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的來歷是什麼?

餘映燈


“敦煌遺書《天地開闢以來帝王紀》中有伏羲、女媧有關的神話記載。”這是迄今為止,伏羲、女媧兄妹配偶型洪水神話在我國古籍中最早的文字記載。

關於女媧的傳說主要有兩種:

1、女媧的神話——母神崇拜

女媧的神話,源於母系氏族社會,不知其父,只知其母。



女媧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其"蛇身"的形象和"腸"相近,反映了先民最初的生殖崇拜。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雲:“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做人。”這是女媧摶土造人之說。又有當女媧造人之際,諸神齊來相助的記載。

顯然這一說法是受原始社會母權制時期影響,這位始母神不僅開創了神的世界,還創造了包括人在內的世間萬物。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2、女媧形象轉變——兄妹神話

隨著男權的確立和鞏固,原始神話漸漸向著與現實風俗趨同的方向演進。

《淮南子·說林訓》雲:“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之所以七十化也。”這一說法是原始社會父權制時期遺留的痕跡。為女媧與諸神共同造人之說。



女媧的至高無上的母神的地位下降了,和伏羲神話結合,變成了兄妹神話。 在漢代的畫作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交尾圖案。

在出土的漢代石畫、磚畫中,一般是“伏羲居左捧日,女媧居右捧月”,根據我國“以左為尊”的傳統,已經可見“男尊女卑”的觀念融入神話之中。

這就是女媧的傳說。


牧子閒話


女媧,即女陰,是生育之神的化名。女媧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與伏羲為兄妹。人首蛇身,相傳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制嫁娶之禮,延續人類生命,造化世上生靈萬物。 女媧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的照顧我們免受天災。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在目前中國,有以下幾個地方都在宣傳女媧的歸屬:

1。陝西平利縣:多部史書中記錄的女媧的故里,生態縣。當地也保留大量關於女媧的傳說和足跡,有女媧山和女媧廟。 出士了大量的遠古時期的陶片。

2。河北省涉縣:宣傳起步早。

3。甘肅天水秦安 :傳統說法上的“女媧故里”

4。山西晉城澤州:宣傳較弱,建有“華夏女媧文化園”

5。河南周口西華:有個女媧捏土造人的女媧城 【女媧造人】 《太平御覽》:女媧在造人之前,與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羊,初四創造豬,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

為了讓人類永遠的流傳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另一種傳說《獨異志》是:女媧是與伏羲為兄妹。當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只有他們兄妹二人,在崑崙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議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 兄即與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您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一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以是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他們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他們倆的子孫後代。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記錄見於《淮南子》:在洪荒時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

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

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

當天空出現彩虹的時候,就是我們偉大的女媧的補天神石的彩光。 女媧勞苦功高,在西漢的《運鬥樞元命苞》中,女媧被列為和她的哥哥伏羲、嘗百草救人無數的神農為中華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


超級科學奶爸


女媧是我國神話中的創世女神,人類就是她用泥人捏造出來的。根據傳說,女媧有一天經過黃河河畔,想起開天開闢以來,創造了山川湖海、飛禽走獸,改變原本一片死寂的世界。但是,女媧總覺得這世界還是缺了點什麼,有點美中不足,但一時又想不到還需要創造什麼。當她低頭開始思考,忽然看到黃河河水裡自己的倒影時,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還缺少了像自己這樣的“人”。於是,女媧就參照自己的外貌用黃河的泥土捏製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便變成了人類。

女媧造了男人和女人,並賦予了她們生命。她仔細一想,生命會有盡頭,人總會有死去的一天,到時候人四完還要再造一批,豈不是很麻煩?於是,她去請求上蒼,賦予人類繁殖能力,男女結合之後就會生下後代,生生不息。


南書歷史


英雄不問出處,因為出處不太好;神仙不問出處,因為出處不太好找;神仙女媧不問出處,則是因為女媧出處太多,相互矛盾。既然開了頭,我就捋一捋。

最開始的女媧應該很樸素。

女表示性別,媧是由“女”和“咼”字組成。咼是野獸的窩。暗示女媧來自野獸窩。也就是說,女媧是第一個從野獸窩出來的人。用進化論的觀點說,人類是來自類人猿,那麼,女媧就是第一個類人猿變成的人。當然不可能是一個,應該是一群人。

隨後是神仙女媧。

既然有了這個人,後世的人類都是來自她。那麼,她就不能是人了。她必須是神。考慮到她要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人,那她就得有人的樣子,那就得有腿。不管是她捏的精品人,還是甩的次品人,都得是人樣兒。

有個小問題,那時“水浩洋而不息”。所以,大神女媧又需要一個基本技能——游泳。所以,她需要一條尾巴。尾巴變成雙腿,所以他叫女媧,也就是女蛙。一個特別能繁衍後代的大神。

大神女媧升級。

一條蝌蚪尾巴太低端,貴族們覺得該給她升升級了。於是她就有了一條長長的尾巴。不但這樣,他還有了一個哥哥,伏羲。顯然,這時已經到了父系社會。和神農一起,並稱三皇。(《山海經·大荒西經》)

唐代的司馬貞還補充說:女媧,風姓,代伏羲立。(《補史記三皇本紀》)

伏羲是第一代,天皇,女媧是第二代,人皇,還有了姓,姓風。看來,伏羲也是姓風的。

只是造人似乎還不夠偉大,神性還不夠。於是列子(列禦寇)做了補充:

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列子·湯問》

淮南王劉安覺得列子說得對,但是女媧還是不夠偉大,於是又作了補充: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淮南子·覽冥訓》

司馬貞覺得女媧還可以再偉大一些:於是把她又變成收拾爛攤子的人:

當其時,諸侯有共工氏,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補史記·三皇本紀》)

男人打架,女人收拾殘局。婦女能頂半邊天。而女媧不但把天頂住了,還給支平了,還給補上了。

好女人總是受歡迎的,女媧當然更不例外。

無所不能又性格溫和的女媧,本來是土生土長的國產大神。神州大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被人惦記上了。你以為韓國這種靠強別國文化延長本國曆史的行徑是首創嗎?在唐代就有人這麼幹過了。唐代一個叫釋道宣的和尚,涎著個臉說:

吉祥菩薩為女媧。(《廣弘明集》)

你覺得這就夠無恥了嗎?不夠!還有呢:

應聲菩薩為伏羲,寶應聲菩薩化為伏羲。吉祥菩薩化作女媧。儒童應作孔丘。迦葉化為李老。

伏羲、女媧、孔子、老子,一股腦都給拿走了,全是他們佛教的人變的。(《廣弘明集》)

不過,這也正好說明我國神話傳說對人們的影響巨大,這些外來宗教要想更快地融入中國,恬不知恥地篡改,也確實能糊弄一些善男信女。好在我國兼蓄並收、海納百川,有強大的消化能力,佛教的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一概收下,不仔細辨別,你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和女媧是一波兒神仙?


月淡風青


履和齋細說

“女媧新解”,請您聽一聽。

首先,女媧是中國古代關於人類起源傳說裡的人物。伏羲、女媧原本是一對兄妹,長大後結為夫妻。女媧和伏羲並稱“人類始祖”。

同時,神話裡還有“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女媧摶土捏泥人。心情好的時候,就細緻一些,人就生得漂亮;著急的時候,就粗心一點,所以有的人“

長得著急”。

女媧還有一個重要傳說,就是“女媧補天”。傳說,上古時代,天漏了,人類遭受苦難。女媧最具智慧。她就煉“五色石”,然後用五色石把天補好。天下回歸太平。

也有人說,女媧捏的泥人,都要上火燒製。為什麼每個人的皮膚不一樣呢?燒好的皮膚都是黃色,而火候把握不準的,或許膚色就差一點。

在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石頭,剩下一塊石頭沒有用,這塊石頭就是後來的賈寶玉——紅樓夢的公子。

關於女媧的傳說很多。

但是,我有一點自己的看法提供給大家考慮。

一,人類經過母系氏族階段,人們只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所以,既有伏羲女媧結合的傳說,也有女媧造人的傳說。可以斷定,女媧應該是母系氏族某個著名部落的首領,甚至是周圍多個部落的共主,進而封神。

二,女媧因為人口眾多而氏族力量雄厚,又因為具備特殊的技能——科技手段,而備受族人以及天下氏族所尊敬。

三,女媧的特殊技能:其一,生得多,養得活,長得好。這可不是簡單事,古代存活率不高,而且還要健康、聰明。其二,就是煉五色石補天的技術

下面我來重點說一下“補天”。

要是老天下雨,誰也補不了,也無需女媧神仙去補。能勞煩神仙補天的事除非是隕石之類的東西。但是,隕石下來,直到現在美國科技也是解決不了的

因此,我猜想“女媧補天”應該是另外一件具有實際意義的事。如何理解“女媧補天”呢?可以做一下設想:

母系氏族,人們住在山洞裡。天是什麼?腦袋上邊就是天唄。這就好解釋了。那就是山洞頂部有個地方漏風漏雨漏泥沙。晴天的時候也許是採光的、通氣;天氣不好,下雨了,就要堵上他,這就是補天

用啥補呢?五色石。摶一塊泥巴,放到火裡燒,就會堅硬,類似蓋房子的。火候不均,顏色斑斑點點,這就是五色石吧。

看到女媧的名字,我是不是可以大膽推斷:媧,即瓦。媧的同音字不多,而且“媧”這個字幾乎屬於專用。

如果以上觀點成立的話,就可以斷定:女媧不僅是人類的母親神,還是燒磚制瓦的技術發明人。

完全沒有戲說的成分,本人尊敬女媧娘娘。您有什麼看法,歡迎指正。請留言。


履和齋


女媧是我們神話傳說中的母神,是人族的鼻祖,那她是如何誕生的呢,我從兩個方面解釋我的觀點。

  • 形象由來

基於現有歷史資料和猜想,我覺得女媧的誕生是沿著一定歷史脈絡慢慢發展出來的,最後才形成現有形象。

根據進化論的觀點,人類的誕生是物種進化結果,人類從猿類,進化成類人猿,人猿,最終誕生智慧就化成人,當然那時候的智慧還很弱,認知有限。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弱小,遭受自然界很多災害,這時候人類出現早起的意識崇拜,他們那些不可抗拒的東西都是強大的,如果對它友好,可能獲得它的庇護。

但是因為懼怕他們不敢實際靠近,於是通過雕刻,塗抹的手段,用樹木,石塊按自己的理解描繪著形象,於是出現了圖騰。

人類開始聚集,對同一種圖騰崇拜,然後部落開始形成,而這些圖騰因為手藝的自然千差萬別,但是無一例外都有長長的尾巴,蓋以為,是因為與人類生活在同時代的生物大都有尾巴,唯獨人類進化完全後,尾巴退化消失,沒有尾巴的他們覺得強大的生物都應該具有尾巴。

而圖騰的出現讓人類相互依存,部落發展,因為生活依靠採摘為主,而且在當時沒有認知的情況下,孩子都會聚集在自己母親身邊,畢竟不知道誰是父親,於是母親的話語權自然放大,母系社會誕生。

人類的智慧在進步,所以審美也在變化,所以他們開始加工自己的圖騰,讓它更接近自己的理解,有什麼比自己的形象更容易理解呢,圖騰開始向人類靠近,當然在母系社會的影響下,圖騰是向著女性變化,當然不能完全像人,這樣跟自己沒區別,又如何會強大呢,所以保留了象徵強大的尾巴。

於是最終形成的的圖騰形象,是上半身為女子,下半身為蛇。

當然後期因為工具的誕生,狩獵成為主流,強大的男性話語權加重,母系社會沒落,為了維繫自己的地位,參照圖騰又創造了與之對立的另一個形象,這回上半身為男子,下半身為蛇。

自此兩種形象開始在人族部落中流傳,最終成為主流,兩尊圖騰也逐漸脫離虛幻,逐漸封神,但因為女性形象出生最早,所以被稱為母神。

  • 名字由來

人類交流的語言在不斷豐富,而部落不斷融合,為了穩定新加入的部落民眾,他們的圖騰神也會融入進祭拜之中,畢竟不是每個部落都崇拜這個形象的圖騰。

而原本祭拜時只需說神啊,祝福我們吧,現在不行了,一下子匯聚這麼多的圖騰神,這一聲是對誰說的,所以為了把自家神明凸顯出來,他們就開始用一個符號代表她,併為這個符號單獨弄了個發音,於是能專為她進行祭祀。

當然那個發音已經無法確定是什麼,但是傳說後世倉頡造字時候,參照這個符號創造的女字,而這個時候的她的稱謂也僅僅一個單字,這個符號也就是女媧的媧字由來。

等到後世種族大融合,各個部族匯聚過來的神明越來越多,單一發音無法區分形象,於是又在她之前添加了半個筆畫,然後變成疊字發音。

到了倉頡造字後,終於有了正式稱呼。

女,嗯,不會讀,對,我覺得就是正式稱呼的時候,因為傳承的斷絕,和倉頡創造紀錄的字中並沒這個字,祭祀人員後期祭祀過程唸叨這個字因為不認識,所以這時候肯定含糊過去,女哇,神,請祝福我們。

可能他只是含糊而過,但在外人聽到了,也就意味知道這個字原來唸哇呀,唉,長知識了,就此稱呼定了下來,這位人族母神的名字正是定為——女媧。

當然上述觀點只是我個人的推論,實際如何已經無法確定,但是女媧,作為華夏母神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是我們的傳承,不應該被遺忘,無論何時,我們都要謹記我們華夏有位母神,其名曰:

女媧


小鼠報道


女媧氏作為一個氏族存在時間比伏羲氏和神農氏長久,原因在於女媧氏可能是漫長曆史中重新崛起的巫族,所以女媧氏有兩個神話,造人和補天。先秦文獻古籍《史籀篇》、《楚辭》、《禮記》、《山海經》、《淮南子》和秦漢以來的《漢書》、《風俗通義》、《帝王世紀》、《獨異志》、《路史》、《繹史》、《史記》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傳說的記載。但是,這已經都是當時對女媧口述神話的一種描述,不能推斷從女媧造人到女媧補天有幾千年時間的傳承。那麼為什麼是幾千年呢?因為女媧的地位時有變化,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內,有時在三皇之下。

現在才講得清楚女媧究竟是何來歷,女媧最早來自女媧氏中的群婚締造者,婚姻制度伴隨每一個民族的誕生和毀滅,所以許多少數民族也有女媧傳說。女媧的功績還附會了偶婚的締造,使人們逐漸脫離群婚的困擾,這裡的女媧可能已經不是出自女媧氏而被賦予女媧的稱號。按照補天的傳說女媧又增補為治水英雄,但是這裡的治水也極有可能暗喻對婚姻制度的補充,光走完母系偶婚和父系偶婚這個程序就需要幾千年時間。如果說女媧只是月老紅娘這樣的媒人那你就錯了,女媧本身也是婚姻制度的受益人,改變後代子孫近親聯姻的最大最直接的收穫就是氏族的壯大,這也是氏族稱號廣傳數千年的本錢。



百八子黑戶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號稱“大地之母”。

女媧,即媧皇、女陰娘娘,是生育之神的化名,也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相信很多人只知有女媧之神,卻不知其來歷。特別是關於她人首蛇身的說法,大多數人可能不是很瞭解。

其實,關於女媧,很多資料上都有記載,不僅創造了人類,還為人類的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這些記載中,我們不難尋找她的誕生之源。

女媧是怎樣誕生的?

關於女媧的誕生,還得從盤古開天地說起。

《五運歷年記》載:元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

盤古開天,清靈之氣上升為天,濁實之氣下降為地,而清濁二氣雜生三位大神,即伏羲、女媧、神農。

《山海經大荒西經》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三位大神中,女媧亦神法通天,最善變化之能,一日可變化七十餘次,幻化出數位大神。

女媧為什麼是人首蛇身?

關於女媧人首蛇身的形象,還得從中國上古的文化淵源說起。

中國古代傳說中,蛇具有靈性,是靈異魔力的象徵。

遠古時代,蛇是一種令人敬畏的神秘符咒。

女媧之所以是人首蛇身,亦是因為古人對於蛇的神秘以及魔力的崇拜,將蛇和女媧這個女性形象結合在一起。

在中國遠古神話中,諸神的手臂、耳朵或其他一些部位也經常盤繞著某種蛇。

后土: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手握騰蛇。

祝融:獸頭人身,身披紅鱗,耳穿火蛇,腳踏火龍。

共工:蟒頭人身,身披黑鱗,腳踏黑龍,手纏青蟒。

《海外西經》曰:軒轅之國,人面蛇身。教化萬民、統一華夏的黃帝,就出於人面蛇身的軒轅之國。

女媧做為上古之神,也是中國神話史上最為人歌功頌德的女神,她的主要功績就在於造人和補天。

《風俗通義》載: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務劇,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

《淮南子·覽冥篇》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女媧創造人類,也賦予了萬物交合繁衍之能;女媧煉石補天,拯救萬物生靈於水火,至此生生不息。

蛇因為在神話傳說中的神秘性、尊貴性、魔力性,還有其本身具有的頑強生命力和旺盛生殖力,是永恆生命的象徵。而作為女神這一性別神祗,女媧的生殖能力是被特別賦予的功能。

女媧後人為什麼是蛇?

知道了女媧為什麼是人首蛇身,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難理解了。

遠古時代,人類的數量很少,而蛇的繁衍能力極強,賦予女媧以蛇的形象也意味著可以創造更多的人類。

原始時代,環境十分惡劣,蛇經常出沒,賦予這個造物母神以蛇的形象,也許可以減少人類對蛇的畏懼。

龍和蛇都是遠古時代所崇拜的生物,因為龍的靈性太大,所以就選擇蛇來寓意未來美好的祝願。

女媧作為人首蛇身的神祇,自然,女媧後人都會遺傳女媧的一些特徵。


不慫歷史


說到女媧,有人說最早來自《山海經》的記載。也有人說,出自屈原的《楚辭 天問》其實除了這幾本書之外,還有實物證明的。

這是四川合江張家溝二號墓出土的伏羲女媧畫像石。

我們知道《山海經》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還包括不少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對於這本書,學者有不同的認識。比如,司馬遷說是“餘不敢言也”,而魯迅也說,巫覡方士之書。而當代人也認為,作者似無從確證。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有了進一步的實物證據。

1942年,我們在長沙子彈庫發現了楚帛書。1945年,蔡季襄在《晚周繒書考證》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帛書中最完整的一件。雖然帛書很難解讀,但是還是有了一定的成績。

後來史界又在這件帛書中,發現了伏羲的名字。那就是臺灣著名古文字學家金祥恆先生。他在《中國文字》第二十八冊中撰文指出,帛書中有伏羲的名字,並且說明了伏羲的寫法有很多種,如包犧、庖犧、炮犧、包羲、庖羲、宓羲、伏羲、伏戲等。

帛書中還講到了伏羲娶女生子,有配偶的名字。而我們知道,伏羲的名字就是女媧。但是在帛書中,講到伏羲的配偶時,是女*,女下面一個字,不易辨識,不過,經過古文字學家的辨識,還是最終確定了女下面這個字就是媧。

那麼好了,我們就不僅從古書中知道了女媧的名字,而且有戰國時期的實物為證,知道了女媧的存在。這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不少的貢獻,豐富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社會發展規律告訴我們,伏羲和女媧時代的漢族,正好處於母親氏(部)族社會,向父系氏(部)族社會過渡的時期。


處在這個時期的漢族,基本上是按母親的世系進行傳承的,所以就在漢文古籍中便說他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是當時漢族,也正在逐步向父系社會過渡。

於是他們才會推舉出像伏羲那樣,被後世敬奉的男性始祖來,並且將這位男姓始祖描繪成,是“神”和女性結合後降生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據考古出土的文物遺址、遺蹟和彩陶紋飾提供的史前人類與洪水抗爭及對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跡信息,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於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  


稱號亦有媧皇、靈媧、帝媧、風皇、女陰、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陰皇、陰帝、帝女 等,史記女媧氏,風(或為鳳、女)姓,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地之母 。  

一說她的名字為風裡希(或為鳳裡犧),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對萬物救助巨大的一位上古女神。相傳她是華夏族的母親,創造了生命,又勇敢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

另外傳說女媧製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壎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記載中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婚姻女神。  


在古代宗法制下:父權、夫權、男權成為三座牢牢壓抑著女媧神話發展的大山枷鎖,使得其拆分為三類性質:一、作為上古賢王,人族先靈,聖母祭祀的女媧:肯定其作為人類之母與地母三皇的身份;

二、作為福佑社稷、補天之神,得以祭拜的女媧,確認其作為伏羲之妹(兼下任繼任者)與補天聖女的身份;

三、祭祀供奉女媧所有神職業位:才是完整一體的創世始先神形象。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