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膛線越多,步槍就越精準,越容易成狙?

用戶110785825264


這件事 還真不是這麼簡單!

膛線的作用就是將子彈嵌入後讓子彈在發射的過程中旋轉起來。

這是一個高精度加工的槍管膛線圖。

現在我們如果來考慮一個極端的例子 ——有無限多的膛線。

這樣的槍叫啥呢?滑膛槍!

我們完全可以將滑膛槍理解成有無數多膛線的線膛槍。

那麼膛線越多越好的說法是不是不攻自破了呢?必然是。

對不對?當然是對的了

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滑膛情況下,太多的膛線不僅僅會增加槍彈射出時候的阻力 也不會起到比更少膛線更精準的特性。

到底膛線有多少條好,纏距離是多大好,這個問題其實是有一系列的優化公式的。並不是瞎加的。

這個計算方法和子彈的速度、質量、槍膛內部的壓力、槍管口徑、槍管長度都息息相關,並且有最優解。

而且膛線在槍管內還有一些不等距的設計,都是為了對精度進行優化。所以這種手工拉膛線的方法能用,但不是最好用的。

至於公式,這就是真的要在公眾場合教人造槍了,大家見諒!


軍武數據庫


圖哥回答,步槍的膛線是用來讓子彈射擊後彈頭產生旋轉效應而設計的,這樣的設計是從滑膛步槍的實驗中得到的認識。為什麼要讓彈頭沿軸心旋轉呢?子彈從槍管射出後,如果不旋轉,在飛行過程中會以空氣磨擦,子彈都是超音速的,這樣的磨擦會使子彈出現翻滾。另外子彈射擊時,很容易接觸到一些遮擋物,如,樹葉,樹支等等,子彈就會容易改變彈道。子彈的翻滾不但使子彈的空氣阻力增大,導致射程將低,而且翻滾的子彈也有改變飛行路徑,使射擊的精準度下降,同時子彈的存能也會下降過快,使子彈的侵切力降低,威力減弱。


膛線就是讓彈頭產生旋轉力,類似於子彈的運動導軌,子彈的旋轉原自於陀螺效應,陀螺無論怎樣改變位置它始終都會沿中心軸線進行高速旋轉,永不會翻滾。膛線多了是不是就會精準呢?其實子彈的精準度和膛線的多少影響不大,前文兔哥說了,膛線只是一個導軌,子彈的轉速和膛線多少沒關係,而和膛線的纏度有關係,所謂的纏度就是子彈旋轉的速度,原則上子彈旋轉的越快,飛行越平穩,越容易克服空氣阻力,精準度越高。但如果步槍的膛線纏度過大,子彈運動時間會長,出膛的初速就會將低,反而是射程近了。因此,膛線的纏度都是經過嚴格測試的理想結果。


膛線只要保證子彈能產生旋轉就可以了,步槍的口徑通常都很小,通常只有4~6條膛線。膛線分為陰膛線,和陽膛線,陽膛線就是凸出的,陰膛線是凹進去的。我們平時說的步槍口徑指的是陽膛線並非陰膛線,所以5.56毫米口徑的步槍所實用的子彈通常都超過5.56毫米。如7.62毫米口徑的步槍其陰膛線的口徑為7.95毫米左右,子彈彈徑為7.9毫米左右。這也就是彈頭射擊後會有刮痕的原因。

如果膛線多就必須要細,而細了就不耐磨,很容易磨平,槍管的使用壽命就將低了。如果膛線少,比如兩條陰膛線,兩條陽膛線,子彈就不能很好的產生導軌旋轉效應。俄羅斯及我國的步槍通常是4條陽膛線,4條陰膛線。西方國家通常是6條陽膛線,6條陰膛線。這就是為什麼西方輕武器通常使用壽命不及咱家的原因。除了槍管壽命的問題,膛線過多,對加工難度會增大,不便於加工製造。另外,膛線過多對於槍管的強度要求也高。



膛線的多少對彈頭的穩性有影響,膛線多對子彈頭造成的刮痕也多,但刮痕會很均勻,膛線少了刮痕大,子彈的穩性弱,但這些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影響。武器就是這樣,該較真的地方不能疏忽,不該較真的地方也不能鑽牛角尖。任何的事物都是好壞相隨。步槍只要好用,耐用,皮實就是好槍。所以膛線也是一樣,能起到誘導子彈旋轉產生陀螺效應,又不會對槍管造成磨損嚴重,即保證了射擊的精準性,又保證了槍支的使用年限就是好槍。()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探討評論,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凡事都要有個程度,超過了這個程度就物極必反了。就像槍械裡面的膛線,現在膛線的條數普遍都是4條或者是6條,如果再繼續增加那麼勢必會對槍械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早期槍械槍管裡面是沒有膛線的。發射出去的子彈就是這樣直直的飛出去,雖然說那個時候的黑火藥質量不行,燃燒的效率不大。但是也有槍管一部分的影響,後來人們發現,如果一個飛行的物體沿著它的軸線旋轉的話,那麼它會飛行的很穩定。這一個最早應用在弓箭上面,一般的弓箭箭頭後面都會跟著羽毛,箭矢發射出去,羽毛起到了旋轉穩定的作用。子彈也是這樣的,但是子彈後面不可能跟著羽毛。所以就在槍管中增加了膛線,子彈發射後子彈的尾部鑲嵌在膛線裡面,這樣槍管的膛線就給了子彈一個旋轉的力。在子彈出膛之後,子彈就會旋轉,增加子彈的穩定性能,也可以提高子彈的殺傷力。


但是膛線的纏繞距離和膛線的條數都不是隨便來的。它是有一個特定的公式計算出來的,這個公式需要考慮子彈火藥燃燒所產生的能量、槍膛膛壓的大小、槍管的長度、彈頭的重量等等一系列因素,這裡量子就不把這個公式發出來了,畢竟如果在公共場合放出來那無異於教大傢伙造槍了(或許警察叔叔該找上門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在一定的程度內槍管膛線的條數越多越好,而且膛線的纏繞距離越短越好。因為這樣發射出去的子彈旋轉速度更快,穩定性能更高,殺傷力更強。


量子聊軍武


歡迎關注兵器知識譜,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款目前依舊保持著世界上狙殺目標最遠距離的狙擊步槍——麥克米倫Tac-50狙擊步槍,2017年曾有一名加拿大特種部隊狙擊手使用該型狙擊步槍在伊拉克戰場上擊中距離3540米(3871碼)的塔利班武裝分子。該型狙擊步槍全長為1448毫米,槍管長度為736毫米,槍口初速約為850 米/秒,膛線為8條,膛線纏距330.2 毫米,在2000米的有效射程子彈散佈≤19英寸(48.26 釐米)。再來了解一款擁有8條膛線的槍械——國產W95式12.7毫米重機槍,該型機槍全長1995毫米,槍管長1003毫米,槍口初速約為850米/秒(與Tac-50狙擊步槍基本相同),線膛為8條右旋等齊膛線,纏距為380毫米,1600米的有效射程彈散佈≤60釐米(使用白光瞄準鏡情況下的單發射擊)。同為多膛線槍械,射擊精度竟然天差地別,可見槍械的射擊精度並不是隨著膛線數量的增加而得到提高,膛線固然能保證槍彈的射擊精度,但前提是膛線必須與槍械匹配,貿然增加槍管膛線數量將會改變槍彈導轉側的受力條件,反而會降低射擊精度和槍口初速。

▼下圖為正在對地平射的國產W95式12.7毫米重機槍,它擁有8條膛線,但是射擊精度遠不及只有6條膛線的狙擊步槍

膛線的增加只會降低槍彈的槍口初速,而不是提高

我國5.8mm口徑步槍系列就採用4條膛線設計,比如95式自動步槍的子彈槍口初速約為930米/秒;美國的M16系列自動步槍採用6條膛線設計,子彈槍口初速為約為975米/秒。可見在增加2條膛線的情況下6條膛線的步槍子彈槍口初速並不比4條膛線的步槍高出多少,如果需要提高槍彈的初速,最直接的辦法是增加槍彈發射藥數量,以達到提高膛壓的目的,而不是增加膛線。

▼下圖為正在使用M16A2型自動步槍進行實彈射擊訓練的阿富汗女兵,M16系列自動步槍的膛線數量為6條

膛壓與槍械本身無關,是由彈藥決定的。比如我國95自動步槍使用的DBP-87式5.8x42mm普彈和鋼芯彈膛壓為284.3Mpa,屬於低膛壓槍彈;而美國M16自動步槍使用的SS109型5.56x45 mm北約標準步槍彈膛壓為380Mpa,屬於高膛壓槍彈。很顯然北約標準彈的膛壓遠超我國的87式普通彈,那麼為什麼M16的槍口初速卻與95式相差無幾呢?原因就是M16多出來的那兩條膛線了。

▼下圖為正在使用彈橋為彈匣快速裝填5.56毫米北約標準彈的士兵,5.56毫米子彈口徑雖然小,但是膛壓卻高於我國的5.8毫米槍彈

高膛壓槍彈會對槍管造成較大擠壓應力,槍彈勢必產生較高的槍口初速,而過初速過高的槍彈在有效射程內擊中目標時往往一穿而過,只對目標造成眼對眼的貫穿傷,子彈根本來不及翻滾來對目標身體制造空腔效應,殺傷力將會大大減弱。為降低初速,只能給槍管增加兩條膛線,膛線數量的增加將提高子彈在槍管內的受力面積,從而起到減速的作用。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儘量將槍口初速控制在950米/秒的最佳範圍內,否則小孔徑步槍將毫無意義。

▼下圖分別為使用俄羅斯5.45毫米、北約5.56毫米、我國5.8毫米小口徑槍彈在射擊肥皂時產生的不同效果的空腔效應,如果槍彈初速過高將會降低空腔效應,從而降低殺傷力

提高槍械射擊精度的因素與增加膛線無關

影響槍械射擊精度的三大因素是環境、槍械、射手,其中槍械因素指的是槍械本身具備的射擊精度性能,而影響槍械射擊精度性能的因素則是槍械的槍管性能和彈藥性能。由於槍械在射擊時會受到彈藥擊發和彈頭摩擦產生各種應力影響,槍管在這些應力的作用下會出現震顫現象,震顫幅度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子彈的射擊精度。為了克服震顫幅度,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厚槍管厚度,而高精度狙擊步槍則直接使用專用的重型槍管。也就是說槍管越厚,擊發子彈時槍管的振幅越低,子彈也就打得越準。比如95式槍族,使用重型槍管的95式班用機器射擊精度往往比使用輕型槍管的95式自動步槍要高,以至於我軍士兵在參加國際軍事賽事時不得不為95式自動步槍更換95式機槍的槍管。

▼下圖為2013年即將赴澳大利亞參加輕武器射擊技能大賽的我軍官兵,他們手中的95改已經全部換裝95班用機槍的重型槍管

彈藥性能則表現在彈頭的加工精度上,相同的槍械使用不同加工精度的彈藥射擊時有著不同的射擊精度,加工越精細的彈藥射擊精度越高。比如文前提到的麥克米倫Tac-50狙擊步槍,加拿大狙擊手在使用本國生產的狙擊專用彈時最多隻能精確命中距離2270米的目標,而改用美國生產的高精度狙擊專用彈時才創造出3450米的世界狙殺記錄。

▼下圖為狙擊步槍專用的高精度子彈

例舉一個反面教材,我國的79式狙擊步槍是仿製蘇聯SVD狙擊步槍的仿製品,由於狙擊戰術思想落後,成功仿製該槍後並沒有為其設計專用狙擊彈,而是簡單粗暴地使用56式班用機槍的機槍彈來做為狙擊彈。機槍彈當狙擊彈用的野蠻路子造成79式狙擊步槍射擊精度遠比越軍手中的SVD狙擊步槍差得多,因此在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的狙擊戰成績並不出彩。

可見在提高槍械射擊精度的措施中並沒有增加膛線數量這一項,普通步槍和狙擊步槍的膛線只會是4條和6條,絕對不會有人為了提高射擊精度而將膛線增加到8條或者10條,因為那樣只會讓射擊精度降得更低。

▼下圖為7.62毫米機槍彈,它曾經是我國79式狙擊步槍的專用彈,試問這樣的子彈又怎麼發揮出狙擊步槍的射擊精準度呢?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步槍的射擊精度和槍口初速並不會隨著膛線數量的增加而提高,胡亂增加膛線數量的行為只起到反作用,本想成“狙”的步槍搞不好反而成了“霰”。我們做一個假設:把一款原本只有6條膛線的高精度狙擊步槍將膛線數量增加到8條,那麼原本800米/秒的初速可能會降低到700米/秒;而原本只會留下6條膛線紋的子彈將會增加到8條,子彈外形的巨大變化將會嚴重降低彈道性能,高精度狙擊就此降級為精確射手步槍,得不償失了。


兵器知識譜


膛線數量過多, 那麼每一條膛線的寬度就變窄了, 更容易磨損, 對槍管的壽命很不利;

膛線過少, 為了保證提供給彈頭足夠的迴轉力, 就只能增加膛線側面與子彈的接觸面積, 也就是把膛線加深. 結果是彈頭變形更大, 而且陰線部分得不到充分的密封, 燃氣洩漏, 造成初速上下波動, 對精度很不利.

實際中, 總是從加工能力考慮, 在保證彈頭自轉要求的前提下, 儘可能減少膛線數量. 最少的只有一對(2條), 斯登和春田 03A3/A4步槍等戰時應急武器就採用過這種膛線.

同時子彈的穩定性和膛線數量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和膛線纏距密切相關,自轉速度是跟膛線的纏距有關係(膛線的"纏距"就是指: 彈頭旋轉一週所走的路程).

而且膛線纏距不是越密越好, 纏距過密, 子彈自轉速度過高, 陀螺穩定效果過強, 彈頭軸線始終指向彈頭出膛時的方向, 結果就是彈尾先落地, 俗稱"過穩定". 而且會出現"橫彈\

胡說冷兵器


膛線是根據槍械的設計性能來決定的,理論上膛線的條數越多越淺,那麼氣密性就越好,飛行姿態就越穩定,精度越高。但是加工起來就越複雜。子彈在空中的飛行狀態時旋轉的,槍筒裡的膛線就相當於導軌,一般來說膛線越多子彈的旋轉就越厲害,子彈在膛線中受的總擠壓力是相同的,那麼6條膛線,每條膛線施加的力就是1/6,4條膛線就是1/4,6條膛線,子彈在槍膛中飛行時受力更加均勻,出膛後飛行姿態穩定,沿軸心旋轉也會更準確,偏移誤差就較小。但是你膛線多了不能深,否則摩擦力太大容易爆管,平時注意槍管的清潔很重要,你訓練時帶進槍管的揚塵風沙,都可形成槍管厚度增加使子彈的摩擦係數加大,實踐中發現很多衝鋒槍有槍管膨脹現象,所以愛槍的人要懂得配戴專用槍帽。槍只要你對他好了就拿得順打得準沒毛病。⛳





步兵輕武器


不是,槍管內膛線數量的多少跟彈丸的出膛速度和命中精度沒有直接的聯繫,槍口初速跟子彈的裝藥量、槍管的長度等因素有關,而影響槍械的精度的因素同樣也有很多,比如彈頭的形狀、質量、閉鎖機構以及槍管長度和裝藥量等,但如果要說到膛線對槍械精度的影響,那也是跟膛線的纏距有關,因為膛線的纏距是決定彈丸轉速的,而彈丸的轉速又決定了彈丸飛行時的穩定性,即彈道係數的高低,最後,彈丸的飛行時的穩定性基本上就決定了其精度和打擊目標時的角度!


▲槍管內的膛線

什麼是纏距?纏距就是膛線旋轉一週時的長度,或者說是彈丸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轉所需的膛線扭轉長度,彈丸在槍管內每行進一個纏距的長途,就會旋轉一圈,所以,當槍管的長度一定時,纏距越小,彈丸在槍管內旋轉的次數就越多,旋轉的速度就越大,反之,膛線的纏距越大,彈丸的旋轉次數就越少,相應的旋轉的速度就越小

;彈丸的旋轉速度大小是會影響彈道穩定性的,一般情況下,彈丸旋轉速度越大,穩定性就越好,理論上精度也就越高,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彈丸的旋轉速度過大,彈頭就會進入一個“過穩定”的狀態,這種狀態同樣會影響彈丸的彈道和射擊目標時的角度,為什麼?

▲穩定軸方向變化草圖

首先,由陀螺穩定性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物體的旋轉速度越大,擺動角就越小,軸向穩定性就越好

,對於子彈的彈頭來說,其飛行的彈道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類似於一條拋物線那樣的曲線,彈丸在飛行過程中,如果想要保證精度和入射角度,旋轉時的穩定軸是要隨著運動方向的切線方向變化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時刻彈丸的穩定軸方向其實就是切線方向,如上圖所示,所以,只有保證彈丸的旋轉時的穩定軸方向能隨著彈道的變化而變化才能保證彈丸的穩定性和精度,這個也叫彈丸的追隨穩定性,但是如果彈丸的轉速太大,就會導致其陀螺穩定性太好,而這種穩定性太好又會對彈道有什麼影響呢?

▲彈丸陀螺穩定性太好時的彈道草圖

影響就是會改變彈丸的入射角度、飛行距離以及精度,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彈丸在飛行過程中是要是到空氣阻力作用的,如果彈丸的軸向穩定性太好,那麼穩定軸就不會隨著彈道的變化而變化,而是始終保持著出膛時的方向,就如上面的草圖所示那樣,穩定軸的方向基本上沒有出現變化,這樣一來,導致的後果就是彈丸受到的空氣阻力作用越明顯,彈丸會出現“上翹”的情況,其射程以及彈道的穩定性、精度、入射角度就會同時受到影響,所以,這就彈丸旋轉速度過大,導致軸向穩定性太好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也就意味著彈丸的旋轉速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即決定了膛線的纏距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而是有著被一個最合適的纏距,這個“最佳纏距”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彈丸的材質、長度、出膛速度等!


▲格林希爾公式

至於纏距最佳距離怎麼計算,這是有一個計算公式的,如上圖所示,這個公式叫“格林希爾公式”,由一個英國的數學家Alfred George Greenhill(阿爾弗雷德·喬治·格林希爾)提出,是一個用於計算鉛芯子彈最佳纏距的“經驗法則”,公式中的D為“彈頭直徑”(以英寸為單位);L則是“彈頭長度”(同樣以英寸為單位);根號裡的SG/10.9則是指“子彈比重”,SG為一個常數,對於大部分的鉛芯子彈來說,SG的值同樣取10.9,即可以簡化方程的後半部;至於C,同樣是一個常數,需要根據彈丸的出膛速度來選擇不同的數值,當彈丸的出膛速度小於840米/秒(2800英尺/秒)時,C的值取150,而當出膛速度大於840米/秒時,C的值則是取180,然後再代入其他的數據,就能算出最佳的纏距了!


哨兵ZH


當然不是,題主可能對這些定量有點誤解,我們先來逐條分析。

首先初速是什麼,給子彈的初速主要由以下幾點因素決定,首先就是發射藥的種類,其次就是槍管的長度,之後就是子彈的質量。這其實很好理解,從初中物理我們可以得知物體的速度來自於加速度即V=at,而加速度來自於施加給物體的力(牛頓第二定律)即a=F/m,所以這就能解釋發射子彈的初速了,子彈受到的推進力來自於火藥,火藥質量越好推進力自然也就越大顧F更大,子彈質量越小顧m越小,也就是說火藥越好子彈質量越小顧子彈的加速度越大。然後我們來看槍管子彈只有在槍管之中才是加速的,所以槍管越長加速時間也就越長顧t越大,根據公式我們就能知道t越大V越大,這就意味只槍管越長髮射藥越好子彈越輕打出去的初速度也就越大,所以子彈初速度和膛線多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膛線這玩意是讓子彈旋轉的,小時候玩過陀螺吧,只要旋轉起來陀螺就不會倒在地上,子彈的原理也一樣只要旋轉起來子彈就不會再空中翻滾顧能增加精度,但這個理論值適用於線膛槍和滑膛槍的對比,在線膛槍概念裡並不是膛線越多精度越高。至於膛線為啥會有數量的區別,我們先來說膛線和子彈是怎麼工作的,首先子彈在發射之前的直徑實際上是比陽線的直徑大的,至於啥是陽線我下面給你看個圖

其次子彈的外層是一層銅被甲,銅較軟所以很容易被其他更硬的金屬切開,所以在火藥推動子彈向前運動的時候,膛線就切入了子彈的銅被甲嵌入了子彈之中,被切開的地方就形成了一條軌道在接下來的運動之中,子彈將會在膛線的作用下沿著膛線旋轉的方向進行旋轉,從而達到讓子彈穩定的目的。但問題就在於我們之前說的銅是一種比較軟的金屬,如果只有一條膛線的話,一旦在切割過程之中子彈出現晃動,那切割出來的軌道就會不規則進而導致子彈旋轉不規則,從而使得子彈出膛之後亂飛,所以需要對子彈進行多點固定而這就需要多條膛線,至於到底需要幾條膛線那就得看武器使用什麼子彈以及武器設計師自己的考量了。反正不是膛線越多精度越高這個道理。

被膛線切割過的彈頭

那武器的精度到底和什麼有關呢,最基本的就是槍管的設計和校正,其次就是子彈的製造。首先槍管在出廠的時候必須保證儘量的直,不少專業狙擊槍的槍管校正工作都是靠著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工人手工校正的。除了校正之外還得保證槍管的強度,因為槍的使用過程可不是什麼憐香惜玉的過程,有不少暴力使用的時候,所以必須讓槍管有足夠的強度抵抗這些暴力使用造成槍管形變,所以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高精度狙擊槍槍管外都有加強筋(既滿足強度又降低重量)。

可以清楚的看到槍管上的加強筋

其次就是子彈了,玩過陀螺的人都知道拖陀螺每一個對稱點的質量都必須相同不然在轉動之中就會出現不可控的震動,對於子彈來說也是一樣,而且製造子彈更加困難,記得我之前說過銅被甲吧,沒錯這只是子彈最外面的一層,而為了保證殺傷和穿透力,子彈內部還有好幾層不同的材料,比如鋼、鎢、鉛等。這些材料的密度都不相同,所以在製造子彈的時候必須保證這些材料相同的部分全部都均勻分佈在子彈的中軸線兩側,如果偏移一點將會使得子彈在飛行過程之中出現震動,從而導致精度下降。狙擊槍專用的子彈要求更為嚴格,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專用的狙擊子彈和普通子彈是有區別的。這也是為啥我們老聽到新聞中說有些國家連子彈都造不出現的原因,他們不是造不了子彈,而是造不了合格的現代子彈。

各種子彈的剖面圖

所以精度如何和膛線多少沒有直接關係,最有關係的是槍管的製造質量和子彈的製造質量。


開著皮卡打坦克


世間萬物都講究一個平衡,任何平衡被打破了都會導致傾斜。

線膛步槍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各項已經基本達到了平衡,想要找到突破已經很難了。

膛線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是為了使彈頭旋轉,增強精準度。膛線的纏距,陽線寬度,陰線寬度以及形狀,還需要根據彈藥的情況,槍管的長度,進行匹配計算的,以確保子彈在有效射程內以最穩定的姿態旋轉飛行,一旦擊中目標立刻失去平衡而在目標體內翻滾,把彈頭的能量最大化傳遞,行程最大殺傷力。

最佳纏距的計算公式

在彈頭初速為1500fps到2800fps間時:

纏距=15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我還不知道怎麼通過數據說明膛線不是越多越好。但是越多代表加工難度越大,成本越高,帶來的提升可能微乎其微,不利於大批量生產。槍管本身就是易耗品,所以設計師應該是在加工難度,成本控制,威力精度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所以才形成我們常見的以火藥為動力的槍支通常四根,六根膛線,以氣體為動力的槍支通常十二根膛線。

不過現在有些槍支設計成半膛線的,臨近槍口位置有縮口的,膛線和滑膛都有縮口設計。具體原理說不清楚,但都是為了兼顧提高精度和威力。

有一點我覺得彈頭在激發瞬間,彈頭尾部和槍膛之間應該是密封的,因為彈頭基本是披鉛的,鉛的特性就是比較軟,在那麼大的壓力下,披鉛會塞滿陰線。隨著彈頭在槍膛裡向前運動,會有摩擦損耗,但出膛前也基本保持氣密性。


夜幕遊俠Nomad


膛線多,是,為了子彈旋轉速度快,而已,狙擊槍,搶管比較長,那是為了直線飛行遠,但是,狙擊槍,的,子彈火藥,是加量的,爆發力比一般的子彈,火藥,加的多,內壓,強勁,而達到,狙擊槍,的,功用,而,定製,的,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