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人間——記汾西縣委扶貧幹部武耀忠侯建忠的感人事蹟

山西省汾西縣邢家要鄉,處於呂梁山區的汾西縣、洪洞縣、蒲縣三縣交界的地方。群山環繞,峰巒疊嶂,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多少年來,故鄉貧瘠的土地、脆弱的生態環境,使故鄉的貧困村民束手無策。

改革開放以來,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指引下,人民的物質生活也日益豐富起來。由於地理位置、歷史原因等問題,故鄉仍然停留在貧困落後狀態,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面對窮山僻壤的故鄉,要想脫貧致富,全面達成小康社會談何容易。必須加大力度,因地制宜、腳踏實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經濟。

從前,一提到農村的環境衛生,很多人自然會想起“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屋裡現代化、院外髒亂差”這句順口溜。近年來,鄉村建設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狠抓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並建立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如今,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鄉道村道乾乾淨淨,道路兩旁綠樹成行,垃圾箱整齊排列,每個村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情暖人間——記汾西縣委扶貧幹部武耀忠侯建忠的感人事蹟

習近平主席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經說過:“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過硬的農村黨支部,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就不能在農村得到具體落實,就不能把農村黨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從而就談不上帶領群眾壯大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向貧困和落後作戰。”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基礎,是黨聯繫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實現黨對農村工作領導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是領導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力量。

山西省汾西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武耀忠,縣政協副主席侯建忠,深入邢家要鄉,帶領全鄉人民脫貧致富,用愛心點燃希望,用真情傳遞溫暖,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他們奔赴全鄉的各個村委會,一次次的會議,一場場的爭論,一趟趟的外出考察。為了改變邢家要鄉貧窮落後面貌,他們走南闖北搞調研,四處奔波謀出路,下定決心擺脫困境。

他們結合當前黨和國家對脫貧的高度重視,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集中到村委會會議室,對脫貧正反典型事例進行解析、播放精彩的勵志視頻片段,採用通俗易懂和緊貼生活的語言,緊緊圍繞“堅定信念、遠離抱怨、制定目標、立即行動”四個方面內容,由表及裡、由點到面、深入淺出地進行了詮釋宣講。

情暖人間——記汾西縣委扶貧幹部武耀忠侯建忠的感人事蹟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分晝夜,不怕雨淋日曬,無論颳風下雨,全心全意投入到脫貧攻堅行列裡來。他們駐紮農村、深入老百姓家中,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做詳細的調查,有針對性地為老百姓制定紮實有效的脫貧政策,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每到一戶,都能與困難群眾近距離接觸,促膝談心,噓寒問暖,瞭解幫扶對象防寒禦寒情況,確保貧困家庭安全過冬、溫暖過冬。他們詢問部分貧困戶的就業收入、子女上學、醫療保障和日常生活等情況,瞭解他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給他們講解扶貧政策,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鼓勵貧困戶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政法委書記武耀忠對父老鄉親說:“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各位父老鄉親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號召和帶領下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讓父老鄉親錢袋子鼓起來,不再為衣食住行擔憂。”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真正做到:“扶貧工作不掉隊,關懷群眾不缺席,深入尋常百姓家,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武耀忠強調:“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更要加強政治理論和道德準則的學習,增強自身的免疫功能,要清醒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新形勢。黑惡勢力是危害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頑疾,凡是有黨員或幹部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干擾和阻礙涉黑涉惡案件調查,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都必須堅決懲治,絕不姑息。”並組織村民學習掃黑除惡應知應會相關知識以及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十五種類型等相關內容。要求所有的幹部和黨員要防微杜漸,築牢思想防線,做好分內的事,管好身邊的人。

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和學習,各村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權利運行行為得到進一步規範,同時,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切實提高了黨員幹部的政治站位,思想認識得到了強化,更紮實地推進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縣政協副主席侯建忠,深入群眾中,聽取人民群眾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具體推進情況和當前存在的困難問題以及今後農村環境衛生的整治和管理。和人民群眾一起緊緊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協商建言,並提出相關建議。詳細瞭解各村村容村貌的提升、農村汙水處理、垃圾治理、廁所改造以及街道管理等情況。

侯建忠是邢家要鄉人,他常常“回家”與貧困群眾面對面溝通,每週實地家訪或通電話一次,每個月都要與貧困戶開一次家庭會議。奔著“重在落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精神,對貧困戶生活中的困難和合理要求及時協調解決,做到不拖延、不推諉,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憂。

在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武耀忠,縣政協副主席侯建忠的帶領下,邢家要鄉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黨風村風,風清氣正,各村環境,乾淨整潔。實施了住房安全、通村公路、安全飲水、物流網絡、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信息等公共服務得到提升,鄉風精神文明建設,村容村貌、戶容戶貌,人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光伏發電、養殖種植以及移民搬遷工作都有了顯著成效。鄉村辦起了養牛場、養豬廠、養雞廠。全鄉有十多個自然村已經順利搬遷到縣城附近的府底移民新村。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確保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貧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確保有學上、上得起學;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需求,確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居住條件,確保人民群眾有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劉佩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