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有人說FMVP是個虛榮譽,其含金量遠遜MVP,只有AMVP比它略差。你認為呢?

時間擊敗一切


MVP=FMVP>最佳一陣>得分王=助攻王=DPOY=最佳二陣>籃板王=搶斷王=蓋帽王>最佳二防>AMVP>月最佳>周最佳。


打狗棒666


這個問題,咱們話不多說,先看一下21世紀以來這三種MVP的獲得者。

常規賽MVP:1999-2000沙奎爾·奧尼爾、2000-2001阿倫·艾弗森、2001-2002蒂姆·鄧肯、2002-2003蒂姆·鄧肯、2003-2004凱文·加內特、2004-2005史蒂夫·納什、2005-2006史蒂夫·納什、2006-2007德克·諾維茨基、2007-2008科比·布萊恩特、2008-2009勒布朗·詹姆斯、2009-2010勒布朗·詹姆斯、2010-2011德里克·羅斯、2011-2012勒布朗·詹姆斯、2012-2013勒布朗·詹姆斯、2013-2014凱文·杜蘭特、2014-2015斯蒂芬·庫裡、2015-2016斯蒂芬·庫裡、2016-2017拉塞爾·維斯布魯克、2017-2018詹姆斯·哈登。



總決賽MVP:
2000年沙奎爾·奧尼爾、2001年沙奎爾·奧尼爾、2002年沙奎爾·奧尼爾、2003年蒂姆·鄧肯、2004年昌西·比盧普斯、2005年蒂姆·鄧肯、2006年德懷恩·韋德、2007年託尼·帕克、2008年保羅·皮爾斯、2009年科比·布萊恩特、2010年科比·布萊恩特、2011年德克·諾維茨基、2012年勒布朗·詹姆斯、2013年勒布朗·詹姆斯、2014年科懷·倫納德、2015年安德烈·伊戈達拉、2016年勒布朗·詹姆斯、2017年凱文·杜蘭特、2018年凱文·杜蘭特、2019年科懷·倫納德。

全明星MVP:
2000年蒂姆·鄧肯/沙奎爾·奧尼爾、2001年阿倫·艾弗森、2002年科比·布萊恩特、2003年凱文·加內特、2004年沙奎爾·奧尼爾、2005年阿倫·艾弗森、2006年勒布朗·詹姆斯、2007年科比·布萊恩特、2008年勒布朗·詹姆斯、2009年科比·布萊恩特/沙奎爾·奧尼爾、2010年德懷恩·韋德、2011年科比·布萊恩特、2012年凱文·杜蘭特、2013年克里斯·保羅、2014年凱里·歐文、2015年拉塞爾·維斯布魯克、2016年拉塞爾·維斯布魯克、2017年安東尼·戴維斯、2018年勒布朗·詹姆斯、2019年凱文·杜蘭特。
可以看到,這些MVP獲得者都是聯盟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但很多人認為常規賽MVP的含金量最高,總決賽MVP次之,全明星MVP含金量最低,這也有一定道理。

常規賽MVP需要一整個賽季球員持續穩定的高水平發揮,並且球隊戰績要非常出色,兩者缺一不可,既要考核球員的個人能力,又要展現球員的帶隊能力。由於是看球員一整個賽季的表現,常規賽MVP幾乎沒有任何水分,肯定是當賽季全聯盟表現最好的球員,持續穩定高水平發揮是得獎的關鍵。

總決賽MVP則是總決賽那個系列賽對比賽的走向和結果有最關鍵影響的球員,也不完全看數據,參考2015年德安德烈·伊戈達拉。這個獎項難度在於,你首先要進總決賽,而且要擊敗對手(1969年傑裡韋斯特除外),但總決賽畢竟最多就七場球,當家球星被嚴防死守數據不好的情況下,其餘球員也可以爭一爭。

全明星MVP相對來說是三者中最簡單的,畢竟只用一場比賽來決定獎項的歸屬,而且比賽也是娛樂性質,得獎的條件是你得進全明星,你所在的球隊贏球,數據最好看。由於比賽不激烈,全明星MVP基本上也是那些超級得分手的囊中之物。

球員能獲得其中的任何一個MVP,一定不是平庸的球員。常規賽MVP是對個人的肯定,有了它,基本上可以說就邁入超級巨星行列。總決賽MVP是加分項,如果你有常規賽MVP,再來個總決賽MVP,那毫無疑問是聯盟數一數二的超級巨星。全明星MVP更多的是錦上添花,如果球員其他獎項比較多,全明星MVP可以讓他的榮譽簿更加豐富,如果僅僅有全明星MVP,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常規賽MVP>總決賽MVP>全明星MVP沒有一點問題。


球迷小世界


簡直放屁,近四十年FMVP,除了一個安德烈·伊戈達拉,哪個不是大名鼎鼎的超級巨星?


紅塵三道茶


1.沒有總冠軍的MVP,那是毫無意義的。

2.93年一群二傻子因為看夠了喬丹拿MVP,於是把MVP給了巴克利,然後就有了那一個經典的總冠軍系列賽。喬丹總決賽場均41分,把巴克利和所有參與MVP票選的人,一起釘在了恥辱柱上。

3.還有威少這種為了三雙而三雙的場均三雙,可笑的MVP你們是覺得很有含金量?差一個助攻三雙,於是就快攻到對方籃下,抱著球等慢悠悠從後場跑過來的隊友😏,然後球隊連季後賽都進不去,還真是有含金量啊。

4.艾佛森說過,他願意用所有的榮譽,換一座FMVP的獎盃。這就是FMVP的意義和含金量。


墨蒼雲


我覺得fmvp更有含金量,就好比獲得冠軍數會很大影響球星的歷史排位一樣,nba歷史也挺多無冕MVP,他們的歷史地位都不會太靠前。MVP是30支球隊每隊82場常規賽裡表現最為出色的球員,可想而知,獲得者需要打82場比賽並且競爭者是其他29隊表現最好的球員,而fmvp是總決賽裡勝利隊裡表現最佳的球員,比賽場數競爭人數都要少許多,競爭層面上獲得MVP是艱難一點但是,MVP不一定進的到總決賽,可能首輪就被淘汰了,笑到最後才更甜,fmvp就是笑到最後的人,他需要在強強對決優勝劣汰中挺到最後並獲得勝利,所以fmvp更具真實含金量!



嘉禾萬事晟


先說結論FMVP>MVP>>AMVP

1.從一般情況來看,能拿FMVP都是最後總冠軍,就看這一條就能壓MVP一頭(MVP得主不是最後總冠軍)。

2.季後賽強度大於常規賽,總決賽更是場場刺刀見紅。

3.季後賽和總決賽才是真正檢驗你到底是不是超巨的時候。

4.AMVP才是雞肋,看看熱鬧就行啦。

大多數情況下MVP是成為超巨的門檻,但超巨含金量多少還得用FMVP確定


愛因斯坦丶波爾


MVP是一個球員實力的代表;實力有了,就要攀登制高點,拿總冠軍,FMVP就出來了,FMVP是一個球員至高榮譽的代表;實力及至高榮譽都有了,還要有球迷,有商業價值,有球員認可,有知名度,全明星賽就出來了,有球迷投你,有教練投你,有球員挺你,有記者投你,你才能進全明星,一堆明星裡你能脫穎而出,說明球員教練都愛戴你,所以AMVP是一個球員知名度受歡迎程度的代表。只有三個MVP都有才說明一個球員有實力,有至高榮譽,在商業及球迷眼中知名度也很高,但是這樣還不能稱為超巨,如果再能加上超長超穩定超高的職業生涯才能稱之為超巨。喬丹,賈巴爾,魔術師,大鳥,奧拉朱旺,奧尼爾,詹姆斯,科比,杜蘭特都配得上超巨。鄧肯,其實真的也是超巨,不過由於其性格低調致使次上述幾位在影響力知名度上差一點。韋德由於讓了一個半月板也相較上述幾位差一點。諾維茨基應該跟鄧肯持平高於韋德,條件都符合,能力上比鄧肯差,但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巨大,將NBA在世界的推廣做出巨大貢獻。加內特、馬龍硬榮譽差一點。

上古人物我不太瞭解也沒敢往裡面加,比如喬治麥肯,拉塞爾,張伯倫,韋斯特,貝勒,佩蒂特,比爾沃頓等。


蛛絲馬跡檸梔


首先這三個MVP在NBA來說都是擁有各自的象徵意義的,並非虛榮,而是代表各自的價值。MVP的價值毋庸置疑,有了它幾乎得到了保送名人堂的資格,可見其重要性,而FMVP的偶然性更大,因為它只在4-7場比賽中判定。



確實,像伊戈達拉、帕克和馬刺時期的倫納德拿到FMVP是因為一定程度的偶然性,他們的歷史地位或許也比不上MVP球員,但你並不能用偶然性去論證FMVP的含金量比MVP低。一些球迷用這兩個獎項的歷屆得主來比較這兩個頭銜的高低,我覺得這是因果倒置的,因為這是榮譽提高球員的地位與價值,而不是球員決定榮譽的價值。在我看來FMVP更像是球員生涯中所積累的“0”,而MVP則是這些“0”前面的“1”。



像喬丹、奧尼爾、科比這樣的球員,如果沒有得到FMVP的加成,他們的歷史地位將會大打折扣,鄧肯也是因為手持5枚戒指和3個FMVP而力壓馬龍、加內特、巴克利等MVP級別的前鋒,穩坐歷史第一大前的位置。但如果只有FMVP的單項榮譽,則會像伊戈達拉或者比盧普斯一般尷尬,職業生涯因為FMVP得到充分肯定,但退役後的歷史地位卻不太理想。

而AMVP雖然對球員職業生涯加成不好,但也是有自己的意義與價值的。每年的全明星正賽有24名球員入選,但這24名球員並不是平起平坐的,能在全明星正賽中拿到MVP,光靠自己是不夠的,還需要你的隊友們認可,把你捧上AMVP的位置,說明你在這24名球員,乃至整個聯盟球員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NBA聯盟的每一項榮譽都有各自的象徵意義,你覺得DPOY含金量不高,但它卻能把霍華德送進名人堂。你覺得最佳第六人不強,但它卻讓克勞福德和吉諾比利擁有比一些MVP級別球員更高的知名度。所以榮譽的含金量沒有絕對的,它們在特定的條件下展現出來的競爭力會有所不同。


阿倫寫字的地方


我同意問題裡提到的排名,常規賽MVP>總決賽MVP>全明星MVP。但是我不認同FMVP是虛榮譽!要說AMVP是個虛榮譽我倒是很贊同!

先說說全明星MVP,我相信參加全明星正賽的大部分球員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來的,之前的全明星賽分東西部,前三節一般打的都很隨意,也沒有過高強度的防守,一般都是緊咬著比分,你來我往,到第四節後半節才開始發力,當然MVP都是全憑手感,一開場手感不錯的人一般機會都很大。還是去年開始每個分區都要選一名隊長,到今年也不分東西部了,今年的強度也比往年厲害些,希望以後我們在一場比賽能看到這麼多球星的同時也能看到一場真正的強者之間的對決!

再來說說總決賽MVP,能拿到總決賽MVP,首先你的球隊必須得能進總決賽才行,而且還要奪冠,奪冠的功臣往往就是MVP,總決賽MVP通常不是看數據來定論的,並不是誰的得分多誰就是MVP,而是看誰是影響比賽結果的關鍵球員,誰才最有可能拿到MVP,譬如倫納德14年的FMVP,伊戈達拉15年的FMVP,在激烈對抗的總決賽往往明星球員會被區別對待,對手會努力限制他的得分,那麼這時候誰能站出來在攻防兩端都表現出色,並且球隊因此而得到總冠軍的球員他就是MVP。但是你能說那時的倫納德比GDP厲害嗎?你能說伊戈達拉比庫裡厲害嗎?

最後說說常規賽MVP,他有兩個算是硬性條件,第一,個人表現在整個賽季都必須很出色,得分最起碼不能差。第二,自己所屬的球隊最後的戰績最起碼的是前五。總的來說,就是你不僅能自己得分,你還能帶動身邊的隊友得分,這樣才能當得起MVP的角色。

所以總的來說,MVP都不是那麼好拿的,AMVP你也得夠資格能被選上全明星才行;FMVP你也得先進總決賽才行,MVP就不用說了,你行你才行!


沐沐影悅


FMVP最多考驗七場比賽,而MVP則是考驗整個賽季!

所謂的MVP、FMVP、AMVP指的分別是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全明星最有價值球員,這三個獎項考量的標準是不同的,含金量當然也不同。

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MVP

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考量的是一名球員在常規賽的表現,這是各支球隊老大之間的競爭,同時此獎項是必須由聯盟總裁親自頒發的,這足以彰顯此獎項的重要性。一名球員若是想獲得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需要在漫長的常規賽有出色穩定的表現且球隊戰績比較出色,基本都得是分區前三名。不過這裡面也有意外,那就是16-17賽季的威少,在那個賽季,聯盟出於威少賽季三雙的轟動性將MVP獎項給了威少。在整個漫長的常規賽期間保持穩定的貢獻且帶領球隊有較好的成績,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最高。

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MVP

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主要考驗一名球員在總決賽期間的表現,而這個表現最多是七場比賽,所以變數就會比較多,畢竟七場比賽和漫長的常規賽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這個獎項基本就意味著拿到總冠軍戒指,在歷史上只有69年總決賽將最有價值球員頒給了失敗一方的傑裡-韋斯特,所以能夠獲得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就意味著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有出色表現且是對於總決賽有突出貢獻的。而在總決賽這個舞臺上能夠有出色表現,其實已經能夠證明這名球員的能力。相信很多球迷會質疑伊戈達拉在15年總決賽的表現,其實在那輪系列賽,伊戈達拉對於詹姆斯的防守比較出色,並且在進攻端還能保持穩定和高效,所以不要認為伊戈達拉拉低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這個獎項的水準。

全明星最有價值球員:AMVP

全明星最有價值球員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是比較低的,這主要是因為全明星賽的屬性是以娛樂為主,雙方不會在比賽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說白了,全明星賽是漫長的常規賽一個休整期間,也是NBA向全世界宣傳的一個賽事,比賽勝負無關緊要,所以最有價值球員的含金量也會隨之降低,對於球員的歷史地位來說沒有多少加成。

論含金量,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是要超過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的,但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一般都是在總決賽期間幫助球隊奪冠的,所以也不能全然否定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的含金量。至於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這個獎項,則是真的沒有多少含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