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收入四五萬是什麼感覺?

九月super


達到既定目標,要挑戰更大的成就!


這就是我真實的心裡話。


2005-2008,自由職業者

我創業15年,開始幾年,談不上創業,套用一個詞就是自由職業者,SOHO一族,不要說四五萬,有時候能四五千也很開心了,遠比打工強多了,有成就感,也有自由度,所以我都一直在堅持著自己做。


具體的故事,我都有專門的專欄寫這個回憶錄啟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聊,因為我不知道發在悟空回答裡,會不會違規。


那時候也就四五千,多的時候一兩萬,平均不到1萬的收入,其實有點懶散的,我不是很喜歡那時候的狀態。


心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2008-2011,合夥拍檔

這時候有了一定的資源、人脈,尋找我合作的人也開始多了;各種行業的都有,因為我的強項是市場開拓和頂尖銷售,所以其實做什麼行業不要緊,他們看重的是態度和能力。


最後我選擇了一位比我大一年的女生,吸引我的地方是她對事業的追求,以及對旅遊的深度熱愛,我本身也算是涉及半個旅遊行業,很快的,我們就一拍即合,開始在她新組建的旅遊公司裡,開展實體的創業,不再是單打獨鬥的自由職業者了。


這時候的總體收入大概在2-3萬,還過得去,更讓我意識到團隊創業遠遠比個人單打要好,更有力量,更多配合,效果更好。


心態:團隊作戰遠勝個人單打。


2011-2018,互聯網創業

2011年,開始正式踏入互聯網,之前的可以算是傳統的線下實體行業,與互聯網沒有太大的接觸。而且隨著互聯網進一步的開放,傳統企業的路子必須改革了,否則,被淘汰是大勢所趨。


這7、8年我涉及兩個行業,一個是互聯網智能硬件,一個是互聯網金融,接觸到融資、天使、風投、創業大賽、上過電視等等,風風雨雨,感概良多,收益更多,具體的就不闡述了,都會在專欄裡慢慢寫出來,與大家分享,肯定會有啟發和幫助的。


這時候也達到了4-5萬的收入,有時候更多一些,而且長期穩定。


但是這時候沒有那種安逸,享受的憧憬,更希望自己能達到更高一層的事業成就,希望能做到業內頂尖,俗稱的:功成名就。


心態:追求更成功的事業成就!


或者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我只代表我自己,你和我一樣嗎?歡迎討論。


白襯衣MR.羅15年成功創業 & 職場經驗免費分享者線下實體 / 教育培訓 / 人力資源 / 智能硬件 / 互聯網金融謝謝你的關注

白襯衣MR羅


我現在就是月5萬以上,深圳有房,外地也有幾個,以前沒有的時候夢想就是月入三萬就滿足了,然後感覺進商場買東西不用看價格了。等到了5萬以上了,我吃飯跟以前差別不大。要說差別吧。就是去酒店吃飯。以前是吃不起,現在是沒空吃。花銷呢。以前孩子最多參加補習班。現在是一對一。一年花銷就是上十萬。小兒子上各種補習班費用一年也是4-5萬。收入高了。各種開支就自然高。買個菜網上買,衣服高檔商場,車也換了。前不久去萬象城買衣服還是要看價格。太貴啊。一萬多。大女兒說大學畢業要去國外上研究生,估計最少150萬是要的。到了一定收入水平,花銷自然高。到了5萬。想10萬。10萬想20萬。人就是要有理想。目標。去努力吧,我是創業老鄧,歡迎關注


老鄧創業故事


我身邊剛好有一個例子,給你說說他家的情況。


1.北京房產一套:

她老公年薪五十萬,85年的,老婆是我一個親戚家的妹妹,當時還是我老公牽的紅線。結婚的時候,在北京買了不到50平的房子。那時候房子總價是240萬,首付的50%是借的。

後來有了孩子,換了套100平的三居,借的外債基本還清了。目前就是還銀行貸款,每個月不到7千。


2.生活消費2-3K:

老婆專門在家管孩子,岳母跟他們一起照顧著,平時在北京就這老少三輩,一家四口。

生活上,跟普通人沒啥區別,吃飯做菜都是超市裡買的,尤其跟著老人在一起,都是撿便宜的買。一週吃幾次肉,吃幾次魚還是有講究的。

零食水果也就這麼著,沒斷過,基本上孩子愛吃,就扛回家。


3.教育2-3K:

孩子現在上著早教,9月之後應該就上幼兒園了,在北京,現在幼兒園一個月兩千,也不算多。像小縣城,一年一萬五的幼兒園都到處是。


4.其他雜費:

有一輛代步車,平時老婆開,因為帶孩子方便,所以這一個月油錢沒多少。

一年也沒什麼旅遊計劃,就是每年固定的體檢。加上給雙方父母的錢,這一個月能留個15K左右。

但是在我們看來,她們的生活習慣沒啥特別,穿的衣服也都是幾百塊的衣服,也沒有什麼上萬的包包,目前他們計劃要二胎,還計劃著為了孩子以後讀書,在天津買房落戶,畢竟山東的分數線居高不下。


其實要說月薪4-5萬的感覺,壓力肯定也是有的,她老公加起班來,可能三天回一次家,平時回家也是晚上10點以後。戀愛的時候還手拉手一起去菜市場買個菜,週末一起逛逛公園,購物。

現在基本是很奢侈的,稍微有點時間,就是補覺。

之前練就的一身肌肉,現在也鬆弛了。


人都是頂著壓力過日子,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硬著頭皮向前走。

可能都不如月薪4-5千的人在小城市活的自在。但是每個人想要的生活不同。小城市的安逸,大城市的繁華,各有千秋。

要說差別,基本都在不動產商,有的人房產多,有的人房產少,生活質量還沒有多大不同。

真正差別大的生活方式,都在那些富了三代的家庭,年薪百萬千萬的家庭裡。



有些人活著,是為了家人過得更好,踏實的走;有些人虛榮心強,沒有也要裝作有,結果自食其果。

總之,我們儘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最大限度能獲得的,即便收入高了,也懂得開源節流,學會理財投資,讓自己的生活多彩起來。



歡迎關注@言時姑娘 ,關注個人成長,分享人生百態。

言時姑娘


感覺很窮。大學畢業那會一個月能賺8000感覺很瀟灑,什麼好吃吃什麼,什麼好玩玩什麼,7.8000的手機說換就換,想去哪兒玩說走就走。後來一個月1萬多,感覺更富裕了,花錢更沒數,夜場,會所,花天酒地,再往後一個月賺2萬了,自己想買房子,突然感覺自己有點窮,怎麼說也是月收入2萬多的人了,連個房子都買不起,於是開始省著花,攢了2年終於夠首付了,30歲那年一個月基本能賺3萬多,也結了婚了,感覺自己很一般,原來的優越感蕩然無存,跟老爸談心,老爸問現在的經濟情況,我說不理想,如果能賺到5萬的話就好一點了,老爸說,呵呵,你會壓力更大,果不其然,隔了兩年要了孩子,突然感覺自己越來越窮,各方面開銷太大,一個月花3萬多經常事,再後來終於突破月入5萬了,想法更高,洋房看不上,想買別墅,孩子的費用又很大,身邊的朋友們各個家境都很充盈,有時候甚至感覺自己這輩子完蛋了,沒救了……後來多少調整了心態,目標不一樣,層次不一樣,原來覺得1000塊叫錢,現在覺得10萬塊都不算錢,比較的對象不同心態也不一樣,現在還是儘量不和別人比,做好自己


馬蒂亞比諾託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是來誇大的,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事實上心裡還挺不是滋味的,感到心酸,無助,迷茫。

我拿過一個月46000多元工資的。只是這一個月有超過4萬的,曇花一現,到目前就沒有再拿到過月收入超過4萬元的。題主說的應該是常常或者平均月收入有四五萬的感覺,雖然我目前只是體驗了這麼一瞬間,還是來說下真心的感受。

1.心酸,拿到46000多元的工資,說明我是個打工族,確實從學校出社會以來,一直都在打工,打工挺心酸的,以前是上有領導,前後都是同事,有工作指標,有工作時間,有工作業績才有浮動的工資,還要處理複雜的辦公室人際關係,接受奇奇怪怪的企業文化,面對不同的客戶刁難。。。對企業負責,對領導負責,對自己負責。現在我是上有領導,下有下級,前後是同事,左右有客戶,更難了,責任和壓力更大,收入還沒有我做基層的時候高,兩個原因,一個是管理等級低,過渡在,一個是經濟不太好,企業降薪了。那個月拿到這個工資,主要是當時企業給的政策好,然後市場處於蓬勃發展的增長期,我也足夠拼搏,加班加點,沒日沒夜,一把心酸一把淚,扣完了稅,扣完了六險一金,到手的工資也就33000多元,也沒感覺很高,真的是那麼一瞬間,感覺來之不易,說不完的心酸。

2.無助。無助的感覺是因為,一次拿到這樣的工資,杯水車薪,我每個月要還房貸,自己和老婆生活,贍養老人等,月均要花1萬多塊錢,然後買房時,首付還借了一些錢,有債務,平均每個月不拿到1.5萬元以上,不會有生活的結餘,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不停地工作,繼續加班,拼搏,接受它,不抱怨更快樂,可是我改變不了大環境,把自己做到優秀,就是在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

3.迷茫。像我這個年紀,過的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跟我差不多大的人,說我認識的人,別人不一定說認得我,主要是我在別人看來,不夠優秀或者沒留下什麼好印象吧,他們有人創業,也有人跟我一樣打工,收入高的人,月均收入超過10萬的都有,也有月均收入低於4000塊的,但是並不是說收入高的人就過得快樂,收入低的人就過得難過,從物質上來說,收入高的人過的物質享受更滋潤,從精神上來說,知足者常樂。我很迷茫,迷茫的是,作為一個打工族,我在很多人看起來,還不錯,但是生活品質一般,因為要的物質條件太高了,以我現在的能力,努力程度,不管是身體還是心裡,都挺累的,接下來還要計劃孩子的事,不敢生病,最好不要亂花錢,總感覺錢賺不完,又確實因為錢不夠用,而感到迷茫,是不是擇業不善,或者說打工就是一條很侷限的路,我想再次晉升,目前沒看到好的機會,只要是打工,就還得力爭上游,不然哪裡來的高工資,那要是不打工了,去做什麼,也是挺迷茫的,創業麼,做什麼呢也沒有頭緒,所以挺糾結的,反正就是很迷茫,接下來的路,怎麼走,才能過得更好,讓身體和精神都能更好地達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美文美事美談


說實話最開始很幸福,慢慢的你就知道不夠花,去年一年回家前手裡還剩下二十幾萬,嗯,我說實話,我du,而且書的很多,前面負債14萬,給爸媽說創業,給我把這個14萬平掉了,去年應該都知道,代理漫天飛,qp代理,cp代理,什麼代理都有,我書在彩上,也起在彩上,不是勸大家和我一樣去做,都知道du沒有任何好處,但是不做偏門,我起不來,去年自己跟著一個現實裡認識的朋友對打,後來自己聰明瞭,開始發展下級,自己躺掙,我沒覺得這是害人或者是什麼歪路,大家都是成年人,沒有誰把刀架脖子上逼你掙這個錢,如果撿垃圾可以暴富,那誰也不想劍走偏鋒,我對打起來了,但是有一大批對打書的更多的,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是個特例,我們這代人太辛苦了,上面有父母,馬上要結婚,老老實實打工,很現實但是也不現實,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結婚要錢,孩子上學,父母生病,去年大概是我最堅持的一陣了,到處貼廣告,發廣告,拉人,我知道大家討厭這個,甚至會被罵,但是都沒有辦法不是嗎,我不害人,也不救人,我只想救我自己,人這東西就是踩著別人肩膀,才能活的下去,去年一年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當你掙過一天幾千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甘心去拿每天一百的工資了,甚至都不會看一眼,當你泡慣了酒吧,你就不會再願意吃糠咽菜了,誰都想活在別人的羨慕裡,這個年代,老實人活不下去的,我們不害人,但是要學會自救,別人不會因為你從他身上掙錢覺得你是壞人,但是會因為你沒有錢覺得你是廢人,沒有誰會只甘心做地頭蛇的,誰不想做人中龍,人中鳳,那些說我利益燻心,歪門邪道的人,不會在向我借錢的時候罵我,只會在我拒絕他們的時候指責,所以別管別人怎麼說,錢到自己腰包裡比什麼都重要


加油吧555666


什麼感受?

這個問題當時就令我覺得很有意思哈,我就主動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定的好與壞。收入5萬不一定過得很好,收入5000不一定過得很壞。我說一個故事例子吧,這是我的一個朋友。 他剛30出頭,他每個月收入還不止四五萬,大概7萬多。但是他活的很累呀!他本身在一家娛樂場所工作上夜班,每個月2萬多,每天還要去跑滴滴這些, 自己開了一家小店,又各種兼職。小店的生意是他老婆在看著。他晚上上夜班上的很晚,白天又不怎麼休息,他說他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他白天基本上要跑大半天的滴滴。

有一次我坐他的車,開著開著,他竟然睡著了。我趕忙叫醒她,我說你不要這樣子糟蹋自己,你起碼保證充足的睡眠吧,但是他無奈地搖頭說我都30了,有車貸有房貸,每個月孩子的奶粉,家庭的生活全在我身上。 我感覺他真的很累,在大城市裡面的房貸確實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

我現在還是一個大學生,我不敢想象我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我希望自己的生活不是那麼的難過,每個月憑自己的能力得到一份不錯的收入。我們普通人還是不要想太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不要覺得收入多一定會感受很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就挺好的,沒必要用健康換金錢。


大書說生活


沒啥感受,也覺得壓力大,累,不敢休息。我來說說自己親身經歷吧,每月到手34k,年終100k,這樣符合月入四五萬。自己花費還是比較節省的,座標省會城市,也感覺到壓力,不敢花錢。

每月硬性開支,房貸車貸,娃的奶粉等等系列開支,都是大的開支。房貸7000,車是一輛中級車每月3000,這就一萬沒了,孩子奶粉尿不溼這個反而不怎麼花錢,孩子早教親子,一個加上奶粉尿不溼了一個月4000,這就一萬四了。還有每個月的物業電話油錢亂七八糟的。我來說下我的電話費套餐209每個月,這是硬開支,還有物業,兩套房每個月700開支。這就增加1000了。每個月人情來往在外面吃飯,請了個鐘點工每週打掃衛生的支出。一個月真剩餘不了多少。還有不可預知的開支,比如春天馬上到了,每週郊遊一次,每年大概兩次國內或者國外旅遊。這裡還沒算家人衣服。。。

經歷了這次疫情,2020年,準備砍掉一些無關緊要的開支,儘量多存錢,一是早教親子,自己認為有點扯淡,忽悠成分多,車子少開,每個月停車費能省700呢。旅遊今年不出國,儘量壓縮去年一半。鐘點工也不請了。

月入四五萬不是多麼富裕,小康吧,到這個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要控制自己慾望,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才是最重要,儘可能賺錢存錢。


財經哥哥


98年剛畢業,工資三百,做洗酒瓶子的工作,沒人沒關係,很現實,只能幹粗活,幹了三個月,我媽交了四仟元讓我去學服裝設計,這四仟元我媽要攢兩年,學完我也沒有成為裁縫(老家對做衣服的稱呼),學校正好聯繫了南方的電子廠,班主任問我是否願意試試,反正在家也無望,不如出去試試,隨著學校大軍,坐了34個小時火車來到廣州,再轉去肇慶,在車間上班850元,三個月後應聘培訓員,到1200元,工資就這樣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下,不斷提高,後來專職帶娃八年,在此期間考了大專文憑,考了二級勞動協調師,看了無數本書,到2017年跟老公一起創業開公司,從虧本到贏利,現在收入高了,但一切都看淡了,衣服只要純棉的就好,吃的方面會注意一點,時不時會中藥煲湯,其他方面沒什麼改變,唯一的可能更從容,更自信,不再多疑,金錢不是唯一,但是若沒有也是萬萬不行的,努力總會有收穫。


子墨小築


80後 幹過更多行業 賣過藥品,醫療器械

當時工資就過W了 其實這些年看來還是上班時間壓力最小

由於自己喜歡穿,當年還在各種機緣巧合下進入了淘寶賣衣服,一直是邊工作邊做淘寶,當年夠工資賺錢的都投入到進貨當中...

這幾年從北方做零售輾轉到南方做批發,服裝早已成為我的主頁,現在月收入早超4-5W

但是壓力越來越大,員工多,倉儲,辦公各種成本,自己還想換車,換房子

所以收入多壓力也發 遠遠不如當初自己打工上班的日子逍遙

每天賣1W多塊的話非常恐慌,就要賠錢

希望2020能更輕鬆的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