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媽遇上叛逆期的孩子(女孩),怎麼辦呀?氣的頭暈腦脹?

小雅08


這個問題需要掰開成三個問題

  • 孩子已經到了叛逆期
  • 父愛、嚴父,這兩個角色缺失
  • 女孩子和媽媽的關係
你和叛逆期的孩子講道理,就和正在發火發怒的孩子講規矩一樣,是聽不進去的。

如果有能力,換個環境,甚至換個學校和城市

當你孩子到了叛逆期,說明你孩子周圍很多孩子都到了叛逆期,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為了孩子,可以考慮換一個環境。比如:經常在一起的夥伴、學校、班級等等,為了孩子搬個家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古代就有,孟母三遷。

抓大放小、告誡孩子別碰原則

對於孩子太出格的行為,可以考慮冷處理,原則是,只要孩子身體、心理不到大的影響,避免和孩子的正面衝突,比如:吸毒、盜竊等行為,就是原則性的,不可觸摸,其他的,比如,處個男朋友、上個網、甚至徹夜未歸,真沒必要上綱上線,因為你說什麼道理是聽不進去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好習慣,大了很難改,一句話,抓大放小。

告知孩子,媽媽的底線是什麼,有時候根據情況,底線就是安全的活著

我記得我們初高中叛逆期時,班級裡有個女同學,俗話說的’小太妹‘。初中時就和高年級同學有性行為,並且打胎,還經常出入夜總會,甚至被人利用吸毒。女孩子任性起來父母根本無可奈何,因為家裡沒有愛,她需要從社會和男朋友身上找。父母越管教越打,孩子越離經叛道。最後結果是被社會上的人輪姦後殺害。並且曾寫遺書說,不後悔。家長還說,這樣的孩子不要也罷,直到孩子死了一年後,家長才後悔,因為看到別人的孩子都考高中,考大學。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已經知道這樣了,我必須給孩子更多的愛,記住,不是規則,就是愛,愛就是接受孩子的一切,什麼面子,什麼左鄰右舍的話語,都忘掉,告訴孩子,記住,別死就行,如果外面不舒服,回家來。孩子也許還會給你賭氣說,就是死也不回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孩子還小,如果死了,一切都沒有了。

對於父愛、嚴父,這兩個角色

聰明的媽媽,可以找男老師、男家教,甚至為了孩子,媽媽找個男朋友,對於缺失的,孩子根本無法感受到,所以,再多的對不起,都是藉口,不如行動起來。

我始終堅持,當你中年,孩子成年,當你老年,孩子中年,角色互換時,很多情感才能體驗完整,孩子未成年,真的對世界的認知太片面,不能和孩子去較真。

女孩和媽媽的關係,始終都是一句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兒子學爸爸,愛媽媽,女孩學媽媽,愛爸爸。如果母親做過一些對孩子傷害的事情,真的不能怨孩子,還記得張韶涵的媽媽,那個無窮貪婪的母親,總是索取,甚至自私到拿孩子的一些事情去要挾。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孩子當你老時,對待你的態度。

生氣是沒有意義的,生氣,只是無能和無知的體現。要有對策和辦法,要知道底線,要明白人生意義。


我是一四線城市來回奔波穿梭的職場爸爸,喜歡讀書、燒菜、長跑。我認為帶娃永不言累。做好寵妻護子的同時,還能聊聊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寵妻護子靖哥哥,一起陪伴孩子長大。

寵妻護子靖哥哥


我也是18歲,也是青春期,不能打罵孩子,打罵孩子,只能把她往絕路上逼,這時候的孩子叛逆,要和她好好談談,並且引導她主動和你談心,引導她和好的人學習,

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最主要的就是不能讓她學壞,其他的都問題不大,過了這段時間,就自然而然好了。和她成為朋友。


我是ni意中人


我覺得單親媽媽會走進一個誤區,會把婚姻的失敗覺得對孩子是種愧疚,什麼都依著孩子慣著孩子,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是拿來寵,但是放心裡寵。我是離婚後一年半再婚。孩子跟前夫生的,兒子4歲時離婚法院判給男方。6歲那年兒子說要跟我一起生活。我把他接回來改了名字,改成跟我姓了。也讓孩子改口叫爸爸。當時想著離婚最受傷害的是孩子。然後讀小學的時候老是會不願意學這個不高興讀那個。我都依著他,老師找我談話了,她說你不能把失敗的婚姻看做是對孩子的愧疚,不能溺愛。我覺得老師說的很對。我對你不嚴厲只會害了你。然後跟他爸爸「現在的老公」一起教導他陪伴他。現在孩子15歲了,很懂事很聽話。也會經常主動幫忙做家務,自己換床單被罩!說了那麼多,我想說,孩子就要從小就給他養成一個習慣,這樣到了叛逆期你也不會覺得很累。


我只要我覺得530


家長朋友,你好!我是行學美劉老師,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知道你的難處!最重要一點,你千萬不要生氣和煩惱!!!下面我和你分享一點我的感悟和經驗。

你的問題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小時候,那就讓我簡單講講我小時候的事情。下時候父親不在家,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妹妹,經常因為家裡的事情對我們發火,我們內心非常憋屈。久而久之心裡有事也不願和母親溝通,覺得母親盡把我們當出氣筒。母親眼裡看我們就覺得我們不聽她的話,更加生氣。一直到離開母親去外地上學了才理解到母親的難處,改善了關係。

您現在一個人帶著孩子,一定有很多的困難,孩子也只有你這唯一的依靠。在成長的階段,你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覺得是安全的,特別是女孩子,一定要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理智的對待生活的點滴,能不發火就不要發火了,沒忍住發火了,一定要和孩子做好事後額溝通交流。讓她知道,你內心的想法,不是不愛她,是為了她好,你也不想發火,但實在是沒辦法,甚至向她道歉。千萬不要留下心理的陰影。

好好反思您和您的母親是怎麼相處的。您現在的生活是原生家庭的翻版,一定要從源頭上解決深層問題的原因所在。從內心深處去理解你的父母的難處和恩情,真正的生起對父母的感恩心,好好孝敬父母,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和示範。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希望您不要氣急敗壞,理智的對待生活,像陽光一樣去溫暖您的孩子,像您想象的要求您女兒對待您那樣去對待您的父母。做到這些,我相信您的家庭關係一定會改善的。


行學美中學課堂


在離婚率日益增高的現代社會,“單親媽媽”和“單親爸爸”的出現,都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但背後毫無疑問都充滿著不容易。

去年的熱劇《小歡喜》中,喬英子來自於一個單親媽媽家庭,在媽媽的培養下,她比同齡人更多了一份成熟,但也對媽媽宋倩的話,言聽計從。

但是有一天,宋倩收到了學校老師的電話,才發現原來喬英已經好幾天沒有上學。她焦急地跑到前夫喬衛東家裡,卻看到喬英和他們有說有笑,甚至還把自己辛辛苦苦熬的燕窩給前夫的女朋友小夢阿姨吃。

當兩人回到家後,衝突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宋倩哭訴喬英撒謊逃課、偏愛小夢阿姨、嫌棄自己是老媽子,喬英一開始還是不停地道歉,但受不住宋倩一直的言語攻擊,終於怒氣也上來了,開始回擊,說小夢阿姨就是哪哪都好,她就是喜歡和爸爸和阿姨在一起玩,甚至還揚言自己討厭媽媽,氣得宋倩掌摑了喬英一巴掌。

看到這個片段,網友基本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宋倩,體諒單親媽媽的不易;一派支持英子,理解英子承受的壓力;還有一部分中立派,他們認為這場吵架是因為母女間缺少溝通導致的,雙方都有錯。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項責任重大的事情,單親家庭媽媽的責任更重,最難的是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教育,在決定獨自撫養孩子的那一刻,責任擔當,教育義務將是單親媽媽們為孩子傾其一生將要做的。

但在生活中,有很多單親媽媽對叛逆期孩子的頂撞行為都是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而實際上,孩子或是逆反,被誤會,不服氣,這些頂撞行為恰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只是很多時候被我們忽視掉了,所以單親媽媽要學會和叛逆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幫助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發展。

一、剖析:孩子叛逆、不聽話的原因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的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1、過度溺愛

單親家庭這個因素,可能會讓帶孩子的單親媽媽,對孩子產生愧疚心理。

就會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的滿足,沒有底線。

當孩子認識到媽媽的這個心理弱點後,就會更加肆無忌憚提出過分的要求,一旦媽媽滿足不了,就會各種鬧騰不吃飯、不上學、離家出走等,孩子就會越來越無法管教,這就是過度溺愛的結果。

2、環境因素

孩子也有自己的交際圈,也很容易受到周圍小朋友的影響。因為孩子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可能有時候只是覺得別人這樣做,感覺很酷,有樣學樣。

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有時候還是好的不學,壞的學。如果孩子交友不慎,就會學壞。

3、單親媽媽疏於照顧

還有些單親媽媽,因為離異了,因為生計,要忙於工作,對孩子的照顧減少,導致孩子的關愛不夠,也沒有重視孩子的異常行為,不明白孩子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內心想法,就會任由孩子自我發展,孩子心裡有失落感和落差,甚至會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孩子就有可能做出過激的事情。

二、解決:單親媽媽要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做父母的要和孩子經常交流溝通,瞭解並認同孩子的真實想法,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才會願意聽從你的意見,規避自己不好的行為,這是良好教育的前提,對於單親家庭更是如此。

因此我們可以採用下面三種方法解讀孩子內心的想法。

1、控制情緒,學會傾聽

單親家庭裡,不光我們心裡有壓力,孩子的心裡也會有壓力,也會受到影響。

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內心會比較敏感,甚至會自卑,叛逆只是表象問題,或許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愛才是真。

因此我們在面對孩子的頂撞時,用吼叫的方式,只會更加刺激孩子的憤怒,激發他內心的逆反心理。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遇到困難,需要我們的幫助去想辦法解決,或者有困惑,需要我們及時的幫助解開疑團。

總之我們要採用控制情緒,學會傾聽的方式從根源上分析他們頂撞的原因,才能順利地解決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衝突。

2、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我們很多時候都習慣於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做出自以為是的舉動,逼得孩子只能出言反抗,結果我們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用暴力制服孩子。

這其實是我們的控制慾在作祟,他們一旦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挑釁,就會不自覺地去壓制,卻沒有想到這是孩子在認知形成過程中關鍵的一環,他們從懵懂無知到自成一套世界觀,是需要“頂撞”的,因為這說明他們在產生自己的想法。

我們對於孩子的想法不應該壓制,而應該引導,而且要在和孩子相互平等的位置上。

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控制好表達的語氣,和孩子有效地交流,這樣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房。

3、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因為單親家庭的緣故,一個人帶孩子,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如,努力工作,努力掙錢。

那麼相對而言,陪孩子的時間就會減少。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工作就忽略了孩子。我們做這一切,想必也都是為了孩子。

我們可以在早上出門前,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我愛你,晚上我們回到家,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在假期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玩玩。

你可以採用各種方式去陪伴孩子,不斷的通過身邊的事情,讓孩子明白我們對他的愛從沒缺少。

孩子才會向我們吐漏心聲,明白孩子的想法,增進親子關係。

三、總結

我們作為成年人,對孩子的叛逆自然會有不悅的情緒,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寬心態,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愛,感覺到關心和溫暖,鼓勵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


小二黑說育兒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獨立心、自尊心空前的強烈,所以說教、嘮叨、打罵他會覺得父母在控制自己,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孩子就在用不聽、不學、離家出走等方式反抗。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沒用!首先,先對自己來個檢討,再對女兒的行為表示理解, 之後再瞭解女兒的動機。其次再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行動.

你本身擅自查看對方隱私是侵犯了她的權力,這點你得放下自己強硬的態度跟她道歉,當然,從小母女兩相依為命本來就很值得人同情,大家都希望看到你們健康快樂相親相愛. 而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你想看到的. 作為大人我們是否可以軟一下,尊重自己的女兒,不用過強的控制呢,能否用愛去感化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威脅和以愛你的名義來讓孩子承擔沉重的心理負擔(過度的母愛)而選擇暫時逃避.

先認錯就是檢討了,然後跟女兒做朋友,站在朋友的角度幫她思考問題的利弊,然後讓她自己選擇(當然這有點難,但你作為成人,就必須狠下這個心,做好心理準備讓她知道,母親是肯放手的,母親也是輸得起的,母親因為愛你所以尊重你,人生的路是讓你自己選擇的.母親只會為你考慮而給你意見,不會左右你的決定,無論你將來變成怎樣,母親都依然愛你.)只有傳達這樣的信息,女兒才會認為您理解了她,她才會冷靜下來理智的考慮,靜下心來想母親的好。在整個過程中,您可能會十分糾結,但你必須沉得住氣,你要堅信她是你的骨肉,她最愛的人一定是你。不能再過程中給予她任何的決定.只需要分析利弊,告訴她你去了深圳可能面臨的問題.之後該如何解決這就夠了. 最後如果連你都無法解決,就告訴她母親不在你身邊,就得靠你自己了. 到這個時候她就會知道沒有任何人能比母親更能罩得住自己了. 記住這些過程都是引導沒有指責跟批評,, 都是順著人性而把孩子引導到對她有利的方向. 如果(只是如果)結果還是不理想.那您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女兒遲早都會明白,她只能跌倒後才能醒悟. 只能說這是她的命。因為您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早悟早好。

全部孩子在這個時候其實是迷茫的 不是說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要有正確的價值 是非觀 靠灌輸和引導 你這事情蠻嚴重的 建議不要吵罵 抽個空把心態調整好 好好和孩子聊聊 讓她說對這事的看法和認知和處理意見 在把你認為要說的和她說 多瞭解孩子吧 多聊天 少偷窺 而是多讓她告訴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事情~而不是站在家長成年人的角度想當然~經常要抽時間與孩子聊天交流溝通~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朋友一樣說話的語氣~總之就是~儘量瞭解孩子是如何想的~溝通聊天真的很重要


西瓜談娛樂


單親媽媽對於孩子叛逆,一定會更加心痛和無奈,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有時候付出很多,看到孩子不好好的,感覺特別無助。

叛逆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處於一個全新的階段,她正經歷新的起點,驚慌無措不知道怎麼應對,這個時候媽媽不用特別計較,不要和她硬碰硬,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鼓勵她、表揚她,儘量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她。

孩子處於青春期,自己覺得自己小大人了,有時對於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覺得媽媽的做法不妥,不由自主就會和媽媽對著做事情。現在社會發達,孩子從電子產品上學到很多知識,有些做媽媽的都不一定懂的,慢慢和孩子產生代購,孩子會覺得媽媽落伍了,以前對媽媽的崇拜感,悄然無聲消失了,媽媽有點失落感了。

我們做媽媽的,儘量也要注意自我進步,多讀書、積極接收新知識、與時俱進,孩子喜歡的書電影,我們可以陪她一起看哦!儘量和孩子多一些共同愛好、共同語言。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曆程一部分,我們正確引導,爭取孩子只有青春期沒有叛逆。媽媽要加油哦!覺得正確的給個贊👍 認可的關注我哦!


水色煙光


對我來說,單親媽媽和女兒應該是相依為命的感覺。所以女兒處於叛逆期,最好不要批評、厭煩她,讓她覺得媽媽不喜歡她、討厭她。媽媽應該讓女兒知道媽媽最愛她,媽媽和她相依為命,她是媽媽唯一的牽掛,如果女兒不聽話、叛逆、惹媽媽生氣,那麼媽媽會非常傷心、難過的!

一定要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用真情打動她,適當時候眼淚也是能讓女兒真心悔改、認識錯誤的好辦法!女孩子一般都心思細膩,要打感情戰,從生活中細節關懷她,站在她統一戰線理解她,給她支持!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父母的引以為傲,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心靈朋友!❤️






大斌媽美食


無論男孩女孩,進入青春期的確不那麼聽話了!在這個階段,他們會經歷前所未有的身體變化,也會承受前所未有的心理轉變。這都在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和處事方式。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對萬事萬物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主見,他們會覺得之前父母和師長灌輸的思路與理念也會有許多“不對”的地方,於是就滋生了叛逆心理。其實,叛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大人也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它只是孩子渴望獨立的信號,是一種希望得到認可的方式。

尤其女孩子,到了這個階段,情感方面也更細膩,媽媽不僅要給予孩子某些物質上的幫助(女孩子都愛美的),也要在精神方面給予鼓勵理解,更要在當下的學習上支持她(學習方面的問題往往是矛盾點)。在這期間多給孩子自由空間,不要逼她,有些事不能強來,常與孩子溝通,靜待花開吧。

我能理解單親媽媽教養孩子的不易,但責無旁貸。大人沒愛不能在一起了,但都不能割捨對孩子的愛。單親媽媽帶大的女兒,自然少了父愛,父教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既獨特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女兒內心深處也一定渴望父愛,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女兒往往會從父親身上的男性品質中來尋求某種參照,與男性交往中也會表現出更高的焦慮感,缺少父愛的孩子就會“人格缺鈣”。所以,媽媽也應該放下執念,就孩子的問題心平氣和地邀請爸爸多參與進來,就算爸爸指望不上,建議你也要找個“男性榜樣力量”介入,讓孩子多一處與媽媽不同的傾訴內心和宣洩情感的機會。

另外,媽媽自己也要積極面對生活,不能全圍著孩子轉,適當的“示弱”,遇事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培養她的獨立精神和心理成熟能力,

寧可冷處理,先自己消消氣,也不要去與孩子剛到底。儘量把自己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想想,你也不想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吧。

希望以上感悟對你有所促進,一起加油共勉吧!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謝謝你提出的問題,說出了我們很多家長的心聲。

特別是在疫情這段時間,停課不停學,父母不自覺的扮演了老師的角色,這種角色互換的滋味相信每個家長都深有感知。我們喜歡自律又乖巧的孩子,討厭調皮搗蛋又貪玩不聽話的孩子。我們把孩子這種令人生厭的行為稱為叛逆,時間久了與孩子之間就漸漸產生了矛盾。其實,我們認真反思下,這些矛盾也是可以解決的。

家長應該擺正心態,多注重孩子進步的過程,而不只是結果。以鼓勵代替責罵,以溝通代替命令,給予孩子情感支持和鼓勵。

首先幫助孩子製作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並督促其完成。孩子去學校上課,並不是有多喜歡哪堂課哪個老師,只是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有規律生活方式,況且做完了後都有個美好的盼頭。

其次,在家營造溫馨向上的家庭氛圍。安排一些有意義的家庭活動。如一起鍛鍊,家庭成員一起協作完成某件事情。

再次,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使他們積極行動起來。對於孩子的行動,給予積極評價,讓他們在行動中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成熟感。

最後,與其按照我們成人自己的想法來把孩子塑造成期待的樣子,不如換位思考下自己在這個年齡段的心理,靜下心來聽聽孩子的心聲。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事情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有些影響,但是隻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帶給孩子更多的陽光和正能量,也會讓孩子過早的獨立起來,更懂事乖巧,成為父母的得力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