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手握50萬大軍,為何不直接北上中原而是東下金陵?

蔡賢毅


在太平軍攻克武昌後,他們對下步的進軍方向做了激烈的討論,但是,當時的爭論主要是在根據地的選擇上,即使是最激進的主張,也沒有提出直接北上,這是為何呢?

太平軍主要爭論點:以武昌為根據地還是以金陵為根據地

當時,主要的討論方向是兩個,一個是主張以武昌為根據地,“遺邁襄樊”,再圖北上(這個主張接近全力北上,但差異依然很明顯)。一個是主張以金陵為根據地,先取金陵,再圖北伐(這個主張就是後來實際發生的)。

這是當時主要的兩派意見。

有的朋友提到羅大綱建議直接取河南地北上,這可能是有誤會的。

羅大綱的建議是:”要圖北方,應先取河南,大駕駐河南,後可渡河。否則,···(先定南方,再分三路,會獵燕京,此處不詳細描述)```如孤軍懸入,犯險無援,取敗之道也"。

這個意見是在太平軍攻取金陵,策劃北伐之時提出的,主要是反對楊秀清“孤軍懸入”的北伐方略,與這次武昌決策關係不大。既然羅大綱反對“孤軍懸入、犯險無援”,自然也是要在獲取根據地後再圖北上的。



就在兩派討論不休時,楊秀清以“天父下凡”結束了爭論,全軍浩浩蕩蕩,一起東下金陵。

以單純兵力上看,當時無論往哪個方向進軍,太平軍都有明顯優勢

太平軍攻佔武昌後,進行了湘南擴軍之後的第二次擴軍。總兵力五十萬,除掉家屬等,能戰之兵十多萬。

我們看一下太平軍攻佔武昌後,咸豐做的軍事部署:

以向榮為欽差大臣,指揮二三萬清軍緊隨太平軍。這支軍隊就是從廣西一路追著太平軍過來的清軍。

以河南巡撫琦善為欽差大臣,會同直隸總督,指揮從陝西、甘肅、直隸、山東、山西等地調來的一萬九千清軍和吉林、黑龍江調來的四千馬隊,部署在河南南部,防堵太平軍北上;

以陸建瀛為欽差大臣,自金陵率軍趕赴九江,防堵太平軍東下。

當時清軍四面佈防,但東面防禦兵力與防禦面積最不匹配,防守最為薄弱。

另外,就是對重點區域的佈防,以羅繞典和荊州將軍防守襄陽;以四川總督進駐四川、湖北邊界,防止太平軍入川。

以上總兵力大約為七、八萬。(不包括各地團練,因為當時團練的作用主要是協防地方,鎮壓當地的起義,絕大多數都不是野戰兵團。)

可見,即使只算上太平軍當時的可戰之兵十幾萬人,無論對哪個方向的清軍,都構成了兵力優勢。

大清長期兵少,戰爭動員能力十分弱

我們之前談過,由於清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於漢家軍馬的防備之心,大清的兵力長期十分少。大清表面上號稱坐擁“百萬大軍”,實際上可動員的兵力十分少。

縱觀有清一代的軍事鬥爭,不論是打太平軍,還是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戰爭,頭號人口大國的大清都沒有形成過絕對兵力優勢。


在太平軍北伐和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大清在北方可調用的軍隊只有僧格林沁和勝保的部隊,總計也就三、四萬人。僧王和勝保部隊在八里橋被英法聯軍擊敗後,大清就只得退出北京了。

而反觀太平軍,後來的北伐軍在河南很容易就可以招募到十萬人馬。

因此,不論是當時的實際兵力,還是動員潛力,太平軍都有優勢。

制約太平軍直接北上的,是當時河南嚴重缺糧

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原之地長期富庶、多糧。

可是,清朝時期的河南,卻與過去任何時期都不同。

在清朝的電視劇中,大家經常就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某個大臣星際火燎地和天子奏報說,河南災民急需賑濟,請皇上撥款。

這可不是導演們隨便編的。

清朝時,河南地區的天災非常多,旱災、洪災,接踵而至。由於當時河南地區的水利年久失修(很多都還在依賴唐宋時期的工程),抗災能力非常差。

1841年,“河決詳符,田廬之淤有深至兩丈者”;

1843年,“河決中牟,田舍淹沒,境中沃壤悉變為沙滷之地”。

道光年間的這兩次災害,使得“膏腴之地,悉被沙壓,村莊廬舍,蕩然無存”。

事實上,後來的北伐軍抵達河南時,很容易就能招募到十萬大軍,可是,這些人之所以加入太平軍就是因為沒飯吃,結果來了發現還是沒飯吃,又都逃了。

北伐軍在開封附近招募了十萬大軍,還沒走到朱仙鎮就散掉大半!而林鳳祥在給楊秀清的奏報中,也反覆說:萬事俱備,什麼都不缺,就缺穀物!

因此,假如太平軍沒有根據地,直接湧入河南作戰,那是把幾十萬太平軍當成異鬼了!

加入異鬼大軍,再不必為吃飯操心了。

而從武昌直接北上中原,不走河南,該怎麼走呢?

後來,在奪取金陵後,太平軍北伐的初意是取道山東,受挫後才被迫入河南。

可見,當時久經戰陣的太平軍將領,都認識到不可能直接進軍中原,要麼先取江南之地再北伐,要麼以武昌為根據地支持北伐,攻取河南後再圖北進。

老水手的意見,影響了楊秀清的決策

據說,在這個決策過程中,一個老水手的意見給了楊秀清很大觸動。

老水手認為,如果北上,那麼,水營的優勢將無法發揮,同時,河南缺糧,難以為繼。

事實上,在東下的過程中,太平軍是真正的所向披靡、乘風而破的。而咸豐在調撥大軍馳援金陵方向時,也因無水師之利,根本趕不上,太平軍得以一路攻取金陵,聲勢大振。

更重要的是,要維繫五十萬人的吃飯問題,離開了水力這個當時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是十分困難的。

因此,這個建議既發揮了自身優勢,又無減輕了後勤壓力,同時,取得金陵形勝之地後聲勢大振,老水手還是有見地的人。

以湖北為根據地,有上游之利,但難以維持

在討論太平軍東下金陵的決策時,很多朋友認為,金陵地處下游,建都在此,是後來被曾國藩以“上游之利“壓制的關鍵因素。

這可能算是一個結果導向的謬誤了。

順流而下的優勢,建立在制水權的前提下。

曾國藩後來之所以能以上游之勢佔據優勢,關鍵在他掌握了更強大的水軍,並在西征中期就掌握了長江制水權。而在武昌決策時,整個長江江面太平軍的水營佔據了絕對優勢,水軍是當時太平軍的優勢兵種,他們怎麼可能未卜先知地知道制水權後來反而成了自己的劣勢呢?

太平軍後期長期受困於下游之弊,在於他們後來沒有重視水師建設,早早失去了制水權。

有了強大的水軍,討論上下游之利才有意義。


在根據地的選擇上,歷來都建立在“形勝之地”,易守難攻,可以從容防禦,以最大可能節約兵力用於戰略進攻。

如前面描述的清軍部署,此時,武昌已經遭到清軍四面圍堵。

由於武漢特殊的地理環境,需要保衛武漢,需要防禦的半徑極大,任何一處都不容有失,在易攻難守的武漢建立根據地,難度極大。


以武昌的地形,需要用於防禦的兵力將遠遠大於以金陵為根據地(大家都知道,守武漢而不可戰於武漢的常識,要鞏固武漢根據地,需要必須保留的據點,以及守護這些據點的難度將遠遠大於守金陵)。這將使太平軍用於戰略進攻的力量進一步削弱。

因此,我認為,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太平軍許多決策都有待商榷,如東下金陵過程中,在具備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是否應該適當保佑九江、安慶這樣的重要據點,以免後來西征再來打一次;是否應該集中兵力吃掉清軍一部主力等等。

但是,總的方向來說,東下金陵是當時較為正確的選擇。

太平天國的最終失敗,不在這次戰略方向的選擇。他更深層的問題不解決,當時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是避免不了失敗的。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太平軍北伐軍是太平軍最精銳的9個軍,統帥是林鳳祥,李開芳和吉文元,後來他們在河南也有擴軍。最多的時候達到7萬人。

後來太平軍曾力昌第2批北伐軍,經過擴軍,有5萬人。也就是說,太平軍兩批北伐軍,經過擴軍有12萬戰鬥部隊的實力。但是,清軍參戰的是,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和黑龍江馬隊1萬人,另外還有吉林,北京和熱河八旗軍2萬人以上。

此外,清軍還有數萬綠營和民團參戰,最後,太平軍前後兩批北伐軍都是全軍覆沒。十幾萬人,幾乎沒有人可以逃回天京。

那麼,洪秀全雖然在1853年號稱50萬人,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家屬,真正的戰鬥部隊,就只有十多萬人。即便,全軍北上,失去了長江,這三十幾萬家屬的運輸和飲食怎麼解決?

失去了船隻和長江,需要投入多少部隊去保護這三十幾萬隨軍家屬?太平軍兩批北伐軍,真正的老太平軍,是第一批林鳳祥北伐軍是2萬多人,曾立昌是7500人,合計3萬人左右,另外沿途招募新兵9萬人。

如果在1853年,太平軍全軍北上,其實力實際上也就是十幾萬人,主要老兵3-5萬人左右。如果此時,太平軍全軍攜帶家屬北上,恐怕,最多在1855年,太平天國就會失敗了。第2批北伐軍曾立昌大軍,“紅巾帕頭,旗幟五色,馬步夾雜橫廣十餘里,自朝至暮始行過完”。結果勝保率領數千蒙古和黑龍江騎兵上來,基本一戰就全殲了曾立昌的數萬北伐軍。


深度軍事


1853年一月,太平天國的大將林鳳祥、羅大綱二人率領起義軍攻打華中重鎮武昌,武昌瞬間土崩瓦解,城內清軍四散潰逃,整個大清都為之震動。攻下武昌後,為防止清軍的瘋狂反撲,太平天國繼續實行男女分營以及“聖庫制度”,將整個武昌城都武裝了起來。在武昌的一個月內,太平軍四處募兵,最終號稱擁有兵士50多萬,接近60萬。一時間,太平軍聲勢日壯,甚至京城內的慈禧都心驚膽戰。不過,後來的太平軍並沒有選擇北上攻打京城,而是東上攻下了金陵。洪秀全如此決策,其中有何緣故?

虛有其表

太平軍號稱擁兵50萬之眾,可是真正具有戰鬥力的只有3萬左右。能統計到50萬是因為太平軍從起義時,就有拖家帶口參加革命的傳統,這50萬里老弱婦孺都算上了,而且很多都只是剛參加起義的農民軍,裝備也只有鋤頭鐵鍬,更不用說進行正規化的軍隊訓練了。而且,這一路走來,太平軍走的並不順暢。在蓑衣渡和長沙兩地,太平軍遭到當地團練武裝的瘋狂阻擊,死傷慘重。能夠走到武昌還要歸功於湖南的天地會會員的加入,使得太平軍得以緩了一口氣。

北方有勁敵

若太平軍此時北上,擺明了要攻下北京城,慈禧怕是會立即就坐不住了。以她自私自利的性格絕對會調集全部主力阻擋太平軍的步伐,而太平軍雖然在武昌休整一番,顯得很是兵強馬壯,可要真的去覆滅清朝還是有些難度。而且,太平軍若是揮師北伐,面對他們的還有一道天塹——僧格林沁和勝保兩大軍團,總兵力接近六萬。這是真正的精銳之師,清一色的騎兵部隊,在平原上衝鋒開來有排山倒海之勢。這兩隻部隊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銳,其中僧格林沁的騎兵部隊曾在面對英法聯軍時,不懼排槍大炮,直接縱馬而衝。

太平軍水師很強

太平軍在湖南的益陽、嶽州兩處奪得民船上萬艘,又在打下武昌後,將武昌的全部船隻都收為己有。而且,湖南、湖北的許多漁民紛紛參加太平軍,使得太平軍的水軍力量與日俱增。在水路縱橫交錯的江南地區,擁有強大的水上力量是足以傲視群雄的。1853年3月,太平軍揮師金陵,有羅大綱、石達開率領水軍開到道在前,林鳳祥、曾天養、李開芳等率領陸軍沿長江兩岸進發。在一個月之內,太平軍便以雷霆之勢奪取了金陵,並將其改名為“天京”。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揮師北上是一招險棋,太平軍的領導人並沒有這種魄力來走,只有東上攻打金陵,希望最大,而且也能得到相當大的利益。

歡迎各位看官老爺在評論區留言。

豆漿盒子


太平天國在戰略方向上有兩次比較大的分歧,第一次是在全州蓑衣渡之戰後,面對南王戰死,精銳殆盡的慘痛教訓,太平天國領導層對於戰略方向出現了分歧,洪秀全等人意圖折返兩廣修養生息,徐圖後計;楊秀清則力張北進湖南,在運動中逐漸發展壯大。第二次是在攻佔武昌後,洪秀全想要定都河南,楊秀清則決意定都南京。那麼最終是什麼原因促使太平軍決定順江東下,定都金陵的呢?

首議定都

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佔湖北省城武昌,迅速擴軍至50萬。對於下一步的進軍方向問題,太平軍內部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天王洪秀全主張“以河南為家”,東王楊秀清則力主定都南京,其他將領還有入川之議,北進中原等意見,這場分歧直到太平天國進入南京之初依然存在。由於太平軍在益陽募得數千船工水手,在岳陽又獲得民船數千,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強大的水營。在攻佔武昌戰役中,典水匠唐正才率領水營搭建浮橋,連接漢口與武昌,使得人馬往來如履平地,為攻佔武昌作出了重要貢獻。太平天國領導層意識到水陸配合的便捷,於是決定順江東下,直搗金陵。

金陵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是我國南方最具有政治意義的一座城市。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一直定都於此,稱為建康。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經營多年,從而一統天下。一旦佔據金陵則意味著擁有了半壁江山,這對於清政府來說是不小的打擊。更何況“天下賦稅半出江南”,一旦佔據了江南這座大糧倉,就是拖也能把清廷拖垮。因此,太平天國決定順江東下,攻佔金陵,定都之事,容後再議。

強大的水營

太平軍順江東下時的場面有多壯觀:只見浮江萬艘,帆檣旗幟如雲,兩岸陸軍夾江護衛,50萬大軍一率用紅布包頭,視野所及,一望無際。水營船隻滿載糧食輜重,老幼婦孺皆乘船而下,沿途清軍望風披靡,幾乎未遭任何抵抗,2月9日大軍自武昌開拔,3月8日猶如神兵天降,出現在金陵城外。在湘軍水師尚未建立前,太平軍的水營掌控了制江權,對於太平天國來說,這是一個極為有利的優勢條件。只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水營的優勢並沒未能得到持續,這對於建立在長江流域的地方政權來說是相當致命的一大缺陷。水營統領,典水匠唐正財僅僅是一位善使大刀的老資格水手,自身的侷限性使他未能將水營船隻分門別類加以整合及訓練,而太平天國領導層也未將水營列入重點建設項目。

水營中所有船隻都運輸輜重,兵員,體型較大的裝有炮位,但凡接戰皆出隊。而湘軍水師由長龍、快蟹等大船負責運送物資,舢板憑藉小巧靈活的機動性負責交仗,二者配合默契,共同進退。由此可以看出,水營最後的失敗和消失並非機緣巧合,而是有著必然性的問題。

再議定都

1863年3月8日到3月19日,太平軍日夜不停的對金陵發動進攻,與此同時,下一步的進軍方向和定都問題再一次擺上檯面。洪秀全和楊秀清在寬大的座船上召開軍事會議,商議下一步行止等議題。洪秀全再度拋出進軍河南,取開封定都的計劃。冬官正丞相羅大綱也提出“欲圖北,必先定河南,大駕駐河南,軍乃渡河”的建議。駕駛楊秀清座船的蔣老水手貿然上前進言道“河南河水小而無糧,敵困不能救解。而今得江南,有長江之險,又有舟只萬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餘,尚不立都,爾而往河南,何故也?”

蔣老水手說完後,自覺太過無禮,於是婉轉地說“河南雖中州之地,足備穩固,實不及江南,請東王三思!”楊秀清對蔣老水手的貿然建議並未感到不悅,和顏悅色地寬慰他彆著急,表示一定會仔細思考他的建議。楊秀清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取得了洪秀全等人的同意,決定改金陵為天京,定都於此。事實上,雖然太平軍號稱50萬大軍,但絕大多數為剛剛入伍的新兵,並不具備實際的作戰能力。一旦踏入廣袤的中原大地,不善騎兵的太平軍很有可能會一敗塗地,甚至被逼入絕境。

此外,擁有強大水營的太平軍不奪取富甲天下的江南是極不明智的行為,太平天國領導層都是南方人,雖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但並不意味著到了北方就一定能順風順水。

從林鳳祥、李開芳領導的北伐之役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國在中原的推進受到了極大阻礙,無論是在發動群眾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遠不及南方。因此,太平天國順江東下並定都南京是一項正確的抉擇,而它之所以會失敗是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歷史茶坊


試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北上中原的弊端,二是東下金陵的利好。

首先,北上中原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得不到北方民眾的認可和支持。洪秀全創造的只崇拜獨一真神的具有強烈排他性的“拜上帝會”,對於只信神拜卦的北方農民的宗教思想完全格格不入,這種思想武器顯然是不能發揮動員組織領導北方農民群眾作用的。尤其太平軍以摩西十誡嚴格約束軍隊顯然是捻軍、白蓮教難以接受的,甚至不排除發生摩擦的可能。

第二,棄長就短,會導致戰力大減。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號稱擁有“百萬雄師”,其實總人數只有二十四萬人,這當中還包括十數萬婦女,而作戰部隊只有十四萬人左右。試想靠這樣一支有限的作戰部隊,猛然把戰爭推向平曠的中原地帶,眾多的水師舍舟登陸,棄自己所長,暴自己縮短,勢必大大削弱戰鬥力。對此,清軍中也有頭腦清醒者發現了太平軍戰術上的短處:“起自萬山,登高履險是長技,一入河南平原狂野四戰之地,賊初至必無騎兵,我師(指清軍)以步兵守險,以所調各省馬兵及索論旅……賊匪萬不能擋此衝突”。再說“未聞行軍,以千萬婦女隨行而可制勝者”。

第三,清軍防禦力量的強大。咸豐皇帝早就籌劃預為防剿之計,從各地調集重兵,在中原佈防。據不完全統計,在北京附近就達到十四萬人左右。同時,清軍早講黃河設置了第一道防線,扼守兩岸,“上下尋訪,不但賊不敢北竄,土匪亦難偷渡”,後來北伐軍行抵河南歸德鎮時,即發現“黃河四十餘里之遙,並無一船,有韃妖對江把守”。咸豐一向認為“畿輔安危,天下安危所繫”,著派御前大臣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步軍統領左都御史花沙納、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穆蔭專辦京城各旗營巡宜。又在“內外城安設大小銅炮一千八百多尊,尚餘數千斤及萬斤大炮三百四十五尊,存局聽用”。再從京師佈防圖來看,北京內城以南佈置了火器營、望樓和伏兵多處。這樣,北京的防禦力量大大加強。而太平軍沒有後方基地,又缺乏攻堅力量,要想攻下已經嚴密設防的北京城,實非易事。即便能進入京師,也不意味著清朝的滅亡和太平天國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歷史不乏先例,闖王李自成曾率軍攻入北京,但只堅持了一月,在清軍與吳三桂的聯合進攻下,被迫撤走。

第四,糧食與軍資供應問題不易解決。中原地區貧瘠多災,缺乏糧源,加之生疏的群眾關係,難以保證淵源地蒐集到大批糧食、寒衣、軍械和渡船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後來北伐軍“被圍萬分窮蹙,糧米絕斷,以人為食”,試問一支比林、李北伐軍多出十倍的大軍,活動在中原這個不富裕的環境,加之“南人不耐北地苦寒”,立足都感到困難,放開手腳長驅北上,談何容易!

其次,東下金陵的利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軍事上看,東下金陵,控制了長江天險,水軍的軍事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同時,扼守長江,南北對峙,守可憑據天險阻止北敵入侵,戰可控制江南廣大地域,建立鞏固的基地。

第二,從經濟上看,控制了長江交通線,貫通三楚兩江,切斷了清廷賴以生存的漕運通道,威脅其經濟命脈。關於這一點,連外國侵略者也看出來了,他們這樣認為:“以事實而論,清帝在中國南半部之權力現已完全喪失……揚子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大約快歸於一個完全中國人的政府統治,成為一個內部強盛的國家。”英國公使文翰也深感震動地說:“南京大而且要,居帝國之中央,接近運河,實足以阻礙一切交通,切斷米糧運行之路。”建都四年後,兩江總督何桂清叫嚷:“非首斷長江接濟……否則斷難制其死命。”說明正是由於建都南京,經略江南,恃長江之利,太平天國才得以在艱苦戰爭中度過十一個春秋。

第三,粵、桂、贛、湘、鄂、閩等南方數省歷來是天地會活躍的地區,也是太平軍兵源所在。在太平軍由廣西向北進軍過程中,天地會成員紛紛加入太平軍。一八五四年東王楊秀清公開宣佈“準上海、閩、廣黨投降”,表明了太平天國對南方各省天地會等會黨的起義群眾持歡迎和合作的態度。

所以,太平天國正是活躍在江南廣闊天地裡,得到了較多的兵源和糧賦,才能在建都後堅持了長期的艱苦戰爭。當然,作為當時全國農民革命中心的太平天國,同樣也鼓舞了各地會黨和群眾反清鬥爭的勝利信心,以致形成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淮上秋陽


洪秀全自起義以來,一路勢如破竹,鮮有敗績,在其佔領武昌後,雖然勢力強大,但在洪秀全看來直接北上時機還不成熟,而武昌也不是理想的根據地。

之所以東下金陵,是因為洪秀全認為太平軍的燃眉之急是需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政權,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進可攻,退可守,而不是沒有中心的流動作戰。想解決就得先建都,而金陵不管是底蘊、經濟、政治、距離還是地形都是建都最合適的地方。

這樣一看似乎洪秀全這樣做有點道理,但做什麼都要與當時實際情況相結合。當時的清軍還沒反應過來,被打的抱頭鼠竄,沒了士氣,若繼續打不需要金陵這種後盾也是能行的,之前太平軍不也一直連勝麼。

不乘勝追擊,而是想著先建都,說好聽是想找穩定根據地,但實際還是小農思想作祟,沒有大局觀,侷限性讓洪秀全想的是先劃江而治再說,而不是立刻進軍。後來不定都了麼,但還是沒有重視北伐。

其實當時軍師羅大綱制定的上策就是北上中原。讓洪秀全御駕親征,駐師河南,河南即中原,這時先表明驅除滿州貴族,光復漢家江山的決心,再趁勝加上滿清還沒反應過來之時,直搗北京腹心。其實這個策略是很有希望的,只不過洪秀全沒采納。

即使在建都南京後,立馬重視北伐,依然有機會,但洪秀全只是派偏師2萬北伐,即使是後來林鳳祥、李開芳的偏師北伐,居然也能一路打到天津!這說明北伐是行的通的,成功概率很大!

但沒有重視起來,加上定都南京後沒了心思,又遇到天京事變,清軍調整過來了,洪秀全的太平軍逐漸走下坡路了。

對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以上僅為個人意見,不一定是對!


夏目歷史君


洪秀全走的是朱元璋軍事路線,只可惜,朱元璋不可複製。


珠城老盧


老婆編號還沒搞完,哪有時間忙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