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自 2006 年以來,雲計算從概念到落地、從美國、中國到全球各地,持續不斷地影響、顛覆著各行各業的遊戲規則,而在 2019 年,雲計算行業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年中的時候,IDC 的一份報告預測,2019 年全球雲上 IT 基礎設施營收佔比超過了傳統數據中心。這意味著,企業客戶開始將雲作為 IT 服務的首選;5 個月後(2019 年 11 月),IDC 的另一份報告指出,當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擁抱「雲+AI」,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雲+AI」競爭也步入白熱化,這其中,百度智能雲處於領跑地位。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公開資料顯示,百度智能雲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多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特別是 PaaS 領域排名第四,處於第一陣營,同時也是國內增速最快的雲服務廠商之一。與之相呼應的還有一個數字,根據百度公開信息顯示,百度智能雲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 70%。

換句話說, 百度智能雲儼然成為高速發展的雲計算市場的縮影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當企業 IT 變革的爭奪戰全面步入雲上,當 AI 與雲服務緊密結合,共同定義著雲計算的下一個主戰場,通過覆盤過去一年高速飛奔的百度智能雲在技術領域的突破、產品方面的創新與場景應用中的行業示範,或許可以一窺整個產業未來的演化路徑。

技術看點:邊緣計算開源、視頻技術創新

如今,雲計算的技術競爭早已超越了傳統的計算、存儲和網絡,2019 年,包括邊緣計算、視頻技術、雲原生在內的新技術,正在將雲計算向更深層次的業務層面拓展,百度智能雲也在這些技術領域有了眾多突破。

首先,邊緣計算將雲與 AI 的能力下沉到邊緣設備上,極大延伸了雲與 AI 的應用場景。對於邊緣計算帶來的技術價值,百度智能雲在年初就帶來兩個重量級產品:中國首款智能邊緣計算產品 BIE(Baidu Intelligent Edge)以及智能邊緣計算開源版本 OpenEdge。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作為中國第一個同時實現商業化和開源的邊緣計算產品,BIE 和 OpenEdge 為企業和開發者的邊緣計算開發提供了豐富的技術選型,滿足了不同行業客戶的邊緣計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邊緣計算的開源還在持續,今年 9 月的 2019 Open Networking Summit Europe 大會上,百度智能雲將百度智能邊緣計算框架BAETYL 捐贈給Linux Foundation社區,這是中國首個LF Edge捐贈項目,充分展現了百度在這個領域的技術積累。

其次,隨著各行各業對於行業視頻需求的增加,基於公有云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也在成為雲計算廠商爭奪的重點領域。不久前美國諮詢機構 Forrester 發佈了 2019 年中國公有云平臺計算機視覺能力排行,百度智能雲在處於領導者領域最上方,在 8 個維度上領先國內其他雲計算公司。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百度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技術積累也體現其一系列視頻產品和平臺上,比如在今年 4 月的 INSPIRE 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除了發佈一系列面向視頻需求的計算、CDN 產品外,還升級了智能視頻平臺,其中,被譽為業界第一的視頻 AI 生產系統 VideoMind,可以提供給視頻從業者從數據標註開始,到模型訓練、模型評估、模型自動部署的全流程工具平臺。

這意味著,即便一個沒有機器學習 PHD 的創業團隊甚至個人開發者,都可以將 AI 能力集成到自己的視頻產品裡。

邊緣計算、機器視覺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僅僅是百度在技術領域不斷髮力的典型代表。更進一步去看,百度也在通過將這些突破技術與企業的場景結合起來,持續推進著雲上產品的創新。

產品創新:發佈「金融數字人」、佈局 5G 與物聯網、推進雲原生

過去幾年 AI 領域的高速發展,機器已經具備了聽、說、讀的單項技能,實驗室環境裡也實現將這些單項技能組合的智能機器人,但這些機器人只能在實驗室裡賣萌,無法真正應用到工業領域。

2019 年,百度智能云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個從形象到感知再到交互的智能機器人樣本。即將推出的浦發銀行「金融數字人」具備擬人的3D形象,有真實的表情、語調、肢體動作;能感知環境,做出實時反應;還能進行多輪自然對話,完成用戶的各種指令。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這是一種融合了視、聽、說的多模態融合感官,其背後既有百度在語音、NLP 等 AI 領域的技術積累,也需要強大、實時的雲上計算能力,從這個角度去看,「金融數字人」代表了百度智能雲對於「雲+AI」賦能行業的深刻理解

而在 5G 商用元年的 2019,全新通訊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大幕正在悄然開始,物聯網的持續火熱以及區塊鏈的利好政策,為雲計算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

百度智能雲在這些領域推出了諸多產品。在 5G 上,百度和中國移動合作展示了全球首次基於5G SA架構實現的8K互聯網視頻直播,並將視頻 AI 技術融入直播之中,可以實時分析、識別與處理直播出現的人物性別、外貌、服裝、體態等,為後續 5G 直播的產品創新提供了參考。

在物聯網領域,百度智能雲進一步升級了天工物聯網平臺,並在邊雲融合、時空洞察和數據智能等三大領域發佈諸多產品,這些產品將百度在雲、邊的計算能力與 AI 技術的積累相融合,可以在物流、出行、電力、汽車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兩年,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百度智能雲也為行業提供新的產品選擇,2019 年 9 月,百度智能雲與浦發銀行合作推出了「金融級聯盟鏈治理平臺」,能夠得到頭部銀行的認同,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百度智能雲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與產品能力。

金融數字人、5G 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產品佈局之外,百度智能雲面對企業持續火熱的雲原生需求,也在產品層面發力雲原生領域。

一方面,百度智能雲擁有企業級容器引擎服務 Cloud Container Engine(以下簡稱為 CCE),通過了CNCF Kubernetes一致性認證並且獲得 Kubernetes 認證服務提供商(KCSP),提供一系列雲上 Kubernetes 託管服務,並且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易用性上做了大量優化。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另一方面,2019 年 8 月,百度智能雲與容器管理軟件服務商 Rancher Labs 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將在 Rancher 開源版(v2.2.5及以上版本)和企業版中正式集成百度智能雲集群驅動,這次合作將雙方的技術、產品優勢疊加,不僅將加快中國企業級客戶落地 Kubernetes 的進程,同時還進一步釋放百度智能雲在「雲+AI」的技術紅利,實現「1+1>2」的效果。

行業場景:從扛住春晚流量到賦能各個行業

雲計算之所以短短十幾年裡迅速在 IT 領域得到企業認可,不僅是其成本優勢,更是其技術、產品創新,特別是將雲計算與 AI 結合後,可以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行業難題。

比如如何應對春晚流量,這個行業難題直到 2019 年豬年春晚才被百度所攻克。

面對春晚紅包帶來的高併發、大流量以及新增的 AI 玩法壓力,百度智能雲通過自動擴容的彈性架構和智能化的調度,有效匹配了數億用戶的需求,實現每秒億級的服務請求,整個過程,就像有一個多層漏斗化解春晚的流量洪峰,最終扛住了春晚的流量,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某種意義上說,春晚像極了一場技術練兵場,百度智能雲能夠扛得住如此「變態」的業務場景,也向市場證明了其成熟的技術能力、創新的產品能力和穩定的保障能力,而這些能力也在賦能其他行業的場景中得以展現

比如在工業質檢領域,百度將「雲+AI」的能力與行業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先後推出百度質檢雲平臺2.0、智能質檢一體機、質量大數據平臺、工廠安全生產監控方案等一系列業界領先的工業 AI 產品方案。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其中,質檢雲平臺2.0提供深度學習「0」代碼訓練機制,結合百度智能雲的智能邊緣服務運行包和多類型的硬件能力可以自行創建、訓練和測試模型。完成部署後既能根據需求進行在線API調用,同時還可以將模型一鍵下發至其他第三方的設備。模型上到產線後,企業還可以根據產線進行補充樣本迭代訓練,自行對模型進行優化,模型更新時間從1天縮短到1分鐘,極大提升了工業質檢效率。

與公有云發展相呼應的還有專有云,2019 年百度智能雲專有云 ABC Stack 也有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百度與河北港口集團建設的京津冀協同下的「一鍵通」大宗幹散貨智慧物流示範工程,順利通過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的竣工驗收,標誌著河北港口集團的「智慧港口」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並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

作為百度智能雲的專有云ABC Stack 超融合版的第一個落地的應用,這個產品不僅將助力河北港口信息化建設步入雲服務時代,也充分展示了百度智能雲在實現港口物流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技術能力。

從春晚的極端業務場景到工業質檢再到面向特定領域的專有云,這些僅僅百度智能雲過去一年的賦能行業的代表,公開資料顯示,百度智能雲已經在金融、工業、教育、安防、零售等領域落地,通過領先的技術與創新的產品賦能行業的智能化。

寫在最後:「雲+AI」開闢的新戰場

自 2015 年以來,AI 的技術突破層出不窮,但如何將包括語音、圖像、NLP 等在內的各項技術落地到行業場景,以及如何降低 AI 開發部署的成本,成為擺在 AI 行業面前的共同難題,而公有云天然就具備承載新技術的平臺屬性,特別是隨著雲服務商異構計算能力的提升,雲平臺天然成為 AI 服務的最佳載體。

覆盤 2019,雲+AI 如何成為百度智能雲一路狂奔的底層密碼

這是產業變革帶給整個雲計算行業的巨大機遇。

過去的這一年,百度在戰略層面,進一步升級了「雲+AI」戰略,通過將百度智能雲與CTO體系高效融合,強化了百度智能雲的戰略地位。

與此同時,百度在 AI 領域的技術積累,也在與雲上的技術和產品相融合,從技術突破到產品創新,再到場景應用,「雲+AI」貫穿始終,這些深入業務場景的技術與產品,進一步滿足了企業對於 IT 基礎設施的智能化需求,也推動了百度智能雲的高速增長。

面向未來,「雲+AI」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戰場,如果說過去的雲計算將 IT 基礎設施變成可彈性伸縮的數字資源,那麼未來的雲服務,則是要賦予這些數字資源更多智能屬性,從基礎設施到服務以及應用,無處不在的雲上智能與智能的雲,會從根本上改變各行各業的模樣與運行規則

2019 的百度智能雲在這個新戰場一路狂奔,贏得了市場與客戶的認可,2020 年的百度智能雲,如何在「雲+AI」戰略加持下創造新的增長可能,非常值得關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