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副熱帶高壓不能按預期北跳會發生什麼?

趙俊


如果副熱帶高壓不能按預期北跳會發生什麼?會出現南澇北旱,個別地區出現大的洪水災害。因為副熱帶高北跳會控制我國主雨帶北移,從目前來看,副熱帶高壓有點象“扶不起來的阿斗”,在冷渦、冷性低壓槽打擊下,竟然在小暑節氣裡,一路南退,潰敗到西太平洋海面上了,給我國江南、華南北部地區帶來大量降水,福建、桂林、湘江流域出現大的洪水災害。

快到7月中旬了,主雨帶還在江南地區位置,而且表現疲軟,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外,正常年份,慢慢向在江淮流域移動了。大家盼望著副高積蓄力量,在7月底做最後一次北跳,給東北、華北地區帶來降水,緩解山東的旱情。

但也有例外,如果副熱帶高壓不能按預期北跳會發生什麼?我們可以參考一下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時副高活動情況。

上圖為98年副高示意圖:1998年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異常升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厄爾尼諾現象,1998年7月中旬開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上的過程中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長江上游一帶暴雨現象發生極為頻繁,出現超過1954年以來的特大洪水,造成3000多人死亡,2.23億受災。

今年的厄爾尼諾年是不是上演98年那一幕呢,我們時刻提防,從現在副高的位置來看,7月下旬再不北跳的話,時間可是要不等人了,停留時間長了,南方水災大概率發生,與此對應的北方就是旱災,將是非常嚴重,東北多雨低溫,而且北方要渡過一個涼爽的夏天。

也許同是厄爾尼諾年,表現各有千秋,今年南澇北旱,又出了一個“西澇東旱“,與往年的厄爾尼諾年天氣相差甚遠。氣候的變化永遠不是我們能預測的,表現出氣候的複雜性。

颱風怎麼樣?今年華南地區很平靜,意味著副高東側太平洋颱風活動加強?因為這裡的洋麵更為廣闊,也許來得最迅猛,最強烈,近日的17級颱風芭芭比已經給了我們警示。


地理縱橫


副熱帶高壓大致分佈在於南北緯30度附近,形成原因是赤道氣壓比較低,空氣向上空集結,當到達一定高度以後,又向兩端擴散,故而形成階梯壓強,導致南北兩側的氣壓比較高。副熱帶高壓本身是下沉氣壓,形成的降雨非常少,比如整個澳大利亞西部基本都是乾燥少雨的沙漠氣候,但是在我國副熱帶高壓是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要形成於廣東、臺灣、福建、浙江東部海域,而在夏季這些區域主要是東南季風,當季風將副熱帶高壓吹向陸地後,遇到來自西北部的冷空氣,就會為沿海省份形成大量的降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梅雨季節。
另外,因為地球自轉屬性,我國東部海域的副熱帶高壓形成以後會隨時間逐漸向北偏移,這便依次影響我國從南至北的省份。如果副熱帶高壓形成以後不能按照預期北跳,那麼會形成兩種現象,一種是南部的降雨會持續幾個月,給南部帶來洪澇災害,而北部比如江蘇,山東的氣候會因為沒有有效降雨而變得氣候乾燥。當然這只是理論能夠發生的現象,實際上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很少能夠影響江蘇以北區域,因為副熱帶高壓北上的能量是靠海洋上空大量的水分子支撐,而越往北溫度越低,海水蒸發量越少,所以當過了江蘇以後,副熱帶高壓的能量會變得衰竭,不再能夠形成有效降雨,這也是為什麼山東明明沿海,但是夏季降雨非常少的原因。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聯繫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即普遍聯繫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

我們都知道,正常情況下隨著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迴歸線移動,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位置也會隨之北移,而涉及到本題中的關於副熱帶高壓不能按期北跳的問題,則是由於氣候異常導致副熱帶高壓在某一區域停滯或徘徊,其結果往往會出現“南澇北旱”。

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最顯著的國家,以我國為例,由於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主雨帶的週期性移動是與副熱帶高壓北移、南撤有著直接關係,我國的主雨帶基本上從每年的2月份開始進入華南沿海地區(即海南、粵港澳、廣西等區域),然後逐步向北先後經過江南(江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黃淮海平原(華北平原),到達東北後快速向南撤退。

由於我國主雨帶向北推移和向南撤退,因此同一季節的不同區域降雨量、天氣現象是不同的,比如每年的2至5月份主雨帶在華南地區徘徊,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此時的華北平原普遍出現春旱、土壤鹽鹼化程度偏高。而每年的7、8月份主雨帶向北移動到了華北、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帶完全被副熱帶高壓控制,伏旱現象較為嚴重。

近年來,由於太平洋局部海域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即厄爾尼洛現象),從氣象環境來講溫度升高氣壓相對就減小,海陸間的熱力差異也相對減小,這種現象導致了大陸氣團不能按時向北撤退、海洋暖氣團也不能向北推移,因此造成冷暖氣團長期在華南地區或長江中下游平原徘徊或緩慢推移。

以今年為例,自5月底以來廣東、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雨水可謂是異常的多,局部地區甚至是暴雨連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災,眼看已經過了7月份了,雨帶還沒有進入華北,造成華北及周邊旱情加劇,山東的局部地區更是達到了58年最旱,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影響華北降雨的主雨帶“遲到了”。為了緩解山東的旱情,已累計完成引黃抗旱供水10.51億立方米,約佔黃河全年徑流量的17.9%,可見“南澇北旱”對我國的影響有多大。

想必很多人還記得1998年7月底的長江特大洪水(即“九八抗洪搶險”),這是自1954年以來的長江流域又一次發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發生這場大洪水的根本原因就是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向北推移緩慢,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徘徊且位置偏西,使得長江流域出現了3次持續大範圍的強降雨過程,而長江中下游特別是荊江江段、江漢平原一帶,由於地勢低窪、河道彎曲等,水流本身就緩慢,再加上匯水面積廣闊(還有渣渣工程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因此釀成了特大洪水災害。


地理那些事


若是年年如此,華北平原就得變成華北沙漠


農夫一枚98287916


容易南澇北旱。副熱帶高壓是夏季我國中東部降水分佈的調節器。副熱帶高壓北側及西側都暴雨性降水,南側多臺風雨,副熱帶在哪,基本就可以確定雨帶的位置。其他,北方冷空氣及西風槽也能為北方帶來降水,但整體降水量還是不多的,且分佈不均勻,調節遠不如副熱帶高壓北抬調節,而一旦沒有冷空氣,北方多為大陸高壓乾熱氣團控制,易乾旱。


人善天從


它不來河南才好,沒空調的人要享福了。前兩年,副高一來,雨都繞過河南,下到陝北,晉北。河南卻熱死人了,那才叫難受。


北冰洋164148059


水汽不能北上,江南沒有梅雨


無人喝彩18


副熱帶高壓可以說是我國最重要的天氣系統,降雨與否,哪個地方降雨,颱風是否登陸,在哪個地方登陸都取決於副高位置及強度


般若177454258


颱風來了就好了,把降雨帶吹到北邊去。


江明明5


假是這樣,雨帶會長時間的停留在長江中下游至長江以南地區擺動,長江以北的北方則會發生乾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