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由於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生活壓力很大,所以可能會拜託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很多寶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孃家的媽媽,畢竟比起婆媳,還是親孃倆最好相處。可是年輕人和老人的育兒觀念不太一樣,有時難免會出現問題。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案例:

王阿姨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時王阿姨的女兒說,自己坐月子的時候婆婆一直沒有好臉色,這會兒孩子斷奶了,王阿姨的女兒想回到工作崗位,所以想讓媽媽幫忙照顧孩子。王阿姨在鄉下原本非常清閒,心疼女兒的她卻馬上幫忙帶娃了。可是半年後,王阿姨就哭著回家,連稱實在太寒心。面對鄰居的疑問,王阿姨表示“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細節沒有照顧好,女兒就會訓斥老人

原來,女兒跟王阿姨在很多育兒問題上都存在分歧,脾氣急躁的女兒難免會訓斥母親。大家都知道寶寶吃東西需要忌嘴,所以大人要在一旁看著寶寶。可是王阿姨的外孫是個活潑的吃貨寶寶,每天看見新鮮的食物就想試一試。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有一次就出了問題,王阿姨習慣帶著寶寶去樓下小區散步,小區的大人小孩都拿好吃的逗寶寶。一位老奶奶給了寶寶一塊火龍果,寶寶連嚼都沒嚼兩下,直接嚥了下去。晚上寶寶就開始肚子疼,應該是消化不良。女兒下班後立馬大發雷霆,教訓王阿姨像訓小孩一樣,王阿姨默默回到房間哭了一夜。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只要寶寶身上有些不舒服,女兒就開始怪罪老人。王阿姨覺得很寒心,只能哭著回了老家。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分析:

為什麼年輕人會對老人隨意發脾氣?主要是因為無所顧忌。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年輕的父母可能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有些事情要顧忌情面。可是家裡老人就不一樣了,不管怎麼發脾氣,親人就是親人,正因如此,很多做子女的反而忽略了家裡老人的感受。老人帶娃的過程中或許有一些缺陷,但是年輕的父母也應該尊重老人,多給老人一些包容。

老人帶娃可能有什麼問題?

1、溺愛孩子

比起孩子的父母,老人更加溺愛孩子,不捨得拒絕他們的請求,久而久之,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任性自大。孩子的爸爸媽媽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會埋怨老人,認為老人在育兒過程中添亂。

比如,孩子經常通過哭鬧的方式來索要零食,心軟的老人可能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年輕父母看後難免擔憂孩子的健康。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2、育兒方式落後

有些老人比較固執,經常採用落後的育兒方式去照顧孩子,這可能會引來孩子父母的不滿。比如,餵養寶寶的時候,一些老人習慣把飯嚼爛再餵給寶寶吃,認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消化。可是父母卻覺得這種方式不太衛生,可能把細菌傳染給寶寶。久而久之,分歧越積越多。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老人帶娃?

1、給老人足夠的尊重

老人帶娃或者會存在某些不足,但是家長應該尊重他們良苦用心,他們的出發點一定是照顧好孫輩。家長應該學會感恩老人的無私付出,不能對老人妄加評判或者辱罵。帶孩子本來就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如果受到家人的指責,難免會寒心。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幫女兒帶娃”老人哭著回家,連稱太寒心

2、及時跟老人溝通

育兒過程中存在分歧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家長不認同老人的育兒方法,應該及時跟老人溝通。即使老人帶娃有失誤的地方,家長也應該耐心告知。畢竟老人也是一心照顧孩子,所以家長對待老人千萬過於急躁,更不能辱罵老人。為了照顧好孩子,老人已經費盡心思了。

家長跟老人溝通的時候要掌握一些溝通技巧,不能因為分歧就寒了老人的心。

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