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的漂亮,為治霧霾封灶臺?

乾的漂亮,為治霧霾封灶臺?

近日,兩張“治汙減霾封了農村灶臺”的照片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

可是,照片傳遞的並非真相。西安市臨潼區和禮泉縣史德鎮及時闢謠,澄清了事實,還原了真相。

臨潼:灶臺上的封條原本貼在企業設備上

因企業手續不全、違法生產被查封,西安市臨潼區一名40歲女子將一張原本貼在生產設備上的封條,貼到自家灶臺鐵鍋上拍照轉發給他人。偽造照片“調侃”政府,知名博主“打抱不平”,三名嫌疑人被公安臨潼分局依法處理。

昨日,西安市公安局臨潼分局西泉派出所辦案民警介紹,8月20日,西泉街辦報警稱:一張“農戶灶臺被貼封條”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中被大量轉發,封條上印有“西安市臨潼區西泉街道辦事處封”字樣,蓋有西泉街辦的公章,同時照片被轉發到了新浪微博。

針對此案,公安臨潼分局指派該所及分局網安大隊聯合偵查,三名嫌疑人很快被查出,並先後被依法傳喚至西泉派出所接受調查。經審查,2018年8月7日,臨潼區西泉街道辦事處在椿樹村開展“散亂汙”企業整治,於某某(女)、於某經營的企業均因手續不全、違法生產被查封,生產設備、電閘被貼了封條。因對政府的查封心存怨氣,8月20日9時許,40歲的於某某將一張原本貼在生產設備上的封條貼到自家灶臺鐵鍋上,拍照發給了鄰居於某。於某收到照片後將其轉發到一微信群中,之後該照片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轉發。當日下午1時許,網民張某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張照片後,在未經任何核實的情況下,在新浪微博將其發佈,並配上“臨潼區西泉街道辦環保工作做得很紮實,其實直接弄膠帶把群眾嘴封住一切就萬事大吉”的文字。照片、微博被大量點擊、轉發,引發了負面輿論。

面對民警的詢問,於某某、於某、張某三人,均對自己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臨潼分局分別對違法嫌疑人於某某、於某、張某做出處罰。其中於某某被行政拘留7日,於某被行政拘留5日,張某被依法作出處罰。

禮泉:系單位灶臺,未整改到位被封

8月20日,一張貼有禮泉縣史德鎮治汙降霾辦封條的灶臺照片流傳網絡。對此,有網友質疑治理汙染導致村民吃不了飯,有些矯枉過正。這張網傳照片,上面的封條印有“史德鎮食品藥品監督所、史德鎮治汙降霾辦公室”字樣,落款時間為“2018年8月20日”。史德鎮是禮泉縣的一個鎮

8月22日,記者聯繫到史德鎮鎮長王備戰,據他介紹,網上流傳的照片並非該鎮居民家中灶臺。近期,該鎮按照禮泉縣治汙降霾整治工作要求,對油煙汙染較大的餐飲企業和駐鎮單位廚房進行排查,不達標的要求限期整改到位。8月20日,史德鎮食品藥品監督所、史德鎮治汙降霾辦公室在綜合檢查中發現,一家駐鎮單位灶臺未購買安裝油煙淨化設施,且仍在使用。工作人員遂對該單位灶臺、廚房門窗等貼了封條,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後才能使用,“我們鎮政府的灶也在此次整改範圍內,此前已及時整改到位。”

禮泉縣委宣傳部一高姓副部長表示,此事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網傳照片中貼封條灶臺確為該鎮一駐鎮單位所有,並非普通群眾家中灶臺,“目前已要求該鎮在推進治汙降霾工作中,對當地群眾做好解釋宣傳工作。” 華商報記者陳思存王斌實習記者蒲陽

給“農戶灶臺被貼封條”的輿情應對點個贊

為治霾給農戶灶臺貼封條?近日,網友分別上傳的兩張封條貼在了灶臺上的圖片引起廣泛熱議。其中一張出自禮泉縣史德鎮,一張出自西安市臨潼區。這讓不明真相的圍觀網友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不免紛紛感慨:如此治汙減霾,是不是矯枉過正了?

事實到底如何?據最新報道,臨潼區“農戶灶臺被貼封條”,其實是因為企業手續不全、違法生產被查封后,企業主心存怨氣將一張原本貼在生產設備上的封條,貼到自家灶臺鐵鍋上拍照轉發給他人,偽造照片“調侃”政府,然後知名博主“打抱不平”,目前三名嫌疑人被警方依法處理。而另一個事件中,禮泉縣史德鎮的封條貼在了灶臺上倒是不假,但灶臺並非網傳的農戶家裡,而是駐鎮一單位所有,“因未按要求安裝油煙處理設施被查封”。

看來,“有圖有真相”的慣性認識,這下又讓一些人悄然兩次上當。想想也是,尤其是在人為刻意製造的假象面前,不被誤導幾乎不可能。當然,從事後看,這兩張圖片帶給人們的思考,不僅僅是再一次告訴人們,“有圖有真相”有時候也是騙人的,同時還在於,兩張圖片20日上傳後,隨著一些網友的不斷接力傳播,因此而起的負面輿情擴散不可避免,相關部門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如今看來,就在輿情起勢之際,官方迅速介入,查出真相,以正視聽,當真相漸清,便擺脫了進一步持續發酵的不利局面,避免整個輿情變得撲朔迷離,更趨複雜化。

老實說,網絡輿情應對,並不是每一個地方或者單位都能如此成功。有些事件在網絡傳開後,要麼假裝看不見,不做任何回應,任憑事態一步步惡化;要麼是不會回應,顧左右而言他,漏洞百出,導致越描越黑,越回應越被動。很大程度上,這都是因為對於網絡傳播規律的生疏以及對於網民心理和需求的研判不準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