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河南民間故事,周口市有個地方黃泉之下竟然真的有人

鄭莊公黃泉會母雕陵崗的故事

王明見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城北12.5千米處,有一片歷史悠久的崗陵,這就是扶溝縣古八景之一的“雕亭秋水”的雕陵崗。傳說這裡就是春秋初期鄭莊公“黃泉會母”的地方。

春秋初期,桐丘城潁谷(今扶溝縣城南500米處)有一孤兒寡母,孤兒姓潁名考叔,父親早年跟著鄭武公戰死沙場。年幼的潁考叔天性孝順,奉養老母畢恭畢敬。

故事:河南民間故事,周口市有個地方黃泉之下竟然真的有人


此時,鄭國鄭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二子,生第一胎時難產,取名叫寤生(難產之意),意思是很討厭這個孩子。生第二胎時很順利,取名叫段,又名叔段。史書上又稱他為共叔段。共叔段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又很會說話,因此很得母親武姜的寵愛,武姜就請求武公將叔段立為太子。武公以先君規定立長子為太子為由拒絕了武姜。鄭武公去世後,眾大臣扶助寤生做了鄭國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鄭莊公。莊公一即位、母親就糾纏著讓他把京城的管理權交給共叔段、莊公無奈、只好把京城交給他。共叔段大擴城池、並強佔京城周圍城池土地、招兵買馬、養精蓄銳,當時以大夫祭種為首的大臣們極力反對此事、對莊公說:凡城池規模、周王早有規定、大的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能題過九分之一。京城城的周圍題過規制,

大王必然大禍臨頭、請主公收回成命!莊公嘆口氣說:先生您說得對、但這是母親逼著我做的、我哪能躲掉這場災呢?其實莊公早知母親的用心和共叔段的野心。

一天、他去拜見母親姜氏、說周天子要他到洛陽朝見、特來向母親辭行。武姜氏一聽莊公要離國都前往洛陽、心中不覺暗自歡喜、覺得時機到了。於是便立刻修書一封、派心腹到京城給共叔段送信、叫他火速帶前來奪取國都、乘機登位。叔段接到母親密信、率戰車百乘、士卒數萬、浩浩蕩蕩向國都新鄭奔來。當大軍行至中途、突然間一聲鼓響、莊公的伏兵驟起、將共叔段殺得潰不成軍、叔段只好逃到共國引頸自殺。莊公從共叔段身上搜出了母親的密信十分惱火。當即命人把武姜放逐到了城潁。併發誓說:母親不要別怪孩兒不義、咱母子兩個、這一輩子不到黃泉決不相見。

鄭莊公一怒之下、放逐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可是過後不禁有些後悔。特別是國人都在傳說莊公不孝之事、令他很為難:作為一國之君、又怎麼能食言呢?再說考叔因在平叛中立有戰功、被莊公封為“潁谷封人”、當他知道鄭莊公放逐母親的事後、不由地長嘆道:這樣的母親雖然不像母親,兒子可不該不像兒子呀、作為一國之君、如此對待得親生母親、太傷風化了。

於是他決定去見莊公。

這天、考叔帶了幾隻鳥兒、佯裝進獻野味、求見莊公。莊公一見這些鳥兒野貓一樣的面孔、老鷹一樣的身子、十分醜惡、便問:老愛卿、這些都是什麼樣的鳥兒啊?


考叔答:這是梟鳥、我們桐丘那都叫夜貓子,還叫它“土叫”,它小的時候由母鳥餵養,等它長大了,就把自己的生身母親啄吃了。小臣我恨它不孝,所以將它捕過來敬給主公,請主公來處置它。

莊公聽了潁考叔的話、受到很大的觸動、臉上不由露出了悽楚的神色,時近中午,莊公命宮人設宴招待潁考叔。宴席中間,有人送上一隻蒸熟的羔羊。莊公命人割下一隻羊腿、賜給潁考叔、請考叔一同進餐,考叔並不吃、只是將好肉撕下,用衣裙包好、放在一邊。

故事:河南民間故事,周口市有個地方黃泉之下竟然真的有人

莊公有些奇怪、同潁考叔為何不吃、潁考叔忙起身回答說:主公,小臣家境貧寒、老母家靠小臣奉養、可我時只能打下鳥兔來孝敬老人,可憐她老人家從來也吃不到這樣肥美的羊肉。現在主公賞賜給小臣,我怎能忍心獨自享用呢?所以我要把它帶回去敬奉老母。莊公說:愛卿孝子之名,果然名不虛傳啊!說罷,連聲長嘆。

潁考叔問:主公,為何嘆息?

故事:河南民間故事,周口市有個地方黃泉之下竟然真的有人

莊公說:你有老母奉養,可以盡到做兒子的孝心。我雖為一國之君,卻無母親可以奉養,我不如你呀。

考叔佯作驚訝,忙故意問道:姜太夫人不就在堂上嗎?主

公怎麼能說沒有母親呢?莊公便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地細說了一遍,然後懊悔地說:只怪我一時衝動,鑄成大錯。但我已經對天發誓,不到黃泉決不與母親相見。我不能違背自己對天發的誓言,如今後悔也沒有用了。

潁考叔說:主公也是至孝之人,如果主公因發過誓而為難,小臣倒有個計策,可以讓主公既不違背誓言,又可以讓主公母子再度團圓。

莊公一聽,趕忙離開座位,躬身向潁考叔請教。潁考叔說:

這有什麼難處呢,只要在地上往下挖個洞,一直挖到地下泉水湧

出,然後在泉邊建造一間地下室,迎接姜太夫人進去,主公再進去拜見,這不就是黃泉相會嗎?!

莊公一聽,連聲稱讚這是個好主意,立即委託潁考叔辦理此事。考叔領命,便帶領人役,在風景秀麗的雕陵崗挖了一個數丈深的深洞,不幾天地下室建成。考叔親自到城潁將姜氏接來,安排在洞中,然後請來莊公。莊公進入洞中,母子二人在泉水邊抱頭大哭。莊公拜見過母親之後,親自駕車將母親迎回宮中奉養,重新建立了親密無間的母子情誼。莊公為答謝潁考叔,便晉升他為大夫之職。潁考叔死後,鄭莊公下令,在潁考叔的家鄉桐丘城南建立了一座廟宇,取名為潁大夫廟。又上報周天子,封贈潁考叔為純孝伯,後人建有“純孝廟”。

西漢時還在扶溝城南一帶設立了純孝鄉以示紀念,為當時的扶溝縣七鄉十二亭之一。春秋左傳裡稱讚他:“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明朝正德年間,著名詩人,“前七子”首領李夢陽曾遊歷扶溝雕陵崗,進入當年莊公黃泉會母的深洞,十分感慨地寫下《賦大隧》一首:“兒賦隧中母隧外,母思啟段段已舉,不及黃泉是何語?潁人不來其奈汝,穎人不來猶之可,殂上分羹通殺我!”

雕陵村現狀:位於扶溝縣北125千米處,扶溝縣曹裡鄉政府駐地東5千米處是,雕陵村民委員會駐地。雕陵崗在雕陵村西,長20米,寬50——100米,高2——3米,現因村民起土,現已殘缺不全。

故事:河南民間故事,周口市有個地方黃泉之下竟然真的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