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下調發行價,金融壹賬通估值縮水,為何流血上市?

12月13日,金融壹賬通在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

上市前一天,金融壹賬通下調了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價,至9—10美元/股,發行規模減少至2600萬股。此前,金融壹賬通發行每股ADS為12至14美元,擬發售3600萬股。由此計算,融資規模縮水48%。

據招股書,金融壹賬通每股ADS相當於3股普通股,最新估值最高37億美元,相較於A輪融資時估值75億美元,金融壹賬通上市估值砍半。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壹賬通的主要股東平安集團子公司稱,有意購買首次公開發行價格不超過1億美元的ADS,預計購買的ADS數量將高達1052萬股ADS,約佔40.5%。

為何金融壹賬通流血赴美上市?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背後原因跟兩個背景是密切相關的,一個方面是宏觀環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政策計劃,求穩去風險;二是美股金融科技企業整體遇冷,市場預期被調低。

此前,有消息稱金融壹賬通計劃赴港IPO,不過最終選擇美股市場,張毅認為美股相對港股而言,資本的相對包容性相對比較高,為企業在未來佈局贏得時間。港股跟中國市場密切相連,消費級的企業和產品更容易被資本感知,市值更易於維護,這些顯然不是金融壹賬通具備的優勢。

業績持續虧損

11月14日,金融壹賬通遞交招股書,披露了近三年營收情況曝光:2017年收入為5.8億元,2018年收入為14.1億元,同比增長143%,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為15.5億元。雖然金融壹賬通收入增速擴大,但是尚未實現盈利。目前,金融壹賬通仍處於虧損中,截至9月30日已累計虧損33億元。

據招股書,2017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賬通淨虧損分別為6.07億元,11.9億元、10.49億元。公司稱其需要增加收入並控制支出實現盈利,由於在發展初期,所以未來將繼續產生大量開發費用。那麼,通過增加收入,金融壹賬通能走出虧損嗎?

金融壹賬通成立於2015年12月,主營業務是向金融機構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通過促進金融機構交易量增長獲得收入,其業績受客戶交易量的影響。

招股書顯示,金融壹賬通的收入包括實施收入以及基於交易的支持服務收入。先向客戶收取低價的安裝實施費,後續收入來自交易和支持服務。2017年、2018年全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賬通基於交易的收入分別為5.31億元、11.18億元和12.19億元,其佔總收入比例分別為91.3%、79.1%和78.4%。

金融壹賬通先提供低價甚至免費的掛鉤產品,鼓勵客戶使用其產品。所以金融壹賬通的許多客戶,都是非付費客戶。

業績數據顯示,金融壹賬通實施費用收入佔比逐漸提高,可見將非付費客戶轉化為創收客戶並進一步增加其交易量,是金融壹賬通增加收入的關鍵。

據招股書披露,金融壹賬通的客戶數量從2016年底的1600多家增加到2018年底的約3500家,截至2019年9月30日,該公司擁有3700家客戶,包括主流銀行、99%的城商行以及46%的保險公司。

上市前路幾何?

儘管覆蓋了3700家機構客戶,金融壹賬通的收入依靠有限的主要客戶,平安集團和陸金所貢獻了總收入的10%以上。2017年、2018年全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金融壹賬通從平安集團獲得的收入分別為2.36億元、5.28億元和6.77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40.5%、37.3和43.6%。

不過,金融壹賬通對Lufax集團(陸金所集團)的總銷售額在下降。2017年、2018年全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對Lufax集團的總銷售額分別佔總收入的30.1%、27.4%和11.9%。

可見,金融壹賬通對平安集團的依賴在加重。

那麼,依靠區塊鏈業務能否扳回一局?張毅認為,區塊鏈概念在美股總體上是樂觀的,其中的包含著技術的佈局和金融領域的落地場景的預期總體看好。但該企業是否有很好的市值表現,跟其業績表現緊密相關。

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副主任陳文對北青金融分析稱,區塊鏈概念對上市公司估值肯定是有幫助的,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支撐技術。但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區塊鏈跟具體的產品用途還是有一些距離的,所以資本市場會不會認可區塊鏈概念,取決區塊鏈技術跟金融壹賬通的業務究竟是不是產生了非常深的切合。也就是說,要看區塊鏈技術是否給予金融壹賬通的一些合作伙伴創造價值,進而使得金融壹賬通能夠因為區塊鏈技術獲得一塊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