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進不出,說“貔貅”

只進不出,說“貔貅”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只進不出,說“貔貅”

清,碧玉貔貅

貔貅pí xiū,別稱“辟邪、天祿”。據古書記載,貔貅與龍、鳳、龜、麒麟並稱為五大瑞獸,司職招財。貔貅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能飛。貔貅有雌雄之分,雄性為“貔”,雌性為“貅”。貔貅分為獨角或雙角,獨角者稱為“天祿”,兩角者稱為“辟邪”。《小爾雅·廣言》中說:“闢,除也。”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驅走邪穢,破除不祥。而今所見貔貅多為獨角,兩角者很難看到。

只進不出,說“貔貅”

清,檀香木貔貅鈕璽

貔貅兇猛威武,本應在天上司職巡查,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後因觸犯天條,玉帝罰它“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招財聚寶,只進不出”。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只進不出,說“貔貅”

威武的“門衛”

今天可以看到南方銀行門前大多是貔貅,其外形極富曲線美,氣韻連貫,昂首挺胸,張嘴吐舌,氣宇軒昂。自古民間對貔貅有“只進不出”的說法,所以都認為貔貅不僅“招財”,還可以“守財”。

只進不出,說“貔貅”

清,白玉貔貅

貔貅的形象自唐代以後較少出現,及至清代乾隆年間,由於乾隆好玉,對玉質貔貅更是情有獨鍾甚至在宮廷所藏的數件古玉貔貅身上題刻御製年款及御製詩詞。很多中國人喜歡佩戴玉製貔貅也由此而來。

只進不出,說“貔貅”

臺北故宮,館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漢代玉貔貅,其包漿瑩潤,曾經深沁熟盤,貔貅的胸前刻有御製詩。其下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字樣,下層刻有與貔貅胸前相同的御製詩,為乾隆的心愛之物。

只進不出,說“貔貅”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美品大賞:貔貅靈芝紫銅鎮


只進不出,說“貔貅”

清早期貔貅靈芝紫銅鎮,長4.5釐米,高3釐米。銅鎮造型生動,神形畢現。

只進不出,說“貔貅”

貔貅腹身肌理分明,屈足昂踞回首,口銜折枝靈芝,瞋目而視。

只進不出,說“貔貅”

脊紋秀挺流暢,曲線柔婉。所銜折枝靈芝,回曲起伏、圓潤飽滿。

只進不出,說“貔貅”

貔貅招財,靈芝長壽。伏臥於地乃“福祿”也。整器寓福祿呈祥、健康長壽之意,意頭甚好。

只進不出,說“貔貅”

其上包漿溫潤,屬清早期案上珍玩,時時把玩,難以釋手。如今看來,招財也好,守財也罷,只有物在人在,兩情相悅,才是人生最大的歡愉。所以,身心健康乃是最大之財。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