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十大軍事家,你覺得是哪十個?為什麼?

Wuli彬彬32


題主說是古代,咋們就只談古代,不像其他問答把毛主席、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等新中國人物拉進來混為一談。

我們且回首炎黃五千年,從頭談起。

第一位:姜太公

世人皆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那麼姜太公到底是何許人呢?姜太公,名姜子牙,號飛熊。雖然封神榜裡頭的怪力亂神,封神之戰都是虛假的,但是姜子牙是真的存在的,甚至在後世被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可以說是兵家第一位創始人,無疑是極為傑出的軍事家

至於姜子牙的戰績還需要懷疑嗎?西周首席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尊為“師尚父” ,成為周國第一軍事統帥,人稱姜尚。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封為齊侯,定都於營丘,成為姜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

縱觀姜子牙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孫武:“昔 殷之興也, 伊摯 在 夏 ; 周 之興也,呂牙在 殷 。”

第二位:管仲

管仲之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有諸葛亮臥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有劉伯溫號稱不若孔明、管仲,這兩位大佬後世公認的軍事大佬也不敢說自己比管仲強,那麼管仲的軍事才能就可見一斑了。

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於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開始輔佐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並被尊稱為“仲父”。任職期間,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被稱之為“華夏第一相“。

孔子:“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第三位:樂毅

管仲樂毅,有管仲,自然就少不了和他齊名的樂毅。

李靖:“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必勝,守必固,此非查天時地利,安能邇忽?

自古軍事之才不出管仲樂毅。樂毅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合縱攻齊,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這是一次開創性的戰役,是此前從未有過的事蹟。是歷史上第一個攻必克的軍事人物。

張輔:“夫以毅相弱燕,二合五國之兵,以破強齊,雪君王之恥,圍城而不急攻,三將令道窮而義服,此則仁者之師,莫不謂毅為優,餘以五國之兵,共伐一齊,不足為強,大戰濟西,伏屍流血,不足為仁。”

第三位:孫武

孫武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史記》: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

第四位:吳起

吳起是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前409年, 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 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 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

吳起是歷史上唯一的常勝將軍,一生沒打過敗戰,與孫武被合稱為孫吳。

尉繚子: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第五位:白起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武廟十哲之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堪稱著名的武將。

白起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蘇代:“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著重介紹前面五位,後面五位大家都比較熟悉,我就簡單說說了

第六位: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候,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有關於他的典故。

第七位:衛青

西漢時期名將、外戚、軍事家,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第八位:諸葛亮

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第九位:李靖

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拜尚書右僕射,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終年七十九。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武廟十哲。

第十位:成吉思汗

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開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寶慶三年(1227年),興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中國古代,軍事家層出不窮,非得論個前十,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十位只是我個人覺得最強的十位,並不代表大眾觀點。


像素說


關於古代的軍事家,網絡上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排行榜,說法也就大同小異了,不過很多人的答案中都是有著一些固定的人選的,比如兵仙韓信,這樣的名將或者說是軍事家都是認可度非常高的人,而要說到古代的十大軍事家,這個時間也就限定在清朝之前,當然要包括清朝了,而近現代的軍事家也就不再討論之中了。

下面就來說說我心中的十大軍事家了,排名不分前後,就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來介紹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有著“武廟十哲”,在唐朝和宋朝的版本有著區別,唐朝版本的武廟十哲分別是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而宋朝的武廟十哲是: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這是唐朝和宋朝官方的十大軍事家了,當然這個只是統計到了宋朝之前的軍事家,下面小編就結合歷史,將清朝之前的十大軍事家簡單的說一下了。

第一個是孫武,作為兵家的始祖,孫武憑藉著一部《孫子兵法》,就已經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的軍事思想了,就是如今依然能夠指導人們的軍事思想,甚至還傳到了海外,當然編寫《孫子兵法》只能夠說孫武是一個理論家,其實孫武的實戰不多,但是依舊能夠讓人們領略到孫武的風采,曾經率領吳國軍隊打敗強大的楚國,並且攻佔了楚國都城,差一點滅亡了楚國,這樣的戰績足以證明孫武能夠佔據一個軍事家的名額了。

第二個是白起,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征戰未嘗敗績,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當然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長平之戰了,直接將原本能夠與秦國一爭長短的趙國打敗,並且坑殺了30萬降卒,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趙匡胤做了皇帝來到武廟的時候,因為白起嗜殺將他移除武廟十哲,就連偉大的毛主席都是認為: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第三個是韓信,有著兵仙之稱,可以說劉邦能夠建立漢朝,韓信的功勞是最大的,要知道劉邦自己指揮部隊的彭城之戰,可是56萬大軍被項羽3萬騎兵打得丟盔棄甲,可以說韓信的戰績最出名的就是帶著老弱病殘的新軍背水一戰直接擊敗強大的趙國,攻打齊國之戰更是讓他成為能夠左右天下大勢的人,最後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其實最大的功勞就是韓信了,他的用兵靈活多變,給後人留下了背水一戰、明修棧道、半渡而擊和四面楚歌等戰術,就像劉邦說的那樣: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而人們在說道古代的名將的時候,也往往是韓白衛霍,足以見得韓信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了。編撰《資治通鑑》的司馬光也認為:世或以韓信為首建大策,與高祖起漢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僕趙,脅燕,東擊齊而有之,南滅楚垓下,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第四個是衛青,漢朝反擊匈奴的戰爭的序幕的拉開,其實就是從衛青開始的,可以說漢武帝有了衛青是他的幸運,衛青首次出征就是奇襲龍城,並且曾經七戰七捷,而“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很多人認為說的不是李廣,而應該是衛青了,西漢的文學家揚雄說過: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於是浮西河、絕大幕,破寘顏,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以臨瀚海,匈奴震怖,益求和親,然而未肯稱臣也。而曹操的兒子曹彰也曾說出過:丈夫一為衛、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戎狄,立功建號耳。

第五個是霍去病,漢武帝麾下的兩員大將,和衛青一樣都是攻打匈奴的統帥,在17歲的時候就能夠帶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建立軍功,並且獲封冠軍侯,在短暫的軍事生涯中,霍去病簡直是匈奴的剋星,生涯未嘗一敗,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常勝將軍”了,尤其是兩次河西之戰,俘獲大量匈奴人,更是在漠北之戰中追擊匈奴兩千多里,直接打到了如今的蒙古境內,封狼居胥,成為武將建功立業的最大標誌,可惜年僅24歲便去世了,編撰《漢書》的班固認為:驃騎冠軍,飈勇紛紜,長驅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翰海,封狼居山,西規大河,列郡祈連。而在唐朝武廟和宋朝武廟中,霍去病雖然不是武廟十哲,不過卻名列武廟名將之列,足以看得出人們對於霍去病的認同了。

第六個是光武帝劉秀,雖然劉秀是東漢的締造者,不過劉秀的軍事能力不容小覷,起兵攻打王莽,更是創造了昆陽之戰的勝利,以一萬多人戰勝王莽幾十萬大軍,這是一場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在東漢的建立過程中,雖然手底下有著雲臺二十八將,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劉秀親自指導作戰思想,從起兵到結束分裂局面僅僅使用15年,這是古代唯一前朝的皇室再次建立統一王朝的情況,後面唐朝和宋朝、東晉和南明都是失敗的結果,最好的結果就是得到半壁江山而已,難怪諸葛亮都說: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李世民也認為:朕觀古先撥亂反正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

第七名是李世民,唐朝的統一戰爭中江山的一半都是在李世民的手下打下來的,甚至唐朝統一過程中最關鍵的戰爭都是李世民完成的,要知道那個時候的重心在北方,而李世民和李建成起兵直接打入長安,確保了李唐能夠統一天下,後面無論是打敗薛舉和李軌、還是消滅劉武周宋金剛,最重要的就是虎牢關一戰直接將王世充和竇建德拿下,之後唐朝的對手都不值得一提了,而唐朝初年的那些名將,像尉遲恭、秦瓊、程咬金、侯君集甚至李績都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單從軍事家的角度去看的話,唐朝最偉大的軍事家非他莫屬,蘇軾曾說過: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第八名是李靖,要說唐朝的第一名將一定是李靖,當然這是在李世民不作為皇帝的情況下,其實就算是有著李世民的存在,李靖也是唐朝唯一能夠與李世民比較軍功的人,在李靖的輔佐下李孝恭平定江南,可以說唐朝另外一半的軍功是李孝恭和李靖打下來的,而且還跟隨李世民平定了王世充和竇建德,而在李世民成為皇帝之後,更是帶兵直接消滅了東突厥,要知道漢朝同樣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可是足足等待了將近百年才等來了衛青和霍去病,甚至李淵都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李靖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趙匡胤更是認為:唐李靖、郭子儀,皆出儒生,立大功。

第九名是郭子儀,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也許世界上將埋沒一個人才,或者說以郭子儀為首的一眾名將,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中,郭子儀和李光弼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郭子儀更是能夠做到不讓皇帝忌憚,這是他在戰功上不敵李光弼,卻能夠享盡榮華富貴的所在了,先後在安史之亂中收復河北和河東,並且收復長安和洛陽,更有著單騎退敵的壯舉,再造唐朝的功勞,讓郭子儀的名字在歷史上響徹開來,乾隆都認為:自古大臣出將入相,為國安危者,必有忠誠之德,經世之才,有以扶危安邦定國;然後立非常之功,萬世之業,漢之孔明,唐之子儀,信其人也。當天寶之亂,明皇幸蜀,肅宗嗣位,河南、河北皆為賊有。蜂屯蟻居,不可耙梳,而子儀以朔方之兵,平定中原,收復兩京,唐祚中復,其有功於唐大矣!天下略平,大局略定,讒臣伺圖,奪其兵權。然朝命夕至,無絨於心,單騎克敵,感以誠信,非篤於君臣之。曾國藩曾說: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自周漢以後,罕見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嶽,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

第十名是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跟隨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徐達都是以主帥的身份作戰,並且是第一個從南打到北的軍事家,先後在鄱陽湖大戰中打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作為主帥帶領常遇春等人北伐,推翻了元朝蒙古人的統治,更是在明朝建立之後多次出兵漠北征討北元,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明史》中記載:中山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謙遜,善持其功名,允為元勳之冠。而徐達病逝之後朱元璋將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並且追封他為中山王。


語說漫談


中國上下五千年,輝煌的歷史造就無數的軍事家,這其中有兵聖孫武,有改革家軍事家吳起,有以少勝多,戰術出神入話的孫臏,還有坑殺趙率四十萬的白起,當然也還有多多益善的韓信,他們都在中國戰爭史上留下過光彩奪目的一篇,讓後世敬仰。

如果非要列十大軍事家,個人姑且認為是:孫武、吳起、孫臏、白起,韓信、李靖、霍去病、岳飛、戚繼光、李秀成。

孫武,號稱兵聖,著有《孫子兵法》,這成為後世最偉大的兵書,這種成就足可以位列十大之首。

吳起,首創了魏武卒制,以一當十,銳不可擋,生平未償敗跡,更是創造過以數萬人打敗秦軍三十萬人的奇蹟。同時,他還是一名改革家,讓魏國、楚國先後強大起來,著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孫臏,他最為人所樂道就是與師兄弟龐涓的故事,然而他所領導的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還有他田忌賽馬所表現出來的博弈思想,也為人所稱道。

白起,秦國的大將,征戰六國,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韓信,作為劉邦在軍事上的主要助手,幫助劉邦取得一個個勝利,可以統率百萬人馬,軍事實力超強。

霍去病,英年早逝的軍事家,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讓匈奴北撤700裡,以至於後來匈奴北上西進,改變了歐洲的格局。

李靖,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可惜傳世不多。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投軍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是金軍的剋星。

戚繼光,山東蓬萊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著有《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

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運動後期的主要軍事活動家,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中興了太平天國,是近現代一名非常有軍事天賦的軍事家。

當然,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還有很多,這只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華豎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有關古代的“十大軍事家”,中國古代早就有了著名的“武廟十哲”。但是武廟十哲僅僅是唐朝時所確定的,此後千年還有一批軍事家。我在這裡綜合武廟十哲和唐朝以後的軍事家,列一個名單,僅代表我個人看法:

(武廟十哲: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1、孫武:中國古代第一位將自己的軍事思想撰寫成書,成為兵家始祖。

2、白起:武廟十哲之首,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堪稱著名的武將。

3、吳起:開特種作戰的先河,將魏武卒鍛鍊成第一支堪稱“精兵”的人。

4、項羽:以一介布衣之身,從彭城起兵到為天下霸主,霸王只用了四年。這樣的霸業,這樣的軍事才能,讓項羽絕對堪稱是史前中國最偉大的統帥。如果他能再懂一點政治,劉邦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5、韓信:同時代唯一能夠和項羽比肩的人,也是唯一能在戰場上擊敗項羽的男人。

6、李靖:寫下《衛公兵法》的大唐開國名將,將唐初赫赫軍功心法記錄下來的人。

7、岳飛:作為兩宋第一軍人,一生幾乎未嘗敗績的將軍,他是兩宋之交當之無愧的第一軍人、第一統帥。他的岳家軍在保持極強戰鬥力的同時還有著極為嚴明的紀律,治軍如此,可謂登峰造極也!

8、成吉思汗:這個,應該不需要解釋吧?

9、徐達:能在騎兵戰爭中正面擊敗蒙古鐵騎的,近百年只有一個,就是徐達!

10、戚繼光:“吾生平先後三十年,大小水陸百餘戰,未嘗一敗!”這句老將軍的遺言,已經足夠證明他的偉大。戚家軍的盛名,必將永垂不朽!



青言論史


中國古代十大軍事家,民間通常認為是孫武、白起、韓信、曹操、李世民、李光粥、岳飛、成吉思汗、朱元璋、努爾哈赤,上述的十位人物均為我國古代一時叱吒風雲的軍事領袖,而我認為中國古代優秀的軍事家並不在少數,因此我再列舉十位我認為的古代十位優秀軍事家(純屬個人觀點,勿噴,排名不分先後順序)

一:漢光武帝劉秀

光武帝劉徹幾乎以平民身份,光復漢室,結束了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平定動亂之後,勵精圖治,開創“光武中興”時代!自光武帝稱帝到統一全國,總共才花了十二年的時間,那怕是從光武起兵開始算起,也只有短短十五年,就使得四分五裂大中華大一統,難怪諸葛武侯說:“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這一年,光武帝僅僅四十一歲!!!

二:東漢班超

對沒錯,這個班超就是投筆從戎這個典故原型的原型,事實證明,班超確實很猛,他僅帶著36個人就一步一步的搞定了西域,粉碎了北匈奴的陰謀。班超在他40歲之後的31年人生裡,憑藉他自己一人之力,平定了西域的50多個國家,這為東漢王朝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

三:五代十國後唐郭崇韜

五代十國第一名將,立下汗馬功勞,卻被宦官害死!郭崇韜一生對李克用和李存瑁忠誠無比,先後輔佐莊宗、獻策滅梁、為後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攻滅前蜀,一生功勳卓著,皇帝賜予鐵卷,可以免除十死!一代英雄人物卻死於宦官,令人唏噓不己。

四:明朝藍玉

藍玉為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藍玉一生,戰功無數,徹底擊潰元朝,平定西南叛亂,南征邊疆,後因為朱允炆繼承大統做準備,太子的武將集團幾乎被清理乾淨,藍玉也沒能倖免,藍玉自身也居功自傲,最終以謀反罪被殺。

五:春秋戰國李牧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被評價為軍事家。那麼軍事家這個頭銜不是隨便誰都能配的。李牧的軍事指揮能力,被稱為軍事指揮藝術,而且他還創造了兩個戰爭案例,可以做為教科書的課件。一個是趙破匈奴之戰,一個是肥之戰。強秦大軍曾多次進攻趙國,但是次次都被李牧擊退。可以說,秦軍面對李牧,根本是沒有辦法取勝的。因此也有李牧死,趙國亡的這個說法!

六:五代十國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

柴榮出生在一個極度黑暗動盪的時代,在柴榮登基皇位的後5年多的時間裡,高平大捷,西取後蜀,三徵南唐,最重要的是周世宗柴榮北攻遼朝,兵不血刃,僅四十二天,就從契丹人手中收復了漢族人屈辱失去的"幽雲十六州"中的三州,也是在柴榮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最終病逝。值得一說的是整個宋朝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兩次北伐契丹打算收復幽雲十六州,都一無所獲,死傷慘重,"幽雲十六州"跨越了整個宋朝,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手上才真正奪回到漢族人手中!!!

七:五胡十六國冉閔

冉閔,英勇非凡,長而勇悍,精於騎射,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的精神支柱,冉閔的威猛至今還在一些地方流傳,亂華之六胡經其征戰廝殺只剩其四,冉閔為漢文化在北方的延續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冉閔是拯救了漢族的抗胡英雄。司馬光也曾評價他:閔驍勇善戰,多策略。虎愛之,比於諸孫。

八:明朝常遇春

常遇春明朝開國將領,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們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常遇春攻取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諒,塔兒灣大捷,攻佔元大都。朱元璋評價他“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九:西漢韓信

漢初三大名將之一,人稱“兵仙”。韓信用兵靈活,先後擊敗魏,代,趙,燕,齊,楚,無一敗仗,彰顯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劉邦稱他戰必勝,攻必克!

十:秦國王翦

王翦可以說是繼白起之後的又一大名將,除韓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與其子王賁所滅,可以說秦國統一天下,王翦和蒙恬將軍並列為殲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這就是我對於此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歷史如明鏡



學習冇止境1


有些人不知是沒文化,還是不懂歷史,連古代,近代,現代都分不清,還在這裡大言不慚的答題發表評論,真的是厚顏無恥!

古代十大軍事家,姜子牙,孫武,孫臏,吳起,諸葛亮,曹操,張良,韓信,成吉思汗,劉伯溫。


冷眼回眸笑看花開花落


中國古代有很多軍事家。較為典型突出的莫過於,孫武、吳起、姜太公、白起、蔚僚子、司馬襄苴、張良、諸葛亮、李靖、劉基等。


孔五英


劉邦,劉秀,劉裕,劉伯承


A劉族長


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劉秀.劉裕.李靖.岳飛.徐達.戚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