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官窑调查、研究与思考】(四)

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汝窑从民汝到宫汝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北宋时期的宫廷礼器使用变化,学术界根据考古的根据推断,北宋汝窑烧制经历了创烧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败期。考古发掘的事实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完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古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规律,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期:即北宋早期,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前后历时共62年,这个时期是汝瓷的创烧期。

注:汝窑的烧制可能早于北宋,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

第二期:即北宋中期,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其间62年,是汝瓷的发展期。

第三期:即北宋晚期,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历时39年,为汝瓷生产的鼎盛期。

注:北宋汝官窑的发展期应当从北宋中期宋仁宗元年到北宋晚期宋徽宗宣和七年。因为汝窑必须经过创烧期被社会认可,再到发展期受到贵胄追捧,最后引起北宋皇帝的赏识,从此成为宫中定烧器。

第四期:即金代。北宋晚期,宋金对峙,中原地区的汝窑和钧窑大都停烧,汝窑匠人随着南宋高宗南迁,分布在各大窑口。

注:绍兴十二年(1142年),即金熙宗皇统二年二月,康王赵构进誓表于金,称臣割地,三月金使册封康王赵构为宋帝。从此战乱平息,至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前后历时90年。

第五期:即元代。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89年间,为汝窑的衰落期。”由此可见,汝窑的创烧始于北宋早期;汝窑的烧造时间从创烧到发展、再到鼎盛、直至衰落,前后经历了大约342年。

注:北宋晚期宋金交战,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加上徽钦二帝被劫持到金国,宫中大乱,汝官窑正式荒废,到了南宋被官窑所取代,到了元代基本处于一蹶不振,根本不能与官窑龙泉抗衡,所以只烧些普通民用器,这近200年时间基本没有辉煌过,只得其色而无其神,不值一提。

小结:因此北宋时期精品基本集中在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这段时间,总共大约100年时间,而引起皇家注意,可能从宋哲宗起就有宫中定烧之器,到了宋徽宗时期,因对于艺术的高度追求,所以此时汝窑艺术造诣闻名天下,最值得收藏,这个时候可能皇家会在各个大窑口定烧皇家礼器,因此北宋汝官窑定烧窰址应该不止一个,随着考古的发现,会日渐清晰起来。

龙啸天鉴藏(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北宋汝官窑调查、研究与思考】(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