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第三小學校長譚麗豔:謀發展快樂辦學 做校長追夢教育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指揮者和組織者。有人曾經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學校,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校長的一個決策,甚至他的一舉一動都決定著學校的發展和走向。當好校長不容易,要成為一名有建樹的校長更不容易,那麼,怎樣當校長,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應該重點抓哪些工作,眾說紛紜,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下面結合自己20多年的校長工作實踐談談粗淺的認識。

每個時代都有“好校長”的標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校長”的模樣。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做整個的校長”“不做命令式的校長”。校長要有一種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人為本、善於學習、務實創新、執著追求、積極奉獻、全身心地投入,做一個學習型校長、務實型校長,更要做一個富有人格魅力和愛心的校長,引領全體師生在不斷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諧發展的征程中,在成就師生幸福人生中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在今天這個人工智能撲面而來、“未來”迫在眼前、學校教育面臨諸多挑戰的新時代,我認為“好校長”應該具有仁愛、情懷、思想、智慧、博學、創新、激情、靈活、民主、包容、擔當、勇氣、格局、堅守、學習、反思等眾多優秀品質,那麼在這麼多優秀品質中,哪些品質更加“核心”和“必備”?哪些是好校長特有的素養?我人為,做好一名校長有幾個關鍵詞——學習、堅守、情懷、靈活、創新。

學習——“好校長”腦中有思想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知識迅速更新、技術頻繁換代、信息幾近爆炸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終身學習就不僅僅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而是一種需要、一種必須。無論什麼人,不堅持學習、不善於學習,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學校是學習的地方,校長是組織、指揮學習的人,自身的學習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當校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知識和更新知識的過程,就是不斷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的過程。

堅持每天15分鐘閱讀,每月抽一到兩天讀書。通過不斷地閱讀,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而這種讀書要有非功利思想,讀書不要總想著與結果相連。“合抱之樹,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讀書是慢功,習慣和興趣的培養都需時日。但只要持之以恆,讀著讀著,忽然間“你會頓然醒悟,管理思路和教學思路便會突然在你面前打開”。

1.撰寫管理日記。蘇霍姆林斯基特別主張校長和教師要準備一個記事簿,隨時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他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一些對他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那種連續記錄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2012年9月至今,我堅持寫了7年的管理日記。

2.撰寫工作反思。葉瀾教授說:“寫教學反思,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備課的總結。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為優秀教師;但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必定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說不定還能寫出一個專家來。” 據介紹,曾經從教於北京四中的孫維剛老師從來不寫教案,但是他每上完一節課,總是認真地撰寫教學反思,總結教後的成敗得失,為他的教學風格的形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也為他成為一代名師奠定了基礎。所以,教師要經常進行反思,只有經常反思,才會使我們的教學出現常教常新的局面,校長也是如此。

3.寫教育教學管理論文。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其實就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過程,更是整理教育思想的過程。不寫或不善於教育教學論文,研究成果往往會呈現碎片化、思緒化、即時性等特徵或狀態,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可以說是對研究成果的歸納、整理和提升,也可以說是對平時研究的“二次研究”。

4.寫文藝性的作品。經常撰寫一些文藝性的作品,會使我們的內心變得豐富、細膩和鮮活,更主要的是會使我們的教育管理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校長的工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和師生的交流、處理棘手的事情、與合作方的談判、會見國內外同行、深入瞭解教學改革的情況等等,在這些過程中,正如我有一個同學所說:校長的工作就是每天回答十萬個為什麼,十萬個怎麼辦。如果善於傾聽、留心記憶、主動提問,就很容易發現新的知識點、瞭解新的動態,進而找到需要學習的重點問題,需要的話,再更進一步地去學習。

一個校長不可能掌握具體知識的方方面面,而要了解大趨勢、大方向,需要關注整體,加強頂層設計。通過學習,瞭解什麼樣的人才是某一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做到知人善用;瞭解某一個領域當前的最新動態是什麼,做到與時俱進。校長必須要在學習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凡事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抓得準。

情懷——“好校長”胸中有大愛

這意味著好校長首先要有一顆“溫暖的心”,有發自內心的對孩子、對教師、對教育的熱愛。大愛發乎於心,外顯於行。心間有愛,則目中有人,由此會真正尊重、寬容、成全每個生命。因此,“以愛育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為人師者的每一次舉手投足。

大愛生髮教育情懷,孕育專業情意。因為有愛,校長會始終堅持兒童立場,堅守為了每一個孩子發展的教育價值觀。校長當得好不好,除了思想水平高低、工作能力大小以外,校長本人有沒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作為校長,我們無法迴避這個問題。當好一名校長,必須加強自己的修養,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因為教育創新呼喚“魅力型校長”。

帶著愛心工作

什麼是愛心?愛心就是“慈愛之心、慈善之心、慈悲之心、慈母之心”;愛心就是“疼愛之心、付出之心、奉獻之心、犧牲之心”;愛心就是“包容之心、大度之心、君子之心、長者之心”……簡單來說,一個校長的愛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愛工作,二是愛老師、學生,三是愛自己。


在學校管理中,物質刺激已不是管理的靈丹妙藥,制度約束只能管理教師的行動而非思想,唯有用文化引領教師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創造幸福的教師生活,才是上策。

1. 愛教師,做快樂的領路人。一個校長的領導力還表現在校長具有較強的協調和激發教師團隊的能力。從管理學上說,教師是學校發展中最活躍的因素,學校管理的本質在於最大限度地喚醒每位員工的潛能,學校管理的過程就是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激發與協調。現實中,教師之間難免會因利益衝突而產生這樣那樣的不和諧。但是,一個有領導力的校長,總能藝術化地化解矛盾與衝突,促進人與人相互融合、和平相處;總能一心想著教師,為他們的專業發展搭建平臺;總能發揮道德領導權威,將校長領導力發展成為學校領導力;總能激發學校組織系統內部每個員工的潛能,矯正學校的不和諧音符並逐漸奏出悅耳之音。總之,一個合格的校長要懂得管理的真諦,以和諧之心創建一個教師共同體。

2.生活上的關心。當校長,要把所有的教職工作為自己的兄弟姐妹,叫家、叫群、叫圈。要愛群、樂群、利群。所謂愛群,就是要熱愛你的集體,熱愛你的同事;所謂樂群,就是要把與同志們共事當作一種緣分,當作一種至高的樂趣;所謂利群,就是要敢於並善於為職工排憂解難,為職工謀福利、求實惠。

3.愛學生,做孩子的朋友。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明天和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只有愛學生,也才能教育好學生。

帶著激情工作

一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校長,一個想幹事、會幹事、能幹成事的校長,一定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校長。校長要有幹事的衝動,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斷提出新的奮鬥目標。校長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師,教師的激情可以感染學生,校長、教師、學生的激情融匯在一起,校園才能充滿浩然正氣、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學校的事業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

“無欲則剛”

職位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字。校長只有無私慾,無邪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責在人先,利在人後,才能立世有威信,改革有底氣,才能團結人,有感召力,這也就是古人說的“公則四通八達,私則偏向一隅”。一名校長,只要將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結合起來,那他就一定能團結和帶領一大批優秀人才,在事業上無往而不勝。什麼是真理?概括起來就是四句話:你講的道理是先進的,你的發展思路是科學的,你的工作決策是正確的,你的具體措施是到位的。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事實勝於雄辯,真理的力量將使大家信服地跟著你前進。

“有容乃大”

厚德載物,寬容得眾。當校長要有教育家的胸懷,器量須大,心胸須寬,要記人之功,容人之過,這樣才能團結各種性格的人才,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保護好、調動好、發揮好所有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真正的好學校並不是我們平時所想象的紀律最嚴明、學習最嚴謹、規範最周全的學校,而是給學生自由和想象的空間較多,創設出寬容和關懷的氛圍,特別是在思想與智慧上給予學生啟迪。

靈活——“好校長”腦中有智慧

他們往往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特殊“功力”。有智慧的校長能夠運籌帷幄。他們能夠遊刃有餘地化解辦學中的“疑難雜症”,為學校設計因地制宜的發展藍圖。

一個校長的領導力還表現為校長具有較強的爭取社會支持的能力。在生活中,學校不是與世隔絕的桃源,學校不能關在圍牆裡封閉辦學,校長也不僅僅是教學者和管理者,他們同時扮演著設計師、演說家、外交家和詩人等多種角色,他們必須靠平和心態和創意做法維繫情感紐帶,爭取社會各界支持,他們必須走出校門,跨進社區,融入社會,走向媒體,從多方位、多層面贏得社會支持。

創新——“好校長”動中有“時代感”

這意味著校長要有很強的前瞻意識和對時勢的敏銳判斷。時代感意味著新視野、新思維、大格局。校長的視野和格局決定著學校發展的高度和“跨度”,時代感意味著與未來同行共進。

在未來的教育中,學生個體越來越從群體的教育接受者變成教學過程的中心,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授課教師面向全班同學統一進度的灌輸。全球化教育將覆蓋各個角落,向學習者提供多樣化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教育的大數據應用。

面對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我們提煉的核心理念包括:學生要有人生規劃,要加強目標教育,提升學科素養,培養興趣愛好,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要具備自主、自律能力等。

我們的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黃金階段,是德、智、體、美諸多方面發展的奠基階段, 是為中學、大學教育鋪石墊路的教育,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少年兒童的影響,將遠遠超出本階段而延續到終身。因此,它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個人前途命運,而且關係到千家萬戶,它既是“樹百年大計之建築”,又是關係到民族興衰的大問題。

我校一直秉承著“六年決定一生”理念,我們認為在小學階段要為學生打好三方面的基礎: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為他們的腦力和體力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使他們能夠不斷追求成功。二是要打好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的基礎,使他們在今後能不斷地自己去獲取知識。三是為他們走向社會打好基礎,使他們從小就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使他們瞭解社會、瞭解他人、瞭解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責任。

總之,作為校長,我們應該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努力學習,腦中有思想;執著堅守,心中有定力;情懷寬廣,胸中有大愛;機動靈活,心中有智慧,不斷創新,動中有“時代感”,一名校長,有了學習的習慣,有了人格的魅力,有了務實的作風,有了創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建設和發展出一所獨具特色的學校,做真人、有真愛、用真心,是最樸素的一條路徑,多一些好校長,不僅是師生之幸、學校之幸,更是國家、民族和未來之幸!望所有的校長們、同行們都能一起努力!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第三小學

本文刊登在《陝西教育》綜合版2019年第11期

《陝西教育》· 綜合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