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的西南部,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來命名的,寺院佔地66000平方米,南北向的兩條主軸線.上,分佈有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等三十多座單體建築,是我國現存的一-座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寺廟建築群。

關於華嚴寺的歷史,可追溯到遼代重熙七年,當時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皇帝下令在大同修建大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將他撰寫的《華嚴經隨品贊》十卷,和雕版印刷的《契丹藏》安放在殿內,並在寺院裡安放了諸位皇帝的石像和銅像。從此以後,大華嚴寺就成為了皇家祖廟。後來,大華嚴寺經歷了多次興衰,到明中葉以後更是分為了上下兩個華嚴寺,各開山門,這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兩個山門了。

到了清代,兩個華嚴寺經過了多次的修繕,慢慢地就形成了如今的規模。1963年,兩寺進行了合併,2008年,大同市對華嚴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