也沒有吃,最後沒辦法剁開了,每人夾一塊才吃掉,已經是第二頓了。

尊老愛幼,是我們大人教育小孩最基本的常識,為人子女的都應該以身作則,這樣以後自己的小孩大了,也會懂得孝順父母。


特區春哥


這事我還真經歷過,不說假話。我78年的,公公還在世時我們和老伯家輪流照顧,一家一個月。每到我們照顧的時候,我都會和姑娘早早接班。(老公一週或半月回家一次,在北京工作)

做飯儘量富裕,但有時東西可能難免有少的時候,這時就到了題主的問題。一般這種時候,我都是老的一半小的一半,小的十幾要長身體,老的七十幾了又有半身不遂的病,也需要營養。唯獨我當時三十幾歲,正身強體壯[捂臉]哪好意思吃。不過就這麼分,每次幾乎都是我吃的最多[笑哭]。姑娘疼媽給一份,公公疼我給一份,[捂臉]最後我吃的最多。

唉😔,一晃公公走了兩年了。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不在乎多一口少一口,給誰都好,主要是一家人無病痛無災難,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好。



不吃魚的貓107


我覺得應該是給孩子,他(她)們需要關愛,需要呵護,因為他(她)們還小,沒有生活自主能力。至於其他人,都成年了吧,這點互讓精神還需有的。我最反感的那句話,給大人吃。我真鬧不明白了,你都吃了幾十年了,今天就差這一口了?楊白勞再窮,大年三十,還要”扯上三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了!


柳葉眉--叢琳娜


哈哈,奇怪為啥只有一個雞腿?

如果是在熟食店買的,那為何只買一個,你也知道家裡有老人有孩子。

如果你是在家自己做,比如買了8個雞腿,上次坐了7個,還剩1個,過了很久才翻到有個雞腿,那就不要做,等再買幾個一起做就是。

如果是一頓做的雞腿多,沒吃完,剩下1個,那下頓飯時,我會夾給孩子們奶奶吃,當然她們奶奶肯定是不吃,會夾給我大閨女,因為我大閨女最愛吃雞腿,兩個妹妹我是不會讓她們吃了,因為上頓已經吃過了,孩子小不能連著2頓吃大肉。

我想餐桌上只有一個雞腿的原因,通常是上面最後這種情況吧,因為上頓都吃了,也就不存在要剁碎全家一起吃吧。

如果就是隻買個雞腿,那咱能不這麼省麼?少抽包煙吧。



餘紫醬


只有一個雞腿,是給老人吃還是孩子吃,還是剁碎了一家人一起吃,看起來這個事你還為難,給孩子吃不孝心意過不去,給老人吃又怕委屈孩子,最後剁碎一家人一起吃,還是沒拿定主意,讓我說還是讓老人吃你盡孝道,即是給老人老人也不一定吃或是叫上孫子一起吃,要是我我會叫兒子給爺爺送去,告訴他要尊老愛幼,吃好吃的機會還多著呢,爺爺牙好還能吃,牙要不好想吃也費勁了,我想這樣兒子會理解的,老人看到孫子送來說是爸爸讓送來的哪一定很開心的。


有德就是福


剁碎了一家人吃,單獨給老人或孩子吃都不合適,因為他吃著不舒心。在我家如果桌上就一個蛋,我選擇給孩子,姑娘讓給弟弟,兒子給他奶,老人見大家都沒吃,遞給我老公,老公一向是好吃的先給我吃,雞蛋轉了一圈回我這了。我扒開放菜裡懟碎大家一起吃。


Q生活瑣事


我們一家去旅遊買了一個雞!兒子把雞腿擰下來放在我的碗裡!兒媳婦兒把另一個也擰下來放在我碗裡!我把雞肉撕下來給他們吃!當然我吃的多點!尊老愛幼在平時小事兒上也可以體現出來!先敬後愛也是一種精神,一種互愛是家庭和睦幸福源泉!


用戶9585480775850


只有一個雞腿,是給老人吃?還是給孩子吃?還是剁碎了一家人一起吃?

在回答之前,我們先來重溫一下《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家裡有五個哥哥,一個弟弟。

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帶來一籃子梨。孔融和哥哥弟弟看見了,高興的手舞足蹈,圍在桌子旁,看著一籃子的梨,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要吃梨,我要吃梨”。弟兄幾個嘰嘰喳喳說笑著。不一會兒,媽媽端了一盤子洗過的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麼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裡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讚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故事之一.他告訴人們要學會孝親敬老,懂得尊重.不要自私自利.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美德故事。百善孝為先👍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有一次老父親賣菜回來,帶回來有蘋果🍎,先拿給兒子吃,結果兒子先讓爺爺奶奶吃,當時,我們都笑著說,“真乖啊,是個懂事的孩子”兒子拍手嘻嘻嘻的笑著說“孔融把大梨分給哥哥弟弟吃了😀”記得那時兒子不到三歲。因為平時他喜歡看書,我就給他讀的比較多一點。父母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很重要!直至現在,吃飯的時候,第一碗一定是給長輩的,很好👍👍👍

你讀懂了嗎?那麼這個雞腿該怎麼分配呢?我相信你會有正確的答案的👌


1號超市


只有一個雞腿,是給老人還是給孩子,還是剁碎了一家人一起吃?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選的,但在我家我是一定會提前計算好,多買幾個雞腿大家人人有份,而不是隻買一個啊!如果一定要選擇,那也是剁碎了一家人一起吃。

我覺得,小孩子的性格是我們大人在生活中的所作所為養成的。如果只有一個雞腿,你給老人,是可以告訴他要尊敬老人,可往往老一輩他們是不會接受那個雞腿反而會在飯桌上直接給小孩,讓小孩子從小就能感覺到他是家裡最重要的,什麼好吃的都要給他,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啊。同理,一個雞腿單獨給小孩子,小孩子更加會認為這樣自私的認為,好東西就該給他,他就是家裡的太上皇。

所以,為了家庭和諧,為了孩子的性格養成,乾脆從小就養成她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不是圍著他轉的,要學會尊老愛幼,要學會分享。

我們家有三個小朋友啊!我每次買東西都會最少準備三份。就是他們一人一份。畢竟孩子多,雖然他們還小,但他們也會感覺到大人對他們的態度啊!既然生了他們,那就做到公平對待,不然容易傷害他們的小心心呀。也對他們的性格養成不好啊。家裡做什麼好吃的,我也會給家裡所有人都準備一份啊!告訴她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吃,不能吃獨食,不能浪費。

在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尊老愛幼,不要在不知不覺中給他們一種大家都是圍著他轉的錯覺,讓他長大後變成一個窩裡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