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西安吃小吃,結果都說永樂坊和回民街是噱頭貴又不好吃,本地人都去哪吃?

趴在牆頭等紅杏21


出去旅遊總要嚐嚐當地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飲食和小吃,比如廣州的雲吞麵、腸粉和各式茶點等等。

來西安之前先要了解當地的傳統飲食都是什麼,百度上基本都有介紹,肉夾饃、涼皮、牛羊肉泡饃、灌湯包子等等。別全信網上各種達人攻略,有些是全憑個人喜好推薦,有些是道聽途說或拼湊別人資料,當然也有良心的推薦介紹,只是我們又怎能分辯出那些是靠譜的呢?如果你有錢又有閒,可以多花些時間多去品嚐,總能吃到正宗又美味的食品😄😄😄。

相信多數人都是幾天行程,又要遊玩景點,所以理性的選擇很重要!怎麼選擇呢?其實也簡單,儘量不要去旅遊網紅街吃東西,沒有回頭客,宰你沒商量。大方向是在大眾點評網上選擇要吃的東西看評價總是不會錯的,記著要選擇當地菜噢,在西安你選川菜、粵菜就沒勁了,選陝菜或西北菜就對了,小吃也一樣,不一定滿意但肯定不會差。西安市主城區人口幾百萬,各類餐飲店不計其數,當地人也不敢說哪家是最好的,何況外地人呢!最重要的是你要吃的是正宗的當地美食。你在西安鼓樓回民街吃紅柳烤肉,在永興坊吃打糕或烤魷魚,就是傻子!因為這就不是西安的。只要是當地傳統飲食,隨便一家有點兒人氣的店都不會太差,好比重慶小面或火鍋,在重慶隨便吃一家都是不錯滴。在廣州吃早茶,去廣州酒家或陶陶居雖然服務一般但味道肯定不差,為什麼?因為是當地傳統美食,宰人也是有底線的。

在西安吃肉夾饃一定要吃臘汁肉的,大肉的(回民的都是臘牛肉夾饃,當然也有不錯的),一般說的泡饃都是回民同胞賣的,牛羊肉的(還有一種西安漢族泡饃,葫蘆頭泡饃,是豬大腸做的,在回民街可別說要吃葫蘆頭,會被打)。還一點就是好的小吃多數在小巷子裡,當然大飯店也能吃到不錯的,比如在廣州點都德吃的腸粉或艇仔粥肯定不錯,但是廣州小巷裡賣的會更有煙火氣,感覺更接地氣。在西安也一樣,不想麻煩就去西安飯莊這類集小吃大成的飯店,否則就去街上多逛逛,小巷子裡總有驚喜等著你。網上美食攻略很多,但不要和腿過不去,西安沒有北京、上海大,但東南西北跑下來也很累的哈😄,只要不是郊區,在城區酒店半徑兩三公里內總會發現不錯的美食,甚至路邊攤也會帶來一些驚喜。悄悄告訴你,西安鼓樓回民街向西、向北多走上幾百米,你會發現鼓樓街上賣的大多數都是"垃圾"。

總之記住在西安一定要吃正宗當地美食,儘量不去旅遊景點附近,古城牆裡地方大的很,多走走總能發現不錯的。


大貓3586


我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40多年了,也偶爾會去回民坊上吃馬洪的小炒或者王家餃子,還有旁邊的茴香煎餅,回民坊裡還有一家賣八寶甜稀飯的也很好吃,彥斌的炸元宵,陝拾叄的秦酥冰淇淋都很好吃,烤肉我們一般不會在回民坊上正街上吃,總的來說,回民坊上有一些商家確實是後來進入的,感覺像全國旅遊城市都有的那種烤魷魚串兒呀,樹枝上穿著大塊的羊肉,那些東西並不是原本回民方上的小吃。所以外地的遊客來到西安,一定要在回民坊上去吃那些別的城旅遊城市看不到的小吃,還有像面一般我們不會在回民坊上吃,每個人住的周邊都會有幾家好吃的面,所以遊客如果是抱著來品嚐當地美食的心情,就不要拿西安的小吃和別的城市的小吃去做對比,因為都各有特色,不管好吃不好吃,都是當地的一種飲食文化和傳統小吃,用心感受就可以了,至於合不合口味那是個人飲食習慣的問題,並不是這些食物的問題。

永興房裡也有幾家小吃,還是不錯的,有一家米麵皮比較地道,還有粉湯羊血,煎餅,驢蹄子面,豆腐腦還算好吃。作為本地人,我們可能更多的吃的是我們自己常去吃的那些,本地人吃的館子。


霧霾無處不在


西安滿大街都是美食。回民街,永興坊這些地方只是美食比較集中。也不能說這倆地方東西不能吃或者說是騙外地人。老字號的飲食,尤其是西飲集團那幾家名氣大也就有些店大欺客的嫌疑了。我就我這四十多年在西安吃飯的拙見,說說西安的美食吧。

麵食:陝西原本是麵食大省,油潑面,臊子面滿大街都是。基本上開了十年以上的味道都不差。有特點的唐城大廈後面的柳巷面,西七路的馬虎面(其他馬虎面都是加盟或者用人家名字,味道不好去說),小學習巷的馬振面(回民街還有很多味道不錯的牛肉麵,但這家我個人比較喜歡)。車家巷的劉記臘汁肉揪面片。紅專路的羅家面,草場坡的長青菠菜面等等。

泡饃:回民街的牛羊肉泡饃其實很多家味道都有自己特色,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個人喜好光明巷的馬光明泡饃,西大街百盛後面的劉家泡饃。果淵齋的老米家。昆明路的老黃家,西門裡蓮湖法院對面的同盛齋。當然鐘鼓樓廣場的同盛祥更是西安泡饃的名片了。小炒泡饃我個人吃的不多,也就不好詳細介紹了。葫蘆頭泡饃是西安漢民泡饃的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南門裡的報恩寺街和文昌門裡順城巷兩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是小南門的誠敬和和文昌門的朱秀英。當然其他地方也有味道不錯的葫蘆頭,但就不方便一一介紹了。其他還有車家巷的趙西安三鮮煮饃,五味十字的韓記三鮮煮饃等。其他向碼子煮饃,豆花泡饃,粉湯羊血泡饃等也是陝西煮饃的名片。但這些店就比較少見了。如果碰上可以去嘗試一下。

如果是外地遊客來西安想吃西安的小吃,建議還是去永興坊,雖說那兒的小吃並不怎麼好吃,但是畢竟能夠一次嚐遍西安小吃。

八大菜系沒有陝西菜,關鍵是陝西的飲食主要是以麵食為主。陝南的菜系,安康接近湖北風味,漢中接近川菜。陝北因地處黃土高原,飲食也是比較粗獷。關中則主要以小吃為主。比如肉夾饃、涼皮、牛羊肉泡饃、臊子面、葫蘆頭泡饃、粉湯羊血等等,都屬於小吃系列。

當然,像牛羊肉泡饃還是回民的比較正宗,但是不建議去回民街,那兒的貴。一般本地人很少去坊上吃。至於涼皮要麼就是秦鎮米皮或者擀麵皮,都別有風味。吃涼皮就要配上肉夾饃和冰峰汽水,俗稱三秦套餐。肉夾饃過去比較有名的是老字號“樊記肉夾饃”,現在有“老潼關”、“袁記”、“王華峰”等,這東西也沒有啥技術含量。

生活在城區根底下,對西安的小吃也有一定的瞭解,基本上有些歷史的小吃都在城牆範圍內,但是像現在著名的回民街,永興坊等都是哄遊客的,目前遊客流量大的小吃基本上沒什麼戲了,就算之前是真材實料做出來的,現在也會不行了,因為要掙錢啊,都是一錘子買賣,你想那能好嗎,現在推薦一下本地人愛去的小吃及圈子。

本人認為排名第一的圈子當屬

灑金橋:

1.志亮蒸餃,他家蒸餃一般,但是八寶稀飯為一絕,端上來真材實料一碗,稠稠的,熱熱的,一股桂花香氣撲面而來,喝一碗甜而不膩,真好。

2.金水家蛋菜夾饃,玫瑰菜配上鹹蛋煎蛋等,吃一口感覺滿嘴流油還不膩,香滴上天。

3.灑金橋進去第一個十字的右上角一家雞蛋湯,抱歉實在忘了叫什麼名字,最愛晚上去他家吃,熱饃,炒一盤子豆芽,孜然炒肉,弄一碗雞蛋湯,酸溜溜,美滋滋。

諸如此類等等,還有有名的劉信泡饃小炒,馬二酸湯水餃,胖子鏡糕等,這是在灑金橋門口,再往裡十字那有東南亞鏡糕,劉紀孝臘牛肉等這個感覺一般

二、建國路玄風橋

1.第一名當屬馬老四胡辣湯,不論春夏秋冬只管你去就是有人排隊,比其他的胡辣湯貴個一塊兩塊,但是是真好喝,配上他家的油餅,泡在湯裡還不膩口,真是解饞解饞呀。

2.紅油米線,就是倆字麻辣,口味重的人可以一試,價錢也便宜。

3.鄉村麵館,名字土,面也接地氣,一大碗麵端上來,就是呼嚕呼嚕的碟,價錢合適能吃飽,適合各種人群

3.高爐燒餅,餅子兩面有點甜,吃起來口感很好,不是酥脆的那種,還可以加花幹雞蛋,配菜等,原來是一個很小的小店,現在裝修成網紅店風格了,價格也翻了一番,味道嘛還不錯。


三江潮


作為外地人的我,前幾天剛到西安!晚上太累不想出去吃飯了,就點了外賣,迫不及待的想嚐嚐自己心心念的羊肉泡饃!是我喜歡的味道,可是這量也忒多了!倆人根本吃不完。只恨自己空有吃貨的心但缺少吃貨的胃。

第二天去了永興坊,一種只敢點一份,只吃了幾種,就吃飽了,剩下的只能看了!可能因為餓了吧,沒覺得好吃,也沒覺得難吃!

第三天在住處附近吃的,還真不錯。所以,來西安一定要吃西安人吃的東西,他們選的地方肯定是當地最正宗的!











栗子姐生活會


我還是那句話,旅遊嗎?總是要去本地人不去的地方。西安本地人大部分沒有去過兵馬俑,大部分沒有上過大雁塔跟鐘樓,大部分吃飯不去鼓樓回民街。就和你們的城市一樣,每個城市都有景點和美食街,可本地人沒有興趣,反倒是千里之外別人生活的城市吸引著他們。作為遊客,哪裡好不好玩,哪裡好不好吃親身經歷後,自己說了算。好玩兒的多玩兒會兒,不好玩就走,好吃的多吃點兒,不好吃拉倒,重在體驗。難不成一下飛機就去這個城市的菜市場,路邊攤,家屬區,小街道?總之,我的旅行我做主,親身體驗比道聽途說的要好,哪怕證明他們說的都是對的!



大秦帝國縱橫四海


我今天到的西安,一下火車就奔回民街了,是真熱鬧,都是吃的,別看一整條街都是賣吃的,但就那幾樣,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烤魷魚,烤羊肉串,烤酸奶,炸果汁,還有各種面,沒其它的了。吃了一個油潑面,勉強吃了一半,還沒武漢做的油潑面好吃了,打死賣鹽的了!又買了烤魷魚,唉,要不是錢已經付了,肯定走人,那烤魷魚的小哥哥就在那裡撩妹,“兩位美女是哪裡人啊?”“河北啊,難怪呢,那裡出了一個貂蟬,難怪長這麼漂亮”眼睛光看小姑娘了,烤了半天的魷魚我咬了一口感覺還是涼的,壓根就沒熟,所以已經失望了,晚上上麥當勞吃的,不花那冤枉錢了!都是坑外地人的!還不如武漢的戶部巷呢!好歹戶部巷裡品種多!


猜不透150252257


西安滿大街都是美食。回民街,永興坊這些地方只是美食比較集中。也不能說這倆地方東西不能吃或者說是騙外地人。老字號的飲食,尤其是西飲集團那幾家名氣大也就有些店大欺客的嫌疑了。我就我這四十多年在西安吃飯的拙見,說說西安的美食吧。

麵食:陝西原本是麵食大省,油潑面,臊子面滿大街都是。基本上開了十年以上的味道都不差。有特點的唐城大廈後面的柳巷面,西七路的馬虎面(其他馬虎面都是加盟或者用人家名字,味道不好去說),小學習巷的馬振面(回民街還有很多味道不錯的牛肉麵,但這家我個人比較喜歡)。車家巷的劉記臘汁肉揪面片。紅專路的羅家面,草場坡的長青菠菜面等等。

泡饃:回民街的牛羊肉泡饃其實很多家味道都有自己特色,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個人喜好光明巷的馬光明泡饃,西大街百盛後面的劉家泡饃。果淵齋的老米家。昆明路的老黃家,西門裡蓮湖法院對面的同盛齋。當然鐘鼓樓廣場的同盛祥更是西安泡饃的名片了。小炒泡饃我個人吃的不多,也就不好詳細介紹了。葫蘆頭泡饃是西安漢民泡饃的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南門裡的報恩寺街和文昌門裡順城巷兩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是小南門的誠敬和和文昌門的朱秀英。當然其他地方也有味道不錯的葫蘆頭,但就不方便一一介紹了。其他還有車家巷的趙西安三鮮煮饃,五味十字的韓記三鮮煮饃等。其他向碼子煮饃,豆花泡饃,粉湯羊血泡饃等也是陝西煮饃的名片。但這些店就比較少見了。如果碰上可以去嘗試一下。

西安還有涼皮,肉夾饃,肉丸胡辣湯,灌湯包子,牛肉餅等等都是有著自己特色的美食。歡迎大家來西安,也希望我這個能給大家來西安品嚐美食給個建議。


你不管139


回民街以前也是本地人常去的地方,現在外地遊客多了,本地人相對就去的少了。至於永興坊,那就只能呵呵了。其實每一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小吃,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常吃的地方,未必是那些網紅店。我作為一個遊客,每次去外地,總是尋找當地人多的館子,點當地人點的飲食,體會當地人的口味。不一定合口,但一定有味。你到西安,建議走走西安的大街小巷,問問你賓館前臺的小妹,景點諮詢執勤的警察,找家他們常去的飯館,慢慢體會西安的飲食文化,這才有旅行的趣味。


人在呢88


西安這些年許多美食都是虛有其表,比如說灑金橋李家胡辣湯我從92年吃到16年現在已經放棄了,西關正街的八爺雞煲從開業吃到10年放棄了。現在還經常吃的小炒我推薦馬洪和馬峰,蒸餃我推薦原灑金橋蒸餃(現在已經搬到西大街橋梓口了)。


簡單DN


西安滿大街都是美食。回民街,永興坊這些地方只是美食比較集中。也不能說這倆地方東西不能吃或者說是騙外地人。老字號的飲食,尤其是西飲集團那幾家名氣大也就有些店大欺客的嫌疑了。我就我這四十多年在西安吃飯的拙見,說說西安的美食吧。

麵食:陝西原本是麵食大省,油潑面,臊子面滿大街都是。基本上開了十年以上的味道都不差。有特點的唐城大廈後面的柳巷面,西七路的馬虎面(其他馬虎面都是加盟或者用人家名字,味道不好去說),小學習巷的馬振面(回民街還有很多味道不錯的牛肉麵,但這家我個人比較喜歡)。車家巷的劉記臘汁肉揪面片。紅專路的羅家面,草場坡的長青菠菜面等等。

泡饃:回民街的牛羊肉泡饃其實很多家味道都有自己特色,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個人喜好光明巷的馬光明泡饃,西大街百盛後面的劉家泡饃。果淵齋的老米家。昆明路的老黃家,西門裡蓮湖法院對面的同盛齋。當然鐘鼓樓廣場的同盛祥更是西安泡饃的名片了。小炒泡饃我個人吃的不多,也就不好詳細介紹了。葫蘆頭泡饃是西安漢民泡饃的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南門裡的報恩寺街和文昌門裡順城巷兩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是小南門的誠敬和和文昌門的朱秀英。當然其他地方也有味道不錯的葫蘆頭,但就不方便一一介紹了。其他還有車家巷的趙西安三鮮煮饃,五味十字的韓記三鮮煮饃等。其他向碼子煮饃,豆花泡饃,粉湯羊血泡饃等也是陝西煮饃的名片。但這些店就比較少見了。如果碰上可以去嘗試一下。

八大菜系沒有陝西菜,關鍵是陝西的飲食主要是以麵食為主。陝南的菜系,安康接近湖北風味,漢中接近川菜。陝北因地處黃土高原,飲食也是比較粗獷。關中則主要以小吃為主。比如肉夾饃、涼皮、牛羊肉泡饃、臊子面、葫蘆頭泡饃、粉湯羊血等等,都屬於小吃系列。

當然,像牛羊肉泡饃還是回民的比較正宗,但是不建議去回民街,那兒的貴。一般本地人很少去坊上吃。至於涼皮要麼就是秦鎮米皮或者擀麵皮,都別有風味。吃涼皮就要配上肉夾饃和冰峰汽水,俗稱三秦套餐。肉夾饃過去比較有名的是老字號“樊記肉夾饃”,現在有“老潼關”、“袁記”、“王華峰”等,這東西也沒有啥技術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