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湖洋傳統風味—“尿肉”,你吃過嗎?

湖洋傳統風味—“尿肉”


永春湖洋傳統風味—“尿肉”,你吃過嗎?

時代進步文明的今天,新產品新名牌五花八門,香色一日多變。尤其是目前所吹噓的這樣好那樣好的各種“保健食品”,更是神乎其神,令人刮目相向。

可是,人們卻遺忘了不少的民間傳統名產。就湖洋山區代代相傳的“尿肉”,其質味、香色及其養生保健功效,才地道是返璞歸真,可謂民間傳統風味之一絕。


此道食品的製作和食用,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相傳光洲王入閩時,不知是那一位無名氏,就把此套製作“秘傳”到湖洋山區。查遍省內外的民間食譜,至今仍是湖洋獨有。時至20世紀20年代初,旅居在世界各地的湖洋僑胞,才把此項製作技術傳往海外。

此道食品的製作簡單方便,無需什麼作坊;就地取料,就地而定。屋裡屋外,只要有能做灶位的地方就行。主要的原料是連腿的鮮豬肉,有兩年三年以上的老豬,或多年的老母豬更佳。

製作時,選生鐵鍋一口,集取男孩清尿(即童便),放入鍋內(代水煎)。同時,把豬腳肉大塊切好,用醬油、醋和香料拌勻,也可加減選用加入黨參、黃芪、三七、牛七、當歸、川芎、淮山、故子、杜仲、鬱金、澤蘭、桂枝、毛將軍、雞血藤、益母草、七里香等中藥,然後裝入陶缽(大小均可,視料多少而定;鐵器鋁器不行。)裝好後,陶缽口要用“火燒紙”或粗布(新毛巾也可)沾溼密封,再把蓋壓緊。最後把陶缽抬放在鐵鍋上,使下半部位浸在童便中。司火的原則是先武后文,也就是開頭用猛火狂燒,待童便翻沸後方始釜底抽薪,慢火保溫。三小時後,陶缽內的豬腳肉就基本脫骨燜透。停火起蓋啟封后,便可取肉上桌餐用。

經如此製作後的豬腳肉就叫“尿肉”。其味濃香串鼻,沁人肺腑。入口甘膩柔潤,細細品嚼,真可謂“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湖洋山鄉,這道食品的製作早已村村普及,盡人皆知,成為農家餐桌上的上品珍饈。

永春湖洋傳統風味—“尿肉”,你吃過嗎?

經如此拌料製作後的豬腳肉,便成為肉食類中之極品。含有大量的鐵、鋅、鈣、氨基酸、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為人體生命所必須。經常食用此道肉,不但能扶陽益陰、理氣和血、通經活絡、啟膈開胸、調胃增食,使人體壯身輕、精神振奮,而且能調治多種疾病,如風溼、類風溼、三焦鬱結、氣虛血滯、胃腸失調、筋疲乏力、房色勞傷、重度缺鈣、骨質疏鬆、腰痠膝軟以及神經衰弱綜合症、疲勞綜合症等。因此,這道保健食品,男女老幼皆宜。特別是久病體虛、產後婦女、發育中的兒童、中老年生理機能退化及長期體力、腦力,勞鬱勞傷過度者,更宜常用。


宋代大詩人歐陽詹在南安詩山講學時,品嚐了“尿肉”後,回味無窮,感慨之餘,竟信口吟出“苟能日食兩三塊,足健身輕也半仙”的詩句來。

紀元重新,經濟騰達。城鄉的生活快車已駛入小康的新軌道。人們對飲食保健品檔次的需求越來越高。“尿肉”這道上品佳餚,也該長出翅膀飛出湖洋山區,飛往南疆北國,飛往大小都市,飛進酒家,飛進賓館;讓這具有傳統風味的土特產,躋身於當代菜譜名列,更廣泛地為城鄉各階層人士所喜愛和推崇。


消息來源丨永春鄉土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