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心理怎麼引導?

用戶69331981


面對這個話題,我想以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角度來看,我所接待的諮詢中有很多高一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適應性和自信。於是,我建議家長撫養高一孩子的方向,也大概在這兩個角度上來看:

第一,孩子的適應性

適應能力是在不同的孩子那裡有不同表現的。有些孩子適應能力很強,能夠主動的融入高一新的學校,新的班級,跟隨新的老師和新的同學一起努力積極的學習。

也有一些孩子,會出現一些適應性的問題,比如他會挑剔這個學校,挑剔他們的住宿條件,用餐環境,伙食,同學們的表現,老師講課的方式,以及學校的各種外部環境。

這還是比較輕的情況,嚴重的狀況就是一些孩子會表現出適應障礙。所謂適應障礙,就是孩子上學去,會感覺到身體極度不舒適。以至於無法正常的參與學習生活,不得不回家。

針對這種適應性的問題,建議家長們:1在開學前帶孩子去參觀新學校。對於在學校內的,學習生活的節奏進行充分的討論,讓孩子對於這個新的學校環境,有一個可以掌控的安全的感覺。2積極的與老師進行溝通。聽從老師的建議,準備開學的物品,做好預習的工作不至於開學後手忙腳亂,缺東少西,讓孩子感覺不舒適。3和高年級的學長溝通,聽從他們的經驗,瞭解高中生活,從心理上對於高中的學習生活有一個積極的期待。

第二,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個體而言,自信心也是一個不同水平的指標,每個人的自信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看上去很有自信,然而他們的自信,只侷限在某一些方面,面對學習的時候,就會信心不足。

有些人看上去很缺少自信,可唯獨對於學習是非常自信的。這也就是家長要面對的另一個難題,高中一般要求住校,孩子所面對的問題就更復雜,比如學校的作息時間,比如學校的住宿環境,比如學校的伙食環境,比如學習的節奏,同學之間的關係等等,需要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具備一些足夠恰當的信心,才能夠完好的適應下來。

就算不住校,走讀也是需要適應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節奏,同學關係,教師水平等等問題的,這些現實的問題,對於一個上高一的孩子來說絕非等閒,他們需要逐一適應,也就需要建立起足夠的自信心。所以家長要懂得自己孩子在哪些地方是缺少自信的,開課以前,和他進行充分的討論,彌補這些不足。


黃衣心理


高一真的很重要。首先說,可能你的孩子在初中階段,在周圍同齡人中,他的成績各方面都是佼佼者,但是進入高中,到了另外一個不同的新的環境,人越來越多,以前可以輕鬆進入前十的他,到了高一可能一下子就排到百名以後了,所以一定要先從心理上告訴孩子,給他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告訴他即使暫時落後也是正常的,不要一直揹負著某一類標籤,自己埋頭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減輕他的心理負擔。然後再想辦法不斷提高,不斷向更優秀的人學習。

另外,高一了會增加很多新的課程,要隨時注意跟孩子溝通他的各科目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興趣所在,遇到困難科目,及時幫助孩子建立興趣,解決各種排斥心理。這樣才能順利過渡。

總之,我反覆強調,一定要跟孩子做朋友,孩子高中學習學業重,科目多,更要幫助孩子勞逸結合,不要一味追求學習成績,而要培養出三觀正,綜合能力素質高的好人才。



野火知事


高一的孩子存在一個心理適應期,這是事實,有的孩子適應快,有的比較慢,甚至出現無法適應的現象。做為一個青少年成長的關注者,我自己的孩子也正好是經歷著新高一,所以自己也就更為有切身感受。

在9月10日發佈的一篇圖文“中學生厭學、出走、迷戀手機、叛逆為哪般?家長鬆鬆這個結吧”中,重點分析了新高一階段,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更快地適應這個問題。

現在則從幾個更為清晰地給出一個思路:

給孩子植入一個認識:新高一對很多孩子都存在一個適應期,這是很正常的。

很多適應性差的孩子多是不自信、敏感、內向或者過於自我。在進入高中之後,學習壓力明顯增加,這一點我自己從自己孩子身上有明確體會。

初三中考之前,很少熬夜學習,回家的功課也算不得很多,中考備戰緊張時期,並沒有感覺到他的那種緊張狀態。升入了高一,開學兩週,從時間安排緊張狀態反而勝過中考前,每個週末還有很多的作業,回家需要做的作業也明顯比初中多了好多。

初三他還經常有時間和同學打遊戲或者看網絡小說,昨天告訴我有一個多月沒有玩遊戲了,現在也沒有時間網絡小說了。

我自忖孩子寫作業的速度還是算得上較快的,也知道抓緊時間的,儘管如此,還是感覺到他的時間很緊張。據我觀察更多孩子的狀況,高中時間緊張起來,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同時,功課的難度、老師的教課方式都有了與初中不同。

孩子的人際關係也有了很大變化。小升初孩子們還比較單純,更容易融入一個群體,高中則稍微複雜了一點,孩子們的個性比較明顯了,自我也更加強了,人際關係也複雜了。

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是最為關鍵的,決定著孩子是否能很好地適應高中生活。

多給予孩子認同和包容,擴大他的視野和心胸。

高中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更為重要,此時家長自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認同和鼓勵,以增加他的自信心。

此時家長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關愛上,把成績放在其次。

最近我在讀《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時不時我會和孩子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我會把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點通過書中的人物事件強調出來,比如梅貽琦先生和眾多大家都是有很身後的國學根底,我一直認為文學閱讀的功底是學習成績的最堅實基礎,越是往上走,這方面的根基需要越厚重。今天早飯我還和女兒講起二中的一個學生一個學期讀了五十本書,寫出來一篇非常有深度的論文的事情。

這樣的聊天是平等的信息傳遞,是一種讚賞和仰慕,並沒有表示出對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聊天傳遞的是一種方向和好心態。

早上還和孩子聊一個小學所謂的學霸到了初中成績跟不上的問題。

他表示這很正常,我就順勢說對呀,初中有分化,高中也有分化,就如進入你們這個高中的都是各初中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很多績優生集合在一起,會重新有分化,自然是何初中不同了。這很正常。不過只要做好自己,知道自己幹什麼,以後也一定會上大學、有出息。

以上兩個方面做到,那麼高一的孩子很快就會適應新學校的。不過新高一家長對孩子的心理一定要傳遞足夠的愛,讓孩子擁有愛的心理安全感,那麼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人際關係的自信心自然就有足夠的來源。

面對新高一,家長也不必過度緊張,只要營造一個輕鬆自然溫馨的家庭環境,同時把孩子當做一個成年人一樣尊重,不要當做一個小娃娃去過度保護,那麼孩子會順利渡過每一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