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上映的《絕代雙驕》收視率破1?

包蕊傑


經典IP屢次翻拍的現狀,不僅讓觀眾審美疲勞難獲好成績,還開始產生輿論反噬。對於大眾來說,有了多部優質前作的老IP被再次翻拍,已經自帶“爛片預定”標籤,演員超越不了原版、改編亦難達到國產劇曾經的巔峰水準是常態。

所以,由胡一天、陳哲遠主演的新版《絕代雙驕》官宣之時,基本上已經被視為又一部蹭經典熱度的“爛片”。然而,當該劇於16日首播之後,不僅話題榜討論熱烈,當天收視成績也成功破1,成為同時段榜首。

沒有老IP被N次翻拍的輿論反噬,也沒有太多新版與老版對比的批評,收視率代表了大部分觀眾的心聲:喜愛遠大於反感。這樣一反常態的遭遇,讓排斥翻拍劇的觀眾詫異,是意料之外的結果,但細細思量卻又有跡可循。

因為這一版《絕代雙驕》,擁有兩大優勢。

翻拍優勢

2020版《絕代雙驕》是這個IP第十次被翻拍,從數據來看新版很難給出大突破,這也是一開始網友不看好這部作品成績的關鍵。然而,將《絕代雙驕》與《射鵰》、《神鵰》等經典做對比可以發現,它更有翻拍優勢。

首先,時間間隔合適。這個IP雖然已經被翻拍十次,但上一版還是2005年的《小魚兒與花缺》,這中間隔了十五年之久。相對而言,95後、00後觀眾對這個IP熟悉度不算高,它有一定的新觀眾受眾群,翻拍價值更大。

要知道,在2005-2020這個期間,老IP裡僅《射鵰》就有過兩個新版本、《神鵰》更多達三個。三五年便出一個新版本是觀眾厭惡翻拍經典的重要原因,但已經15年沒有出新版本的《絕代雙驕》,觀眾的排斥感相對沒有那麼強。

其次,這一版是首個內地版。內地翻拍金、古武俠IP已經是常態,但嚴格來說,2020版《絕代雙驕》是內地第一次翻拍該作品。以往的版本基本上都是港臺地區為核心進行製作,雖有內地參與,但風格主導還是以港臺為主。

雖然兩岸三地之於武俠的見解是一脈相承,但內地版武俠亦有自己的獨有風格,比如張紀版的金庸武俠便曾打破TVB經典版的壟斷,口碑頗佳。之於90後觀眾來說,這些經典IP的內地版,也是“青春記憶”重要組成部分。

在經典老IP大多都有一部內地風格的獨特之作的情況下,《絕代雙驕》卻一直未有內地團隊主導進行嘗試,這是一個製作空缺。這一次,新版的上線,可以給觀眾一部新制作風格,也少了更多“競品”,更容易打造出自己的新鮮感。

最後,《絕代雙驕》相對改編空間更大。金古梁溫黃幾位武俠大師的作品裡,古龍鮮明的風格,對影視化改編來說一直是個棘手的問題。與金庸武俠算得上是“還原”的改編相比,古龍的作品影視化幾乎都經歷過“魔改”,《絕代雙驕》更甚。

8090後觀眾熟悉的99版與05版《絕代雙驕》,都對原故事進行了大刀闊的改動,人物劇情變化頗大。比如99版改變了邀月殺江楓夫婦的原因,張菁、蘇櫻兩個角色被融合為一體;05版的更是把江玉郎改成女性角色,甚至加上了宮鬥戲。

兩個版本的故事脫胎於原著卻又沒有完全照原著進行,這樣一來給新版改編留下更多餘地。編劇可以抓住老版本忽略的細節進行再創作,能夠讓非原著粉有更多新鮮體驗,一定程度上讓故事不用掉入翻拍劇情“完全一樣”的困境裡。

班底保障

《絕代雙驕》的收視成功除了翻拍優勢外,以郭靖宇為核心的製作團隊,也是本劇受認可的關鍵原因。郭靖宇的原創劇本雖然屢次受到“三觀”質疑,他想表達的傳統美德,與現代人追求的自我意識有一定代溝感。

但不可否認,郭靖宇的作品一直都是品質保障,作品質感不掉鏈子、製作用心、故事也有優秀的戲劇張力,一直是高收視的存在。而他監製的17版《射鵰英雄傳》更是2010年之後武俠老IP翻拍劇中難得受認可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8.0。

有了擅長打造優質作品,又曾經有過翻拍成功案例的郭靖宇團隊打底,《絕代雙驕》已經有了高開基礎,至少央視平臺的認可便足以證明本劇質量。以此來看,《絕代雙驕》首播收視破1,並不奇怪。

不過,《絕代雙驕》想要高開高走,還需穩住劇情

翻拍優勢與團隊保障,讓《絕代雙驕》高開起步,但一部作品能否持續獲得認可,關鍵還在於全劇的質量。從開局來看,本劇延伸了郭靖宇作品的精良品質,連90後的小鮮肉胡一天都有了大俠江楓的韻味,表現可圈可點。

然而,還是前面七話提到的問題,古龍小說改編難度不低,雖然“前任”翻拍團隊給“後輩”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卻也考驗著他們的改編水平。《絕代雙驕》能不能穩住高開優勢,就看編劇能不能HOLD住這個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