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擺效應:別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印宗法師在廣州法性寺講解《涅槃經》之時,突有風吹動幡。

一僧曰:風動。

一僧曰:幡動。

六祖慧能說:非風動,非幡動。

二者心動。

其實,二僧心動,既是他們情緒的體現。

風未動,幡未動,情緒無常卻擾亂了我們的心志。

心魔由此便生。

心理擺效應:別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心裡擺效應: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緒不僅會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較大的波動,而且也會在短期內出現由高漲到低潮的週期性變化。

我們每個人作為宇宙中渺小的個體,總是會受到外界各種環境和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的變化。

大多數時候,我們也總是把心中難以向外人所表露的情緒發洩到與我們比較親近的人身上。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兩個自我在控制著自己:一個天使,一個魔鬼。

在某種外在條件的刺激下,內心的魔鬼便會蠢蠢欲動。

如果你沒有很好的控制自己,那麼憤怒便會像洪水猛獸一般吞噬著你的理智,讓你做出連自己都無法相信的事情。

一個父親在因為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

回到家裡就把在沙發上亂蹦亂跳的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心裡生氣,就把身邊的貓狠狠地踹了一腳。

貓逃到了街上正好開了一輛卡車。

司機趕緊避讓卻撞上了路邊出來尋貓的孩子。

憤怒的情緒就像是鏈條一樣,傳遞給了我們身邊的人。

就像故事中的父親一樣,憤怒的情緒不僅沒有為他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激發了更大的矛盾,引發了更大的麻煩。

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適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才不會白白做了情緒的奴隸。

心理擺效應:別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有時候,陰雨綿綿的清晨往往會吸去人這一天對生活一半的熱愛,而晴空萬里的一天便會令人精神抖擻、信心百倍。

在大學時教授講的個故事依然讓我記憶猶新:

醫院的某間病房裡住著兩個病人,一個住在窗邊,一個住在牆邊。

靠牆的人每天都唉聲嘆氣,為自己的病情擔憂。

靠窗的人則給他講窗外的景色,哪種花開了,哪種蝴蝶飛來有飛走了……窗外一片生機勃勃彷彿被他引進了病房裡。

靠牆的人心情好了許多,不由得羨慕起了靠窗戶的病人。

某天深夜,靠牆的病人聽見室友苦苦呻吟,便叫來了醫生,可遺憾的是那個人還是死了。

經過申請,靠牆的病人搬到了靠窗的床位。

可是,他卻沒有看到鮮花草和蝴蝶,而是一堵高高的牆。

故事裡的“牆”和“窗”其實就是人們心裡的牆和窗。

如果心裡圍起高牆,即便身居窗邊,也難以領略到窗外怡人的風景和撲鼻的芳香;

如果心裡開啟明窗,即便身居高牆,也足以體會到牆外無雲的春天和光亮的前方。

心態決定著我們的情緒,轉換著我們的情感。

任何事情有是有弊有利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要學會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從而培養我們積極樂觀的心態。當然,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親近大自然,也是培養樂觀心態缺一不可的因素。

生活充滿著無限的樂趣,值得我們投入所有的熱情。

心理擺效應:別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有時候,有些事情的結果往往是朝著我們預期的相反軌道行徑,這其中情緒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我們的情感世界裡,負面情緒就像是灰塵,而積極情緒就像是陽光。

灰塵矇蔽了我們的本心,就會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黑暗,越來越汙濁,原本簡單的一件小事影響卻很“深遠”。

陽光照進了我們的心田,就會燦爛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天,越來越幸運,讓哪怕原本漆黑的長夜也變得明燈盞盞,充滿希望。

所以,千萬不要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心理擺效應:別讓情緒的灰濛了你本真的心

-END-

點擊右上角“關注” 每天推送精彩原創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