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3個思考,作者寫字20年得出的感悟,看懂已是高手

多年之前,少不經事,執著地認為寫字要以工整為美,有一天把字寫的和書上打印的一般,就可以遠遠的把顏真卿,趙孟頫之流甩在我的後面!為了把字寫成印刷體,多少個雞不飛狗不跳的夜晚,坐在光線範圍只有半米,燈芯時不時還會眨眼的煤油燈下習字。而且,燈芯大概兩三根菸的時間,就要拿剪刀剪去已燒殘的棉芯,這一點讓我十分的厭惡,因為它讓我在去“大師”的路上走的不那麼平坦。

那時候不光寫毛筆字,仿宋也學,黑體美術字也學,以為這樣自己就可以離夢想越來越近。就這樣堅定信念地練了幾年,感覺就快伸手夠到夢想的時候,一個偶然的契機讓我和一位書法前輩相識,不知道他是看中我為人老實,還是練字勤奮才常常找我探討有關寫字的事情。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一直用他的方法,企圖改變我對書法的認識。最後,他的叨叨絮絮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己的目標——寫字真的就這麼容易麼?顯然不是!其實我在這次頓悟之前,就已意識到寫字沒有這麼簡單!但人啊,對一件事情堅持的太久,付出過多的時候,總會找藉口繼續堅持,去給自己“圓謊”,證明付出的汗水有一天會開花結果,事實結了錘子。

書法中的3個思考,作者寫字20年得出的感悟,看懂已是高手

圖1

自從推翻了自己練字方向後,我感悟到了真正書法,觸摸到了它的體溫。書法是有血有肉的,它是個活體,所以它一定是“靜中有動”的!而並非冷冰冰的一灘黑墨。

如上圖1中“遠”,“字雖死但勢在行”!“動”是體現漢字美的重要元素之一,這是我們習字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書法中的3個思考,作者寫字20年得出的感悟,看懂已是高手

圖2

圖2是我根據舞蹈演員的優雅舞姿而寫。

圖2中的“舞”,是否像一個舞者正舉手,抬足,在音樂節奏裡搖曳著曼妙的身姿?

所以要寫好漢字,先要賦予它靈氣。滯氣不脫的工整,久之難免乏味!

書法中的3個思考,作者寫字20年得出的感悟,看懂已是高手

圖3

自古書畫相通,白石老人的一幅蝦畫,其實是道出了書法的結字真諦。墨色濃淡對比,蝦子聚散的對比,就好比書法結字中的倚正對比,肥瘦對比,聚散對比,方圓對比等等。漢字的筆畫和筆畫,字和字,行和行之間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比。所以我們看到的漢字裡,絕不會出現兩個長橫,或者長豎,長撇,長捺。都是增此減彼,讓它們形成強烈對比,讓字更豐富,更出彩,更有張力,更有氣勢。

以圖3中寫的“藝”字為例,書法的結字法則裡,漢字是要求寫的上緊下松才好看。但是這個字,我利用“聚散對比”原理,把上面寫松,下面寫緊,結果這個字表現出了另一種美。由此可見,對比在漢字中是多麼的重要,它可以在傳統結構法規中自由的穿梭。

當代大多數練字者都是以工整為美,以印刷體為榮。我相信看到中國書法走到這一步,心中百般滋味的不止我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