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泉州教育事業:優異成績單迭出

泉州網12月30日訊(記者 陳森森 通訊員 陳華森/文 林勁峰/圖)轉眼又將迎來新的一年。回望2019年,泉州教育事業交出一張又一張優異的成績單:義務教育階段優質資源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我市15所職業院校入選省級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數量居全省第一;課後服務工作在全省率先實現試點工作縣域全覆蓋……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泉州晚報與泉州市教育局聯合推出2019年年終特稿,回顧這一年的教育大事,展望來年發展。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閩南文化進校園,通政中心小學的學生學習提線木偶。(黃朝暉 攝)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師生正在學校百草園進行中草藥課程實踐活動(豐澤區教育局 供圖)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中職學生在市區中山公園推廣刻紙技藝(泉州華僑職校 供圖)

普惠性幼兒園 覆蓋率超八成

日前,一場新穎而有趣的《玩具總動員》主題活動在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東海園區舉行,活動讓幼兒們不僅體驗了分享玩具的快樂,而且培育了他們低碳、環保、友愛的意識。今年年初,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東海園區正式開園,為東海新區提供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

事實上,這只是今年全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縮影。今年我市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開工56所,竣工38所,新增學位1.3萬個,建設總量和爭取資金量(1.03億元)均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增普惠性民辦園136所,增加學位2.36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1.86%。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已有35宗移交辦成33所公辦園、2所普惠性民辦園,新增學位9180個(公辦8640個、普惠民辦540個)。創建省市縣級示範園18所,培育省級保教改革建設幼兒園96所。

未來,我市將進一步督促指導公辦園佔比低於50%的縣(市、區),將其新移交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全部辦成公辦園;推動落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政府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機制,督促補助低於省定標準的縣(市、區)落實補助或提高補助標準;進一步探索、推動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集團化發展思路。

多措並舉增加資源供給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開發區校區)可容納48個班、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城東校區設置了36個教學班、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今年秋季,市區有不少新建學校供孩子們就讀。這些新學校不僅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而且辦學質量好,進一步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各個新區,滿足了更多孩子“上好學”的需求。

近年來,為了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市推行了“名校辦分校”辦學模式,擴大了義務教育階段優質資源的覆蓋面。泉州七中江南校區正在抓緊建設中,爭取明年秋季投入使用,建成後可開設76個教學班,容納學生約3800人;泉州五中橋南校區明年秋季將正式投入使用,計劃設置48個教學班,能容納在校學生數2400人;此外,總投資為1.41億元的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東海校區也正在抓緊建設,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增加東海片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東海片區的城市品位。

除了推行“名校辦分校”辦學模式外,泉州市還多渠道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老城區結合國有資產盤活、“三舊改造”等騰出辦學空間,新城區要嚴格落實辦學設施同步配套,在堅持普惠性、保基本的基礎上,拓寬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渠道,積極引進國際學校、雙語教學、民辦學校,完善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服務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教育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多元化需求。今年,我市義務教育階段超大班額(66人及以上)、大班額(56—65人)佔比降至1.99%;203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其中完小155所、教學點48個)全部通過市級達標評估;232所學校(小學184所、中學48所)通過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級確認,數量居全省首位。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體驗花燈製作,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黎明職業大學學生交流學習(黎明職業大學 供圖)

高中教育優質多樣 各賽事均有新突破

近日,五大學科全國奧賽全部收官,泉州學子共有11人獲得獎項,表現優秀。不僅如此,科技創新活動成績也頗為亮眼,我市高中學生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18項)、機器人競賽(23項)中獲一等獎、金牌總數均居全省前茅。此外,在今年的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我市參賽的10件作品全部獲獎,無論在獲獎數量還是作品質量上,均比往屆有較大的突破。在2019年全國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中,報送經典誦讀節目19個,入圍國賽10個;報送詩詞講解作品21個,入圍國賽6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高考成績穩中有進,全省文科前50名、理科前100名人數共32人,位居全省第二;本一上線率26.2%、本科上線率72.0%,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近幾年來,我市高考文科成績持續在全省走前列,理科成績穩中有升,共125名學子考上北大、清華,尖子生人數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泉州市教育局和泉州晚報社針對春季高考、初招中招、高招志願填報舉辦了一系列諮詢會,為學校和學子之間搭建起了溝通的橋樑,便民利民。

此外,我市加強新高考、新中考的精準研究與指導,推動學校教育質量持續提升,不僅高考成績位居全省前列,中考成績也位居全省前列。我市高中教育在優質多樣發展的基礎上,還發揮了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學科教學聯盟基地校等的示範輻射作用,培育市特色普通高中校20所。

著力打造職教新格局 爭創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泉州師院入選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和省示範性應用型本科高校;閩南科技學院轉設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黎明職業大學入選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泉州職業技術大學(原泉州理工職業學院)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改革試點……今年我市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打造了一批優質品牌院校。據悉,全市共有15所職業院校入選省級示範性現代職業院校(高職4所、中職11所),是入選院校數最多的地市(全省68所,我市佔22%),其中黎明職業大學入選省重點建設項目高職院校(全省僅5所)。

近年來,我市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德技並修、工學結合這一條主線貫穿高校、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精準提升了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服務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初步形成職業教育與產業、城市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的格局。今年,市教育局聯合市發改委共同做好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目前已獲省政府同意作為福建省唯一一個推薦地市報送國家發改委、教育部。

我市共獲批21個骨幹專業、9個生產性實訓基地、2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4個協同創新中心,黎明職業大學入選優質校。截至目前,全市高校共有省級高峰學科、高原學科、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產教融合示範專業點等各類對接產業的學科專業類質量工作項目164個,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我市加強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引聘桐江學者特聘教授12名、講座教授12名。同時,重點扶持智能製造等39個重點產教融合專業群建設,校企共建24個產業學院,建設各級各類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34個,有21所院校參與1+X證書試點工作。

加快管理體制改革 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今年10月,泉州市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現場推進會在泉港召開,以進一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發了隊伍的活力。全市加快教師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將於2021年在全市全面實施“縣管校聘”管理體制。目前在全市範圍內,市直、泉港、永春作為我省首批試點正在積極推進改革,其他縣市區也明確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不僅如此,我市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補充編內教師1432名、編外合同教師3039人;開展全市教育系統警示教育活動、師德建設年活動和教育教學應用技能崗位練兵競賽活動;實施“六項”教育工程(領航團隊、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培養工程,初中“壯腰”工程、鄉村校長助力工程、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完成第二批“領航團隊”成員99人培養,選派第三批成員30名,培訓校長教師1489名。在國家、省級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我市教師獲獎總數均居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通過多項舉措給予鄉村教師群體更多的關愛。在原有鄉鎮工作補貼的基礎上,全市有鄉村的縣(市、區)均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同時給予職稱評聘上對鄉村教師給予更多的傾斜,並人性化解決生活特殊困難和長期堅守山區學校老師工作調動需求。

2019年泉州教育事业:优异成绩单迭出

重建完成的泉港區後龍中心小學投入使用

探索“12345”督導模式 持續提升學校辦學內涵

今年9月,泉州市直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重新遴選進行換屆,科學劃分中學、小學、幼兒園3個督導責任區。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對市督導”中順利通過省評估,綜合考評位居全省第二。在“兩項督導”工作省評中,石獅、晉江、永春獲“優秀”等級,洛江、惠安獲“良好”等級,優秀比例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泉港、德化、泉州臺商投資區通過省級評估,石獅、晉江“教育強縣”通過省評估確認。

近年來,我市主要以省頒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標準為評價工具,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常態化為工作抓手,探索建立“素質教育綜合性督導評估”“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和“責任督學掛牌經常性督導”等有機結合的長效機制,堅持監督與指導並重,在“督”中補短板,在“導”中促提升;積極探索泉州特色的“12345”督導模式,有力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持續發展,促進學校辦學內涵的持續提升。

此外,我市還積極開展了督導課題研究,2019年,從各縣(區、市)選送43篇中遴選15篇泉州市級責任督學優秀案例,參加省級評選。南安市的省級督導課題《提升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水平研究》和惠安縣省級督導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機制研究實施方案》均已順利通過省級結題驗收。今年,我市選送的督導信息有25篇被省級以上教育督導網站採納。

“三通兩平臺”深度應用 智慧教育環境日臻完備

泉州一中、晉光小學承辦了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學習空間及資源應用培訓;泉州一中被遴選為全國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基地學校……今年,我市“三通兩平臺”建設基本完成,信息化應用環境日臻完備。近年來,泉州市高度重視“三通兩平臺”深度應用,多措並舉,大力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著力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線上+線下”智慧教育環境,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具有泉州特色的網絡學習空間創新教育教學的路子。

近幾年,泉州市已開展以空間為基礎、資源為紐帶的常態化互動教學活動,推廣“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網絡教學、教研模式,實現城鄉師生“同上一堂課”,促進城鄉優質資源共享,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目前,全市1760多所中小學校開通網絡學習空間293萬個,寬帶網絡覆蓋率100%,多媒體配備率100%;泉州一中成為2019年度全省唯一一所承擔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的基地校,提前實現了教育部、工信部提出的“到2020年底前,中小學(含教學點)寬帶接入率達到98%以上、出口帶寬達到100Mbps以上”學校聯網攻堅行動目標。

“四點半”課堂暖心升級 惠及四成以上小學生

冬天來了,天氣也愈加寒冷,可是泉州市昇文小學“四點半課堂”卻讓這個冬天溫暖了許多,因為這是孩子們快樂學習的家。“下午四點半放學後,我在學校有很多課外書看,還學會了下棋,比過去更充實更快樂。”學校外來務工子女小楊表示。

針對孩子放學接送、陪伴成為困擾廣大家長的突出問題,今年春季起,我市試點開展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各縣(市、區)、各試點學校因地制宜,多數學校採用“彈性離校”做法,開展“四點半課堂”活動。同時,探索多元化課後服務,優化課後服務內容,積極探索開展獨具特色、規範有序的課後服務工作。

2019年春季,全市有598所小學開展課後服務,佔學校總數44.69%;參加課後服務學生24.56萬人,佔在校生的31.81%;參與教師約1.4萬人。2019年秋季,全市開展課後服務的小學增至649所,覆蓋全市各地近半數小學;參加課後服務學生34.81萬人,佔在校生的43.56%;參與教師約1.7萬人。我市的課後服務工作,在全省率先實現課後服務試點工作縣域全覆蓋,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先後接待四川成都、湖南邵陽及省內多個地市的學習考察,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